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弓和箭杆,於是有了這個。但古代肯定沒用這個,那時,箭扞都做不直,還談旋轉,別搞笑。

來源: xsing 2020-01-17 11:05: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50 bytes)
作者:魯大興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966378/answer/2609519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想起大概2年多前和偉人(長的像李大釗,故起此外號)去參加山西大同acac的比賽,當天晚上身為流體物理學博士的光弓選手,晚上花了幾個小時做了一個數學模型,分析了箭羽對於箭支飛行的影響。此時對於我後來的射箭生涯影響極深,真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啊。
晚上手機不方便,明天抽時間把圖都補上。
首先要分析的是箭羽在箭支飛行時的兩種穩定機製。
第一種是致穩型,通過箭支非完美飛行姿態過程中空氣阻力來修正慣性,使其趨於完美的飛行姿態。
說的有點玄,其實我提一個東西可能很多人知道“次口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其實這東西恰恰是從箭羽的原理演變而來。
我們使用的箭羽裏,現代弓用的普通橡膠箭羽普遍是這個原理。清箭用的柳葉羽,一般的直羽真羽也是這個類型。

第二種是致旋型,通過箭羽本身的特性致使箭在飛行中產生繞軸心的旋轉,再通過這種旋轉來抑製自身的擺動或抖動。
這種箭羽也很常見,如現代弓的塑料卷羽,傳統弓和美獵常用的真羽旋羽。部分直羽膠羽也會有致旋的功能。

通常來說,我們會更容易認為“致旋型”箭羽的飛行是更穩定的。但這裏麵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第一,致穩型的修正慣量是在象限兩邊均勻分布的,不會對箭支的落點產生過大影響。到如果箭支擺動過大,致旋型箭羽將會對箭支的前進方向產生根本性影響。二,修正能力往往是基於動能的損耗

所有跟帖: 

古箭後麵是羽毛,角度怎麽做? -xsing- 給 xs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7/2020 postreply 11:10:15

做直了也飛不直的,關鍵詞”buckling”,旋轉不可避免 -BeyondWind- 給 BeyondWin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7/2020 postreply 12:08:21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