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東方時事評論|2019-03-30:子彈就讓它繼續飛一陣子

來源: 流沙河上 2019-03-30 15:31: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3225 bytes)

中國於2018年2月9日宣布人民幣原油期貨將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上線、從而對西方金融霸權打響第一槍之後,美國主動挑起的這場、旨在狙擊、幹擾、打斷人民幣原油期貨這一所謂“先導效應”的貿易  戰,打成今天這個樣子,簡單讓人看不下去了。大家不要忘了,原油期貨上線一周年之際,中國又推出了原油價格指數,將“先導效應”又上了一個台階,從而“準備”打響第二槍。而美國、歐盟(德國)的長短債頻頻倒掛,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或已進入衰退的跡象明顯,再加上“極力示緩東北亞(實際就是背後的中國)、極力加壓俄羅斯”的策略性需要,看來,美國人(西方)、特朗普,在貿易  戰的問題上,有些頂不住了。單純在經濟、特別是金融上看,中國“準備”打響第二槍的“準備”兩字,如同子彈,就讓它繼續飛一陣子吧!

近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在5G問題上的顛三倒四,說明:道理千萬條,吃飯第一條,(美國)行為不規範(實力不足以支撐其行為),親人(澳、新等)淚兩行!


波音這枚“子彈”,中國是順手繳獲的:昔日,蔣某人,是運輸大隊長,今天,特某人,是運輸總隊長!,,,在此問題上,也是“引而不發”,也是讓“子彈”再飛一陣子。


美國(西方)在上一回“印巴軍事衝突”中不如意,企圖用....將“華為事件”推入司法程序這 一手、來調整行棋步調,準備新一波“搞事”,但中國,利用這枚順手繳獲的子彈,也作為調整行棋步調的一手,配合其它手段與策略,繼續幹擾西方(歐美聯手下的)的南亞破局。

建議美國將福特(航母)這個特大玩具,給賣了吧!中國完善得令人吃驚的經濟結構中,有收廢鐵這一行!好像美國已經準備因資金問題封存一航母,再加上福特這一廢物點心,大家算算,美軍還有多少航母?,所以,東方時事解讀強調,未來,中國6航母就差不多了,因為,那個時候,主要因資金問題,或封存,或轉手,美帝不定也同步“縮減至6左右”,甚至更少。稍後,不妨根據“中國廢鋼期貨指數”,動態評估美國福特航母的“市價”!說笑歸說笑,美國人還有一招,其實這一招早在特朗普剛剛“上線”時就說露了嘴:將電磁彈射給拆了,裝回蒸汽彈射。但是,特大嘴就是特大嘴,事情雖然可以這樣辦,但後果很嚴重,這絕對是傷筋動骨一招。

波音,已經跳下去了,福特,也跳下吧!從天到海,都在跳坑!難道,這就是美軍一度叫囂的“海天一體戰”的“現實版本”?辦法還是有的:比如,軍轉民,將福特號開發成世界最大的豪華遊輪,朋友們覺得呢?且是核動力遊輪。

