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見第一頓飯後想分手》評論集錦

來源: YMCK1025 2016-02-12 21:55: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866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YMCK1025 ] 在 2016-02-12 22:15:2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陳嵐:上海姑娘,不是逃飯,是逃命

上海姑娘逃了!

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飯,曬出了一張可以有一千種解讀的飯桌照。姑娘起初被輿論一邊倒地譴責,“嫌貧愛富”“沒有教養”“歧視農民”,“這樣的鄉村飯雖然粗糙但是很有風味!”,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裝什麽小資,往上數三代,誰家不是泥腿子出身。”

但同時姑娘也贏得了上海市民和許多女性的聲援:“門當戶對很重要。”“鳳凰男又騙婚了!”

不過,不管正方反方,都指出了一個基本事實,這樣的婚配,完全不看好。

支持小夥子的人口氣都比較浪漫但蒼白:“你值得更好的姑娘!”可以肯定的一件事:說這樣話的人,自己家閨女,斷然是不會許給這樣的小夥子的。若自己家妹子或女兒打算嫁進這樣的家庭,沒準反應比事件女主的父母激烈n倍。

為什麽?一張餐桌照,洞見了一條暗水湧動而不見底的深河。要越過這條河邁入婚姻,非大機緣、大勇氣和大智慧不可——而且是雙方兼具上述過人之處。當然,實在都沒有,還有一種可能叫“大愚”。如果沒有逃,“也許結局難講?”

先給大家說說真實版的結局吧。我的一個閨蜜,經曆與這個姑娘幾乎完全拷貝,這是一個北京姑娘和一個xx籍鄉村男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北京姑娘當時沒有逃。這個新聞和餐桌照就是北京姑娘微博上發給我的。附帶了一句:依稀往事似曾見。

七八年前,我的北京閨蜜,第一次去了鄉村男朋友家。她男友家庭應該比這個上海姑娘的男友經濟條件要好很多,為了她的到來,還做了最大程度的房屋裝 修,給未來兒子兒媳準備了獨立臥室、洗手間,洗手間裏裝了熱水器,開飯時,擺出的是事先已經打聽好的她愛吃的菜肴。北京姑娘不是不識好歹的,很感念這樣的 厚待,尤其是男方家庭因為她,還特意改變了女子不上席的規矩。她的男友也是個優秀的男孩,但最後,臨到結婚,她退卻了。

“縱然感激,但從第一餐飯起,有些塊壘就已經種下。”姑娘說。

塊壘一,她發現除了她是坐席的,所有的女子,嫂子、堂嫂、小姑、大姑,都是站在桌子邊吃飯的。包括忙前忙後的未來婆婆,也沒有座位。相反,嫂子家那 個才6、7歲的小男孩,大喇喇地和自己的爹坐在席上,在男孩尖利的叫聲裏,他爹把圓桌上的轉盤嗖嗖飛轉,方便把兒子愛吃的食物優先搬運給自己兒子。與小男 孩同輩同齡的一個女娃,站在已坐滿了人的餐桌邊,挨擠在一堆男性的腿腳邊,由自己的母親,眼疾手快地從跟前經過的碗碟裏,叉起一塊肉,塞進自己的嘴裏。她 這才明白,為什麽男朋友的吃相一直難堪而屢教不改,即使他十分地想改,但餐桌上一坐即忘,要麽叭噠嘴,要麽筷子來時,忙不迭地伸長脖子尖起嘴去唆食物。

塊壘二,所有人吃飯都吧唧著嘴。響亮地吧唧。

塊壘三,竟然把一隻整雞,剁成指頭大的碎塊。男朋友準確地夾住雞腿的一塊,麻溜地放到她碗裏,她嚼了一口,立即被雞肉裏包裹的碎骨刺了牙齦。而她無 法向男友解釋,她從小到大吃過的雞,要麽是白斬雞,要麽是煲湯整雞,要麽是炸雞,再不然是雞脯或雞茸,從未見過可以把雞剁碎了炒吃的作法,《食經》上不是 有說,雞不宜切過碎?

塊壘四,所有人都非常不見外地打聽她的收入、她父母的職位、在北京有幾套房,聽說她是獨生女後,馬上都毫不掩飾地向她男朋友表示祝賀:那以後那些幾百萬的房產,不全都是你小子的了?

塊壘五,非常不客氣地問她打算什麽時候結婚,什麽時候“給某某”生孩,乘“你婆婆”還年輕,帶得動小孩,多生幾個。

她說,我最不能忍受的,倒還不是這些廢話。

“我反複在心裏犯擰的,是那一桌子,明晃晃亮燦燦的——不鏽鋼餐盤。”

從小到大,她沒有使過這樣的器皿。她從小的餐飲習慣也並不講究到色香味形器諸色具精。隻是喝碧螺春使白瓷,為的取其色悅,喝明前龍井使一隻透明玻璃 厚矮杯,為觀其形逸,喝普洱使一隻粗陶杯,喝紅茶要麽是英國瓷器,要麽是紫砂,這在她家,並不刻意,是一種至少已經延續了三代、而且已經無感了的生活習 慣。

無論如何,那一桌子不鏽鋼餐具,在她來看,非常有損食相。紮眼地難受。金屬撞擊聲更讓她反胃。那些筷頭己發黑的筷子,她盡快忽略,禮貌地吃完整頓飯。毫不失禮。是因為確實相愛。但從這頓飯開始,她開始參悟,參悟彼此那些總會引起磕碰的差異的根源。

原來以為,愛可以克服這一切。她安慰自己,人的可塑性是很強的。生活習慣需要彼此調適。她和男友因為相愛又走了一年多。分手是在結婚前夕。雙方談及 了孩子,男友認為,孩子最好由他爸爸媽媽來帶。她想起了那些不鏽鋼餐具,一個激靈。堅決搖頭。男友非常鬱悶,我爸爸媽媽不好嗎?生活習慣有什麽問題嗎?即 使再不好,不也把我養得這麽大、這麽出色麽?

雙方又談及了孩子的數量。

男友說,生男生女都無所謂,但至少要兩個。而男友的一個堂嫂,非常自信地和她說起來自己的生子經曆:懷到4個半月,找了醫院的朋友,b超一看,發現 是個女孩,直接打了。第二胎果然如願是個男孩子。——就是那個在飯桌上把轉盤轉得呼呼起風,在自己爹的支持下,一口氣叉走半盤臘腸的小男孩。

她打了個激靈:我的後裔,將來就是這樣?我的生活,將來就和這樣的一群人和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交織?無論她怎麽抵抗,無論她怎麽切割,它都將透過婚姻和繁衍,滲透到她的現在、未來和後代身上。

她在最後一刻逃了。

男友非常怨懟。“你說說,我哪裏對不起你?”她隻能勉強著回答:“結婚這個事,不是對得起或對不起的事。”彼此這麽問答時,她再一次明白,她和他之 間,差異的根源,在於,他考慮的和她考慮的,層麵差異至大,完全就是剛吃飽了飯的勞動人民和用刈鹿刀割肉,雪夜裏放在網子上細細烤來吃的小資產階級布爾喬 亞的區別。這種差異,將決定她自己和後代會選擇何種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從一開始,他們生長的根就完全不同。

特別令人遺憾的是,曆史上的江西,宿儒倍出,大家如雲,原有許多積年的舊家。貧困是一回事,貧困卻未必一定要活得粗糙鄙陋。我姥姥常說:“江南有大 戶,江北有大家”。我外祖家在解放之初己如《活著》所寫的,因男人賭博而敗落。但女人們依然以勤勉所創造的清潔光淨,維持著一個家庭的體麵。即使來客了隻 奉得上一杯清茶,杯子也是最廉價的玻璃杯,我姥姥也斷然不會用搪瓷缸給客人。

一切從那個亮晃晃的不鏽鋼盤子和烏糟糟的筷頭開始的。它意味著一切。生活方式的差異,審美和審醜的差異,金錢觀的差異,養育後代方式的差異,對未來 預期的差異。無論你承認與否,接受與否,建國之後,社會階層曾經被命運劇烈地晃動,泥沙、粗鹽、水、草根全部黃湯一樣地浮沉不定,大家夥都成了一鍋濁湯, 許多虛偽的價值觀附庸在一些宏大的口號裏,被強行推銷給人們。粗暴、鄙陋、野蠻和不衛生的一切,曾經被視為光榮的,甚至話語裏也充滿了暴力的砂礫。

但這鍋濁水,隨著時間推移,正在清晰地複歸它的自然的分層。——宏觀的話語也許還在唱高調,但是社會自己正在通過若幹符號、生活方式及社交圈自然地 完成它的分層與分級。該沉澱的沉澱,該輕揚的輕揚。有穩定的階層及其文化積澱的社會中,原本不應有這樣巨大的地域文化差異,更不應有因戶籍資源而產生的滅 絕式的發展差異。這種製度式的差距,不應該讓一個逃跑的上海姑娘,用道德買單。

