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國軍還是共軍為主?

俺長期認為,初期國軍犧牲巨大,將領死了200多名,可下文說不少是追認的,另我有受騙的感覺。

===

抗日戰爭的曆史不容篡改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古彭萬俟軒

    今天是9月3日,抗日戰爭65周年的紀念日。以南方係為中心的中國精英利用其控製的主流媒體以所謂“湖北宜昌現抗戰時3000餘國民黨將士 遺骸埋葬地”的消息,再度大肆宣揚臭名昭著的“三大觀點”:中共消極抗戰,遊而不擊,借抗日之名保存實力;蔣介石是抗日英雄,中國的抗戰是在蔣介石領導下 取得勝利的,根本不存在消極抗戰的說法;抗戰期間,國民黨200多名將官陣亡,共產黨方麵隻死了一個高級領導人左權。

    其實,那3000多具遺骨到底是國民黨將士的還是被屠殺的中國老百姓的,中國精英並未提供任何證據。即使是國民黨將士的,一處激烈的抵抗也涵蓋不了整體。國民黨抗戰期間留下了國軍投敵人數超過殺敵人數,蔣介石政府竟給偽軍發軍餉,日軍將國民黨軍隊稱為“友軍”,老百姓被逼幫助日軍打國軍,抗戰後期日本為對付共產黨放蔣介石一馬等五大醜聞,這在古今中外戰爭史上都堪稱空前絕後。以南方係為中心的中國精英卻對此隻字不提。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以南方係為中心的中國精英極力以蔣介石的孝子賢孫自居,但是蔣介石的正統繼承人對此並不買賬。據台灣“中央社” 報道,台“教育部”擬將明年中小學教科書能力指標用語“國語文”改為“華語文”。同樣,曆史、地理教科書國民黨當局也在延續扁“政府”時期的沒有完全成功 的“去中國化”政策。這無疑狠狠抽了大陸那些以蔣介石的孝子賢孫自居的精英一記耳光。)

     一、蔣介石消極抗戰賣國求榮的鐵證

    ㈠蔣介石的“抗日”語錄

    1.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麽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1931年9月)

    2.政府現在既已此案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國民政府《告全國民眾書》(1931年9月)

    3.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協商,或可在不損我國尊嚴之前提下讓出東北。——國民政府密使許世英赴日本談判轉述蔣的口信(1931年10月)

    4.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蔣介石在南昌的講話(  1931年8月22日  )

    5.我國民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辱含憤,暫取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決。——蔣介石在南京國民黨黨員大會上的講話(  1933年9月23日  )

    6.我們要以專心一致剿匪,要為國家長治久安之大計,為革命立根深蒂固之基礎,皆不能不消滅這個心腹之患,如果在這個 時候隻是好高騖遠,奢言抗日,而不實事求是,除滅匪患,那就是投機取巧……無論外麵怎樣批評謗毀,我們總是以先清內匪,為唯一要務,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 本末倒置,先後倒置。——蔣介石對剿共高級將領訓詞(  1933年4月7日  )

    7.外寇不足為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如不肅清內匪,則決不能禦外侮。——蔣介石對圍剿紅軍將領訓話(  1933年4月10日  )

    8.日本終究不能作我們敵人,我們中國亦究竟有須與日本攜手之必要。——蔣介石文《敵乎?友乎?中日關係之檢討》(1934年12月)

    9.奢言抗日者,殺無赦。——蔣介石在中日簽定《何梅協定》後的講話(1935年底)

    ㈡抗戰前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

    1933年3月,日軍占領熱河,並大舉進攻長城各口,中國守軍奮起抵抗,因蔣介石國民黨破壞而失敗。  5月31日  國民黨政府派熊斌與 日本代表岡村寧次在塘沽簽訂停戰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至延慶、通州、寶坻、蘆台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以上地區以北、以東至長城沿線為武裝區,實際上承 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從而為日軍進一步侵占華北敞開了大門。

    塘沽協定內容:

    關東軍司令官元帥武滕信義,於昭和8年5月25日,在密雲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所派軍使、該分會參謀徐燕 謀所提出的正式停戰提議。依此,關東軍司令官元帥武滕信義,關於停戰協定,委任全權於該軍代表關東軍參謀副長少將岡村寧次,在塘沽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所委任的停戰協定全權、華北中國軍代表、北平分會總參議、陸軍中將熊斌,簽訂停戰協定於下:

    一、中國軍隊一律迅速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台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爾後,不得越過該線,又不作一切挑戰擾亂之行為;

    二、日本軍為證實第一項的實行情形,隨時用飛機及其他方法進行監察,中國方麵對此應加保護,並給予各種便利;

    三、日本軍如證實中國軍業已遵守第一項規定時,不再越過上述中國軍的撤退線繼續進行追擊,並自動回到大致大城一線;

    四、長城線以南,及第一項所示之線以北、以東地區內的治安維持,由中國方麵警察機關擔任之,上述警察機關,不可利用刺激日軍感情的武力團體;

    五、本協定蓋印後,即發生效力。

    作為以上證據,兩代表於此簽名蓋櫻

    昭和八年五月三十一

    關東軍代表岡村寧  

    華北中國軍代表熊

    (選自《中外約章匯要1689—1949》,592頁—593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㈢蔣介石“抗戰到底”的“底”界

    蔣中正在  1937年8月7日  國防聯席會議上講話:“許多人說冀察問題、華北問題,如果能予解決,中國能安全五十年”。“有人說將滿 洲、冀察明白的劃個疆界,使(日本)不致再肆侵賂。劃定疆界可以,如果能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內的資源,日本不得有絲毫侵占之行為,這我敢做。可以以長城為 疆界。”——國防聯席會議記錄(  1937年8月7日  )

    1939年1月,蔣中正在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闡述“抗戰到底”的“底”界說,正式提出“恢複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的方針。他說:“抗 戰到底的‘底’在哪裏?是否日本亡了或者中國亡了才算到底,必須有一個界說”。“在盧溝橋事變前現狀未恢複,平津未恢複以前不能與日本開外交談判。”“我 們不恢複‘七七’事變前原狀就是滅亡,恢複了就是勝利。”——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會議記錄(1939年1月)

    蔣中正就這樣把“恢複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說成是“抗戰到底”的“底”界。他對內:試圖以“恢複了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就是勝利”界說,來統一全國對抗戰的認識;對外:“以恢複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作為對日議和的交涉條件。

    1937年11月5日  ,蔣中正對德國大使陶德曼說:“假如日本不願恢複戰前狀態,中國不能接受日本的任何要求。”中國在華北的主權和行政權不得改變。——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至德國外交部(  1937年11月5日  )

    日本政府不理睬蔣中正的條件。他們用行動回答:攻占上海、南京;  1938年1月11日  禦前會議決定:“對中國現中央政府,帝國采取的政策是設法使其崩潰”;終止“陶德曼調停”;近衛首相於  1月16日  發表“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

    1939年3月,蔣介石親自指揮複興社的杜石山、柳雲龍與日本宣野長知、小川平吉在香港談判。  3月17日  ,柳雲龍向宣野提出和平條 件;必須“恢複盧溝橋事變前的狀態”。“關於滿洲,另行協定”。“小川、宣野對蔣的條件根本不予置理。日本政府於  9月13日  發表聲明,決定扶植汪 精衛成立中央政府。香港日蔣談判告吹。——《小川平吉關係文書》卷2,東京1973年版,614頁。

    ㈣抗戰期間賣國反共的《和平意見》

    據日本檔案《桐工作圓桌會議的經過概要》(1940年3月)、《今井武夫回憶錄》收錄的雙方“對答記錄”和中國方麵3月10 日提出書麵的《和平意見》記載,重慶代表在交涉中對日本方麵作了大幅度的讓步:

    (一)“滿洲國的獨立是既成事實”,蔣委員長“對此表示承認毫無異議”。目前,中國方麵主張中日“締結特別協定,兩國共同將其作為保護國”。(注:《今井武夫回憶錄》第134、136、341頁。)

    (二)原則上同意“締結防共協定及使內蒙地區特殊化”;萬一“在國防上有必要時,可推遲一部分撤兵”。(注:《今井武夫回憶錄》第137、 340頁。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桐工作圓桌會議的經過概要》的表述是:“中國方麵提出,當撤兵之際,在具體方法上,日本軍可在必要地點,相當長期地延 緩撤兵。”)

    (三)中國放棄抗日容共政策“乃和平協定後中國所取之必然步驟”。(注:《和平意見》第二條;《今井武夫回憶錄》第139頁。)重慶代表、 最高國防會議秘書主任章友三強調:“自然停止抗日”;“中國正在努力剿共,所以防共問題可交給中國好了。”(注:《今井武夫回憶錄》第132—133 頁。)

    (四)可以把華北、長江下遊地區作為“經濟合作”地帶。(注:《今井武夫回憶》第133頁。)“絕對同意”給日本臣民以在中國內地的居住、營業自由。(注:《和平意見》第五條;《今井武夫回憶》第139頁。)

    (五)中國招聘日本的軍事、經濟顧問。(注:《和平意見》第六條;《今井武夫回憶》,第139頁。)

    ㈤蔣介石賣國投敵“檔案”揭秘

    1938—1940年秋中日有過三次議和,檔案材料顯示,蔣中正的國民政府一方,以苟安性質的“恢複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作為“底線”,對 日謀求妥協。而天皇製日本的權力機構則明確決定要設法使中國現中央政府崩潰。1938年7月,五相會議決定的《適應時局的對中國的謀略》規定,日本政府的 方針是“推翻中國現中央政府,使蔣中正垮台”,這就是明證。在雙方“底線”有天壤之別的交涉中,日本方麵的條件一步步升級,變本加厲,而且對重慶寸步不 讓。蔣中正及其代理人卻一味地單方麵讓步,答應諸如對“滿洲國加派公使或大使”;締結特別協定,認可偽滿作為日本、中國的“保護國”,同意“討共”,“用 密約辦理”;重慶放棄“抗日容共”政策,劃內蒙為“特殊地區”;可以華北和長江下遊作為“經濟合作”地帶;承認共同開發中國資源、接受日本顧問“都是好事 情”等等。——《抗日戰爭研究》2000年第3期:《抗日戰爭前期蔣介石對日議和問題再探討》

    直到1940年秋,蔣中正才中止以“恢複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為條件的對日言和,擱置他原來已經同意親自與日軍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將舉行的“長沙會談”。蔣介石轉而決定采納“苦撐”的方針,寄希望於國際形勢發生變化。

