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日本用120枚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突襲“遼寧”艦計劃

前言:中國海軍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分別是“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艦外觀尺寸大致相同,但“山東”號的排水量稍大,這兩艘航空母艦服役後多次組織編隊浩浩蕩蕩穿過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水域進行遠航訓練,將中國控製範圍擴大到第一島鏈,其陣容讓日本海上自衛隊相形見拙,2023年5月,山東艦帶著“焦作”號彈驅逐艦、“許昌”號和“柳州”護衛艦及905型補給艦在衝繩縣群島附近海域展開戰鬥起飛訓練,距離宮古島最近230千米,其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讓日本憂心忡忡,也對日本海運線構成巨大威懾,導致日本決策層可能進行軍事冒險,日本《世界的艦船》雜誌就刊登日本自衛隊突襲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計劃。

一:日本的心思

目前,中國海軍航母作戰群已形成體係作戰能力,構成與美國海軍處於同一水準,有能力承擔在統一戰爭中的任務,日本軍界出於對中國統一之後強盛的恐懼與焦慮,開始頻頻宣稱將介入中國的統一進程,中國海軍在統一戰爭中的工作重點不但是封鎖和隔離台灣島,掩護渡海登陸作戰部隊輸送,還要在前出至台灣以東海域防範和挫敗以衝繩、關島為基地的美、日海空部隊軍事幹涉,雖然中國海軍航母數量與美國海軍仍存在顯著差距,但台灣以東海域中國強大的反介入作戰體係的有效覆蓋範圍以內,中國航母作戰群在陸基和空射遠程反艦彈道導彈支持下根不和美航母作戰群單打獨鬥,美國軍界也深知其航母優勢無法挑戰中國強大反介入作戰體係。

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舉行的"2020年台灣在印太地區會議"研討會上,在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指揮“獨立”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駛入台灣附近海域的美國海軍退役上將埃利斯悲觀的認為,現在美國航母作戰群不再像1996年那樣在不受懲罰的情況下駛入台灣附近海域,美國軍界也多認為,在未取得戰場優勢之前航母決不能進入反艦彈道導彈威脅範圍之內,這樣一來日本就麻煩了,日本不像航母那樣可以跑出彈道導彈的射程,隻能硬著頭皮單獨對抗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但日本海上自衛隊沒有航母戰鬥群,類似的隻有強行改裝F-35B戰鬥機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無法與能中國航空母艦對抗,中國海軍陣容的也讓日本海上自衛隊相形見拙。

麵臨中國方麵壓倒性優勢的自衛隊隻能靠航空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龜縮於本土進行防禦,自衛隊假定中國航母艦載機攻擊半徑為650千米-800千米,當中國在西太平洋部署航母編隊時,自衛隊就要用在日本東京海岸線800千米外建立偵察巡邏區,也就是在距海岸線400-500千米處部署若幹個驅護艦編隊擔任前沿雷達哨艦,編隊後方再部署3~4架預警機和前沿雷達哨艦一起構成嚴密的對空搜索網,P-3C巡邏機在預警機對海搜索區域邊緣搜索中國航母編隊,並對電子偵察和預警機發現的可疑目標進行識別和跟蹤,這對日本自衛隊起到巨大的牽製作用,迫使其將大部兵力用於防禦中國航母編隊,從而大大降低其在東海的兵力密度,為中國空軍對台作戰創造有利條件。

如果中國艦載機要想打擊日本東海岸,首先要打擊在外圍巡邏的遠程反潛機和前出的驅護艦編隊,消滅其對空對海監視能力,此後航母編隊接近到日本陸基戰鬥機作戰半徑邊緣攻擊其預警機,擊落或迫使其撒離,為攻擊機群打開進攻通道,而後先用巡航導彈打擊其本土目標進行,中國兩航母編隊在保留16架艦載機自衛外,可以派出32架的攻擊機打擊日本本土,日本擁有F-35、F-2和F-15J戰鬥機共約360架,在九州島和琉球群島被中國空軍牽製半數飛機,又完全放棄在北海道對俄羅斯的防空任務下,本州島北部、中部、四國島和琉球4個基地可以分別部署40架戰鬥機,如果有20架左右的加油機支持,自衛隊就有能力同時從三個方向出動120架戰鬥機對中國航母編隊發動攻擊。

