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英國脫歐:同床異夢之聯姻終告仳離

來源: YMCK1025 2016-07-01 07:45:0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748 bytes)

何清漣:英國脫歐:同床異夢之聯姻終告仳離

 

從英國謀劃退歐開始,各類評論預測之文汗牛充棟,均是勸告英國不要打錯算盤,

退歐必將帶來巨大損失。這些評論完全忽視了自二戰以來,

英國與歐洲(主要是法德兩國)的舞步始終不太和諧,

英國入歐之聯姻幾乎從一開始就埋下離異的種子。

 

英國脫歐理由不出撒切爾夫人當年之算

 

二戰結束後不久,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提出他的“歐洲夢”藍圖,希望通過歐洲一體化來防止戰爭再度發生。

但法國總統戴高樂也描畫了一幅“歐洲夢”藍圖, 完全與丘吉爾不同。

由於兩位領導人都想由本國來擔任歐洲的領導者,這夢當然成不了現實。

此後十餘年間,歐洲各國由煤鋼聯盟發展成歐洲共同體(EEC)之 後,

1957年與1967年英國兩度提出入歐申請,均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斷然拒絕,讓英國人深感蒙羞。

英國民間當時傳唱一首D-Day之歌,譏諷法國人忘 記了英美盟軍於1944年6月6日的諾曼底登陸解放了法國,

奠定了二戰勝利的基礎。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狹隘忘恩,1967年11月二度拒絕英國入歐申請之 後,

戴高樂在愛麗舍宮記者會上發表聲明,指稱英國對建設歐洲共同體的抵觸根深蒂固,

而且英國經濟狀況與歐洲不相配,必須轉型才有可能被考慮接納。

這番話確 實切中雙方婚姻難諧的實質,因為1990年撒切爾夫人對此有更詳細的表述。

 

 

直到蓬皮杜任法國總統之後,英國才圓了入歐之夢,於1973年1月1日加入EEC,

但磕絆爭吵很快就成為英國與歐共體之間的常態。

1975年6月5 日,在經濟持續不景氣,通脹、失業率持續雙高的背景下,

英國曾就是否脫離EEC舉行公投,結果是67.2%支持留在EEC。

在英國國內,英歐關係成為一把 利劍,經常被用來切割政黨和民意,甚至終結政治家的政治生涯。

傑出的撒切爾夫人在執政時期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與實行各種社會主義限製的歐洲格格不 入,

終被本黨親歐派逼宮辭去首相職務。

不幸的是,2016英國脫歐的理由,完全證明了撒切爾夫人是正確的。

 

 

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與實行各種社會主義限製的歐洲格格不入。

1990年11月22日,撒切爾夫人在議會發表了她那著名的最 後一次演講。在演講中,

她在係統回顧了自己執政11年半的成績之後,論述了歐共體的問題,

闡述了英國利益與留在歐共體中的主要衝突點:

 

1、歐共體不公平的補貼政策和中央集權,使英國的就業機會流失。

堅定的反對補貼,反對那些對工業和保護主義的國家實行救助,反對政府不必要的管製、

官僚主義以及以各國議會為代價的不斷增加的不受監管的中央集權。

 

2、歐盟帶走大量利益,工黨政策與留在歐共體綁定,坐視英國人的利益與權利流失。

 

3、單一貨幣和單一匯率是開後門的聯邦製,破壞了英國主權。

 

英國未加入歐元區,但這是經過一番挫折後的選擇。

1990年10月5日,英國財政大臣梅傑宣布英鎊加入歐洲貨幣穩定機製(歐共體單一貨幣機製的雛 形),

但實行了不到兩年,1992年9月16日,在索羅斯做空英鎊的黑色星期三之後,

英國政府因無力維持英鎊的匯率下限而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係 (ERM)。

後來加入歐盟時保留了英鎊。但前兩點,即反對歐洲中央集權與貧困移民,

則成為今天英國人退歐的主要理由。

 

不知英國人現在退歐之時,是否想起他們至今也未予充分肯定的這位偉大女性、傑出政治家當年的忠告?