說風涼話的人,你自己為什麽不嫁?或為何不娶同村的小芳?社會正在象一個正常的社會。有著越來越明確的社會階層的區別。再建立它自然的流動和上升渠道。不應再有一個粗暴的意識形態的手,把這樣的自然守序攪亂、掠奪、破壞和顛倒。

上海這個姑娘,逃的倒不是飯,而是命——一種她說不清道不明卻憑直覺感覺到了的宿命。

婚姻是自然流動和上升渠道之一。

下嫁,也不是不可以。通常是建立在下嫁的對象有極大的優勢,可以彌補階層的差異的基礎之上。

高攀,也不是不行,通常發生在女性有極強的生育優勢的基礎上。比如,一個姑娘即使出身貧寒,但長成了一絕代佳人,又或靈巧聰明過人,那麽,她通過婚 姻通道改變自己和後代的社會階層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一個小夥子即使出身貧寒,如果智識過人,人才出眾,在社會中取得了家庭所不曾賦予他的立身之本,如於 連,當然也比較有可能改變自己和後代的社會階層。

除此自然的進階之外,任何以欺騙、道德、輿論綁架或失序暴力如阿q最向往的暴力滾牙床,去改變階層及自然婚配取向的,都是赤裸裸地耍流氓。

 

 

第一頓飯就分手的上海女孩和鄉村的真相

 

文 | 楊時暘

最近網上有個挺火的新聞,題目叫做《上海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見第一頓飯後想分手》,說一位小康家庭的上海女生,過年跟江西男友回農村,交通不方便一路顛簸,但見到第一頓飯她後悔了,決定和男友分手並立即回上海。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自己聽到過的一個故事,幾年前,由於必須參加一個形式化的培訓活動,我被要求去往西柏坡,與那裏的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周。

我住在當地一個村子的副村長家裏。老人把兒子結婚的新房讓給了我們。晚飯後和他聊起他們一家的經曆,他說起,兒子如今在河北一座城市定居,兩年前, 第一次帶著女朋友回家的時候,女孩穿著一雙靴子,打著太陽傘,行走在村莊的土路上。鄉親們紛紛在背後向他打聽,為什麽你這個兒媳婦在大太陽下麵,打著雨傘 穿著雨鞋過日子,是不是腦子有點不太清楚?

如今,兒子和那個女孩已經結婚,在城市裏生活。說起當年的故事,老人像講述一個旁人的段子。但問題在於,我們都可以想見,當年,那個場景背後是怎樣無法調和的文化差異。

我所去往的那個村莊,大多數人家裏已經蓋起了磚房,甚至還都有單獨的廁所,鑲嵌著抽水馬桶,但是每當一按抽水閥,就會發現排泄物混著水一起流到了院牆外的地麵上——那裏沒有地下排水係統。所有現代化的設施都隻是徒有其表。我能理解,一個生長於城市的人第一次看到這一切時的心情。

長期以來,我們粗鄙的實用主義文化語境中滋生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浪漫主義情結:

就是把貧窮品德化,把農村鄉村化,把落後浪漫化。

每年,每天,都有那麽多人義無反顧地離開貧窮的鄉村,奔赴城市,死不回頭,然後每到過年,都有一群從未真的見證過真實農村的小知識分子含淚抒發著對於想象中鄉村的思念。這種妄想式的抒情相當於表演一種思鄉向的不忘初心。

很多人都被那種“鄉村想象共同體”的景象迷惑了。中國當下這個轉型期中,隻有農村沒有鄉村。農村是經濟意義上的,鄉村是審美意義上的。中國的農村不具備成為審美客體的基本特征。

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就是以徹底犧牲鄉村作為代價的,北上廣有多麽燦爛,農村就有多麽腐爛。這沒有什麽可慨歎的,萬事都有代價。

這次,那個跟隨鄉村男友回鄉吃第一頓飯就分手的故事,看起來是個悲傷的話題,但某種程度上講,或許是件好事。畢竟用短痛瓦解了長痛的可能性,當然前 提是如果分手的話。有人說那個姑娘缺乏教養,有人說那個男孩兒的家裏多少也要盡力做些改變和準備,更有人念及隻要有愛,就能攜手戰勝一切之類。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那個姑娘其實處於一種文化休克的狀態中,突然選擇離開是一種感性的應激反應,並未經過理性處理,這就像我們的手碰到火本能地回縮。

很大程度上,這是由於這個姑娘缺乏對於真實貧窮的認知造成的。

或許,在她的想象中,農村還有著鄉村的樣貌,具備某些淳美而古樸的審美特征,而不是像真實看到的那樣,隻有擦不淨的桌子和長短不齊的筷子。

她能與男友回鄉,按常識來想,多少是做過心理建設的,隻是這一切或許超出了姑娘想象力的極限。但現實總算教育了她,同時也震撼了很多人。她所見證的就是農村,而且還遠遠不算赤貧的農村。長期以來,我們都在歌唱想象中的田園牧歌,對現實存在的赤貧視而不見。這遮蔽了很多人,包括這個上海姑娘。

有些人覺得,姑娘應該溫文爾雅地與男孩兒的父母談笑風生,然後默默地與男孩兒一起接納下這份突如其來的命運。但實際上,這樣的結果就像人們幻想鄉村 的美景一樣虛無。我們仍然相信有超越階級的愛情。長久以來,我們的文化中都把“門當戶對”這個詞匯異化了。取締了它的本意,單純地把它變成了一句批評人們 勢利的道德判詞。

但問題是,我們的生活從來就是門當戶對的,無論友誼還是愛情。在同一個階層中,我們才可能會具有相近的三觀,共同語言,和對於未來同向的選擇。這不是勢利,而是我們作為人,就是被階層的文化所浸染出來的。你每天都收快遞,快遞小哥即便再帥,你最終也不會和他走到一起,因為當你超越表層,就會發現那些龐大而殘忍的障礙,橫亙在你們之間,無從穿越。

但現在,出現了一個殘酷的現象,就是原本不同階層的人們,在大都會相遇了。那些伴隨著城市化進程,流動進都市的年輕人,與那些大城土著偶然相交,在平日裏,他們一起生活在一個半徑很短的橫截麵中,從而避免了劇烈的文化碰撞,他們誤以為彼此可以天長地久,但是,春節的回鄉,讓一切現出了原形,那個尾大不掉的城市化代價前所未有地展現著力量。殘忍一些講,很多猶如這個新聞故事中的男孩和女孩,其實都不過是相交於一點,然後穿越彼此各奔東西,但他們誤會成了彼此重合。

不知道這次的際遇,會給兩個年輕人帶來怎樣的未來,或許,他們再次尋找戀人,會有一些矯枉過正地情緒,這真有點悲涼。    

最近,周星馳的《美人魚》正在創造著新的票房神話,創造這個神話的其實是一個童話——一個已經躋身巨賈階層的男人愛上了一個灰姑娘,被她感化後,放棄塵世中的一切,與她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但問題在於,這個童話的結尾其實是這樣的:即便捐了款,鄧超仍然坐擁著海邊豪宅,用巨額財富支撐著一切,以便他和美人魚之間的階層差異不會暴露出來變成劃破二人關係的利刃,而更重要的是,那條美人魚隻是出身貧寒,但它並無負擔。

我們想想,如果那條羅誌祥扮演的八爪魚,那個一直癱坐在水裏叨逼叨人魚曆史的老太太,以及那一條條身體殘缺的美人魚兄弟姐妹都需要鄧超贍養的話,如果鄧超的未來必須長期在大海中生活的話,這將是怎樣的景況?童話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那隻截取一個截麵,做出理想狀態。但現實中從來沒有童話。

幾年前,我在西柏坡那個村子裏聽到過的那個故事,似乎有個明亮的尾巴,但實際上,那個打著陽傘,穿著靴子的女孩,也來自其他村莊,所以,她即便被誤解,也不會感到震驚,因為那一切都未曾超越她的經驗。

本質上講,她和男孩兒仍然屬於同一個階層。這個故事裏也仍然沒有童話。那個活動結束,我們臨走的時候,副村長送我們,這個滿臉皺紋的男人說,這個村子裏,他是年紀最小的,換燈泡之類的活兒,有時都叫他幫忙。他指著前麵的兩座院子說,那兩家的老人,去年都自殺了,喝農藥和上吊,覺得自己老了,活著沒用,就死了。

 

霍真布魯茲老爺:上海女孩逃離了新農村,農村人自己也逃離了

 

這幾天看了《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見第一頓飯後就分手》這個新聞,一頓飯何止引發了一次分手,更引發了持續幾天的討論。

而這餐飯不過是一頓尋常的農家飯菜,甚至有人驅車跑到幾百公裏外,去吃一頓這樣的農家樂,如果是一個驢友把這樣的一餐曬到朋友圈裏,也許會博得不少讚同,或許還會加上“原生態”這樣的評語,但是這樣一餐飯,卻把一個上海姑娘嚇跑了。

很多人提到了教養,禮貌,事實上沒有人可以指責這個姑娘沒有教養,沒有禮貌,因為別人都不需要直麵姑娘可能遇到的風險,而這姑娘真有“一頭牛”,她 的所作所為,不過是麵對可能存在風險的本能反應,用文雅一點的話說,這姑娘陷入了文化休克的狀態,用通俗的話說,這孩子懵逼了而已。