朋友們是否還記得,當年,老潘一度傳出要競選韓國總統,結果,他的兒子一輩的立刻“悲劇”了,看來,主子在托潘帶話了,我們知道,博鼇又在開會,潘基文2018年當選博鼇亞洲論壇理事長,而其西方主子在辦過老潘的兒子輩之後,這次,顯然是“拿舊案”說事,讓老潘以特殊的身份,場外指導施壓“韓國經濟利益”、也包括韓國現總統,這位現總統讓西方主子不滿意了,因為急於搞活朝  鮮半島經濟以間接繞開薩德事件對韓國經濟重新與中國經濟拉上關係的障礙。所以,老潘這次利用博鼇的特殊身份,所夾帶的私貨就是:警告韓國經濟利益的代表,保持隊形,不然,小心一家老小,朝  韓在開城的聯絡處,朝方人員是去了,又回,而韓方人員,始終照常上班,這份堅持,不容易呀,但在美國(西方)眼裏,這明顯是“這是想幹什麽?這是在拿主子不當幹糧的意思嗎?“,朝美河內對話一拍兩散後,朝  鮮在開城聯絡處的工作人員”去“了,畫外音的意思是:我,不想玩了!韓國堅持上班,畫外音:我,我,我,等!目前,朝  鮮在開城工業園聯絡處的工作人員”回“了,所以,一方麵,韓國的”我等“算是”心誠則靈“,但另一方麵,美國(西方)臉上掛不住了:這是要”反正“的節奏?所以,曾經被有效修理過的老潘,突然”為鬼子帶話“,東北亞這一變化的背景就是:中朝已經放風,要開海上航線,而這一航線的一關,是朝  鮮的南浦,它距離平壤不遠,同時,也是最微妙的,它距離開城,也不遠,到此,大家明白了吧,韓國的心,美國(西方)早就管不住了,可謂早已經是:滿園春色關不住,美國(西方)讓潘帶話,隻想做到”管住韓國的身子“,別弄得”一枝紅杏出牆來“,別讓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冷啟動、最終弄成了實質性的熱啟動(韓國經濟、日本經濟實質性加入)。

巴以再起衝突,與美國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是一枚硬幣的兩麵,在這問題上,歐盟,是嚴厲批評了美國的。所謂“歐盟今天就是敘利亞人,是阿拉伯人”。所以,“光明天使”已經等不及了,這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俄羅斯早就被套上,真正的套,在烏克蘭,最新消息 是,烏克蘭內部有人認為:MH17事件,與烏克蘭政府有關,與俄羅斯無關,意思是:俄羅斯被冤枉了!這種可能性,與烏克蘭執政權交還給新俄羅斯勢力的手上,甚至承認克裏米亞歸俄羅斯等籌碼,為的就是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傾向,所有這些可能,東方時事解讀在MH17事件不久,就明確給出過,現在看來,對西方而言,在這個問題上,時間 ,的確也已經到了。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漫談》2019年2月15日

歐盟答應為伊朗建立結算機製
 
【德黑蘭消息】據有關媒體2月2日報道,英法德三國的外交部長發表聯合聲 明:法國、德國和英國堅定支持伊朗核問題六國同伊朗達成的《聯合全麵行動計劃》。三國將聯合建立與伊朗商業結算機製INSTEX SAS,這一專門結算機製旨在簡化歐洲經濟體與伊朗之間的合法財務匯款。
 
但是,對於這一聲 明,歐盟附加了兩個條件:第一、伊朗應加入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第二、伊朗還應就其導彈計劃展開談判。
 
對於歐盟提出的條件,伊朗司法部長拉裏賈尼表示,“法國、德國和英國提出的新支付體係能力有限,條件更令人難堪,伊朗絕不會接受這些羞辱性的條件!”而對於英法德發表的聲 明,伊朗外交部5日說,這一規避美國製裁的機製“來得太遲、不充分”。如果伊朗方麵無法經由這一機製獲得經濟收益,將再次考慮調整與歐洲的關係。
 
俄外交部稱歐盟認為同俄羅斯改用歐元結算合理
 
【莫斯科消息】就有關媒體2月9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亞曆山大-潘金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采訪時說,歐盟認為同俄羅斯改用歐元結算合理,俄羅斯正在考慮這種可能性。
 
【時事漫談】剛剛過去的2019年農曆春  節,對於全球華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期間,中國人民沉浸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並享受難得的春  節長假。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英法德三國正式宣布專為伊朗“量身打造”的所謂結算方案的時間、恰恰就在2019年農曆春  節(2月5日)期間。

●歐盟針對伊朗的“結算方案”本身就是由歐美共同策劃並分頭執行的誘騙手段

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對英法德三國針對伊朗推出的所謂結算方案並不感到十分陌生。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在我們的觀察與評估中,承諾為伊朗打造一個所謂的“特殊結算通道”的相關戲碼、始終是歐盟(西方)戰略誘騙伊朗、令其繼續留在美國已經單方麵退出的伊核協議中的、本質上、由歐美雙方共同策劃並分頭執行的誘騙手段、從而一方麵既可繼續用協議去約束伊核進程、另一方麵,又可繼續用相關經濟、特別是金融製裁(通過美國單方麵退約而恢複製裁)、持續消耗伊朗經濟資源的重要手段。

●“大雙簧”之所以是“大雙簧”,最能說明問題的是.......

