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聞綜合:“瓦格納兵變”不是偶然,仍可能重演

來源: 三河匹夫 2023-06-30 07:06: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372 bytes)

“瓦格納兵變”不是偶然,仍可能重演

2023年06月28日 19:25 新浪新聞綜合

來源:直新聞

  當地時間6月24日,瓦格納雇傭軍組織的武裝分子部署在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南部軍區總部附近的一條街道上。

  直新聞:瓦格納兵變雖然落幕,但也有人認為,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您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庚欣:是的,現在俄羅斯以及國際社會都有一種“虛驚一場”的感覺,大家似乎都鬆了一口氣,覺得兵變並沒有什麽了不起,而且瓦格納集團也已經開始在向俄羅斯政府移交重武器,事情似乎已經畫上了句號。確實,瓦格納集團正在走向“壽終正寢”,以後也很難再有翻身的可能。從俄羅斯處理這類事變的一般慣例和目前的得失權衡來看,這次兵變應該會得到一個相對均衡的後續安排。但是,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我一直認為,這不是虛驚一場。兵變乃至瓦格納集團落幕了,但是造成這種極端事態的各種矛盾依然存在,這些矛盾綜合發酵、爆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這些矛盾主要有四個方麵:

  第一,就是從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自己的事情一直辦得不好。首先是“轉型不成”,俄羅斯社會自解體來,30多年一直想做的就是“脫東入西”,也就是要通過社會轉型等努力,融入西方社會,當年加入“八國集團”就是一種“努力”。但是,從實踐來看,俄羅斯走得很不成功,今天它反而成了和西方集團最為對抗的一股力量,呈現出“不東不西”的矛盾窘境,這在俄烏衝突後愈加明顯。

  其次就是“發展不力”,俄羅斯的經貿發展始終沒有達到昔日蘇聯在國際上的水平。而且貧富不均、社會腐敗等問題嚴重,當然會造成社會各種矛盾的激化。這次兵變炒作“窮人上戰場,富人後方享樂”就是一例。

  再次是“定位不準”。俄羅斯最近越發表現出“自我定位不準”的問題。俄羅斯到底是一個發展中經濟體,還是一個發達國家?這在俄羅斯政治精英頭腦中並沒有準確的定位,過去殘留的強權政治的舊習性時有複發,但自己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這次對烏克蘭動武就有這樣的痕跡。

  最後就是“悲情過重”。因為俄羅斯30多年來一直受到西方的擠壓,北約東擴逼迫俄羅斯這次不得已采取對烏動武的極端方式,被人說成是過度防衛。很多人留戀蘇聯當年的榮光,但又顯然沒有可能再回到從前。這些都使得整個俄羅斯社會彌漫著很重的曆史和現實悲情。這些矛盾在俄羅斯社會特別是精英層中,一直存在且不斷綜合發酵,很容易造成各種社會突發問題。

  第二個矛盾是這次對烏克蘭動武,從一開頭俄羅斯就過低估計了對手,過高估計了自己,錯誤估計了時代和朋友,結果導致戰局不利。西方的製裁等又雪上加霜。這些因素當然會激化上述矛盾和悲情。俄羅斯在烏克蘭戰事一年多來,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反而失去更多。在軍隊高層中也存在著各種失落和混亂的情緒,一旦有事,就會表現出脆弱、難以應對的特點。

  第三個矛盾就是俄羅斯的政治體製特別是軍事體製的轉型改造與建設明顯不足。昔日蘇軍時代的政治委員等製度早已不複存在,但新的軍事體製建設又很不完善。像瓦格納集團這樣的獨立軍事力量以及和正規軍之間的不正常關係和矛盾,平時可能還不明顯,在戰時就顯得尤為突出,這也為這次兵變埋下了伏筆。而且這類意外今後還可能會發生。

  第四個矛盾就是“亂世出梟雄”,在俄羅斯上述複雜的社會矛盾中,極容易出現像普裏戈任這樣的人物,這種帶有較強冒險的個人野心性格的精英人物,在俄羅斯並不少見。動蕩的社會環境,再加上戰爭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和推動,就使得這樣的人物會想方設法出頭,自然會加劇兵變之類的風險。

  總之,國際上的大變局,國內轉型等各種矛盾的積蓄,再加上軍隊內部各種關係的不協調和政治、軍事精英個人性格的異變等各種矛盾,在俄羅斯依然存在。這次兵變不是一次偶發的事件,是上述各種矛盾綜合發酵的集中爆發。雖然這次暫時落幕,但這種矛盾的變局依然存在。尤其在戰爭不順利時,就更加會推動這種矛盾的激化與外化。俄羅斯曆史上因戰爭不順利而引發國內危機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天也依然如此。所以,絕不可掉以輕心。

  直新聞:瓦格納兵變很快就平息了,請問,除了俄羅斯內部因素之外,是否也和國際環境有關?這是否有利於俄烏戰事的勸和促談呢?