鄉村意味著什麽?這姑娘來男朋友家鄉以前,一定無數次憧憬過這次會麵。也許在這個姑娘的認知裏根本沒有鄉村的概念,哦,也許有,鄉村是詩與遠方,是 白雲深處的一縷炊煙,是牧童騎牛沿著河邊吹著笛子,是大片大片金黃的油菜地,是秋風吹過起伏的麥浪,或許這些都沒有,但也至少應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片 裏那樣,一個大娘在水泥地的場院裏搓著玉米,新蓋的磚瓦房前掛著兩串紅紅的辣椒,屋裏壯實的兒媳婦燉好了五花肉,炕桌上擺放著雞鴨魚,咧著豁牙的老太太衝 著記者樂:我活了九十多了,現在的日子是最好的,感謝黨感謝政府。最不濟也應該是咱們那個屯那樣,有奇葩的亞洲舞王趙四和同樣奇葩的村民,但個個家有特色 產業,每天除了撕逼逗悶子沒有任何煩惱。

但實際上,真實的農村是什麽樣的?我覺得年前看到黃燈老師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大概更接近這個姑娘實際看到的農村,農村意味著落後,貧 窮,陋習,意味著掉漆的碗筷,缺口的杯盤,粗陋的飯菜,昏暗的燈光,油膩的床鋪,可能有蟎蟲或跳蚤的被子,哦對了,還有廁所,那無處落腳的廁所。

有人說,這些飯菜隻需要ps一下,把光調亮一下就可以了。可是飯菜能夠ps,難道貧窮還能ps嗎?嚇壞姑娘的不是飯菜,還有這飯菜折射出的貧窮。

從田園詩一下子落到了現實主義小說,這姑娘從生理上產生厭惡是正常的。我敬佩黃燈老師的慧眼如炬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我也同樣尊重這個姑娘的選擇。

鄉村不應該是這樣的!是的,鄉村不是這樣,但農村很多就是這樣。我在這裏分別用了鄉村和農村,因為我們慣於把農村美化,給它蒙上一層玫瑰色的麵紗,把它美化成故鄉和鄉村。不要說這個從來沒見過農村的上海姑娘,就是我這個從農村出來的人,也無法相信農村的現狀。

春節期間,因為祖墳的一些事情,我和父兄去了兩天老家,一路上我見到因為政府項目擱置,已經拆成殘垣斷壁的農村,在一片廢墟之上,有寥寥幾戶人家貼 著對聯,我見到因為工業嚴重汙染,堆放著礦渣和汙水橫流的農村,我也聽我的老鄉們談起,哪個村的村長是B社會,哦不,是有活力的社會組織。

那姑娘吃的飯菜與我這兩天吃到的飯菜相比還算不錯的,那至少有魚有肉,而且還分盤裝菜,而我的老鄉們,很多現在還習慣把豬肉和各式青菜燉在一起熬 煮,悲哀的是,這個村的還是中等偏上。我能做的也就是盡可能多吃幾碗這樣的菜,誇幾句還是家裏菜香,然而這樣除了慰藉老家親戚的內心,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之 外,沒有任何卵用。

我並不覺得我比那個上海姑娘更有教養抑或禮貌,禮貌和教養對於我的老鄉所處的困境而言,沒有任何卵用。

我注意過,我經過的所有農村都麵臨著生活垃圾的問題,幾乎所有的村裏都隨處可見垃圾。

這樣的農村,基層秩序崩壞,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幾乎為零,而環境汙染和破壞得不到任何重視。這樣的農村,連我們自己都恨不得逃離,為什麽我們要責怪 一個從來不識貧窮為何物的姑娘有那些並沒有什麽卵用的教養呢?她可以以賢良淑德的準兒媳形象和江西男孩兒的父母笑語嫣然,體現一個大城市人民的教養,然而 教養之後呢?潛台詞無非還是讓這姑娘分手唄。

有教養也無非是表演之後回上海分手,而她甚至不是選擇了沒教養,而隻是懵逼而已。

她應該懵逼,她有懵逼的權利。一個國家造成的鄉村的製度性貧窮不應該由一個個體來承擔,即使她善心大發,嫁給了這個男孩兒,也不過是看客們拍個巴掌,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會因為記者采訪而建成,同樣也不會因為王子和公主的童話而建成。

城鄉二元體製正把中國撕裂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農村和城市,從經濟到文化都是兩個彼此完全沒有交集的單元,但不幸的是,春節這個不合時宜的傳統節 日,和高鐵這種太過超前的交通工具,一下子把兩個單元就這麽尷尬的碰到了一起,這個事件無論是不是寫手刻意營造的,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都是隨後引起網絡對 立根本原因。

在兩個單元不接觸以前,在文宣和想象裏,我們可以給城市以富裕,給農村以道德和詩意,在這猝不及防的觸摸之後,這樣的幻象就被打碎了,農村就是被拋棄的群體,甚至一些地區的城市化工業化就是以農村地區的貧困為代價的。

有人說,我的老家也是農村根本不是這樣的,確實如此,社會主義新農村並不是完全是一句空話,在東部,甚至一些農村的富裕程度傲視大中型城市。所以,這些網友可以吐槽為什麽不換一個燈泡,不買幾件宜家的家具,從淘寶上買幾個碗筷。

但這對很多中西部農村來言看起來很容易的事就是不可能,至少對這個家庭而言不可能。貧窮的意思是什麽?古人的解釋裏,無財曰貧,無路曰窮,貧窮本來就包含無路可走之意,對現代的農村人而言,貧窮還意味著獲取信息渠道的狹窄,因為貧困隻能看到眼前利益不敢做長期謀劃。

我在一個農村親戚家,因為屋裏黑,順手拉亮了燈,可一轉身馬上就讓主人偷偷拉滅了。我不認為一個電燈能耗費多少電,但對於他們來說,大白天亮燈簡直 是大逆不道,他們能看到錢在燃燒,而這個錢他們可能用來買種子化肥或者做打工的路費。而對於他們而言,好好的桌子碗筷還沒壞就要換新的簡直造孽。

我們也無須指責這個男孩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背負這些苦難的家庭,是無法改變的,如果可以改變,就不用逃離到北上廣了。

他們是現代化進程中被拋棄的一群,默默承受現代化讓他們付出的代價,我也看不到這樣的農村家庭有任何改變命運追趕現代化的可能。麵對這樣的農村,上 海女孩逃離了,農村男孩也逃離了,我們不能說上海女孩沒教養,反過來說農村男孩勵誌,這樣的邏輯不通,逃離這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本來就是應有的態度。

也許真的隻能等待老一代的老去,等著下一代的逃離,然而我也看到很多失學的留守兒童,或許他們無路可走,也無路可逃。

 

 

潤濤閻:智商與情商VS孔雀女與鳳凰男

 

網友電郵給我“上海孔雀女與江西鳳凰男”吃飯風波的新聞報道,讓我談談看法。我把新聞報道的“農家菜”黑乎乎的照片看了又看。文章話語簡單,照片就一張。 出生在上海大都市過著現代生活的女孩突然見到她做夢都夢不到的場景令她震驚後決定在大年三十晚上離開,等於這段戀情劃上了句號。這件事雖然是平凡人的平凡 小事,然而,它身後代表的意義是令人深思的。下麵談談我對此事件引發的思考與一些往事追憶。盡量從理論到事實兩方麵進行闡述。


(一)門當戶對的理論基礎


當我們說到門當戶對,那是在古代“階層固化”時的“般配”合理婚姻。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比如陳世美考上了狀元,原本兩家“門當戶對”的匹配婚姻一下子就 失去了平衡,大字不識的秦香蓮與狀元郎再無法享受共同生活因為連共同語言都沒有了,從此心的交流已經不複存在。當今的時代,很多年輕人身份地位的變化可以 是滄海桑田般的。潤濤閻曾經寫過一篇經濟活動指數與離婚率的關係。有興趣的可以去讀。

 


就是說在古代,哪怕是毛澤東年輕時的一代,社會固化程度很高。毛澤東這樣的農民一下子成為偉大領袖可以隨便羞辱富豪、知識分子的大人物,其比例相當低。今 天,離婚率極高的重要原因便是原本“門當戶對”的平衡地位頻頻被打破。我們無法預測這個上海女孩將來是否會後悔,端看那位江西男孩未來是否成為另一個劉強 東。當年劉強東的女友就是因為看到了劉強東家太窮才分手的。誠然,假如前女友未嫌棄劉強東太窮而跟他結了婚,劉強東是否還會如此拚搏,或者發財後會不會成 為陳世美而跟奶茶妹妹結婚,我們無法得知。這並不影響劉強東那位前女友事後的感慨,畢竟她當年分手的原因是因為她看不出劉強東有發財的潛力。周永康把他當 年同學好友再門當戶對不過的前妻給殺了,其原因就是他當上了大官後二人就不再“門當戶對”了,他可以找到與他升官發財後配得上他的下一代美女而與其“戶 對”了。