在我們的觀察與評估中,為了實現上述意圖;尤其是在近1年左右的時間裏,在美國的配合之下,歐盟更是將這出戲碼演繹的淋漓盡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雙簧”,其中,最精彩的一幕,就是為了伊朗、一度不惜與美國“唇槍舌劍,據理力爭”、甚至揚言報複美國針對歐洲企業的警告。
 
不過,明眼人恐怕不難發現,“大雙簧”之所以是“大雙簧”,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在過去的一年裏,在歐盟與美國人圍繞伊核協議吵得不可開交的過程中,就其對伊朗許下的承諾,也就是所謂“特殊結算通道”的問題上,卻以種種理由推托(注:包括指責伊朗在荷蘭等歐洲國家策劃恐怖活動)、而遲遲不肯兌現。

●因中國的“調整”,歐盟終於拿出了一份有著兩層意圖的“結算方案”

而隨著形勢的不斷演化,尤其是在1月7日朝  鮮領導人突然訪華,中國借此向方方麵麵傳遞出“調整”的信號之後,一方麵,由於西方的對華戰略無法簡單回到2018年2月8日之前的戰略狀態,另一方麵,是中國在持續進行攻擊性金融布局,最終令西方沒有對俄羅斯動用致命的金融攻擊手段、甚至致命的軍事手段(烏克蘭戰爭全麵升級)的安全空間,從而不僅令之前、被西方的致命軍事手段(注:以製造刻赤事件為支點、準備全麵升級烏克蘭戰爭相威脅)壓得幾近窒息的俄羅斯、突然又對西方產生了繼續討價還價的能力,繼而也令西方重壓之下的伊朗暫時重獲“西方有必要與自己緩和關係、以免為國際社會、特別是俄羅斯所借用”的機會,最終在“自知暫時安全”的伊朗的不斷催促下,歐盟終於拿出了一份、一則為了“暫時緩和與伊朗的關係”,同時也為了繼續誘騙伊朗留在伊核協議的所謂“結算方案”。

●為同時達成這兩個意圖,歐盟(西方)為方案附帶了兩個“很特別”的條件

而為了同時達成這兩個意圖,這份英法德針對伊朗提出的所謂“商業結算機製”,如上文所示,也就附帶了兩個“很特別”的條件,接下來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兩個“很特別”的條件都是何路貨色。

對於熟悉東方時事解讀的朋友們也許還記得,當初,美國揚言退出伊核協議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所謂的“伊朗導彈”問題。而在這之後,東方時事解讀對歐盟力主將伊朗留在伊核協議這一事件背後的真實目的做了明確的預測,即:歐盟在通過所謂“大雙簧”、並承諾將向伊朗提供諸如“特殊結算通道”這類戰略誘騙手段,最終使伊朗甘願在西方不履行對伊朗承諾的伊核協議之內容、卻又繼續留在協議之內後,必然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用“恰當”的方式,重新將導致美國借口“退群”的“伊朗導彈”問題、塞入到“美國單方麵退出伊核協議”的後續發展之中。

所以,當大家看到英法德終於在伊朗的“表麵是不斷的催促、本質卻是熱切期盼”下、終於拿出所謂針對伊朗的“商業結算方案”後,尤其在看到附加其上的兩個“特殊”條件之中的“伊朗還應就其導彈計劃展開談判”這一條後,恐怕都會發自內心的會心一笑。