    這些事情發生在七七事變以後,但在蔣中正的心目中,東北是可以放棄的。雖然在七七事變以前,蔣中正沒有明確表示,但一個人的指導思想總是會 在其政策中透露出來的,比如1934年簽訂的《塘沽協定》,認可長城線是與偽滿的政治分界線,默認了“滿洲國”的存在。

    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在1935年10月對中國駐日大使提出的所謂“對華三原則”,其內容是:一、中國取締一切抗日運動,放棄依賴英美的政策; 二、中國承認偽“滿洲國”,樹立中日“滿”經濟合作;三、中日共同防共。11月至12月間,中日雙方就“廣田三原則”多次進行談判。1936年1月,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國民政府既非全部承認三原則,亦非全然不承認”。

    1936年11月間,蔣中正的代表張群曾和日本駐華大使川樾茂進行秘密談判(高宗武參與其事),談判達成的條件之一就是承認“滿洲國”。——錢昌照:《縱橫》民國八十八年年第1期

    二、國民黨百名高官和將領叛國投敵

    ㈠蔣介石差點成為“汪精衛”

    國民黨內地位僅次於蔣介石的副總裁汪精衛投靠日本人,在南京組織傀儡政府,令中國抗戰大局出現超級震蕩。其實,熟悉曆史的人都明白,大量曆史資料表明,如果不是汪精衛捷足先登,蔣介石就會成為叛國投敵的汪精衛。

    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部隊不斷出現成建製地向日軍投降,轉成偽軍,使尾隨日軍作戰的偽軍(僅指正規部隊)達到100多萬以上。電影中“報告 連長,來了一百多鬼子,二百多偽軍”的台詞長期成為笑談。100多萬國軍成建製投降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中國戰場上的奇觀。這樣的“光彩事”,蔣介石本人 不會提,蔣家餘孽是更不會提的!

    那些極右人士不是惡毒攻擊共產黨人嗎?可是,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者無一人向日本投降,八路軍、新四軍也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投降日本人去當偽軍。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麵對這些無法否認的曆史事實,竟然恬不知恥地替蔣介石招魂甚至打抱不平。我感到非常好笑,難道這些非毛反共的 極右人士,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羞恥”兩個字?

    ㈡國民黨“降官如毛,降將如潮”

    自抗戰開始至1943年8月,國民黨文武官員及作戰部隊投降日軍者數量非常可觀。其中國民黨副總裁以下中央委員20人,旅長以上將領58 人;直接投日的正規國軍達到50多萬人,占全部偽軍的一大半,在中國的土地上,出現“降官如毛,降將如潮”的可悲局麵。  1943年8月13日  , 《解放日報》公布《兩年來國民黨五十八個叛國將領概觀》,把這些“漢奸”永遠釘在恥辱柱上。他們分別是:龐炳勳、孫良誠、孫殿英、畢戴宇、金亦吾、李長 江、王勁哉、吳化文、趙瑞、楊誠、榮子恒、楊仲華、吳漱泉、劉月亭、王清瀚、趙雲祥、陳光然、黃貞泰、郭峻峰、丁樹本、夏維禮、孫玉田、趙星彩、李震汾 、侯如墉、於光輝、楊汝賢、馮春田、楊克尤、王遂慶、王廷英、王瑞亭、趙天時、任蘭圃、薛豪平、潘勝富、蘇景華、張海平、蘇振東、李德興、丁聚堂、顏秀 五、陳才福、秦慶霖、範傑、 於懷安、寧春霖、厲文禮、齊子修、邱吉勝、劉景良、李其實、張良才、徐繼泰、韓子乾、景順揚、李誌希、陳孝強。

    《解放日報》的社論說:“當前人們傳唱一首民謠:‘新兵新槍,老兵老槍,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鞭撻國民黨以優良裝備擴編嫡係部隊,排擠非嫡係部隊,妥協投降,挑動內戰的倒行逆施,提醒全國人民警惕和深思。”

    三、抗戰期間交戰各方陣亡將領名單

    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這是確定無疑的,也是我們需要始終堅持的抗戰史觀。

    但是,國內那些“蔣遺”(蔣家王朝的遺民)卻不這麽看。自去年以來,一些文化“精英”在其把持的平麵媒體上,大肆叫囂,掀起一波又一波非毛 反共的聲浪,核心就是“重寫抗戰史”。為什麽要“重寫”呢?他們表麵上要“揭開曆史迷霧”,其實內心裏就是要改變抗戰史觀,大肆宣揚國民黨的“正麵戰 場”,把國民黨蔣介石作為抗戰主軸。所謂“主軸”也就是“中流砥柱”的意思。

    “蔣遺”們要“重寫抗戰史”的“依據”,就是“在抗日戰爭中,自“7.7事變”到日本投降的8年裏,國民黨軍隊少將以上的將軍犧牲了100 多人,何應欽則說是200位以上”。“蔣遺還給“重寫”提出了佐證:“中共犧牲的高級將領隻有左權和彭雪楓兩位將軍”。一邊是100多位乃至200位,一 邊“僅有兩位”,這是何等大的差距啊!事實果真像“蔣遺”們說的那樣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我們還是用事實說話吧!

    筆者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到幾組相關數據。這些證據有的出自近代史研究專家的研究成果,有的來自檔案資料,還有的是國共雙方公開的數據。我根 據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去偽存真,將可信度最高的幾份材料搜集整理出來。它們分別是:網上流傳甚廣的國民黨軍陣亡將領名單;八路軍、新四軍、抗聯陣亡將領名 單;日軍在中國境內死亡將領名單。通過比較,我們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到底誰才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筆者一直認為,正確的結論必須建立在事實真相的基礎上,而且還要對這些曆史事實做出科學分析、比較和鑒別。

    先看當時的軍事基礎,即國共雙方抗戰結束時的軍力。國民黨方麵的總兵力約600萬,陸軍、空軍齊備;共產黨方麵的兵力約60萬,無空軍。國 民黨軍隊掌握了全部的國際援助資源;共產黨軍隊沒有軍餉來源,被日寇、國民黨兩麵封鎖,隻能靠大生產解決邊區軍民吃飯穿衣問題。國民黨軍隊裝備精 良,1942年以後,主力部隊的火力已經超過日軍;共產黨的裝備大多來自戰鬥繳獲,少部分簡單武器自製,包括土地雷之類。國民黨的軍隊有廣闊的戰略縱深; 共產黨的軍隊一直戰鬥在日寇占領區。國民黨一退再退,直到沒有地方退為止;共產黨堅持敵後抗戰,在日寇無數次大小掃蕩麵前,武裝力量不僅沒有被消滅,根據 地反而越來越大。

    再看國共雙方“將領”的標準。國民黨有完整的軍銜體係,中共沒有正規的軍銜。抗戰期間,共產黨副主席身份的周恩來,因特殊需要才被國民黨政 府授予“中將”軍銜。所以,單看軍銜是不公平的。比較客觀的是看具體職位。筆者在搜集到的100位國民黨陣亡將領名單中(這份名單是網上流傳人數最多的, 我們找不到何應欽所說“200位以上”的證據),發現這些將領最低職位是“大隊長”或“團長”。國軍旅長一般是少將,團長、大隊長的“將軍”多為陣亡後國 民政府“追認”。根據上述標準,筆者整理的共產黨武裝陣亡“將領”名單中,八路軍取旅長以上職務,新四軍取團長以上職務,抗聯取支隊長以上職務。這樣做是 客觀公正的。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共產黨方麵陣亡的“將領”合計197位,國民黨陣亡的將領合計100位。按照“蔣遺”們所謂“重寫”的證據,再比較國共 雙方10比1的軍隊實力,共產黨付出的陣亡“將領”比率,要高出國民黨20倍以上。如此高的“將領”犧牲比率,一方麵證實了共產黨軍隊“將領”身先士卒的 傳統,另一方麵也反證究竟誰是“抗戰中流砥柱”的核心問題。

    筆者在搜集材料過程中,還發現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新四軍陣亡的高級指揮員,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在抗日戰場上,而是死在國民黨頑固派、反動地 方勢力甚至國民黨正規軍的之手。僅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就損失了將近20位高級指揮員。這再次證明了蔣介石“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反動本質。

    最近兩年,“蔣遺”們還大肆攻擊中國共產黨“刻意抹殺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的偉大曆史功績”。其實,他們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中國共產黨是始終 客觀評價國民黨軍隊抗戰曆史的,也充分肯定他們的作用,同時還把堅持抗戰、英勇殺敵的國民黨愛國將士與消極抗日的蔣介石集團嚴格區別開來。在筆者搜集到的 100位國民黨陣亡將領名單中,已知的就有18位被新中國追認為革命烈士。另外,我們看到的“盧溝橋事變紀念館”、“台兒莊戰役紀念館”、“淞滬戰役紀念館”等等……都是主要紀念國民黨軍隊抗戰事跡的。“蔣遺”的這些汙蔑不是故意造謠,就是別有用心。

    我是始終懷著崇敬的心情看待所有抗日英烈的,無論是共產黨人還是國民黨人,他們都是抗日民族英雄,都值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緬懷和敬仰。

    筆者將中國共產黨軍隊和國民黨軍隊抗日陣亡將領名單以及日軍在中國死亡的將領名單列在後麵。這是筆者目前搜集到的最完整的資料。歡迎廣大網友和讀者對該材料進行增補,錯訛或遺漏的地方也請提出,以便進一步修正,使該名單能成為最權威的抗戰曆史資料。

    ㈠抗戰期間陣亡的共產黨武裝將領(197名)

    A.八路軍:114名

    B.新四軍(41名)

    C.東北抗聯(42名)

    四、蔣介石集團借抗戰之名發國難財

    ㈠二戰中的最大醜聞:走私貪汙軍用物資

    1942年6月美國與中國簽訂《租借協定》,向中國提供價值為35億美元的軍用物質。但這些援助物質,被腐敗的國民黨政府官員們視為“唐僧肉”,大家都試圖從這裏撈一把。裝滿戰略物質的卡車從印緬公路開進中國後,有很大一部分便下落不明了。不久這些戰略物質就出現在黑市上,不少軍用物資還通過走私的方式賣給了日本人。美國駐中國戰區最高參謀史迪威也向羅斯福密報很多美援物質都流到了日本人手中,把國民黨政府對軍用物質的走私貪汙稱為“二戰中最大的醜聞”。

