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來源: YMCK1025 2016-09-25 18:30:0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78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6-09-25 18:31:5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這裏是一個村莊,幾位老人在這裏過著神仙似的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生活、勞作保留了上世紀50年代的老傳統,一切顯得那麽慢,那麽自然,那麽舒緩。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在太行山深山區一條彎彎曲曲的山梁上,有一片我心中向往已久的桃花源。

這裏是一個村莊,幾位老人在這裏過著神仙似的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

勞作保留了上世紀50年代的老傳統,一切顯得那麽慢,那麽自然,那麽舒緩。

這裏是一片山,樹是那麽的綠,水是那麽的甜,春季,桃花、杏花開滿山坡;夏季,山杏掛滿枝頭;

秋季,柿子、花椒紅豔豔,玉米、穀子籽飽粒滿;冬季,白雪覆蓋下的梯田層層疊疊,蔚為壯觀。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這裏的房子是一座座石頭城堡,這裏漫山遍野都是中草藥。

一道道山,一座座嶺,層層梯田,蜿蜒的山路串連七十八個自然村,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聚泉嶺。

這裏本來是荒山,植被茂盛,野獸出沒,前有紅土坡,背靠鏵天寨,一片風水寶地。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100多年前,趙、嶽、於、南四個家族的四位年輕小夥子,為饑荒所迫,牽著毛驢,扛著鋤頭,

從50公裏的山外來到這片深山。他們住的是石庵子,啃的是冷幹糧,燒荒草,開野地,春種秋收,

往返於山裏山外。曆經十幾年的開墾,漸漸地在這片身上安身立足、繁衍生息。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這個村子從無到有,又從盛到衰,隻經曆了短短的四代人,100餘年。

極盛時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全村有470多人口,20多條騾子,50多頭牛。

所有的地都種滿了莊稼,村子裏曾經有學校、劇團、商店和醫療站。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山溝,城市的繁華吸引著山裏的人,

年輕人不滿足於伺候那貧瘠的土地,紛紛走出大山。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短短幾十年,先後有450多口人從這裏前到山外的城鎮。

老人們簡單而淳樸的生活。一切顯得是那麽的熟悉又陌生。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年輕人走了,村子裏已經20多年沒有新生人口,學校辦不下去了,劇團也湊不齊人了。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每年六月祭祀龍王爺的大戲也唱不起來了,隻能用現代科技的一台DVD播放機,

加上一台彩色電視機,播放幾張傳統戲曲的光碟,算作是給龍王神的供奉。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村裏有老人去世,要集合遷到山外的子孫們來辦喪事。

就是隨子女暫住在城裏的老人去世後,也要把骨灰安葬在這片故土。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他們眷戀著這裏,他們習慣了祖祖輩輩留傳下來的生活、勞作方式。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更是由於他們不能適應城市人的生活節奏,他們選擇了固守在這片家園,捍衛著這些傳統的農耕文化模式。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也正是他們的固守,有了我心中向往的這片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生活百態。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生活百態。

 

這裏是一個村莊,幾位老人在這裏過著神仙似的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勞作保留了上世紀50年代的老傳統,一切顯得那麽慢,那麽自然,那麽舒緩。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

 

 

所有跟帖: 

神仙似的生活 ? -涯涯- 給 涯涯 發送悄悄話 涯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6/2016 postreply 11:32: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