所以,“門當戶對”哪怕是經曆相同、家境相同、文化習慣包括吃飯穿衣方言等都相同,由於地位的巨大變化,當年的“門當戶對”的平衡便不再存在,雙方的匹配 不再成立,得勢的一方便會有新的更匹配的對象在身邊晃蕩。在理論上講,門當戶對的婚姻幸福是有條件的,本來就是階級固化的產物。在滄海桑田變化無窮的新時 代,門當戶對遠不能保證婚姻的穩固。


(二)門當戶對現象具有普遍性


我來到美國時國內還沒有隨便能離婚一說。我誤以為美國不會有什麽門當戶對觀念。可遇到一件事才把我嚇了一跳。一位聰明高帥白人男孩對一位貌相不怎麽樣學習 也趕不上男孩的白人女孩窮追不舍,大獻殷勤。可那女孩跟他翻白眼。我看著有點別扭,不知道那男孩幹嘛那麽不尊重人家的尊嚴也不尊重自己的尊嚴。人家不同意 就算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何況她還真的算不上什麽芳草。一天,我跟女孩搖頭,因為那男孩低三下四地樣子巴結她,她置之不理他才走開。我哎了一聲後問她: “難道他就不怕你報警說他擾亂你的生活?”她說:“其實他是我前男友,是我主動追他很久才得到手的。同居一段時間後才跟他分手。”我便問她一個聰明熱情勤 奮性格好長得還帥尤其對你好的他,你怎麽就不喜歡了?她說:“我後來才知道他出生在西弗吉尼亞州大山裏貧窮落後紅脖子小鎮!”我一聽頭都大了,便問她他出 生在哪裏與你何幹之有?你們將來去哪裏安家,那是你說了算,他會聽你的,你不願意去他父母家,不去就是了啊。她說:“潤濤,他那個地方你沒到過,那裏的出 來的窮人再聰明怎麽會有長遠眼光?天天想的就跟看到的差不多。”

 


我不想跟她抬杠。但我還是沒忍住問她:“林肯不是出生在農村?難道林肯沒有遠大目光?如果說你對政客不喜歡,那好,近代公認的有戰略眼光的當屬洛克菲勒。 出生貧寒阻擋了他成為美國曆史上保持第一財團時間最長的頂級高瞻遠矚的戰略家嗎?”她聽後說:“潤濤,你不能拿個別例子來說事。個別人在統計學上沒意 義。”


後來,男孩發誓要幹大事,畢業後自己開公司。倒不是我一直關心著他倆,而是這個地球太小了,一位老同學告訴我,他的公司越辦越大。而那女孩倒是找到了曼哈 頓出生的拿工資生活的丈夫。因她也是曼哈頓出生的。我不知道這類故事是否在美國很普遍還是她是特例。我沒研究這個課題。從她的口氣看,門當戶對(實際上屬 於地域歧視?)是理所當然的。可我也認識有女教授嫁給管道工的。管道工掙錢可能更多,但在受教育水平與專業愛好上畢竟不屬於有共同語言的“門當戶對”範 疇,可人家幸福著呢。


(三)婚姻與智商、情商的關係


拿江西鳳凰男來說,他的智商可能不低,否則一個上海女孩能看上他尤其在被父母極力反對的條件下依然跟他去老家過年,至少不僅僅是因為他長得好就行的。估計 智商還是到了能讓她這個在外企當白領的佩服的地步。可是他的情商可能有點問題。他應該知道出生在上海的女孩從來都沒到過貧窮的農村,那麽,家裏的衛生條件 至少可以臨時改善一下的。比如,在上海臨走前買一塊桌布六個盤子,花不了幾個錢。


誠然,邋遢的人未必是農村出身的。我就有北京出生的同學,邋遢到了難以容忍地步。而農村出生的,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把衛生搞好的還是有很多的。邋遢的高智商 人未必不能成就大事。王安石就是一例。他把精力注重在如何把國家管理好,而很久不洗澡不換衣服。作為宰相,他是不缺錢買衣服的。吃飯他就更不講究了,一次 宋仁宗帶著他和一幫大臣釣魚,就他坐在桌子旁冥思苦想。桌子上有一盤魚餌,他誤以為是小吃,就抓起來放在嘴裏吃得津津有味。可把宋仁宗嚇了一跳,那是活的 蚯蚓,他竟然能吃進去。


回頭說這個上海女孩。如果她智商情商都可以的話,也能把這件事幹得漂亮一點。比如,懷疑那雙金屬筷子還是不幹淨,那就用碗裏的米飯清理。很簡單:把筷子在 米飯的一端插進拔出反複幾次,隻吃另外一半米飯就可以了。至於六大盤子菜,就說怕辣,隻吃魚。把魚的皮扒拉到一旁,隻吃裏邊的白肉,再吃半碗米飯,就很好 了。還可以表現出非常喜歡這魚的表情,給對方一個麵子。等過了年回到上海後再跟男友說分手。連處理這樣的事都幹不了,在未來的生活上以及社會上都無法過上 幸福生活。何況在分手前還把照片發至網上,要是碰上個走極端的男孩,說不定一氣之下來個魚死網破都有可能,畢竟中國人的麵子等於西方人的尊嚴,是絕對不能 任意碰的。


(四)年輕人不論男女都應該有逆境生活心理準備
別以為中國沒有了毛澤東的政治運動,經濟三十年都處於高速發展期,中國社會就沒有了危機,沒有了逆境災難甚至戰爭的可能。中國過去十年的經濟大發展與美國 1920年到1929年的經濟失控般高速發展特別相像。到了1929年經濟突然撞南牆,硬著陸,產能過剩什麽都賣不掉,到處裁員。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收 入,連牛奶都買不起時別指望資本家會把牛奶白白送給饑民喝,人家寧肯倒入河裏。那些有在逆境裏曆練過的人,即使沒有災難臨頭的遭遇而活下來,也不會因為工 作或生活有一點不順就抑鬱就自殺。
我舉幾個例子來闡述“逆境生活心理準備”對人的一生是多麽重要。


一個是我的室友,小鄭。他本是大教授的獨子,可他長得身材魁梧,看上去像個將軍。他高中畢業直接考大學沒吃過苦,可他在上大學時暑假期間為了體驗生活,也 為了自己掙錢想買什麽就買什麽,比如最時髦的錄音機,他就跟同學搞起了最簡單的掙錢方法:倒小買賣。在郊區買了菜到市區去賣。掙錢多少不說,在跟小商小販 爭地盤還要用吃奶的力氣蹬自行車,的確是大教授家庭出身的孩子另類生活體驗。

他發現,有了這個經曆以後便可經商。可他爸盼望著他成為科學家。他是孝子,畢 業後服從分配到了我們研究所。那時我們都是光棍,他就成了我的室友。我們屋裏有三個床一個大書桌,另一室友是廣東人。他倆是大學剛畢業,我是研究生剛畢 業,所以,他們倆就喊我大哥。我給他倆定規矩:每天晚上吃完晚飯不去看電視,而是讀書。我們到圖書館借各類書,文學的科學的還有英文的《自然》《科學》等 刊物。讀到10點,然後用半小時交流學習心得。他倆常常為我的“顛倒黑白”言論而吃驚,久了,他們反而喜歡聽我“把黑的說成白的”了,還說我在給他們講 “理論”。一旦哪天我不說話了,他們就開始央求:“閻大哥,快!該來段新理論了!”


一天,小鄭去找所辦公室主任。這辦公室主任可不是一般的辦公室主任,他本是院部領導,是院組織部第一把手,剛提拔到副院長還沒公布時,他女兒被逮捕了。他 是司局級,可以看到中央保密文件,比如發到司局級的絕密文件。他老婆就說把文件拿回家我也看看。這樣,他女兒就把絕密文件拍照,然後賣給外國人。不知道是 第幾次賣情報時被便衣公安給當場逮住了。他女兒幹的事他雖然不知情,可還是被下放到所裏當個辦公室主任。


話說小鄭一進辦公室的門,剛說一句李主任,李主任立刻高興地打招呼。“坐坐坐!我知道你找我的緣故,年輕人嗎,我特別理解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結婚就得有房 子,我負責所裏分房子,就有責任讓年輕人早日結上婚。”這話可讓小鄭高興死了。當小鄭眉開眼笑時,李主任把小冊子拿出來了:“看看吧,這是副研究員們需要 解決住房的排隊表。這個快完工的樓就給他們了,明年可能還會有一棟新樓,那就給一部分助理研究員了。咱們所能分到幾套,所以,所有的助研都解決住房可能要 等三年以後了。你現在還不是助研,我是搞行政的,對科學還是你內行。估計你那麽聰明很快就有大成果了吧,那就很快升為助研甚至副研究員,那你的房子很快就 排上隊了。”