    ㈡宋氏家族借機大發國難財

    掌握國民黨政府經濟運營大權的宋氏家族,更是借機大發國難財。50年後的1983年,美國公開了聯邦調查局1943年的調查報告,其中這樣 寫道:“宋氏家族對中國經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對金錢的欲望更超過對政治的欲望,美國5億美元貸款相當一部分已經裝入了宋氏家族的腰包。”美國財政部 甚至還有人把宋氏家族戲稱為“宋氏賊團”。

    蔣宋家族如此,結果是上行下效。國民黨軍官也乘戰爭之機搜刮民財。管轄河南戰區的湯恩伯將軍,借戰爭之名向農民征收“特別稅”,把農民的最後一點存糧也強行奪走。湯恩伯的苛稅加上天候不好,造成了1942年到1943年的河南大饑荒。當時河南農民有這樣的口頭禪:河南兩大害,黃河和湯恩伯。 美國《時代周刊》的記者,到河南采訪報道了那裏餓殍遍地,人吃人的慘狀。河南大饑荒的報道在《時代周刊》刊登後,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美國人很反感中國政 府不顧民眾的需求,強征老百姓口糧的作法。宋美齡看到《時代周刊》的報道後大怒,認為有損於中國政府的形象,要求《時代周刊》解雇寫該報道的記者,但被 《時代周刊》拒絕。   (mango注:水旱蝗湯)

    ㈢抗戰8年貨幣發行量增加738倍

    1942年2月美國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貸款後,要求中國匯報資金的使用情況,但重慶政府卻在美元匯率上做文章。當時法幣和美元兌換的官價是 20元法幣兌換1美元,而黑市價格卻是3000多元法幣兌換1美元。在重慶一包香煙按照官價兌換的價格為5美元,而在黑市上1美元就可以買到160包香 煙。重慶政府則按照官方兌換價向美方匯報美元的使用情況,自然是數字水增,在重慶國府的報帳中,修建一個公共廁所的造價都要1萬美元,在美國傳為笑談。      

    重慶國府由於經濟狀況惡化,不得不靠增發貨幣的方式來維持財政。據重慶國府公布的貨幣發行額:1938年23億元、1939年43億元、 1940年79億元、1941年151億元、1942年底344億元、1943年753億元、1944年1894億元、1945年10319億元,抗戰8 年期間貨幣的發行量居然增加了738倍。大量增發貨幣的結果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在重慶,不僅一般民眾食不飽腹,連中流知識分子家庭的生活都 陷入苦境,而政府的各級官員卻乘機大發國難財,導致民怨載道。人們對蔣介石政府失去了信任,轉向支持共產黨的人越來越多,國民黨政權的傾覆已顯露端倪。

    ㈣40餘萬國軍敗在5萬日寇手下

    1944年春季開始,日軍又在中國大陸重新發起了攻勢。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敗退,海上運輸線被美軍切斷,為此日軍設想在中國大陸打 通一條從滿洲到越南的陸上通道,攻占美軍在中國大陸的軍用機場。日軍打通中國陸上通道的“一號作戰”開始後,結集50多萬軍隊向豫湘桂地區大舉進攻。駐河 南的湯恩伯守軍40餘萬,麵對5萬多日軍的進攻,竟然全線潰敗,前後不過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軍占領。守軍司令湯恩伯首先脫離戰線逃走,而且還命令他部 隊中800輛卡車中的600輛,為他和他的妻妾親戚們搬運財寶家私。

    麵對日軍的進攻,國民黨守軍無心抵抗,軍官們則忙著把自己的親屬財產轉移到安全的內地,在戰場上甚至出現幾百人的日軍敗走上萬人中國軍隊的 狀況。在曆時八個月的“一號作戰”中,國民黨軍隊損失兵力五六十萬,喪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大部和貴州一部,丟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軍空軍基地 7個,飛機場36個。在已成為強弩之末的日軍麵前,國民黨軍隊居然連連潰敗,很多情況下甚至是望風而逃。

    ㈤寧可扔掉武器也要保住個人財產

    1944年日軍發動的“一號作戰”,把蔣介石政府的腐敗完全暴露於世人麵前。西方記者看到前方毫無秩序敗退下來的軍隊,士兵們衣衫襤褸、麵 黃肌瘦,武器殘破不全,無力行走的傷兵被扔在路旁無人過問。軍用車輛上裝載的不是武器,而是軍官們的私人財物。國民黨軍官寧可扔掉武器,也要保住個人財產 的行為,使人很難想象他們有與敵人死戰到底的決心。更讓西方人吃驚的是,國民黨高級軍官們竟然帶著妻妾上前線,這在其它國家的軍隊中是無法想象的。日本報 紙上不時報道日軍在戰場上俘獲國民黨某某將官的妻妾,作為日本國內的笑談。

    國民黨腐敗官員層層克扣本來就不多的軍費,前線戰鬥部隊的軍餉經常拖欠,有的部隊甚至連足夠的軍糧都領不到,士兵們掠奪搶劫老百姓成為家常 便飯。軍官們為了貪汙軍餉,往往多報士兵的人數,一般部隊的實際士兵人數,隻有紙麵上人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加之國民黨軍采用“抓壯丁”的強征士兵方式,士 兵死亡、逃亡十分嚴重,從福建強征的士兵,隻有十分之一到達貴州前線。1944年參加“一號作戰”的日軍基本都是裝備訓練較差的預備役軍隊,但在國民黨軍 隊麵前還是“戰無不勝”。

    ㈥蔣介石承認:國軍騷擾奸淫擄掠,弄得民不聊生

    1944年7月蔣介石在黃山召開“整軍會議”,會上討論的不是對日作戰的戰略戰術問題,而是中國軍隊的體製弊病。蔣介石在會上氣憤地說: “自從這次中原會戰與長沙會戰失敗以來,我們國家的地位,軍隊的榮譽,尤其是我們一般高級軍官的榮譽,可以說掃地以盡。外國人已經不把我們軍人當做一個軍 人,這種精神上的恥辱,較之於日寇侵占我們國土,還要難受……在撤退的時候,若幹部隊的官兵,到處騷擾,甚至奸淫擄掠,弄得民不聊生,這樣的軍隊,還存在 於今日的中國,叫我們怎樣做人?……我看到紅十字會負責人送來的一個在貴州實地看到的報告,報告新兵輸送的情形,真使我們無麵目做人,真覺得我們對不起民 眾,對不起部下!據報告人親眼看到的,沿途新兵,都是形同餓殍,瘦弱不堪,而且到處都是病兵,奄奄待斃,有的病兵走不動了,就被長官槍斃在路旁,我常常聽 到各地來渝的人說,我們各軍事機關的主官,交際應酬真是應接不逞,有的一頓飯要吃兩、三處地方。我聽了這種報告,真是痛心!現在是什麽時候,前方官兵過的 是什麽生活?而我們天天還在宴會,我曾經三令五申,不許隨便請客,但是大家一點都沒有做到,腐敗墮落到了這種地步,試問我們成什麽軍隊?成什麽政府?”

    盡管蔣介石下決心整頓軍風軍紀,要求大家“知恥圖強”,但該次整軍並沒有收到多大效果。國民黨軍隊的腐敗,恐怕比蔣介石親口描述的還要糟糕 一些,大概不會有人指望這樣腐敗的軍隊還能打勝仗。1944年末,國民黨占領區已經縮小到西南數省,重慶被日軍占領好像已經是時間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 美國人對國民黨政府的失望也是不難理解的。

    五、八路軍抗戰八年重要戰役過千次:推薦閱讀《八路軍·表冊》

    筆者在搜集材料過程中,一位“支持毛派”的博友無償為我提供了資料齊全的《八路軍·表冊》一書。該書是由成都軍區組織人員編撰、解放軍出版 社1994年出版的,16開本,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的一種。該書在後記介紹,編撰過程中,曾得到中央檔案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軍事 科學院和國防大學圖書資料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各軍區、各軍兵種有關部門,冀中、冀魯豫、冀東、冀南、山東縱隊、山西新軍史料編撰部門、華 北烈士陵園、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等單位和許多老同的支持與幫助。這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是了解八路軍抗戰曆史的最權威的圖書之一。筆者認為,該書資料非 常珍貴,很值得推薦給讀者。筆者在這裏先將該書主要內容做一簡要介紹,對詳細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查找原書。

    ㈠曆史資料全以表格形式記載

    《八路軍·表冊》是以表格形式記載八路軍的有關曆史資料。包括:八路軍逐年實力統計表、編製序列表、團以上幹部名冊、戰績統計表、團以上幹 部烈士名錄,英雄模範名錄等內容。時間自1937年8月由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起至  1945年9月2日  抗日戰爭結束(戰績統計延長到   1945年10月10日  )。

    ㈡載入重要戰役戰鬥1093

    編製序列表,記錄了八路軍1937年、1938年、1940年、1942年、1945年等幾個重要曆史時期團以上部隊的編製序列狀況,分列 總表和詳表。總表中開列總司令部、政治部、野戰政治部副職以上領導幹部姓名。詳表中開列各戰略區(師)和二級軍區副參謀長、政治部副主任以上領導幹部姓名 以及旅、相等於旅的軍分區、支隊主官姓名。幹部名冊收錄了團長、團政治委員(包括相當於團的支隊、區隊、大隊主官)以上領導幹部。旅(包括相當於旅的軍分 區、支隊)正副參謀長、政治部正、副主任和供、衛部門主官;二級軍區司、政機關部、處長和未設二級部(處)的科長以及供、衛部門以上主官幹部;師(大戰略 區)機關科長以上幹部,總計3438人。由於抗日戰爭時期幹部調動頻繁,名冊隻記載其主要職務和跨戰略區的調動任職;凡調出八路軍建製的任職,均從略;凡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叛變投敵和叛逃等性質行為的,均在頁下注釋。戰績統計表,收錄了八路軍總戰績和八路軍各部隊1943年以前殲日軍100人或日偽軍150 人或偽軍200人以上,1944年以後殲日軍200人或日偽軍250人或偽軍300人以上的重要戰役戰鬥1093個,個別殲敵人數雖不足上述標準,但影響 較大的著名戰鬥,亦酌情列入。

    ㈢團以上幹部犧牲(病故)728

    烈士名錄收錄了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病故)的團(或相當於團的支隊、區隊、大隊)參謀長、政治處主任以上,旅或相當於旅的支隊、軍分區司政機 關正科級幹部與供衛部門主官,以及師以上機關副科長以上幹部728人。凡曆史資料說法不一,難以認定的,均暫不收錄。英雄模範名錄,收錄了八路軍二級軍區 以上領導機關授予的英雄模範372人。由於八路軍各部隊在抗戰中、後期才普遍開展創模運動,加之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處於被分割狀態或其他原因,運動發展不夠 平衡,當時軍委、總部也沒有可能製定統一的條例,因而各部隊在評選標準、命名或批準權等方麵存在差異。有關山西新軍史料,表冊隻收錄1940年春納入八路 軍序列以後的內容。

