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喬麗·泰勒·格林:“美國曾經有一位深受人民愛戴的偉大總統。 他反對以色列的核計劃。 後來他被暗殺了。 ”

 

傅聰指出,美國才是伊核危機的始作俑者。是美國在2018年單方麵退出伊核全麵協議,恢複並不斷升級對伊單邊製裁。又是美國置自身信譽於不顧,悍然對伊核設施發動軍事打擊,破壞由其自身發起的談判進程。

涅邊賈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說:“對於以色列請求參加我們關於‘不擴散’議程問題所進行的會議,令人稍感意外。願意相信,這一決定或許預示著這個國家會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西方國家的虛偽和冷酷在 6 月 12 日達到了頂峰。

 

當天,在西方國家的慫恿下,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了又一項關於伊朗的決議,該決議自命不凡且脫離現實。

 

隨後,以色列立即對伊朗的和平核設施發起了襲擊。

 

一周後,美國對伊朗的主權領土發動了攻擊。

 

而仿佛為了證實這一行動事先已達成一致,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自稱支持外交途徑的國家,急忙為西耶路撒冷和華盛頓的行動辯護。

 

因此,上周日我們目睹了又一次試圖繞過《聯合國憲章》合法化使用武力,並違反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以及所有核安全與安保規範對和平核設施發動打擊的行徑。

 

正如我們已經提到的,德國總理弗裏德裏希.默茨毫不掩飾地冷酷宣稱,以色列正在為歐洲 “做髒活” —— 而這些話出自《聯合全麵行動計劃》參與國政府首腦之口。

 

別忘了,西耶路撒冷在與阿曼調解的又一輪伊朗 - 美國核問題談判開始前兩天發動了行動,顯然旨在破壞這一進程。

 

在這種背景下,西方 “三人組” 甚至還有膽量要求德黑蘭 —— 而不是以色列和美國,而是作為侵略受害者的德黑蘭 —— 返回談判桌。

 

如果我們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同事繼續威脅啟動聯合國安理會第 2231 號決議中規定的恢複對伊朗製裁機製,我們想提醒他們,這樣做沒有任何政治、法律或程序依據。

 

柏林、倫敦和巴黎長期違反上述決議和《聯合全麵行動計劃》,因此它們已無權再援引其中的工具,而美國自退出協議以來,原則上也從未擁有過這一權利。

 

無論它們如何企圖辯解,事實是維也納爭端解決機製從未被激活。

 

然而,英國、法國和德國甚至沒有道德權利提及使用這一快速恢複機製的可能性。

 

正是它們的行動背叛了外交,並引發了當前的局麵。

自俄羅斯聯邦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裏·涅本紮 (Vasily Nebenzya) 在 2025 年 6 月 24 日於紐約市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伊朗核計劃簡報會上的發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