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英雄讚(zt)

轉貼他這首詩,詩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發現裏麵的玄機就能感覺到非常讚:
http://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607
***********
 
卡西莫多 2025年03月30日 10:06 安徽
 
封狼居胥驃姚將
衛國傳奇稚童羨
聲遠花木蘭馨名
異域亦在香十方
自古英雄此二傑
威名不隨朝歲遷
中華俊傑多生猛
狼子野心猶日寒
衝天豪氣舒快意
億民感化心樂觀
2025年3月30日

 

封狼居胥是一個成語,讀音為 fēng láng jū xū,動賓式,意思是在狼居胥山設壇祭天,在姑衍山祭祀大地,以彰顯漢軍的威武,漢朝的土地神聖而不可侵犯,這既讓我們看到年少的霍去病剛強勇毅,又讓我們感受到了他那種不畏世俗、隨性灑脫的豪邁性格,他強烈的愛國熱情,指使他勇往直前。從此以後“封狼居胥”成為代代將士心中的最高理想目標。
西漢初期,北方的匈奴總是在漢朝的邊境地區燒殺搶掠,漢朝被攪得不勝其煩,即便是和親也維係不了雙方的和平。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最終決定對匈奴用兵,他先是對匈奴發動了馬邑之圍,但卻無功而返。隨後武帝又以衛青為主將,對匈奴發動了漠南之戰,在這場戰爭中,誕生了一個 17 歲的少年將軍,他就是霍去病。
漢司馬遷《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章渠,以誅比車耆,轉擊左大將,斬獲旗鼓,曆涉離侯。濟弓閭,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瀚海。”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木蘭詩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ān 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一作:願借明駝千裏足)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