    ㈣資料全麵、詳實、係統、準確

    幹部名冊以姓氏筆畫排列,戰績統計、烈士、英模均按時間順序排列。同一天有若幹次戰役戰鬥,則以參戰部隊的序列排列;幾個烈士在同一天犧 牲,或一批英模在同一時間授予稱號,則以職務高低排列。幹部、烈士、英模的籍貫,烈士犧牲(病故)地點和戰績統計表中的作戰地點,一律用當時行政區劃的名 稱(經考查,無法查清的用現在的市、縣名稱)。

    該書編輯組在出版說明中還介紹說:《八路軍·表冊》編撰的主要依據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電報、檔案資料和報刊,並適當吸收了解放後黨史軍史的研究成果。在資料收集、考證、編撰工作中,力求全麵、係統、準確。

    六、國民黨軍隊抗戰期間的五大醜聞

    中國“精英”們從來都不相信國人,他們惟美國馬首是瞻,最信洋主子說的話,哪怕洋人放個屁也是香的。為了讓他們心服口服,筆者今天所引的曆史檔案資料,大部分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我倒要看看這些奴才們現在還有什麽話說。

    醜聞之一:國軍投敵人數超過殺敵人數

    日本侵略中國時奮起抵抗,這是中華民族每個成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被中國資改派“精英”們吹捧為“擔負著主要抗戰使命”的國民黨軍隊, 卻創造了一個世界軍事史上令人瞠目結舌的醜聞:投敵人數超過聊殺敵人數。這個紀錄也實在讓中國資改派“精英”們大跌眼鏡。

    先來看看侵華日軍死亡人數。日本原生省1964年調查統計,侵華日軍死亡43.56萬人,美國統計死亡44.7萬人(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 物館編著:《中國戰爭發展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下冊,916頁注釋2)。這是日本自己的和美國統計的,兩個數字相差不大。按照這個數字,在侵華 期間,日軍死亡(包括被國民黨軍打死、被共產黨軍打死、病死的總數)人數大約為45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哪怕都是國民黨軍打死的,日軍死亡人數也就是45 萬。

    我們再來看看國民黨軍投敵人數。根據李敖《蔣介石評傳》和《自己不洗別人洗》兩書(文)統計,國民黨軍隊抗戰期間投敵人數約為50萬人。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也記錄著:“叛逃的將軍1941年有12個,1942年有15個,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萬 軍隊跟隨這些叛逃的將軍離去,而日本人則利用這些偽軍去保衛其占領的地區,以對抗共產黨遊擊隊”。大家看見沒有,上麵兩則信息都認為國民黨軍隊投敵人數約 50萬。兩者相互印證,此數據可以讓中國“精英”們信服吧?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叛國投敵當偽軍的在50萬人以上,而侵華日軍在抗戰期間死亡的人數為45萬,就算這些死掉的日本鬼子都記在國民黨軍隊的“功勞簿”上,那充其量也就是殺敵45萬人,與投敵叛國的50多萬國民黨軍隊相比,實在不能讓國人為蔣介石的國名黨軍隊感到驕 傲。連西方國家都嘲諷說:這是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創造的戰爭奇觀。早在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創造的這個“奇觀”就已成為世人笑柄,國名黨軍隊也因此被說 成是二戰盟軍中的“異類”。

    醜聞之二:蔣介石政府竟給偽軍發軍餉

    說出來可能人們不信,國民黨政府竟然給投降日本鬼子的偽軍發放軍餉。這是世界史上千古罕見的“奇聞”,而這件奇聞就實實在在地發生在蔣介石 身上。戰後有人開玩笑說,偽軍沒有戰鬥力,隻是白白消耗日軍糧食。其實,不少偽軍投敵後,並沒有消耗日本人物資,而是享受著重慶的軍餉,用非淪陷區人民的 血汗錢幫日本人殺中國人。這個事實是降將們親口告訴日酋岡村寧次的:“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1942年10月)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如果貴軍要與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該資料的來源,參見日本人稻葉正夫編寫的《中華民 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一書第327頁。這本書由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翻譯,中華書局1981出版。該資料披露後,連當年的盟國也為之嘩然,認為 這是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創造的又一醜聞:中國軍隊身處盟軍陣營,卻給為日軍服務的偽軍發軍餉。不過,投降日軍的偽軍也有他自己的原則:隻打共產黨,不打國民黨。

    醜聞之三:日軍將國民黨軍隊稱為“友軍”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下冊第一章第一節中,記載41師團在1942年2月掃蕩沁河地區決死一縱隊時提到了這樣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在此次作戰中,山西軍第六十一軍(軍長梁培黃)以其主力,作為我方友軍參加戰鬥,此點值得注意。”

    中國“精英”們為蔣介石翻案的時候,最喜歡強調的就是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的輝煌業績。很多人還振振有辭地指責中共曆史教材隱瞞“國民黨是 抗日主力”的真相。其實,建國以來,我們的中小學教材最多隻是指責國民黨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還從來沒有指責過他們積極投敵,與日寇狼狽為奸、沆瀣一 氣、共同反共。現在好了,國民黨成為日寇“友軍”的曆史真相由日本人自己披露出來,這實在讓那些盛讚國民黨軍隊是抗日主力的中國“精英”們無地自容。對那 些打著還原曆史真相旗號,動輒拿“國民黨抗戰死亡多少多少將領”說事,拿“擊斃多少多少日軍將領”說事,就是不說蔣介石國民黨軍隊大批投敵,投敵後還領著 國民政府的軍餉來屠殺中國人的這些髒事和破事。他們的臉皮太厚,已經不知天下還有“羞恥”二字!

    醜聞之四:老百姓被逼幫助日軍打國軍

    國民黨軍隊成批成批地賣身投敵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還嫌對日軍幫助不夠。他們又通過橫征暴斂,逼迫老百姓跑到日軍那一邊,變相地幫助了日本侵略者。這個現實是殘酷的,也是令人扼腕哀歎的。讓我們看看下麵的一些資料吧!

    美國作家布賴恩.克羅澤在《蔣介石傳》第十八章中說:“1944年4月中旬,日本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省(河南)發起了進攻……而當地的農民用草耙就把5萬中國軍隊解除了武裝。日本人花了三周的時間,擊潰了30萬中國軍隊,控製了到漢口的鐵路。”《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八節 中說:“1942—1943年冬天發生了全麵的饑荒,許多人吃樹皮、草根和牲畜的飼料。據報道有吃人肉的。大約有兩三百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另外有300萬人逃難到省外。隨後,有幾十萬河南農民被趕到一起,讓他們用馬車和手推車把糧食運送到征糧中心,為軍馬找尋飼草,修築公路,和開挖一條300英裏長的巨型反坦克壕溝——最後證明這是完全無用的。將近100萬人被征募去加高沿黃河的堤壩。對於這樣的勞動,農民得不到工錢,他們常常甚至不得不自備飯食。1944年春,他們深沉的忿懣變得表麵化了。當中國士兵在日本的一號作戰麵前撤退時,農民們凶猛地攻擊他們。他們用農具、匕首和土炮武裝起來,解除了 5萬名本國士兵的武裝,殺了一些——有時甚至把他們活埋了。”該書下冊第十二章第十四節中說:“從政治上看,一號作戰對國民黨人也是一場災難,因為不論是在重慶還是在戰場上,不稱職和腐敗(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戰鬥)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達半年之久。沒有比一號戰役開始階段這場災難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了, 當時正遇上了1944年春季河南的大饑荒。無論重慶政府,還是河南軍政當局,對這場饑荒都毫無準備,盡管災情的發展已能明顯地看出。當饑荒襲來之時,當局 遠沒有提供任何救濟,橫征暴斂一如既往。投機活動極為普遍。當中國軍隊麵對一號作戰逃跑之時,長期受壓的農民奪取他們的槍支並向他們射擊,然後歡迎日軍。”該書下冊第十一章第八節中說:“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國司令官抱怨說:‘鄉民偷偷地穿越戰線,把豬、牛肉、大米和酒送給敵人。鄉民情願讓敵人統治,卻不想在自己政府下當自由民。’”

    本國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給敵國軍隊送慰問品,這在中國曆史上實在鮮見。國民黨政府把老百姓逼到“情願讓敵人統治,卻不想在自己政府下當自由 民”的地步,這個事實令人心酸。我們不能否認這些農民也當了賣國賊,但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本國軍隊的痛恨超過了對敵人的痛恨。本來這些善良的老百姓是不想當 漢奸的。他們是被逼的。誰逼的?就是國民黨政府和國民黨軍隊!