小鄭隻好站起走了,他知道李主任在忽悠他。他滿肚子的氣不是因為不給他房子,而是把年輕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連自己搞課題的資格都沒有, 怎麽可能會突然間自己搞出大成果?搞出來也是人家課題帶頭人的。性格直爽為人誠懇的他無法忍受李主任那意思是說“你想要房子?不是不給你,是你沒資格。以 後別找我了,你自己去埋頭苦幹吧!”的罵人不吐髒字的把戲。


我們去食堂吃飯,出來往東走回宿舍樓,李主任應該往北走。可萬沒想到李主任剛好去找人也往東走,他就在我們六個年輕人後邊,可我和走在前邊的都不知道。小 鄭突然想起了上午去找李主任的事便大聲罵:“李XX, 我-艸-你-媽!”我後邊的那位與李主任幾乎平行走路,他沒想到小鄭會突然來這麽一句,便用手捅我的後背。我馬上明白了,李主任就在後麵呢!便立刻用手捅 我前邊的小鄭。他聰明得很,立刻明白了李主任在身後,便快速前行。我們大家沒人往後看,給李主任留個麵子,假裝不知道他在後麵。進了宿舍樓,我們誰也不走 停在那裏也不說話。等了一會,小鄭大喊:“你們怕什麽?”大家說你罵李主任時他就在我們後麵啊。

小鄭說:“那又怎麽樣?大不了我去倒小買賣!比當教授研究 員都掙錢多,還自由,想怎麽幹就怎麽幹。”小鄭有了“大不了去倒小買賣”的逆境生活心理,根本就不認同人會有絕路。一點都不害怕會遭到掌權人的打擊報複。 有了自信,自然不需要當一個唯唯諾諾的窩囊廢。這事是真的。我們這個地球很小,小鄭雖然不來這裏,可他的親戚就在文學城,就是茶壇的“加州花坊”大姐。

遠一點的例子更多。說毛澤東的經曆吧。


把毛澤東引上拚命也要成為大英雄的是肖瑜的弟弟。他給了毛澤東一本書,是介紹世界曆史上的500個偉人的故事。年輕血氣方剛的毛澤東對此書愛不釋手,讀完 後跟肖瑜說他準備去打仗,不想當農民或小學教員。肖瑜說那你需要曆練,先有對付逆境的本領。這樣吧,今年暑假我們倆一分錢不帶,去行乞,靠討飯度過一個暑 假。
二人在當乞丐的過程中,風餐露宿。發現富人有院牆和看家狗,可恨之極還不好對付,他們便煞費苦心找尋對付吝嗇富人的辦法,打劫他們。這當乞丐的經曆讓毛澤 東在北大挨李大釗張申府批評字寫的太糟糕、傅斯年教給他寫字他竟然不服從而被傅斯年扇了耳光後毅然決然去到湖南搞暴動,後來上井岡山,都是有了當乞丐能吃 苦的經曆,自信能靠殺富人打家劫舍發展軍隊。


可見,年輕人經過曆練而具有逆境生活心理和本領對後來一生的影響有多大。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乃人間常識。誰也不想過逆境苦難生活。然而,世事難料。年輕時有點逆境生活心理準備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這需要在逆境來臨前自己 主動去找鍛煉自己的機會。我女兒在經曆了幫助貧民窟裏的窮人修房子的經曆後深有體會。她參加了一個國際慈善組織,到時按照組織的安排去幫助窮人。比如上次 在積攢了一周的假期時間後就被安排飛到東歐保加利亞。從美國去的一個小組幾個人互不認識,共同點都是自願去的,都是自己買機票,旅館吃住都是自己掏腰包, 還得自己買修房用的建築材料和工具梯子等。那是一個貧民窟,房子下雨時漏水,靠盆子接雨水。

冬天,冷風通過倒塌了的牆洞進入屋裏。生活條件極端惡劣。他們 幾個人就分工,男的負責修房頂,女的負責修牆。沒有指導,靠自己摸索。好在這活並不難,靠的是不怕髒不怕吃苦。想想看,她們都是沒摸過磚頭的,學會左手拿 磚右手拿瓦刀抹水泥,很快就是一手血泡。用手機查看油管的視頻,學會了用多少水泥多少沙子多少水攪拌,用水平尺和尼龍線把磚壘齊。一周的時間他們幹了很多 活,她把她修的牆照片發給我,看上去蠻專業的。那是些無家可歸的乞丐聚集的地方,屋裏多髒是出乎她的想象的。

從小每天都洗澡,衣服隻穿一天就放在衣簍裏等 周末洗。碰到一點塵土就會立刻彈掉。可在那貧民窟裏修房子,幹水泥的粉塵、磚末一下子就遍布全身,那種經曆如果不是自己主動去幹的,抵觸情緒就會讓心情糟 糕到立刻逃跑的程度。尤其是看那些乞丐吃飯,從飯館裏要來的還好,從垃圾桶裏翻出來的,先要把上麵的螞蟻吹掉。他們還買一些皮砸之類的給那些窮人。看著窮 人們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下還能高高興興地唱歌跳舞,他們以後遇到逆境,便會自問:再怎麽難也不會到那些乞丐的地步吧,人家還唱歌跳舞呢,我有何資格抑鬱?


這種曆練完全是為了鍛煉自己,除了家人,無人知道。她已經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了,與做義工申請藤校無關。我非常高興孩子們自己主動參加這樣的慈善組織活 動,比僅僅是捐款強太多了。誰也不知道人的一生會遇到怎樣的逆境。連慈禧都有夜間坐馬車一路向西逃到西安的經曆,何況平民。沒遇到當然好,可萬一遇到了難 處,有了逆境鍛煉經曆,就可泰然處之。


說起這次的上海女孩看到江西鳳凰男父母給做的飯顏色不好,實木桌子老化變黑,菜放在大盆子裏色彩難看,便無法容忍。這讓我想起了唐山大地震救災。那是夏 天,我負責到各家各戶收集吃的,用拖拉機送到唐山。每家必須用白麵做成饅頭或烙餅,不能給窩頭。就把收集來的饅頭烙餅裝入麻袋,沒有冰箱,一天一夜後就成 了餿的。把饅頭烙餅一掰開,全是絲狀物。別說災民了,就是我們自己也隻得吃從麻袋裏拿出來的餿饅頭。不吃,怎麽幹活?還需要用全身力氣挖人呢。挖了半天, 連洗手的水都找不到,那也得用贓手拿出餿饅頭來吃。誰也沒辦法講究幹淨。有的人幾天後才被挖出,他們活下來靠的是喝自己的尿。這樣不怕髒的人才能有機會活 下來。如果這次事件的上海孔雀女能把去農村看成是一次逆境生活煉勵機會,對她的未來是有幫助的,哪怕是回到上海後與鳳凰男分手。


(五)往往是鳳凰男能成大事


在和平年代的古代,很多人沒機會施展抱負,要不是何進引狼入室招董卓進京而導致天下大亂,在農村躬耕的鳳凰男諸葛亮是沒機會出茅廬的。諸葛亮還是被當時的 出身貴族家庭的人罵成“村夫”,成了曆史上有名的“諸葛村夫”稱呼。在戰國時代好一些,百家裏有不少是鳳凰男。孔子出生在純粹的農民家庭,是地地道道的靠 自學成才的鳳凰男。還是他老爹跟他媽在野地裏嘿咻懷孕生的他。孔子還當過送葬吹喇叭的屌絲,後來成了儒教的創始人和萬代師表聖人。耶穌出生在馬廄裏,也是 地地道道的鳳凰男,成了基督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更是窮人,連上學的錢都沒有,是地地道道的文盲。他後來也算的上是鳳凰男了,因為他成就了一番大事業,打 下了伊斯蘭教的地盤,還成了伊斯蘭教的創始人。
除了上述宗教的創始人外,古今中外的鳳凰男成了大事的數不勝數。劉邦朱元璋毛澤東是耳熟能詳的鳳凰男的代表。


那麽,孔雀女是否就可以嫁給“潛力股”鳳凰男?
答案是非常難給出的。有很多孔雀女嫁給有潛力的鳳凰男後幸福美滿。比如洛克菲勒便是一例。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小時在一小店裏打工。在他上高中的時候遇到了 孔雀女勞拉。勞拉可是大家閨秀,父親當時是議員,家族裏很多名人。勞拉看準了這個有抱負聰明有道德的窮小子。勞拉說服了她的父母,最後得到了父母的認可。 英語裏有一句話“婚姻是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根據洛克菲勒與勞拉的愛情說的。還是現在我們中文網上描述的更貼切:孔雀女嫁鳳凰男。


然而,另一方麵的例子也不少。毛澤東就是典型。哪個女人嫁給他都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他第一個妻子20歲左右死了;第二個妻子30歲左右死了(死前還寫了 長信放在牆的夾縫裏,直到毛澤東死後房子拆遷才發現這封信。信中指責毛澤東是“政治流氓加生活流氓”,她清楚毛澤東在外邊有了新歡才不與她聯係不把她接到 井岡山去。可信中她還說要忠於丈夫為他去死);第三個妻子在第二個妻子活著時(楊開慧死於1930年)倆人就結婚了(1928年),後來被送到蘇聯,不知 是康生還是他人,告訴蘇聯說賀子珍是精神病患者便被關押在精神病院,並給她剃了光頭。後來碰上王稼祥的妻子才把她從精神病院救了出來;第四個妻子在中年時 就不得不分居,哪怕去看他也得通過張玉鳳的批準,最後還得為丈夫頂罪而死。