 

 

“大歐羅巴計劃“隻是德法之夢

英國脫歐公投之後,一些歐洲領導人將這一決定稱做“嚴重錯誤”。

德國總理默克爾說:“毫無疑問,這是對歐洲的一個打擊,是對歐洲統一進程的一個打 擊。”

大概為了證明英國人民犯了“錯誤“,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和法國外長埃羅於6月27日提出一項議案,

隨之公布了他們醞釀已久的“大歐羅巴”計劃。

這是 一份打算將歐洲大陸變成一個超級國家的計劃,旨在分別從國內外安全、

移民危機和經濟合作這三個關鍵領域推進歐盟進一步一體化。

根據這套方案,歐盟成員國將 失去各自在軍隊、刑法、稅收、央行和邊境方麵的控製權,

這些權力都將需要移交給歐盟。

 

現階段,一些歐盟成員國對歐洲聯邦主義化的傾向非常不滿,東歐、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法國的反歐盟情緒正在高漲,德國外長公布這個方案,

實為不智之 極。捷克總理Lubomír Zaorálek強調,維謝格拉德集團的四個成員國匈牙利、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對上述議案持保留意見。波蘭外長Witold Waszczykowski表示:

自歐盟成立以來,很多事情就已經發生改變。歐洲社會的情緒是不同的。

 

歐洲和我們的選民並不願意將歐盟交給技術官僚。

前意 大利財政部總幹事Lorenzo Condign認為,在現在這樣的動蕩局麵下,

離心化趨勢正在加強,歐洲選擇更進一步的一體化幾乎是不可能的。

 

 

1993年歐盟正式成立,隨著成員國的逐漸增多,我對歐盟這種過分緊密的國家聯合體的前景不太看好,

認為能夠堅持二三十年就不錯了。因為這些國家各 有國情,

經濟上的聯合遠比貨幣統一以及預期的財政統一、稅收統一要容易得多。

以後的事實證明:正是雄心勃勃的德國帶頭違反了歐洲一體化的經濟與貨幣聯盟的 相關規定,

才埋下了歐盟債務危機的因子。

 

一般公認,維係歐洲一體化的是三大核心支柱,即歐洲共同體、共同的外交與安全政策、

司法內務合作。經濟與貨幣聯盟是第一大支柱歐洲共同體的核心內 容。

為保證歐盟經濟和貨幣聯盟的順利實施,歐盟在1997年6月17日在阿姆斯特丹首腦會議上通過了

《穩定與增長公約》,藉此對成員國之間的財政加以約 束。其中規定:

1、財政赤字不得超過一國年度GDP的3%;

2、累積債務不得超過年度GDP的60%。

1999年,在實現貨幣一體化即歐元開始流通後,凡 放鬆財政控製、

財政赤字再次超過年度GDP總額3%的國家,若不能按期糾正,

則應向歐洲央行交納一定數量的無息儲備金,如果在一定期限以後,

該成員國仍不 能重新達到3%的標準,這筆儲備金將被作為罰款予以沒收。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德國帶頭違反《歐盟穩定公約》相關規定在先,法國緊隨其後,

埋下歐洲債務危機的伏筆,使得歐洲後來的經濟與貨幣一體化陷入困 境。

這一危機還未結束,麵對2015年洶湧而來的敘利亞難民潮,

德國政府不顧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反對,宣布進入德國的難民不必遵循《都柏林條例》,

即在入 境的首個歐盟國家登記審查,然後才能進入德國。

等到默克爾發現難民帶來的麻煩遠非她的政府所能控製,又突然宣布緊急關閉與匈牙利、

奧地利之間的國境線,事 實上終結了歐洲無國界的《申根協定》。

 

英國本來就對歐盟的債務危機心存芥蒂,難民危機初起之時,英國就決定不與德法兩國共舞。

等到歐洲大陸陷入難民製造的各種性侵、恐襲事件之後,英國人民終於在去與留的公投中決定退歐。

現在一些媒體認為英國應該采取體麵方法留在歐盟,隻是一種自慰。

 

英國的退出,根源在於英國與德法兩國主導的歐盟治國理念不同,

英國雖然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這一福利製度的國家,但崇尚獨立自主、

自由競 爭的自由主義傳統一直存續,歐盟則早已實行了民主社會主義,

養成社會成員對政府高度依賴的格局。治國理念的不同,注定英國從入歐開始,

就與歐共體/歐盟的 盟友們格格不入。

在歐盟陷入更大的危機之前,英國退歐正當其時,因為退得越晚,英國與歐盟雙方受傷越重。

以後英國如果還有政治家希望重溫入歐之夢,最好想 想撒切爾夫人那段名言:

在我生活的歲月中,我們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歐洲大陸,

而所有的解決方法都來自全世界說英語的國家。”

 

所有跟帖: 

和則留,不合則散,自然之事 -阿方- 給 阿方 發送悄悄話 阿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9/2016 postreply 04:33: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