    醜聞之五:抗戰後期日本為對付共產黨放蔣介石一馬

    那些反複強調國民黨抗日有功的中國“精英“們,最喜歡說的就是:如果沒有國民黨軍隊的正麵抗戰,中國就會被全部占領,中國就滅亡了。但事實並不如此,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之所以能苟延殘喘、勉強存在,那是日本人有意放了一馬。讓我們來看有關檔案資料。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五節中說:“到1944年,讓重慶政府殘存而不將其摧毀已成為日本的目標。”為什麽呢?侵華日軍的華北方麵軍是這樣看的:“華北方麵軍則認為……日本與重慶之間暫時處於戰爭狀態,卻有能夠共存的性質。但是,日本與共產黨勢力之間則是不容許共存的。”(見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一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而日本參謀本部第一部長在1942年5月的一次談話更令人驚訝:“攻占重慶後,抗戰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估計,攻占重慶就隻不過是極端危險的投機……”(出處同上)這是日本參謀本部第一部長依照自己對侵華戰爭 局勢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他認為,徹底擊敗國民黨軍隊,未必就能戰勝中國。與中國“精英”們拚命鼓噪地“敵後戰場中共武裝是依賴正麵戰場而存在”的觀點不 同,日本這位第一部長認為,失去正麵戰場後,中共武裝不僅不會被消滅,而且“抗戰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二章第十一節也談到日本這方麵政策的變化:“起先,日本人很少去分辨各種各樣的中國武裝。日本人隻試圖掃蕩或擊 潰他們,不管他們性質如何。然而日本人不久認識到,這樣的掃蕩隻會使中共更加容易擴展。到1939年下半年,日本人變得比較有辨別力了。當日本人進攻八路軍、新四軍及其地方武裝時,中國的非共產黨武裝袖手旁觀。日本人對非共產黨人也提出了更為肯定的要求。據日軍統計,在1939年年中到1940年年末之間 的18個月中,僅華北一地約有7萬人從國民黨軍陸續投奔日軍。日本人也與幾位地方司令官達成非正式‘諒解’。”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的《華北治安戰》一書中,把中共威脅說得更具體:“1941年底治安地區為 10%,準治安地區為40%,未治安地區為50%”,導致1941年華北日軍出現糧食接濟不上的窘境。“如果不把滿蒙、華中、南方的援助算在內,即使調用現有庫存糧食,並且嚴格執行配給及調整消費,米到1941年底,小麥到第二年青黃不接時,估計就要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到1944年秋,“在方麵軍占領 的3個特別市和400個縣當中,治安良好的除3個特別市以外,隻有7個縣(占總數的1.4%)。有139個縣(31.5%)差不多未部署兵力,不得不聽任 中共活動。還有相當於66.9%的295個縣屬於中間地區。在該地區彼我勢力浮動很大,行政力量大多不能充分貫徹執行。其中大部是以縣城為中心,隻將兵力 分駐幾個鄉村,民心多傾向共產覺。” (mango注:看呂正操將軍的《冀中回憶錄》可應證其背景,該書不可不讀)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不同於國民黨。八年抗戰中,中共軍隊幾乎沒有收到任何外國援助。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軍隊仍然能將敵占區攪 得雞犬不寧。如果抗戰的中國真的落入中共之手,而且能獲得像國民黨那麽多的外援,對日軍來說意味著什麽是可想而知的。拿著小米加步槍尚且如此厲害,如果再 獲得外國援助的機槍大炮,這對日軍來說,其後果不堪設想。曾經在八路軍根據地生活過多年的英 國 教授林邁可,1967年就毫不客氣地對一個前日本軍官斷 言說:如果八路軍有越共得到的那樣數量充足的外援,“他們就會在一年內把你們趕出中國。”([英]林邁可:《抗戰中的紅色根據地——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曆 的記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 (mango注:中共早期確有得到政府軍餉和物資,林彪被國軍傷後,國軍某將軍看望林彪時問其需求,林說缺子彈,該將軍送去20萬發子彈。)

    這就是現實。國民黨軍隊得以堅持到抗戰結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人沒有下定決心消滅它。而日本人之所以不想摧毀它,原因是如果徹底消滅國 民黨,“抗戰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這對日軍來說是個“極端危險的投機”。因此,“讓重慶政府殘存而不將其摧毀已成為日本的目標”。(《華北治安 戰》,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

    七、日偽檔案戳穿中國精英無恥謊言

    誣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中“遊而不擊”,這本來是蔣介石上個世紀40年代炒過的冷飯。從戰爭年代過來的人,都明白這是站 在政敵的角度攻擊對手的一種策略手段,也是國民黨政府宣傳的需要。奇怪的是,現在的一些“精英”們,連日本鬼子是什麽樣的都沒見過,也跟著大肆宣傳這些陳 詞濫調。還有那些受到迷惑或接受“洗腦”的人,也人雲亦雲地跟著搖旗呐喊。在他們的心目中,隻要是大陸共產黨宣傳的東西,都是假的。為了揭穿“精英”們造 謠汙蔑的醜惡嘴臉,也讓那些接受“洗腦”的人心服口服,我在這裏引用兩則日偽當年公開發表的曆史資料,看看那些一貫巧舌如簧的“精英”們還有什麽話可說。

    先摘錄日本國內報刊公開發表的一則電訊。

    敵西部《朝日新聞》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  電:華北軍發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綜合戰果,充分說明了過去以重慶軍為對手的華北軍,在今天已完全轉變為以掃共戰為中心的事實……敵大半為中共軍……交戰回數一萬五千次,與中共黨軍的作戰占七成五,交戰的二百萬敵兵力中,半數以上都是中共黨軍,我方收容的十萬九千具敵遺屍中,中共黨軍約占半數。而七萬四千的俘虜中,中共黨軍所占的比率,則隻有三成五。這一方麵暴露了重慶軍的劣弱性,同時也說明了中共黨軍交戰意識的昂揚…… (mango注:三成五另我熙攘淚下,多戰死了嗬

    大家看清楚沒有,《朝日新聞》報道的這則消息,內容和數據均來自日本華北方麵軍的年度工作總結。被蔣介石汙蔑的“遊而不擊”的軍隊,一年作戰次數竟占一萬五千次的七成五!而且與日寇交戰的軍隊占半數以上,戰死的遺體中,中共軍隊也占半數。更能說明問題的是落入敵寇之手的俘虜人數。比國民黨軍隊交戰次數多、參戰人員多的八路軍,落入日寇之手的俘虜卻比國民黨軍隊少了接近一半。連日本鬼子自己都承認:“這一方麵暴露了重慶軍的劣弱性,同時也說明了中共黨軍交戰意識的昂揚……”。筆者在這裏要問一句:一個“劣弱”的軍隊能稱為抗戰的主力嗎?一個交戰意識“昂揚”的軍隊能說他們是“遊而不擊”嗎?

    我們再看看叛國投敵的偽軍自己是如何說的。

    《新民報》(筆者注:北平偽政府辦的報紙)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  載中華社(筆者注:北京偽新聞社)訊:中共軍……潛行於地 下,發動正規軍二十萬,配之以六十萬之農民遊擊隊,與組織突破二百萬之農民自衛團。……吾人對解決大東亞戰爭之關鍵之中國事跡之終局,乃在解決中共軍,此當再加確認者也。

    看到沒有,在日偽軍眼裏,消滅八路軍已經上升到結束“大東亞聖戰”的戰略高度。自詡“武運長久”的大日本“皇軍”已經不把國民黨軍隊看在眼 裏,而把“遊而不擊”的八路軍作為主要的作戰對象。那些對自己國家沒有好感的“精英”們,不相信大陸中國共產黨的宣傳,總得相信日本人自己說的話吧,總得 相信日本人自己的年度總結報告吧!其實,當年投降日本皇軍的“二鬼子”們對這場戰爭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是日本人的炮灰,打仗衝在頭裏。他們是見過真槍實彈的,也多次領教過八路軍的厲害,所以感受深,說話也比現在的“精英”們實在。

    中國“精英”們看了上麵的兩段文字後,還有臉說八路軍“遊而不擊”嗎?

    日前,博友“穩定與和諧”在筆者《駁斥“中共不抗戰”的有力證據》後麵跟帖,並引錄一篇題為《共產黨與國民黨誰領導了抗日戰爭?》的文章。筆者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好,遂將該文附在後麵,以供廣大讀者和博友們閱讀參考。

    八、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戰讓國人蒙羞

    ㈠蔣介石消極抗戰令國人寒心

    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從東北一直敗到華北,從盧溝橋一直敗到台兒莊,從台兒莊一直敗到武漢;從淞滬一直敗到南京,從武漢一直敗到長沙,從長沙 又敗到宜昌。有人說國民黨軍隊在緬甸打贏了,其實這是糊弄人的。戰後人們才知道,連國民黨的司令官都是繞道野人山被抬回來的。在國民黨的宣傳中,“勝仗” 是越打越多,可地盤卻越打越小,人也越打越少。要不是前邊有共產黨拖著,背後有美國人頂著,恐怕假抗日、真賣國的蔣介石早就喝西北風去了。

    整個抗戰期間,蔣介石的抗日隻停留在嘴頭上,他根本沒有把即將淪為亡國奴的中國老百姓放在心上。讓大家記憶猶新的是:鄭州花園口決堤放水淹 殺百萬老百姓;虐待折磨造成1000多萬壯丁死亡;丟棄南京老百姓和大量士兵獨自逃命;重慶防空洞裏悶死避難的百姓。蔣介石集團根本沒有把中國的老百姓當 人看,他們也根本想不到還有老百姓的利益需要維護。如果說蔣介石的軍隊一敗再敗,說蔣介石根本領導不了人民抗日,其中失去民心、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是最根本的原因。

    最近幾年,國內反共分子、資改派“精英”掀起一股股濁浪,其目的就是給“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蔣介石平反。有人睜眼說瞎話,肉麻吹捧蔣介 石的國民黨政府是抗日主力。其實說這話的人根本不知道害臊,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就抗戰提出一個常識性問題:人數比八路軍、新四軍多,裝備比八路軍、新四軍好 的“國軍”,在八年抗戰中究竟收複了多少失地?在敵偽的鐵蹄下解放了多少中國老百姓?

    其實,這些人造謠的目的就是企圖製造混亂,找個借口替國民黨反動派翻案而已。他們打著“公正”旗號肉麻吹捧蔣介石是抗日英雄,實際上就是為欺壓百姓的國民黨反動派“招魂”,順便再踹中國共產黨一腳。

    ㈡“九一八”給國人帶來難忘的恥辱

    1931年9月18日 傍晚,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炸毀沈陽柳條湖一段鐵路,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並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當時東北軍步兵精銳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留駐東北的步兵12個旅、騎兵3個旅和省防旅,裝備雖然比關內部隊差,但比起 中國其他武裝派別和駐紮東北的日軍還是十分先進的。步槍型號為六五、七九,迫擊炮是16年式。空軍方麵有5個航空兵隊,飛機全是購買或列強贈送的。海軍方麵,擁有大小艦隻21艘,3.22萬噸,艦隊官兵3300人。主力艦“海圻”號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巡洋艦,其餘還有“海琛”、“鎮海”、“威海”、“同 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戰艦。

    “9.18”事變前,東北軍在北大營的兵力有8000人,日本關東軍3000人;奉天省內東北軍軍力9萬人,日本關東軍10500人(日本 陸軍第2師團)。除此之外,駐紮在直隸、熱河以及山海關一帶的25萬東北軍主力也可迅速馳援。整體看來,東北駐軍和日軍力量對比占絕對優勢,而且在裝備上 亦有相當優勢。關東軍在事變時不僅沒有空中武裝力量,甚至在輕武器方麵也沒有裝備高技術含量的武器。如果沒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部署得當,日軍的侵略 行動是不能得逞的。更重要的是,日軍資源匱乏,打不起大規模的持久戰。而且當時日本國內也分成主戰、主和兩派,如果初期遭到猛烈反擊的話,日本國內主和派必能占據上風,東北就可能不會淪喪,或不會這麽容易就淪喪。