孔雀女如何區分鳳凰男是可靠的(諸葛亮、洛克菲勒一類)還是不靠譜的(陳世美、毛澤東一類)?
其實很簡單:你別為男人的甜蜜的言論所迷惑。要把他的道德人品放在能力之上。絕不能利令智昏。隻要你稍微留意一下,你便可看出他是怎樣的人。才能與品德的順序是:


有才有德>無才有德>無才無德>有才無德
最糟糕的是有才無德,比無才無德還糟糕。
當你把車子房子票子放在你追求的高度,那你連尋找到幸福的資格都沒有。幸福不是靠金錢能給的,物質帶來的隻是虛榮。真正的愛情是心靈的合拍,在奮鬥中一起享受酸甜苦辣,其中包括物質成果。如果失敗了,一樣同舟共濟,再創輝煌。


生活本身是走在顛簸的路上,有險灘有平坦。認為被生活欺騙了的人,都是不知道生活的全部含義而片麵理解了生活的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句話是不成立的欺人之談。就好比霧裏看花,你看不清楚,不是花的緣故,而是你缺乏一雙慧眼。


(六)上海女孩與江西男孩關係的另類解讀
其實,這位還沒露麵的江西鳳凰男把上海女友帶到老家的舉措還有另外兩種可能:


1. 他想找個機會測驗一下她對愛情的忠貞度。這是可能的。我在舊作裏寫過我們縣裏的一位軍人就這麽幹過。女孩是全縣有名的大美人,是百貨公司售貨員,那時最吃 香的職業。她跟一個高中畢業非常帥的男孩定了婚,訂婚時他有後門去當兵,走之前舉辦的訂婚宴。三年過後,她害怕他複員而不是升為軍官。他的確升了軍官,可 在回來前他想如果自己是複員而非升軍官能把她帶到部隊,那她還會跟我結婚嗎?他便想出了個測試方法:軍官是穿四個兜的上衣(我隻是聽說,到底軍官穿的上衣 是怎樣的,我沒注意過),所以,他回家後穿不是軍官的軍衣去找她。當她看到他穿的衣服便知他複員了,加上他回來前沒臉給她寫信。她當即不認他,也不理他, 第二天就拖人告訴他她不會跟他結婚了。在他回部隊前先去了百貨公司去看她,此時他穿的是軍官服。她知道自己沒經得起考驗,白白耽誤了青春時光還被他人恥 笑,便當即自殺,把頭放在煤球爐子上,被同事拉了起來,自殺未遂,但脖子上留下了個燒傷後的疤痕。所以,窮山惡水出刁民是沒錯的。他一個軍官如此對待一個 沒經曆的女孩表明他就是一個刁民。


2.江西鳳凰男設計這樣一個套子讓沒經曆又善良的上海女孩往裏鑽。這也是可能的,雖然可能性很低。假如他是一個花花公子又是一個刁民,想玩完了就扔掉,可 沒想到她死活不肯,她就看上了他的能力。他說不定到她父母那裏整,比如不尊重她父母,令她父母要她分手。這一招也不靈,他才想到帶她去老家,她受不了那樣 的環境,便對以後的後果害怕。


這個可能性實在不大,因為現在的社會就是他玩弄完女性就扔掉,女孩能做什麽?無外乎去他單位鬧。除非他害怕去單位鬧會影響他的仕途或者失去工作。唯一的一 點可以對此有支持:當女孩告訴他她想回上海時,他說可以,那等於分手。如果他真的愛她,那他應該理解她的感受,要麽道歉哄哄她,比如去市區找旅館去住,倆 人一起去。要麽幹脆答應跟她一起回上海,反正父母那裏已經清楚他一個人留下來等於這婚事黃了。倆人一起走,告訴他們就說她父親病了他們倆一起回去。那他父 母的麵子反而更好看些。在農村,被人甩了是很丟麵子的。可他偏偏選擇讓她自己走。


這第(六)裏的兩條都屬於陰謀論的範疇了,而我不喜歡陰謀論。所以,這第(六)裏的兩條可能性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因為沒有更多的資料可以分析,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才寫出來。所以,第(六)不應該算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之一。

 

 

知乎:如何評價文章《上海姑娘,不是逃飯,是逃命》?

 

文章發表了個人對上海姑娘逃飯的看法,但最後關於社會的總結是不是和屁股的位置有關?一個正常的社會應該是有穩定的階級分層?

我隻想說這個鍋女權不背。

雖然以前看到這類文章也吐槽,但現在也總算明白了。對這些文章,這些作者,其實還真的是「認真你就輸了」。他們不過是追隨 熱點,怎麽寫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就怎麽來,能引起很多人共鳴但又顯然有爭議能引起分歧的話,最有傳播效果。再加點「女權」啊,「自由」啊之類的標簽撩撥撩撥 更好。

其實很多言之鑿鑿的文章的出爐,就類似一場辯論賽接到了題目。有的人並不有所想有所感於是寫出文章,而是看到了素材覺得可以做一篇文章,然後站隊, 然後找論據。當然,站哪邊的隊一般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就是上一段說的怎麽能引起共鳴又有爭議,第二個大概就是作者自己的三觀——並不是說言即所想,而是說 三觀往哪邊傾斜,往哪邊寫對他來說就跟容易。一個瞧不起鳳凰男本來就愛靠臆想亂貼標簽的人,要他寫這樣的文章自然比較容易,要他寫同情男主的文章他可能根 本憋不出來。

所以這篇文章的作者倒還真不一定同情女主。文章本身,說不定隻是上麵兩個因素的權衡之下的產物罷了。

(小聲吐槽:其實知乎上很多回答也是這樣的)

很多現實問題本來說不清道不明,要站隊其實是有難度的,因為不見得就是明確的是非題,尤其是很多信息對局外人而言都是盲點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下那些 明確站隊的,非要嚷嚷著反對某某某,或者明明沒有人反對他他非要口口聲聲塑造一個的,可能文字並不真誠。而如果你覺得他說的話都是不真誠的了,怎麽能指望 跟他講道理甚至辯真理呢?

“從未見過可以把雞剁碎了炒吃的作法,《食經》上不是有說,雞不宜切過碎?”
這是沙縣小吃請來黑黃燜雞米飯的吧。

惡心、*****,跟風營銷自己階層固化、滿腦子優越感的不正三觀。
惡心*****:“她從小到大吃過的雞,要麽是白斬雞,要麽是煲湯整雞,要麽是炸雞,再不然是雞脯或雞茸,從未見過可以把雞剁碎了炒吃的作法” 沒見過別人的吃雞法就埋怨別人吃雞法low不就是沒見識嗎?拿無知做優越,拿狹隘當沒教養的理由。
“我反複在心裏犯擰的,是那一桌子,明晃晃亮燦燦的——不鏽鋼餐盤。從小到大,她沒有使過這樣的器皿。” 試問這不鏽鋼餐盤若是宜家克羅地不鏽鋼托盤呢??
通過對生活細節、做菜方式的詰難來滿足和保有自己權貴優越者的身份,這種挑刺說明自己的low。那麽文章後來的三觀不正、固步自封就更加令人不寒而栗了。
“社會正在象一個正常的社會。有著越來越明確的社會階層的區別。再建立它自然的流動和上升渠道。”言下之意,明確的階層區別、階層固化是好現象,窮人錯在窮人的命,窮人和富人結交更是大錯特錯,在窮人麵前已無需再有教養和禮貌。
再看看支持這篇文章的點讚數和跟風言論,一種藥丸感撲麵而來。

剛寫下這個答案的時候比較激動,因為的確是被文章惡心到了。但回過頭來再考慮整個事件的熱度,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麽觸發了大家高漲討論的神經?鳳 凰男、城鄉差異、男權女權的爭吵……有人說,對於上海姑娘的指責是道德綁架、是評論者因卑微出身而受傷的自卑外現。他們說,現實本身就是這麽赤裸裸!我知 道,我們對陳嵐為代表的這批人的批駁是那麽的無力,事實就是這篇文章不斷地引起了很多人的”正麵共鳴“。但我們之所以批判這種三觀不正,更多是因為看到這 些階層論被不斷被”理所當然“、不斷被公開合理後的一種悲哀。我不反對你個人用階層匹配去詮釋愛情和交往,我隻是不希望這種思維那麽地站穩腳跟,並固化進 女孩們的大腦。