●歐盟的條件,正好驗證了東方時事解讀當時的相關預測

已經成為事實的就是:在過去的幾年的時間裏,盡管伊朗按照伊核協議的相關條款已經步步履行(注:停止核項目相關活動),但最終美國仍然以所謂“伊朗導彈”是中東地區穩定一大威脅為由單方麵退出了伊核協議。

不僅如此,在過去的一年左右的時間裏,盡管伊朗仍然按照伊核協議的相關條款繼續履行相關內容,但是,西方卻通過美國恢複對伊朗的製裁、並借“歐美大雙簧”等手段, 有效恢複了對伊朗的製裁、並極大地消耗了伊朗的經濟資源、衝擊了伊朗的社會穩定。

所以,當英法德三方於中國春  節期間、終於弄出一份為伊朗打造的“商業結算機製”,但又明確附加了“伊朗還應就其導彈計劃展開談判”這一條件,正好驗證了東方時事解讀當時的相關預測。

●歐美利益高度合流更在其表麵上具有強烈的戰略欺騙性

對此,東方時事解讀需要額外強調的是,大家在看到這一事實後,應該對歐美資本已經高度合流現實有足夠清醒的認識,並對歐盟較美國更加陰險、狡詐同樣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而東方時事解讀之所以可以準確預測歐盟必然會將導致美國“退群”的“伊朗導彈”問題從新塞入到伊核協議的後續發展之中,就是基於上述的、屆時歐美利益已經高度合流的這一基本現實。
 
在伊朗問題上,高度合流的歐美利益分工十分明確,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所謂“大雙簧”。而在此之前,這份“大雙簧”的核 心戰略企圖至少有二:
 
第一、歐盟通過相關戰略誘騙手段,使對歐盟始終抱有期望的伊朗,在美國單方麵退出伊核協議的情況下,在歐盟遲遲不肯兌現相關承諾的情況下,甘願留在伊核協議之中;
 
第二、通過這一誘騙手段,客觀上阻礙伊朗核項目相關活動的後續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當初在美國單方麵退出伊核協議之後,歐盟對美國的這一行為是持嚴厲批評態度的。可以說,歐美利益高度合流更在其表麵上具有強烈的戰略欺騙性,而這份戰略欺騙在歐美在對待伊朗問題表麵上截然不同的外交態度上可謂表現的淋漓盡致,甚至雙方為此不惜“彼此間口誅筆伐、相互間製裁相加”。

●伊朗何以大聲痛斥“太晚了”?

此外,高度合流的歐美利益也通過這種“大雙簧”戲碼的演繹,客觀上為“大歐羅巴計劃”後續推進中需要的“虛擬排斥美國”這一劇情的順利上演奠定了良好基礎。

至於伊朗在接收到英法德發出的這一“新消息”後、為何反應強烈?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在伊朗大聲痛斥“太晚了”的背後,如果單純從時間上看,相比之前歐盟的“承諾”兌現確實晚了一些,不過如果從伊朗的那份“熱切期待”去看,恐怕這份遲來的“特殊結算通道”方案對伊朗而言並不晚。而讓伊朗高呼“太晚了”的真正原因、恐怕是這份“方案”背後附加的“特殊條件”太過苛刻。

●西方為伊朗“量身打造”的“立體枷鎖”

那麽,在我們充分討論了兩個“很特別”的條件之一的“伊朗還應就其導彈計劃展開談判”之後,我們不妨來看看另一個“很特別”的條件,即:伊朗應加入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
 
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 -- FATF)是西方七國(G7)為專門研究洗錢的危害、預防洗錢並協調反洗錢國際行動而於1989年在巴黎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反洗錢和反恐融資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國際組織之一。
 
其成員國遍布各大洲主要金融中心。其製定的反洗錢四十項建議和反恐融資九項特別建議(簡稱 FATF 40+9項建議),是世界上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最權威文件。截至2005年2月,該組織已擁有33個成員以及20多名觀察員。2018年12月10日,以色列司法部證實,以色列正式成為國際政府間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機構“金融行動工作組”成員。
 