  特約評論員 庚欣:這次兵變的平息,本質上是反映了如此劇烈、極端的社會動蕩,不符合俄羅斯國內人民的利益,同時,也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盡管它反映了社會的一些現實矛盾,但是這樣極端的手段,是不得人心的。這兩天,普京總統和俄羅斯各界的各種反應都證明了這一點。而更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國際社會的態度,比如美國、歐洲等主要四大國,在兵變之際,雖依然堅持一種“零和遊戲”的立場,但是同時又表現出了一種“自律性的沉默”。而且這些大國還告誡烏克蘭稍安毋躁,不要在這時趁機起事,搞什麽大動作,這是一個非常引人關注的現象。盡管美國等政府也表達了“繼續支持烏克蘭”的既定立場,但是沒有做更多“趁火打劫”的動作。

  在兵變事態最敏感之時,各國幾乎都沒有表態。事後美國向國際社會闡明的態度也非常清晰,第一,這件事情是俄羅斯的內部事務,和美國無關。意思是美國沒有參與兵變這個事件。第二就是希望俄羅斯方麵妥善管控核武器庫的安全。而中國政府表達的立場是:這是俄羅斯的內政,中國支持俄羅斯維持國內穩定,繼續實現發展和繁榮,這裏當然也包括了維護核武器庫安全的部分。這與兵變前,中美在涉及俄烏危機問題時幾乎對立的立場,明顯不同。在俄羅斯兵變中,中美卻表現出很少有的、比較有公約數的立場表達。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中美都不希望介入俄羅斯的內部事務,而且都希望俄羅斯維係一個基本穩定的局麵,特別在涉及核風險問題時,各大國的態度都是“求穩怕亂”的。在兵變剛開始最敏感的十來個小時中,各方似乎都表明,三國之間有一種戰略性的默契,注意這不是“明契”,因為沒有明確的協議。但是作為默契很明顯是存在的,這就是大家都認同:第一畢竟時代在發展,和平發展的時代更多的還是需要合作。中國強調“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其實中美俄各方都應以合作作為唯一選擇。至少在維護核武器庫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必須合作。

  第二就是人類畢竟在進步,特別是大國關係,畢竟在逐漸走向成熟。大國之間的利益爭奪是客觀存在,但是在重大安全,比如核安全問題上,主要大國比如中美俄之間,實際上具有一個客觀的“大國安全共同體”的現實結構。這個現實結構是基於力量的相對均衡、利益的緊密依存,尤其是風險的高度共有所形成的。這是一個超穩定結構。中美俄在這次兵變之際展現出的這種重大的戰略默契,就為今天國際社會保持穩定的基本盤,奠定了基礎。也可以理解為是俄烏戰局等類似的地區糾紛,要走向政治解決或勸和促談的重要起點與依據。俗話說,壞事可以變成好事,這次兵變無論對俄羅斯還是對各國,都不是一個正麵的事件。但是我們從中窺見到,各大國特別是中美俄三個戰略大國之間重大默契的客觀存在,就使我們無論以什麽方式或時點,推動俄烏戰局的勸和促談,增添了信心。當然,也對於我們今天的時代,依然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對這個時代的主流更加堅定了信心,任何逆流都是不能得逞的。

  作者丨庚欣,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所有跟帖: 

這是壓力下麵,俄的內部崩壞,這隻是剛剛開始。戰局不利,都想找替罪羊,瓦格納之後,必須還會有的。要不然普京怎麽繼續偉光正?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07:11:39

當時烏軍堅守巴赫穆特,給俄軍壓力的時候,我就說過,這個壓力可能導致瓦格納和俄反目。可見守巴赫穆特,確實是一箭雙雕的結果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07:13:11

這事我記得,瓦格納反水的新聞報道一出我馬上就想起來了 -油胖子- 給 油胖子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07:22:37

高。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09:29:14

俄羅斯消停不了。平時高壓的結果。冰凍三尺。友國一模一樣。一開打就反。 -吃飽喝足- 給 吃飽喝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10:28:43

那是,周永康還能小折騰一下,短暫控製了帝都心髒地帶幾個紅綠燈呢,天朝對黨衛軍的控製嚴到了歇斯底裏的地步 -fkcom- 給 fkcom 發送悄悄話 (140 bytes) () 06/30/2023 postreply 16:08:4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