    但最後的結果出乎國人意料,雙方才剛交手,全國最大的沈陽兵工廠和製炮廠連同9.5萬餘支步槍,2500挺機關槍,650餘門大 炮,2300餘門迫擊炮,東北航空處的260餘架飛機,以及大批彈藥、器械、物資等,就全部落入日軍之手。金庫所存現金7000萬元,亦被洗劫一空。僅  9月18日 一夜之間,沈陽損失即達18億元之多。

    “九一八”事變給國人帶來的是永遠難忘的恥辱。

    ㈢虛假曆史難以掩蓋事實真相

    有些人吹捧國民黨的“石牌之戰”,說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其實,這是極右人士為美化國民黨,為蔣介石集團塗脂抹粉的無恥編造。他們吹捧的“石牌之戰”,實際是蠱惑人心的謊言。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形容從防禦到反攻、從被動到主動、從失敗到勝利的轉折點和樞紐點,而“石牌之戰”不是這樣的點。翻遍抗戰史,也找不到 國民黨軍隊曾經有過這樣的點。“石牌之戰”發生在鄂西,是整個鄂西會戰的一部分,這次會戰雖然暫時阻止了日軍進攻,但此後日軍通過常德會戰、豫中會戰、長 衡會戰、桂柳會戰、湘西會戰,仍在不斷發動進攻。緊接著人們聽到的就是一個又一個噩夢:鄭州失守、許昌失守、洛陽失守、長沙失守、衡陽失守、桂林失守、柳 州失守……。令人更為不解的是發生在1945年4月的湘西會戰(日本人稱“芷江作戰”),這個時間距離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 8月15日 隻有4個月時間。 日本人在這個強弩之末的時刻,戰場上還能以劣勢兵力甚至劣勢兵器向中國軍隊連續發動進攻,國民黨軍隊的“英勇善戰”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極右分子汙蔑說,中共故意淡化國民黨軍隊“石牌之戰”的輝煌戰績,淡化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當然,1943年的“石牌之戰”應該算得上中國戰場上一個勝利,但僅僅是一場勝利,將他說成是“斯大林格勒戰役”,顯然是名不副實的。況且 此時世界第二次大戰已經全麵開始,珍珠港事件也已經發生,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受到重挫,戰爭初期那股傲氣已經大減,而且此時美援也開始大量擁入中國。石牌作戰中,中美空軍曾給日軍造成很大殺傷。另外,當時國軍的重迫擊炮團裝備40多門 150毫米口徑的美式重迫擊炮,一次作戰就向日軍發射幾千發炮彈,僅僅幾個小時就殺傷日軍數百人。

    相反,這些條件在平型關作戰時,八路軍一樣都不具備,隻能憑借子彈和刺刀,一個對一個地較量來解決。平型關作戰一天殲敵1000多人,石牌作戰五天殲敵1000多人。平型關作戰是1937年抗戰開始的第一個勝仗。那時候的國內,華北國軍紛紛敗退,恐日情緒到處蔓延;那時候的國際,美英袖手旁 觀,德日步步緊逼,中國空前孤立。而八路軍竟以如此簡陋之裝備和長期連肚子都吃不飽的情況下打出一個“平型關大捷”,對鼓舞國人士氣、擊破“皇軍不可戰 勝”神話,無疑意義是極其重大的。所以說,被極右分子吹噓的“石牌之戰”,其意義與平型關大捷根本無法相比。

    另外,石牌戰鬥還留下國民黨軍隊高級將領準備丟棄戰場臨陣逃跑的秘密。那個以“勇將”著稱的國軍十一師師長胡璉,一方麵表示“與陣地共存亡”,另一方麵又在江邊暗中備好了小船,準備隨時逃命。打到最艱苦的第五天,國軍十八軍軍長認為難以支撐,已經下令撤退。這時,他突然接到後衛部隊報告,說入夜後日軍陣地槍炮聲沉寂,敵人已經悄悄撤退了。他這才下令立即向部隊追回撤退的命令,同時向重慶報告“石牌大捷”。

    這就是極右分子和資改派精英們拚命吹噓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式的“石牌之戰”。

    九、蔣介石集團與侵華戰犯關係曖昧

    ㈠放棄戰爭賠償的《中日和約》

    1987年11日30日,日本政府公布了《中日和約》的外交檔案。日本報紙《朝日新聞》第二天(  12月1日  )還以頭版頭條的位置進行處理。《中日和約》的揭秘,讓蔣介石集團的賣國嘴臉徹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蔣介石集團與日本於  1952年4月28日  簽訂的《中日和約》第十條明確規定:“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依照中華民國在台灣及澎湖所 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台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台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中華民國法人應認為包括依照中華民國在台灣及澎湖所 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所登記之一切法人。”又在“照會第一號”中明定:“本約各條款關於中華民國之一方,應適用於現在中華民國政府控製下或將來 在其控製下之全部領土。”

    其實,條文中的關鍵字就是那個“或”字。照蔣介石的原案,用“或”字則表示他沒有控製中國大陸領土的含義,應該用“及”字。但是日本不肯。 早在頭一年,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岡崎勝男就對董顯光說過:“我國固極敬重貴國政府,所惜者目前領土僅台灣耳!”如今簽約之際,蔣介石自己以“僅台灣耳”的台 麵,卻要日本簽下“含大陸也”的條款,日本人當然不肯。事實上,日本根本就不願同“僅台灣耳”的蔣介石簽約,日本的原意是附和英國的提議,“邀中共參加對 日議和”。蘇聯也有這種想法。美國不在乎蘇聯,卻在乎英國。因此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趕赴英國,於  1951年6月15日  ,把結果告訴“中華民國”駐美 “大使”顧維鈞說:“此次在英與英外相等商議對日和約,餘對英主張邀中共參加堅決反對;而英對美主張中華民國政府參加簽字,亦反對甚力。最後,餘提折中方 案——即由若幹國家與日簽訂多邊條約;另由日本自主決定與何方國家商訂大致相同之雙邊和約,英國已表同意。此雖未能滿足貴國希望,然十之九成當如貴國之 意。”杜勒斯並以嚴守秘密為囑,對顧維鈞保證:“餘知日本政府對貴國態度甚好,必願與貴國簽約,而反對與中共成立關係。”就這樣,  1951年9月4日   ,對日媾和會議在舊金山歌劇院開幕了,“中華民國”根本不在邀請之列,簽訂的《金山和約》自然也和它完全無關。蔣介石臉上無光,隻好等日本單獨和他簽約。所以第二年日本在美國壓力下,跟“中華民國”做簽約談判時候,蔣介石就亟思不惜代價,挽回麵子了。

    日本派來的代表是曾任藏相(財政部長)的河田烈,這個鬼子是台灣通。他在二次大戰時任“台灣拓植株式會社”董事長,是搞亞洲經濟侵略的能 手。他被派出來同蔣介石政府談判,早把蔣介石的處境與心態摸得一清二楚。他在台北演的是白臉,黑臉留給東京那邊演。談判過程中,東京那邊作弄蔣介石的小動 作,一直此起彼落,一會兒說台灣是地方政府非中央政府,一會兒又說中共如肯他們就同中共簽約,一會兒又推翻前議說有了新訓令,一會兒又要把“中華民國”的 秘密約本公布……反反複複,把蔣介石弄得團團轉。前後鬧了70天(日本在對美國等國簽約時服服帖帖,隻用四天時間),最後戰勝國的蔣介石對戰敗國的日本乖 乖就範。

    所簽文字中,最醒目的是《議定書》中如下文字:“為對日本人民表示寬大與友好之意起見,中華民國自動放棄根據金山和約第十四條甲項第一款日 本國所應供應之服務之利益。”這意思就是說,關於戰敗國賠償問題,戰勝國“中華民國”將《金山和約》第十四條所規定的“服務賠償”予以自動放棄。也就是什 麽賠償都免啦!整個的條約中沒有提到賠償條款,這在世界曆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    

    此中屈辱,請看葉公超對日本代表說的一段話:

    金山和約對戰敗國之寬大已屬史無前例,而我方約稿甚至放棄服務賠償,是較之金山和約不及則有之,絕無過分之處,有何令貴國難於接受者?自貴 我兩國開始談判以來,貴方所提異議者均屬金山和約之條文,換言之:貴方所要求者無一而非更改金山條約之提議,是誠有令人難於索解者。

    蔣介石在抗戰勝利時不同任何中國人商量,單獨決定“以德報怨”。在退守台灣後,又屈膝求全“放棄賠償”。根據《中日和約》談判時日本首席隨 員木村四郎七回憶,最初“中華民國”提出的條件,隻要日本承認他們是“正統政府”等三項,根本就沒提出賠償問題。後來加入這一問題,乃是作為談判籌碼的換 取條件,換到手後,賠償都可以不要。

    ㈡蔣介石力保侵華戰犯岡村寧次

    事實上,蔣介石在死要麵子的同時,對日本總是奴顏婢膝。僅以他對日本頭號戰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態度為例,就可看出蔣介石的媚骨和 奴才相!岡村寧次以侵略中國總司令之尊,怎麽可以被判無罪呢?可是蔣介石硬要判他無罪!不但要判他無罪,甚至在受降典禮前,把降書內容先給他過目,還“打招呼”叫他不必當場獻出軍刀。另外還特別召見他,問他“貴官健康如何?生活上如有不便之處,希勿客氣的告訴我或何總司令”。最後,當蔣介石兵敗下野,李宗 仁接班,下令逮捕岡村寧次時,岡村寧次還得到蔣介石之蔭命,快速潛歸日本。

    與蔣介石媚骨相伯仲的,是他的私心。……蔣廷黻後來論斷說:“個人盡管愛國,但一旦加入政權的爭奪,免不了隻顧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爭奪,久延下去,國家將賣盡了。”蔣介石從“以德報怨”到“放棄賠償”,一再喪權辱國而不惜,除了對日本的媚骨外,保住他政權的私心也是主要原因。盡管蔣介 石一身媚骨,卻時常被日本人出賣。1972年9月,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承認中共時表示:“《中日和約》已失去了它的意義,業已終了。”消息傳來,蔣介石感 到灰頭土臉,無地自容。最具諷刺意味的是,蔣介石死後,日本人又公布了《中日和約》的秘密文件,再次出了蔣介石的洋相。

    《中日和約》簽訂之前,張群對日本代表談話時說:“在中日戰爭之前,我們竭力消弭戰禍,惜無所成。在日本投降、戰爭結束之後,我們但有悲哀警惕之懷,從未以戰勝國自居。”這番話真把中國人的臉都丟盡了!抗戰前“竭力消弭戰禍”,戰勝後卻“從未以戰勝國自居”,這還是人說的話嗎?(台灣外交文 檔:《中日和約簽訂後各國之反應》,  一九五二年五月十日  )

    ㈢侵華戰犯極力頌揚蔣介石集團

    日本投降以後,岡村寧次的運氣極好,因為他碰到蔣介石的“以德報怨”;運氣更好的是蔣介石派何應欽去受降,何應欽一直是對日本軍人矮半截的人物,從《何梅協定》時代到南京受降時代,腰彎得一直比日本人還多。岡村寧次後來回憶投降時情景說:

    我麵臨這空前的投降,雖感不安,但極力保持沉著冷靜,默誦白隱禪師夜船閑話語句,並以將上斷頭台的心願處之。我僅凝視會場的一點,時常轉視何應欽將軍的動作,因向中國友人中最親近的何應欽投降,頗有安全感。(轉引自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下冊,頁一一九二)

    岡村寧次無罪回到日本後,何應欽在一九五六年去日本看他。同年四月號的《文藝春秋》上,登出這樣的對話:

    岡村:久違久違,您好麽?