二:襲擊計劃

日本航空自衛隊用於對海作戰的主要裝備是為突擊飛機護航和掩護的F-15J、F-35戰鬥機、擔負突擊的F-2型戰鬥機,由E-2C、E-767預警機提供警偵察和空戰指揮支持、EC-1、YS-11EA型電子戰飛機擔負電子對抗任務、KC-767加油機擔負空中加油任務,作戰流程與美國海空軍類似,由1~2架預警機,3~6架電子戰飛機,5架加油機,12架戰鬥機,12架攻擊機組成編隊,2~4架戰鬥機保護預警機在8000~10000米的高空指揮引導3個突擊小編隊從3個方向同時突擊,每個小編隊有1~2架電子戰飛機,4架擔負突擊任務的戰鬥機,4架擔負護航任務戰鬥機,3個突擊小編隊分為3個波次,間隔3~5分鍾,突擊方向夾角30~60度,電子戰飛機位於小編隊的前方對中國航母的各種雷達和火控係統實施電子壓製,掛載2枚93式空射反艦導彈的F-2型戰鬥機采用單機跟進隊形跟在電子戰飛機後方。

F-15J型戰鬥機以雙機配置在小編隊兩翼,當遇到中國艦載戰鬥機攔截時,F-15J型戰鬥機就前出交戰,牽製中國艦載戰鬥機的攔截行動,F-2型戰鬥機趁機突防至反艦導彈射程實施攻擊,攻擊完畢後高速撒離,為了加強整體突擊能力,也可編入2~4架P-3C型反潛巡邏機,在戰鬥機編隊突擊15~20分鍾後再進行後續突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和驅逐艦視情況發射的反艦導彈加入突擊,聯合突擊的主要要求是所有反艦導彈都同時到達以分散航母及其編隊的防空作戰能力,理論上“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也可出動8架F-35B型艦載戰鬥機,其中4架掛載反艦導彈擔負突擊任務,4架擔負護航任務,編成兩個突擊小編隊,分成兩個波次,波次間隔3~5分鍾,基本作戰模式與空中自衛隊相似。

不過日本的F-35戰鬥機沒有裝備反艦導彈,日本2018年的防衛白皮書中對挪威的JSM導彈表示了強烈的興趣,F-35戰鬥機的3.8米彈倉裝不下4.63米長的“魚叉"反艦導彈,但JSM導彈長度隻有3.7米,身板雖小,射程卻能達到200千米,用小戰鬥部時最大射程可以超過550千米,配備JSM導彈的F-35A戰鬥機從三澤基地起飛攻擊範圍會覆蓋整個日本海和東海,但目前還沒有,就不說了,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反艦導彈研發大國,現役的反艦導彈有88式陸基反艦導彈,12式陸基反艦導彈、93式空射反艦導彈,但均是巡航速度M0.65~0.9的亞音速導彈,如果目標以55千米/小時橫向運動,亞音速導彈飛行300千米瞄準點就誤差了8千米,如果在距目標20千米處啟動導引頭,目標就有76秒告警時間,如果在20米高度巡航,目標對導彈發現距離是39千米,突防性能並不顯著。

2004年,日本正式啟動X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研製,由三菱重工開發,用於更換日本各種亞音速反艦導彈,這種超音速反艦導彈采用了整體式火箭衝壓發動機,最高速度超過3馬赫,飛完150千米射程隻要150秒,飛行高度10米,對方發現之時隻有30秒反應時間,雖然200千克的戰鬥部無法對航母造成毀滅性打擊,但超聲速飛行動能非常大,侵徹進航母內部爆炸能造成較好的局部毀傷效果,2017年日本用退役艦船進行了實彈測試,2018年完成研發工作,訂購數量超過500枚,將裝備在日本F-15J、F2戰鬥機、水麵艦艇和蒼龍級潛艇,部署後可能加裝數據鏈,使其具備實時飽和攻擊能力,成為未來日本自衛隊對抗中國的“航母殺手”,不過航母的防區達185-400千米,X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根本就沒有靠近的機會,2020年日本防衛省計劃研發通過降低總重來增加射程的ASM-3(改)。

三:看我怎麽攔

假設60架F-2型戰鬥機攜帶120枚X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動攻擊,中國航母編隊攔得嗎?冷戰時期,蘇軍轟炸機群一次齊射就能發射88枚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而當時美軍1個航母編隊隻有12個艦空導彈火力通道,巨大威脅迫使美軍開發了大名鼎鼎的宙斯盾係統,美國航母打擊群第一道防線是作戰半徑740公裏的F/A-18E戰鬥機組成,第二道防線由1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4艘伯克級驅逐艦組成,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擁有112個垂發單元,阿利伯克級擁有96個垂發單元,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通常搭載122枚標準一2BlockIV遠程艦空導彈,伯克級驅逐艦通常搭載57枚標準一2BlockIV遠程艦空導彈,24枚戰斧巡航導彈和5枚阿斯洛克反潛導彈,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加上4艘伯克級驅逐艦就擁有400枚遠程艦空導彈。