在我們了解了所謂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的基本情況之後,想必大家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工作組不僅是由西方國家組織、成型的,而且是西方國家主導的。而之所以在英法德三國提出的“商業結算方案”中附帶“伊朗應加入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這一條件,其目的就是要從“金融行動特別工作者”的層麵上、徹底捆住伊朗的手腳。而第二個條件,也就是“導彈問題”,可以說是繼核計劃之後,進一步從軍事、技術上徹底捆住伊朗的手腳。

顯然,在這兩個“很特別”的附加條件背後,是西方為伊朗“量身打造”了一幅“立體枷鎖”,從經濟、金融、軍事和技術層麵全方位、立體化的對伊朗施加最大程度的製約。恐怕這也是為什麽伊朗在收到英法德發出的這一“新消息”後反應如此強烈的主要原因。

●一旦如此,對伊朗而言,無疑就落到了“既然如此,何必當初?”的尷尬局麵

而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這幅“立體枷鎖”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將所謂的“商業結算方案”的核 心內容架空。因為所謂的專門為伊朗建立的“商業結算方案”是建立在對伊朗從經濟、金融、軍事和技術層麵全方位,立體化的對伊朗施加最大程度製約的基礎上的。

很難想象,一個被全麵捆住手腳的伊朗,在西方主導的框架下還如何有效地為自身爭取相應的利益。屆時,恐怕“我(伊朗)為魚肉,人(西方)為刀俎”,剩下的隻有任人宰割了。
 
可以說,這場東方時事解讀在第一時間就定性為“騙局”的騙局、“騙”到了這個地步,恐怕已經到了“騙無可騙”的地步了,恐怕隻有傻瓜才會相信,英法德提出的所謂“商業結算方案”真的可以滿足伊朗相關的商業結算需求了。如果伊朗接受這一方案,原則上就等同於“最終接受美國在單方麵退出伊核協議之前就提出的種種苛刻條件”。
 
那麽,一旦如此,對伊朗而言,無疑就落到了一個“既然如此(最終接受),何必當初(對歐盟寄予幻想)?”的尷尬局麵。

●俄羅斯的這一表態本質上是對西方針對伊朗提出“方案”的默許

如果我們在上麵這一分析的結果上再去看第二條新聞素材提到的有關“俄外交部稱歐盟認為同俄羅斯改用歐元結算合理”內容,恐怕就非常耐人尋味了。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俄羅斯的此舉無異於向著其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的實質性妥協又靠近了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在時間上,英法德提出所謂針對伊朗的“商業結算方案”在前,俄羅斯同意改用歐元結算的相關消息的放風在後,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俄羅斯的這一舉動與默認英法德對伊朗提出的附帶有苛刻條件的“商業結算方案”沒有任何區別,至少俄羅斯在這一問題上持“不反對”的態度。
 
為了更好的討論俄羅斯這種默認態度的真實動機、我們不妨再來閱讀下麵的新聞素材。
 
沙特與俄羅斯等產油國計劃加深合作
 
【華盛頓消息】據有關媒體2月7日報道,隨著美國石油產量在去年躍升至世界第一位,美國、沙特和俄羅斯三方共同對國際油價施加主要影響的局麵已經基本形成。美國CNBC網站6日報道稱,為保持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力,沙特和阿聯酋等部分歐佩克成員國正尋求同俄羅斯等組織外產油大國組建正式夥伴關係。
 
●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終於產生了一則我們等待性質的新聞
 
【時事漫談】熟悉東方時事解讀的朋友想必還記得,之前就沙特與俄羅斯的“密切接觸”
我們曾經對此有過相關預測,即:未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尤其是在沙特因發生在土耳其的所謂“記者門”事件被西方國家“排擠”之後,沙特與俄羅斯這兩個“難兄難弟”很可能在能源生產方麵達成進一步合作的意向。顯然,上麵這條新聞素材,驗證了東方時事解讀的這一預測,可以說,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終於產生了一則我們等待性質的新聞。
 