這個“女權主義者”為自己精致的物質生活方式而沾沾自喜,並認為這種物質生活方式被農村生活威脅甚至把這種威脅上升為一種對女權的威脅。
殊不知,她所屬於的小資/中產階層的小型社交圈,正是通過這些物質生活方式而構建、粘合、維持的。而這種小型社交圈,規模與農村用宗族構建、粘合的社交圈處在同一數量級——數十人左右;功能與農村的宗族社交圈也是類似的——壓製女權。
農村的人際圈同姓、同祖、同宗。小資的人際圈吃同等級的飯店、用同等級的品牌、逛同等級的商場。農村的人際圈用宗族價值觀來扼殺女權。小資人際圈用“白領 價值觀”、“白領家庭觀”之類的東西來扼殺女權,並且通過人際圈內部的各種攀比、借鑒來鞏固對女權的扼殺(你看看那誰誰的老婆怎麽就沒有你這麽多臭毛病? 我一聽那誰誰誰的老婆給她老公洗腳再想起家裏那個公主病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小資為自己的物質生活方式、為自己吃的不一樣的雞和用的不一樣的餐具而自豪,就和農村宗族成員為自己的跟鄰村不一樣的祠堂、家譜、姓氏自豪一樣,兩者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對自己所屬的人際圈以及這種人際圈所維持的價值觀的認同和自豪。
而這種人際圈以及人際圈維持的價值觀,無一例外,是男權的。女權的宗族?嗬嗬,從母係氏族消失起就再沒有過了。女權的小資人際圈?嗬嗬,去看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吧。那就是小資的人際圈,女性在其中的地位是——玩偶。
所以,你可以為自己的物質生活方式自豪,為這種物質生活方式支撐起的人際圈而自豪,甚至為這種小資人際圈的共同價值觀而自豪;就好像農村女性也可以為自己的宗族、宗族人際圈、宗族價值觀而自豪一樣。
但就請不要再談論什麽女權了。謝謝。

如何評價啊,其實隻要把不鏽鋼的盤,換成鍍銀的餐具。
小孩子都長了白人的臉,換上花裙子,花褲子。
用刀叉。
放一點西洋歌。

作者就會寫到:
在迷人的西班牙(或西西裏,或勃艮第的一個小村莊或美西山區,自行腦補),他們孩子多,女人多。男性是這個家庭的主宰,被女人們簇擁著,享受著特權。銀質的餐具在昏暗的燈光下發出迷人的光彩。陳年的舊桌,散發出吸收了幾十年食物精華所產生的特殊光澤。
人們的天性毫無壓抑的被釋放著。
他們笑著,我從來沒有聽過如此純真、豪爽的笑聲。
他們大口吃著,我的食欲被他們感染著,那些大塊的肉,大塊的雞一下子讓人胃口倍增。
小孩子總是最可愛的,他們要吃什麽,大人總是第一時間滿足。
特別是小男孩,承擔著這個家族今後的各種重任,所以第一時間給予最多的關心和寵愛。
我看著,吃著,癡迷的看著邊上吃的如狂的男人,看他忘乎所以吧唧著嘴巴。
這一生,交給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歡迎收看銀河電視台《舌尖上的地球第一集——愛的跪舔式》:慶祝地球人發現引力波

無怪說“中產階級是對自身地位最焦慮的一群人”,作者必須要在每一個生活小細節上反複確認和肯定自己的階級,否則就要被危機感淹沒。這種確認是一絲不苟武裝到牙齒的——雞剁的太碎都會導致她的中產階級認同岌岌可危呀!

然而我還是堅持認為雞肉斬小塊爆炒+醬燜是很好吃的,而且出鍋要撒蒜末!( •?_•? )

所以說,她蠢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她都已經焦慮成這個樣子了啊,不是嘛!

這鍋我們女權不背。

本來隻是一個簡單的營銷媒體炒作的八卦。倒是暴露了互聯網社區的階級分化。

男權社會中的上層男性在自訴合法性,劉春這類貌似以一個父權家長的尿路似乎理客中一般給事件定調,結果暴露了思維中男權意識的本性,將女性物化成適配獎品。

男權社會的流氓無產階級在抓著教養和地域優越感狂轟濫炸。(注意:“抓”和“狂轟濫炸”)

老一輩文化小資階級(一般自我認同為新中產),在試圖敲打無數生活方式細節,來試圖與底層劃清界限,塑造天然的”區隔感”,來抵禦階級本身的身份焦慮,然而卻無意識繼續陷入男權規則中自以為是。

文化話語權不高的二三線小資階級在試圖彌合修補原來帶有部分積極女性意識但整體屬於男權的”三觀”,試圖在小圈子給這個事件用城市婚戀市場的邏輯去定調,以修補邏輯上與原三觀衝突的部分,塑造情感共鳴。

文化話語權較高,作為資本主要取悅方的那部份小資階級,在跟隨主流和反主流之間無數次反複,試圖取得話語妥協後的主流解釋,直到這個話題從議程中消失

而政治失語的新窮人階級,對於主流輿論的打擊感到惶恐,隻能在自己原有邏輯中繼續充當平庸之惡,無意識延續原有的父權規則體係。

你們人類真有意思,也膽敢自稱一個”文明”?

這個時候我就特別懷念老羅曾經講過的一句話。當時好像是為了回應和菜頭王佩的罵戰:

“我出身不好,教養也差,但一直努力嚐試做一個體麵的人。”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從農村或者從小城鎮裏出來的青年沒見過世麵就是窮酸相「鳳凰男」,或者年紀輕輕沒什麽過硬的本領比較窮的時候就是有原罪的,他們其 實挺苦的。一個人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已經非常辛苦了,這個時候總盯著人是否吃飯吧唧嘴,家裏人用不鏽鋼盤子或者是不是有獨立衛浴真的挺傷人的。畢竟人家念著 你的好,你要是覺得不舒服可以不接受,可是行為和言語真的不要太傷人。做人做事留一線,婉轉點不好嗎。

他們已經很拚命地在工作了,奮鬥了二十多年才有資格和她們坐在一起喝咖啡,剛剛開始喝的他們手法很拙劣著裝看上去很可笑,真的再正常不過了。我們誰都知道真正的貴族會嘲笑蓋茨比那些花襯衫,可是哪個少女內心不會心心念念那個一貧如洗空有壯誌心懷舊愛至死不渝的蓋茨比。

城市中產階級出來的女孩子受的教育比較好,或者家庭環境比較富足,培養出來的孩子溫良恭儉讓是很正常的,物質條件精神生活比較豐富也是好事,能得到 她們的喜歡,這些男孩子肯定都有過人之處。從農村出來的有為青年們,或多或少內心都是有些自卑的,但是“隻有自己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自己的自卑才能被治 愈。”

可人的出身是由不得自己選擇的。他運氣不夠好沒有抽到「卵巢股票」,這不是他的錯。他的家人或者親戚說話直接動作粗魯不注重隱私,這不是他的錯。因 為畢竟他們就是從那些所謂「土得掉渣的農村山溝溝」走出來的。那是他們成長的環境。如何一瞬間就消除一個人成長環境裏形成的習慣。況且,人非草木,孰能無 情,他們對自己的家人有感情,這些窮苦的家庭能把一個人培養成才,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我不願意給人貼標簽說這個人是「鳳凰男」是「yp」,我覺得一個人能憑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養活自己和家人,已經是鐵骨錚錚令人敬佩了。

古語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麻煩給拚命奮鬥的年輕人一點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的時間吧。因為我覺得,那些從底層走出來的人, 拚命想靠自己改變命運,想做一個體麵的人,就是希望自己的後代不會重複自己的痛苦,也是這種拚命向上的動力造成的階級流動,才會讓這個殘酷的國家變得有希 望了一點。