遠程艦空導彈受製於地球曲率的影響,攔截低空掠海反艦導彈火力窗口太短,美國又發展了先進海麻雀中程艦空導彈,可以采用一坑四彈的方式搭載MK-41垂發係統,一艘伯克級驅逐艦一般用10個垂發單元搭載40枚,4艘伯克級驅逐艦加上航母舷側的8聯發射箱就搭載200枚,另外美軍航母還有海拉姆導彈加密集陣近防炮構成的最後一道防線,海拉姆導彈射程9.6公裏,采用紅外加被動雷達複合製導,但不是所有的伯克級驅逐艦都有海拉姆導彈,有的是密集陣近防係統,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沒有海拉姆導彈,密集陣近防係統有效射程450米到1800米,但最大射速隻有4500發/分鍾,形成的金屬彈幕隻有一次攔截機會,發射的MK22脫殼穿甲彈威力也不足,很難擊毀超音速反艦導彈。

中國航母編隊防空組合與美軍類似,第一道防線是26架殲-15戰鬥機,作戰半徑和F/A-18E戰鬥機差不多,第二道防線由2艘055驅逐艦以及2艘052D驅逐艦組成,有時會加入1-2艘054A型護衛艦,055驅逐艦搭載擁有112個垂發單元,052D驅逐艦擁有64個垂發單元,除去8枚反艦導彈,2艘055驅逐艦和4艘052D驅逐艦可搭載460枚海紅旗9遠程艦空導彈,中程防空由054A護衛艦搭載的紅旗-16導彈負責,054A型護衛艦擁有32個垂發單元,除去8枚反潛導彈,2艘054A型護衛艦可48枚紅旗-16導彈,055、052D驅逐艦及航母共配備6座24聯裝和4座18聯裝的“紅旗”-10近程艦對空導彈,共有216枚,一分鍾內可全部打岀,另外還有8座1130近防係統和4座730近防係統,射速分別為一萬發/分鍾和4200發/分鍾,730近防係統有一次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機會,1130近防係統則有兩次。

“遼寧”號航母編隊內有數十部艦載相控陣雷達、三坐標雷達、二坐標警戒雷達、低空補盲雷達、導彈/艦炮火控雷達,具備全方位、遠距離探測能力,055驅逐艦、052D驅逐艦的艦載相控陣雷達,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高達400公裏,可同時跟蹤數百批目標並可同時製導10多枚艦空導彈攻擊來襲目標,054A型導彈護衛艦的的三坐標雷達具作用距離有300~400千米,“遼寧”號航母還搭載4~6架直-18型艦載預警直升機,機身後部裝有一部長約1.8米、直徑約0.8米的柱形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可探測和跟蹤150~250千米內的各類海空目標,通常部署在距離母艦100~150千米和3000米高度執行4小時任務,可指揮艦載戰鬥機前出攔截敵機,也可引導紅旗9B遠程艦空導彈攔截低空來襲目標,從而形成數百千米範圍的保護空間。

中國三代艦普遍配備了新一代作戰指揮係統及多用途信息處理係統,能夠將海、陸、空、天、潛的雷達、光電、聲呐等信息短時間綜合處理,全自動化跟蹤,威脅判斷和武器分配,即時生成戰術態勢圖,055和052D驅逐艦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對高空目標的探測距高達400公裏,055驅逐艦的雙波段雷達會先用S波段雷達對目標進行搜索跟蹤,通過數據鏈引導海紅旗9B遠程艦空導彈攔截200千米外的敵機,或迫使敵機不得不在防禦圈外施放反艦導彈,為艦載反導武器係統贏得充裕的反應時間,054A護衛艦的382型雙陣麵旋轉相控陣雷達對反艦導彈的探測距離是50公裏,探測到目標後隨即由4座照射雷達引導8枚紅旗-16艦空導彈攻擊5-25千米範圍的低空來襲目標,“紅旗”-10近程艦對空導彈則以每艦3秒一發的速度攔截10千米內的低空來襲目標。

四:結語
 
 
60架F-2型戰鬥機可發射120枚X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以一發反艦導彈用2發防空導彈攔截計算,一個“遼寧”艦編隊不計紅旗9B遠程艦空導彈和電子戰幹擾,僅紅旗-16艦空導彈加“紅旗”-10近程艦對空導彈可攔截132枚X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近防係統還能攔截20枚,如果中國部署了兩艘航母,防空戰鬥機達50架並增加航母編隊內的護航艦艇數量,日本現有的軍事力量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