●俄羅斯走到今天這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講具有一種必然性
 
而之所以東方時事解讀可以準確給出上述預測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在過去的兩年多的時間中,俄羅斯在所謂大“大歐羅巴計劃”的戰略誘騙效應下,在“人、總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的強大魅力作用下,走到今天這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講具有一種必然性。
 
●再談俄羅斯至今仍然不肯實質性調整的錯誤的全球戰略
 
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土耳其發生了那次“奇怪”的軍事政  變之後,在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軍機之後,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關係之所以可以頗為出乎意料的“突然翻轉”,其與俄羅斯始終抱著不放的所謂“大國心理”恐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所謂俄羅斯的“大國心理”就是:在俄羅斯的全球戰略定位中,始終將俄羅斯定義為未來歐亞大陸上唯一的能源、商品以及物流的供應商與運營商,並借此而支撐其為為世界性一流大國、並充任世界一極。
 
顯然,沙特與俄羅斯就能源合作方麵的新消息,從某種意義上就體現了俄羅斯的這份“大國心思”。
 
而綜合上麵的討論情況,想必大家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當國際局勢發展到2019年第一季度中後期的時候,俄羅斯仍然沒有根本性調整其錯誤的全球戰略。俄羅斯仍然幻想著其可以成為歐亞大陸上唯一的能源、商品以及物流的供應商與運營商。
 
●中俄戰略協調效率正在變得越來越低效和脆弱
 
而基於上麵的這一基本判斷,在中國看來,俄羅斯與中國就重大國際事務的戰略協調效率正在變得越來越低效和脆弱。尤其在中國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已將近一年以後,俄羅斯仍然沒有根據國際局勢的具體演化現狀就其早已不合時宜的錯誤的全球戰略做出本質性的反思或調整。
 
●西方全力打造的“歐佩克V2.0”
 
而在西方看來,西方對俄羅斯使出的手段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是相對準確的。這一點在俄羅斯與土耳其、俄羅斯與沙特的外交互動中可以看的十分明確。當然,等待俄羅斯和伊朗的,除了土耳其、沙特之外,還有一個卡塔爾。
 
可以說,如果俄羅斯與沙特可以在石油的層麵進行所謂的深層次合作,那俄羅斯與卡塔爾,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很可能在天然氣的層麵進行類似的深層次合作。此外,卡塔爾這個國家與伊朗之間也保持著某種“特殊關係”,這一點在之前的時事漫談中有過討論,這裏不做細致展開。
 
此外,即便在傳統的地緣政治層麵去觀察,我們也不難發現,土耳其這個國家對俄羅斯與伊朗而言,扮演的所謂重要能源輸送通道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正因為此,西方才會通過土耳其、沙特、卡塔爾這幾個國家“戰略誘騙”俄羅斯與伊朗,全力推動“大歐羅巴計劃”下的“新中東多邊安全框架”的相關進程。
 
通過上麵我們的分析,上述的、西方針對俄羅斯相關戰略的判斷和施展的相關手段還是很到位的,至少目前為止,伊朗也好,俄羅斯也罷,都被西方借用這一判斷牢牢的套在“大歐羅巴計劃”之下,可謂“前赴後繼”。
 