看了作家陳嵐的相關文章(原文見下方鏈接),氣不打一處來,如鯁在喉!
先說利益相關,祖父一輩有小官和小地主,有城市人也有的從農村走向城市,父母皆二線城市市民,我自己長待在帝都。
首先,農民和城市人的原則性差別確實存在。存在形式如何呢?據我觀察,城市人和農村人確實在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巨大的差異!比如農村人喜歡以 家族為單位討論問題,城裏人喜歡以個人角度討論問題;比如確實有不少封建思想至今在某些農村根深蒂固,其中有最讓我覺得不人道的重男輕女(城市當然有,那 是少數,就像農村人們也有少數不在乎一樣,不過差別存在就是存在,扯上少數這問題也是存在……)
這些是什麽問題?是原則問題,有這種差異的兩個群體中的個體在生活中如果緊密結合會自然產生矛盾,這也符合戲劇創作規律:把兩個原則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自然會產生戲劇衝突,從而產生悲劇啊!
因此我個人是不看好兩個有原則差別的人結合的,這代表我自己會客觀排斥嫁到農村,同樣如果我是農村生長,也會客觀排斥和城市人結合。如果我是逃飯的上海姑 娘親屬或她的農村男票親屬,我隻想問他們之間的愛情和兩人的智慧能否讓他們克服這些差別和矛盾緊密結合,不能是最好的結果了,省得大家都心累 ╮( ̄⊿ ̄)╭
但差異不是說誰對誰錯,差異就是不同,各有各的理由,有差異的人如果互相尊重並理解,是文明;如果互相貶低或者歧視,是愚昧無知。
第二,我深刻厭惡那些以陳嵐為首的不能拿不鏽鋼餐具吃飯的lowB!
雖然家裏沒什麽錢,就是普通的市民,但我相信對於國家數以十億計的人們來說,我的生活算是全國平均水平以上了。沒有什麽數據支持,我隻知道這個社會裏還有 很多的窮人,很多設法養活一家老小的人,很多借錢上學的人,很多沒錢看病的人……不列舉了,拿我當個參照物吧,對一個衣食無憂的我來說,飯,幹淨就能吃, 隻要裝在人用的餐具裏,我不會感覺自己被埋汰了。需要在餐具身上找自尊的人,真的是所謂三代出貴族嗎?
你可以說接受不了農村人的處事原則,也可以說不習慣農村人的生活方式,但是這事兒真的有一個限度問題。我受不了人吃飯滿盤子翻找好菜,因為這種行為自私, 損害了大家吃好菜的權利;但我不會瞧不起不用白瓷紫砂泡茶的人,一家一個習慣,憑什麽你知道用紫砂你就高人一等?這和重男輕女一樣不公平,在我看來都很愚 昧!
都讓讓,我要噴人了!
我反對以自己的優勢特別是資本優勢去踩低別人的行為,這樣的行為銅臭,矯情,耍流氓!這就是大家下意識要噴那個上海女孩的原因,我想很多人沒有表達出他們的真正的想法,隻是被這種矯情激怒了。
不習慣你可以好好說,發現大家的差別無法消解可以客觀表達,為什麽在帖子裏一副捏著鼻子撅著腚的嫌棄姿態呢?那個陳嵐先列舉一堆城鄉生活差異,然後居然說 最不能忍受的是不鏽鋼餐具,試圖以客觀事實掩蓋自己的矯情裝高貴,我是實在忍不了!拿不鏽鋼餐具吃飯能毒死人所以不能用唄?那打小拿英國瓷器吃飯的人就該 受不了你這拿玻璃碗吃飯的了?法國瓷器和意大利瓷器使用者誰見到誰該下跪?迪拜瓷器和瑞士瓷器誰該逃離誰?陳嵐和她的閨蜜快告訴我呀,在線等,挺急的!

他的意思是社會有階層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現象,有個意識形態曾經一度以為可以破壞這種現象,後來又逐步恢複自然過程。而婚配和個人特質跟力也不失為可以影響階層的工具,不應該譴責想”逃命”的人。

這樣的觀點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可他在講述賤民行為的繼承不可改變必須逃離”宿命”的決定論後,
又講述才智可取得立身之本,便曝露出矛盾了。

因為用來陳述自然階層存在不可逆轉的曆史決定論確實是貧困的。

最後第二段的”才智過人取得立身之本”就是抓住了曆史決定論的貧困。說的是生而為豬,如果才智出眾,還是可以進馬戲團跑龍套,改變被吃的唯一任務, 這說得很對。因為曆史決定論的貧困告訴我們,曆史是複雜無法預測並且存在更多可能的,所以豬並不是不可能脫離動物農莊進入馬戲團,改變那個走進屠宰場的唯 一命運。

一方麵用決定論在數落豬生而為豬,人不會為牲口改吃素,更不會和豬品嚐一樣的夥食,形象的利用起他反對的粗暴意識形態,仿佛豬必然搭建起動物農莊, 一條通往奴役之路。另一方麵又用決定論的貧困來陳述豬也可以倚靠與生俱來的獨特膚色和斑點,加之以能夠配合人類的才智在社會中取得立身之本,進化為他眼中 的同類,否定生而為豬隻有被吃的必然結果。一正一反之間,突出矛盾便在於此。

既是決定論,重複的規律將反複的再次出現,不可變化。而既然決定論是貧困的,既然才情過人、智識出眾可以觸碰到家庭不賦予的立身之本,那其認為家庭分層決定論所演化出來的豈不是通篇都在耍流氓?

這樣應該不難理解了,這文章就是一個決定論者先肥起來了,卻還掌握不了批判決定論的優雅姿勢。

人家是用決定論的貧困批判決定論,他卻用決定論佐證來批判貧困,真是跟紅脖子學歪了。

【隻想評論下這個現象】
【鏈接裏的文章,個人認為和女權關係不大】
【非要把一個很有爭議的學說加在一個故事上,大體如此

(づ??????)づ寶寶新春後的第一個題就給這個自媒體的話題了吧。

陳嵐我還算是知道,甚至我翻過她的一些文字,以至於最後我把她定義為一個「會寫文的人」,的確也是「作家」,但是什麽作家,並不了解。

我曾經把包括自媒體在內的媒體稱為在「政治」體係裏的第四權,這個權力就如同「分享即表態」一樣,通過自我訴說,評論,文字,圖片,然後輕輕的一點傳到整個網絡上,告訴別人,我的知識,我的眼界,我的身邊和我,然後再通過媒體的擴散,傳達每一個人讀過的人的心中去。

這就是媒體的力量,但是這種力量在原來是掌握在一群人的手中,為此才盡可能的不失其「本分」,但是如今自媒體的出現則使得輿論越來越變成一種「個人支配的價值和權力產物」。

畢竟自媒體的出現使得個人成為輿論的源頭,如果我可以在圍脖,博客等社交平台上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麽我就可以成為新聞,可以成為公共話語,可以用我的語言來影響每一個我想影響的人,隻是:

自媒體的出現與快速發展,僅僅隻是源於我們被壓製後萌動的公共參與精神,而不是其它,那麽這種條件下,輿論的受眾,接受自媒體傳播上的每一個人距離共識之上的決策和行動是非常遙遠的。

簡單的說,我們對於網絡社區是:

1.先是樂趣與娛樂
2.分享知識與開闊眼界
3.最後才是傳達思想上的觸碰

畢竟我們大抵參與網絡社區都是第1點和第2點,但是當一些朋友總把我們當成第3點,總想通過文字微妙的影響我們思想,把我們看成可以引發大規模動員或者引發社會變革,亦或者認同,同情他們看法的群體,然而結果呢:

1.我們並沒有認同她的女權,甚至在懷疑
2.我們並沒有認同她所述的階級矛盾,甚至在抵觸
3.甚至我們會因為此互相撕
4.而真正的女權並沒有為此得到發展反而是飽經磨難

原因呢,知識是固定的,什麽是重力波?樂趣是多元的,發景色,發美食。但是思想和看法呢?總想著寫一個故事然後嵌套一個很流行的學說來需求認同,需求同情,需求所謂的站隊,把我們看成社會勢力,政治力量,完成他們的訴諸,然後一起攻擊他人,掀起輿論戰爭,真的很好嗎?

可是到頭來,這位寫看法的人,真的研究過:

什麽是女權?
什麽是階級?
什麽是固化的階層?

真相隻有寫文者自己知道,反正隻是我想評論我想說,而且初讀很多看起來還很有道理,當然了,唯現象論,為觀點論,本身看起來就很有道理,但是這並不是問題的本質,隻要有人和我站隊,認同我我就滿足。

最後加深的隻是網絡階層的分裂,和整個社會多元文化下思想的割裂,民族敘事的衰落,網絡社區慢慢的階層固化,變成這些人的話語權工具。權力由大家的變成個人的。

那麽還不如就把故事放到那,至於看法觀點由大家自己評說。表達看法本沒有問題,要麽是親曆者,要麽是我知道怎麽表達,可是對於根本不了解的學說而非要強加在一個故事上,怎麽看,都像是一個癡迷者,需求聚光點的人的呐喊。

自媒體給了每個人輿論的權力,那麽那些聚光燈下的人總是需要好好使用的。

以上一點淺見!“

看得氣死我了。
很久沒看過這麽讓人生氣的文章了,居然還有一群微博腦殘粉捧上天。氣得我想翻白眼兒。
茶杯那一段基本就是瑪麗蘇,渾身雞皮疙瘩。不鏽鋼餐具我太有感觸了:食堂之外,我第一次見不鏽鋼碗筷是在中學同學家。我也驚了:沒見過嘛!就露出鄙夷的眼 色。然後我同學解釋說爸媽工作忙,都是她洗碗,小孩子老打破,幹脆都用不鏽鋼了。過後我為這事,為我當時的眼神,懊悔愧疚了很久。
文章主旨就更不想說了,大概就是“社會分化分層和分級才是正常”;“該沉澱的沉澱,該清揚的清揚(底層階級您就老實在下麵呆著吧,別想翻出個天來,我們上 流社會不是你想攪和就能進來的)”;“婚姻是自然流動和上升渠道之一…通常發生在女性有極強的生育優勢的基礎上…一個小夥子…取得了家庭所不賦予的立身之 本…”(這裏作者開出了想通過婚姻往上層階級流動的條件:女的交生育優勢(我猜她是想說色,哈哈),男的交立身之本(我猜她是想說錢,哈哈))
開出的條件這麽不對等,署名居然說自己公眾號叫“女拳文化”。人家說文末一般是點明主旨升華主題的。升華了半天是這啊。我反正不太懂。
最後,我真的很想知道,那個什麽《食經》“雞不宜切過碎”到底是什麽鬼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