    何:托福托福,我初次見到岡村先生,好像是一九三三年,在北平談判塘沽停戰協定的時候。

    岡村:是的。在士官學校我比您高好幾班,所以沒見過您。在九一八事變時代,我們才首次見麵。當時我是關東軍副參謀長,您是中國軍總司令官, 不過,互相並沒有敵對的感覺。那時候我時常到北平去見您,而到現在仍然未能忘懷當時您所講的一句話:“日本應該就此罷手了,如果仍繼續向中國本土揮兵侵 略,則必使中國共產黨回益坐大,結果,也必使日本吃個大苦頭。”經過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在東京聚首,回憶起來,不幸得很,當年您所講的這句話,到今天變成事實了。

    何:是的麽!當時我一直憂慮日本的一般軍人想要侵略我國,可是,碰到岡村大將——

    岡村:當時還是少將。

    何:碰到少將,一談起來,才認識您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您認為中日兩國非攜手友好不可。總而言之,中國和日本是同文同種,從曆史上、地理上或從文化方麵來說,都必須攜手合作。關於這一點,先生和我們看來很像是同誌,這是我得到的第一個印象。

    岡村:其後我們再度見麵,是在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我在任職參謀本部第二部長的時候,適值排日運動最激烈之時,空氣緊張,我在南京宿了一夜,當 然無法訪問中國官廳,隻好到領事館找現在國會議員的須磨彌 吉郎君。可是,您來了電話,要我到您使館去吃飯,並約定不做任何有關政治的談話,這使我高興 極了。那時候我記得您是參謀總長。

    何:不,是軍政部長。

    岡村:您在重慶的時候,常常受到很厲害的轟炸吧?

    何:時常有轟炸,就是日本的疲勞轟炸較為討厭,你們叫做什麽?

    岡村:日本叫做神經轟炸。

    何:一連轟炸一整天,教人無法工作。

    岡村:都是我的部屬幹的。

    何:多謝多謝!(笑)

    岡村:可是那裏的氣候很壞,真使飛機師吃不消。

    何:冬天一直看不到太陽,有“蜀犬吠日”之說。

    岡村:府上受過炸麽?

    何:我住的地方炸中了兩三次。

    岡村:不是有防空洞麽?

    何:但若中了一千磅重的炸彈,就是避在防空洞,人也會晃動。這種情形前後有過三次。

    岡村:真抱歉,如果您先在公館屋頂上做一個記號,我可以叫他們不來炸呢!(笑)

    岡村:還有一件事,應該向您深深感謝:就是我們打了“敗仗”,卻沒有一個人變成“俘虜”,這是您的鼎助所賜。照國際上的慣例,戰敗的軍隊應被繳械,分別拘集軍官與士兵,並分開受戰俘待遇,一般情形都是如此,蘇俄、中共均是,但是我們卻不同。我們所受的稱呼,不是俘虜而是“徒手官兵”,就是說,沒有武裝的軍人,在簽字投降次日,  九月十日清晨  您召我去,當我去見您的時候,您一開口就說:“日本已經沒有軍隊了,現在我們兩國可以不受任何 阻礙而真正攜手合作。”您鼓勵我:“我們一同努力做吧。”那時您並曾把中國政府的派令遞交給我,把日本全軍及僑民的遣回事務委任我來辦理,那張派令是怎麽寫的?

    何: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長官。那個派令,曾使您正正堂堂地發布命令。我們為遣返貴國人民,曾調配船舶三十萬噸,這占當時中國船運力的百分之八十。

    岡村:中國也曾給我們增配火車。因而,自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起至一九四六年七月止,在短短十個月期內二百萬人終獲全部遣返完畢,然而,看到四五年前中共遣僑回國的情形,令我不勝其憤慨。中共在酷使日人後,感覺不需要時,便任意遣回。如果以他們遣僑的速度來計算,我們自中國大陸回來,必須要四十二三年的時間。     

    何:若按這種蘇俄式的速度來說,是需要四十多年。     

    岡村:你們當時因把整個運輸力量集中到揚子江沿岸,致未能接濟東北的軍隊,從而影響到國軍敗於共產黨,實使我們感覺抱歉!     

    何:不,事情已經過去了。

    岡村:關於這一點,根據我所聽到的,美國顧問團也不好,我相信是美國貽誤了遠東的局麵。它妄圖國軍開往東北,但擁有美式裝備的精銳部隊,多為南方人,中國自黃河以北沒有水田,北方人吃稀飯、吃饅頭,而南部多是水田,南北情形完全不同,必須吃米的精銳部隊開往東北,而為遣返日僑,大米不能運往 接濟,結果在內戰上招致了不利的條件。也可以說,為了盡速遣返二百多萬的日僑,結果受到很大的犧牲。

    何:戰爭結束的時候,斯大林曾揚言以此報複了日俄戰爭的宿仇。但是當時蔣總統卻聲明“以德報怨”。

    岡村:我最佩服的是您總不懊喪訴苦,您也許更謙虛地說你們本身有致敗的原因。當時美國報刊等對 於何應欽先生和接收上海的湯恩伯先生,頗有酷評,說你們過於“袒護日本”。

    何:不,日本軍隊的複員,還是由於岡村先生的決心堅強,在戰後混亂時代未得日本陸軍部任何命令及日本複員局的援助,卒以自己力量完成了二百萬軍隊的複員,這是世界上史無前例的。

    岡村:我所以能擺脫戰犯,亦多虧了您派來的律師幫助。這雖然是件私事,我是應該向您致謝的。現在我又想起來的一件事,就是您認為我過去打仗的對手是中國,所以您叫我批判中國軍隊。我答應,如果對外不發表,我可以做,因其內容一經發麥,我必被殺害。於是我以鏖戰了八年的中國軍為對象,以其缺點 為主,寫了一篇《從敵陣看到的中國軍》。

    十、積極抗日與消極抗日的鮮明對比

    ㈠死在國民黨手裏的抗日英雄

    除了“皖南事變”近萬名堅持抗戰的新四軍將士犧牲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槍口下,國民黨軍隊中一位著名的抗日將領吉鴻昌將軍也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吉鴻昌將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他是名副其實的抗日英雄。

    吉鴻昌生於1895年,河南省扶溝人,中國著名的抗日將領和民族英雄。1913年,18歲的吉鴻昌加入了馮玉祥的隊伍,從此開始戎馬生涯。 他有膽有謀,作戰勇敢,在北伐戰爭中,他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的“鐵軍”。1931年,吉鴻昌因不願替蔣介石打內戰,被蔣介石解職並勒令出國“考察 ”。在歐美期間,吉鴻昌多次發表抗日演說,號召海外僑胞“用熱血擁護祖國”。

    1934年11月9日  ,吉鴻昌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 11月24日  慘遭殺害。殉難前,吉鴻昌從容走上刑場,以樹枝作筆,以大地 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然後在刑場上慷慨陳詞:“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給我拿個椅子來,我得坐著死。”坐在椅子上後又 告訴劊子手:“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你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劊子手在他麵前舉起槍時,他凜然 高呼:“抗日萬歲!”吉鴻昌壯烈犧牲時,年僅39歲。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抗日英雄吉鴻昌沒有倒在抗日戰場上,卻死在國民黨反動派手中,實在令人悲憤! (mango注:吉為共產黨員)

    

    圖片說明:晉察冀邊區軍民遊行示威,抗議國民黨製造皖南事變的罪行

    ㈡民主人士怒斥:黨國領袖賣國,政府賣國

    吳晗生活的前半生,正是中國處在民族危亡的時代。“九一八”事變以後,吳晗在“讀書救國”的思想影響下,埋頭在書本裏。他雖然沒有直接參加 學生抗日救國活動,但心情是矛盾的。他原本希望一心鑽研古書,以便成名成家救中國,可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政府的賣國行為擊碎了他的夢想,也激 起了他的民族義憤。他開始思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從此坐立不安。

    1932年1月,吳晗在給胡適的信中直率地表達了自己的憂憤:“處在現今的時局裏,黨國領袖賣國,政府賣國,封疆大吏賣國”;“聽著若幹千 萬同胞的被屠宰的哭聲,成天聽見的消息又隻是‘屈服退讓’,假使自己還是個人,胸膛中還有一滴熱血在著的時候,這苦痛如何能忍受”。吳晗當時隻是一個知識 分子,並沒有接受共產黨的“赤化”,屬於名副其實的民主派人士,但他卻在自己信裏直截了當地指責“黨國領袖賣國,政府賣國,封疆大吏賣國”。這不僅表現了 一個正直的、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錚錚骨氣,也從另一方麵證明,蔣介石的賣國行為已經昭然若揭,而且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㈢蔣介石消極抗日“功績”實錄

    下麵,筆者把蔣介石消極抗日的主要事實簡要摘錄,供廣大讀者參考。

    1、1931年9.18事變,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導致張學良的30萬軍隊丟失東北大片國土。這是日本開始蠶食中國的起點,也是蔣介石一係列消極抗日政策的發端。

    2、1937年7.7盧溝橋事變,在“不抵抗”政策的主導下,國軍一退再退,日軍長驅直入。繼丟掉東北以後,隨著察哈爾、熱河的相繼淪陷,華北地區開始“自治”。大片國土被蠶食,中華民族危在旦夕。

    3、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給日寇侵華帶來可乘之機。紅軍長征北上抗日後,蔣介石集團大肆叫囂“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開始滅絕人性 的大屠殺,其手段令人發指。僅僅3年時間,中央蘇區遭到屠殺的軍民總數就超過600萬。吉安地區1933-1936年間,人口從380萬下降到190萬, 贛州地區被殺了300多萬,福建省也被殺100多萬。30萬紅軍隻剩下不足3萬人,抗日力量受到極大削弱。

    4、國民黨自己統計數字表明,抗戰期間政府抓的“壯丁”多達1400萬,其中一半死在“自己人”的拷打、虐待、屠殺中,比在戰場上死亡的380萬軍隊要高出4倍。

    5、為阻止日寇的進攻,蔣介石命令扒開黃河花園口大堤,結果淹死數百萬無辜的老百姓。黃泛區的人民流離失所,其狀慘不忍睹。為了阻敵,國民黨軍隊又在長沙放火焚城,結果敵人沒有擋住,數以千計的老百姓卻在睡夢中燒死。

    6、臭名昭著的“曲線救國”理論,讓投敵叛國的漢奸有了“保護傘”。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人數最多時200萬,而投降日寇、充當屠殺中國人鷹犬爪牙的偽軍,以及各種各樣的敵偽武裝組織的人數,至少在200萬以上。

    7、在蔣介石“寧可讓國於日本,也不可讓國於共黨”的賣國思想指導下,終於引發了親者痛、仇者快、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日本侵略者從此把國民黨軍隊看成“友軍”,並相互配合共同對付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

    8、整個抗戰期間,蔣介石集團借抗戰名義發國難財,出現“前方吃緊,喪師失地;後方緊吃,醉生夢死”的戰爭奇觀。抗戰結束後,中國是“戰勝 國”。但戰勝國並沒有享受戰勝國的利益。日本人投降了,其他帝國列強卻爭先恐後趕來填補空缺。更為遺憾地是,蔣介石集團還在諸列強的威逼利誘下,任憑外蒙 古脫離中國而獨立!

    附一:共產黨與國民黨誰領導了抗日戰爭?

    本來抗戰是中國人民的勝利,可是有人卻歪曲曆史事實,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時候,吹噓國民黨蔣介石領導的300萬軍隊處在正麵抗日戰場,是國民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戰的勝利。由此挑起了共產黨與國民黨誰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爭論!

    什麽是領導呢?領導就是行動上率領,理論上指導。

    首先,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由什麽理論指導的呢?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理論,指導著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連蔣介石及其國民黨 的高級將領都不否認,抗日戰爭既不能速勝,也不是亡國,而是經過戰略防禦、相持和進攻三個階段。美國軍事專家李海說,即使美國不投原子彈,中國人民的抗戰 勝利和日本侵略戰爭的失敗都是肯定的,隻是稍晚一些,中國人民的犧牲要更多一些。我們要問一句,國民黨蔣介石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抗戰理論呢?

    其次,中國人民是誰在行動上率領進行的抗戰呢?

    一、國民黨盡管有多於日本侵略者的軍隊,處在正麵戰場,也進行了抵抗,有的甚至是頑強的抵抗,可是並沒有阻止住日本侵略者的前進,從東北開 始節節敗退,助長了侵略者的戰爭野心,連首都南京都丟了。而共產黨不僅沒有敗退,而且主動到抗日前線去,到敵人的後方心髒去打擊敵人。共產黨與國民黨一進 一退,是誰在行動上率領中國人民抗戰呢?大家心裏都是很明白的。

    二、日本侵略中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就對日宣戰,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而國民黨蔣介石硬是要消滅這支抗戰的隊伍,致使這支抗戰隊伍在達到抗戰前線華北時,由30萬人削弱為3萬人。國民黨蔣介石則把東北軍從抗日前線撤出。一個開往抗日前線,一個從抗日前線撤出,是誰在行動上率領抗戰還不清楚嗎?(mango注:北上抗日先遣隊方誌敏部被國軍全殲,隻走了粟裕所部。長征途中77事變中共立即發表抗日宣言)     

    三、在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華北之時,國民黨蔣介石對共產黨僅剩的3萬抗日武裝力量,還在進行“圍剿”,必欲除之而後快。國民黨軍隊不但不抗 日,而且把重點放在消滅抗日人民武裝上,在行動上幫助了日本侵略者,這樣的軍隊能說是領導抗戰嗎?直到出現了人心所向、軍心所向的“西安事變”,國民黨蔣 介石才被迫停止剿滅共產黨抗日武裝的軍事行動。一個主動抗日,一個被迫抗日,是誰在行動上率領中國人民抗戰呢?難道通過兵諫才被迫抗日的國民黨蔣介石是中 國人民抗日的行動率領者嗎?

    四、就在抗日統一戰線建立以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到前線去,到敵人的後方去,如果沒有廣大的敵後抗戰,國民黨正麵戰場能夠進入相持狀態 嗎?而國民黨的軍隊大批的投降日本侵略者成了偽軍,甚至國民黨的高級領導汪精衛都成了漢奸,共產黨在敵人心髒,不但要抗擊日軍,還要抗擊大量的偽軍。一個 堅決抗戰,一個大批投降,是誰在行動上率領中國人民抗戰呢?

    五、在抗戰的關鍵時刻,共產黨及其抗日武裝在前線奮力抗戰,自稱抗戰總指揮的蔣介石,公然破壞抗日統一戰線,斷絕抗日武裝八路軍、新四軍的 糧食、衣服、武器、藥品的供應,同日本鬼子一樣封鎖抗日根據地,迫使八路軍不得不抽調部隊進行“大生產”,堅持抗戰。一個在堅持抗戰,一個在軍事經濟上封 鎖抗日根據地,是誰在行動上率領中國人民抗戰呢?

    六是,在抗戰最艱難的時候,國民黨蔣介石嫌軍事、經濟封鎖抗日根據地還不夠,直接動用軍隊圍剿共產黨抗日武裝,僅“皖南事變”就使開赴抗日 前線的新四軍犧牲近萬人,做了日本侵略者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一個向抗日前線開進,一個消滅開進抗日前線的隊伍,是誰在行動率領中國人民抗戰呢?難道消滅 向抗日戰場開進的抗日武裝是在領導中國人民抗戰嗎?

    雖然國民黨許多將領士兵為抗戰做出了重大犧牲,如張學良、楊虎誠、張治中、上海的800壯士、台兒莊犧牲的勇士等等,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是中國抗日戰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國民黨的高層,蔣介石盡管在名義上是抗戰總指揮,但在基本的方麵不但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而且在行動上是被迫 的消極的抗日,有時甚至是直接幫助日本侵略者,消滅抗日武裝,破壞抗日。

    正因為共產黨在抗戰中有正確理論指導,在行動上率領中國人民抗戰,建立廣泛的包括蔣介石的抗日統一戰線,其行動率領理論指導,形成事實上領 導作用,得到了全國人民更大的支持,大批的青年投奔延安和解放區,人民自願地送子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等,到抗戰結束時共產黨抗日武裝發展到120萬人。共產 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和根據地在抗戰中發展壯大,就是共產黨領導抗戰最有力的證據。

    國民黨與共產黨一方麵都對抗日戰爭做出了犧牲和貢獻,誰都承認。但是在抗戰中他們是有重大差別的,一個不怕犧牲向抗日前線開進,堅決抗戰, 在《論持久戰》理論指導下,建立統一戰線,建立抗日根據地,到敵人後方去開展人民戰爭。一個從抗日前線撤出,消滅抗日武裝,被迫抗戰,大量投降敵人,破壞 抗日統一戰線,在軍事經濟上封鎖抗日根據地。誰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在理論上指導行動上率領——領導中國人民抗戰,難道還有疑問嗎?

    附二:關於蔣介石“愛國”的兩則謊言

    謊言一:西沙戰事老蔣下令開燈放大陸艦隊

    1974年大陸東海艦隊南下馳援西沙請求通過台灣方麵封鎖的台灣海峽時,老蔣還親自下令開燈放行,並且要求太平島國軍給予後勤支援和傷員救助呢!好象手諭是這麽寫的:“查我東海艦隊,開赴西沙作戰,沿途國軍一律救助!”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第一,西沙海戰之前,台灣方麵確實高聲叫喊“南越侵犯中國領土”,但那是因為蔣介石判斷,毛澤東不敢在南海與背後有美國撐腰的南越交手,企 圖以此顯示“中共出賣國土”,“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正因為如此,1974年1月西沙海戰後,台灣方麵對西沙的關注突然沉寂了下來,與此前的高調形成了鮮 明對比。

    第二,所謂“國民黨軍打開探照燈,中共艦隻順利通過”完全是信口開河。這裏有幾個常識性的錯誤:1、海上航行起指示作用的不是“探照燈”, 而是燈塔。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2、當時東海艦隊調往西沙的增援艦艇編隊是從台灣海峽中的航線通過的(也就是1995年美國第七艦隊穿越台灣海峽的航 線),根本不需要台灣島上的國民黨守軍開什麽“探照燈”;3、當時台灣海軍將領請示的不是“放行”不“放行”,而是請示是否出動艦隊對當時正在穿越台灣海峽的解放軍艦艇編隊進行阻擊。老蔣之所以否定,根本原因與當年毛澤東去重慶老蔣沒有抓毛事相同的——老蔣此前已經在台灣製造了“誓死保衛西沙”的氛圍,如 果此時阻擊前往西沙增援的解放軍艦艇編隊,豈不是自打耳光?!

    至於所謂“太平島國軍給予後勤支援和傷員救助”更是笑話。且不談太平島上的國軍隻有區區幾個人,編造這個謊言的人連太平島和西沙群島的位置在哪裏都不知道。

    謊言二:海戰太平島提供我後勤補給

    這也是經不起推敲的謊言。

    1988年3·14海戰中,解放軍艦艇編隊的補給基地是海南島的榆林基地。當時參戰的艦艇都是千噸級的護衛艦,其續航能力足以在整個南海海 域內航行,根本沒有必要中途補給。更何況,所謂“在太平島補給”本身就是一個大笑話。太平島上根本沒有碼頭設施(台灣與太平島之間的交通全靠登陸艇),艦 艇編隊如何停靠?太平島上隻駐紮了國民黨海軍的一個陸戰排,根本沒有油庫,如何補給燃油?太平島上隻有一口不大的水井,隻夠島上人員飲用,如何為4艘千噸 級護衛艦補給淡水?就更不要說彈藥了。

    這些謊言都是為了美化蔣介石杜撰出來的。

所有跟帖: 

值得回讀謝樓主! -子英- 給 子英 發送悄悄話 子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1/2011 postreply 21:57:00

南方報係是怎麽成氣候的?誰幹的?! -不搞笑- 給 不搞笑 發送悄悄話 不搞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1/2011 postreply 06:4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