而具體反應在俄羅斯身上,就是至少在上麵新聞素材出現之前,俄羅斯仍然不肯實質性調整其錯誤的全球戰略。
 
在國際社會看來,俄羅斯的這一全球戰略的根本錯誤之處就在於俄羅斯不能根據具體情況的演變而動態評估自身的實力變化與國際局勢的變化,進而適當性的、相對靈活的調整自己的全球戰略。而西方的戰略恰恰是抓住了俄羅斯的這一弱點,可謂“投其所好、正中下懷”。這也是我們提請大家重視上麵這條等待性質的新聞素材以及其後續發展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在過去幾年裏,總體上表現得“願意相信這件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顯然,作為世界能源出口前三甲的美國、俄羅斯與沙特,如果真的可以聯手的話,加上美國與俄羅斯的硬實力,倒是可以在未來全球能源供應的層麵上造成壟斷。所以,從這一點上看,西方向俄羅斯傾力推銷的“大歐羅巴計劃”以及其下的“新中東多邊安全框架”不僅僅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礎,在經濟上似乎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礎(這裏的經濟包括了俄羅斯與沙特的石油生產、俄羅斯與卡塔爾的天然氣生產以及俄羅斯與土耳其的能源輸送通道問題)。而這也是俄羅斯在過去幾年裏,總體上表現得“願意相信這件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東段金融防火牆的另一種“構建形式”

需要強調的是,西方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如果真的將事情推進到至少表麵上形成所謂的美國、俄羅斯、沙特、卡塔爾等一杆國家組成的“歐佩克V2.0”版的地步,則原有的歐佩克組織,也就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了。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大歐羅巴計劃”以及其下的“新中東多邊安全框架”搭建進程的順利進行,西方完全可以將現有的歐佩克組織先拆掉、再重組,而且在這份“歐佩克V2.0”中所囊括的國家、恐怕會與“大歐羅巴計劃”以及其下的“新中東多邊安全框架”所囊括的國家高度重合,並且在西方的全麵控製之下。而西方則會在進入“歐佩克V2.0”的問題上設置“門檻”,想要參與其中的國家必須要讓西方滿意才可以進入,條件包括各個層麵,比如西方的民主標準、西方的軍事裝備體係、經濟特別是金融上向西方全麵開放門戶、針對謀個,或幾個特定國家,加入西方的政治、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陣營等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新的遴選過程”。

話說到這裏,想必大家不難看出,這一所謂“新的遴選過程”恰恰客觀上成為了已經基本正式成型的“中東段金融防火牆”的另一種“國家捆綁形式”,並在其正式成型的最後階段,至少在表麵上將俄羅斯的“經濟利益”也融合其中,使得“大歐羅巴計劃”與旗下的“新中東多邊安全框架”對俄羅斯與伊朗而言,更具戰略欺騙性。
 
【背景】上麵提到的這個所謂的“歐佩克V2.0”版本,西方構建其的目的是否也有一定程度上對衝中國人民幣原油期貨上線先導效應的作用。而在西方看來,因中國因素暫時不能輕易使用的對俄羅斯“最致命金融攻擊手段”與“升級兩場戰爭(烏克蘭與敘利亞)手段”,是否某種意義上可能被西方通過這種“正中俄羅斯下懷”的方式所取代,並成為西方實質性消化俄羅斯的新手段或新特征?
 
●運行將近一年的中國攻擊性金融布局成果斐然
 
【時事漫談】國際形勢發展到今天,雖然俄羅斯本身還沒有被西方完全實質性消化這一點沒有發生變化,但對於中國而言,中國的攻擊性金融布局卻一直在層層推進。顯然,相比前者,這是國際形勢、或國際角力上的一個新變化。
 
可以說自2018年3月26日人民幣原油期貨正式上線至今將近1年的時間裏,中國的攻擊性金融動作非常密集。在金融層麵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央行,包括美聯儲,都采用了更接近中國央行相關表態的說法。
 
另外,到了今天,大家在討論未來使用該放寬貨幣還是應該緊縮貨幣的問題上都開始傾向於放寬貨幣。而這一巨大的變化,首先就得益於人民幣原油期貨正式上線後,積累至今的先導效應的釋放。

而這份所謂人民幣原油期貨正式上線後的先導效應,就是中國的攻擊性金融布局的一個具體表現。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中國自2018年3月至今開始的攻擊性金融布局取得了一個非常好的階段性成果。而作為這種效果不錯的階段性成果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中國人民銀行釋放的信息開始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走向客觀上正在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在這種巨大影響力下,即便是當年一手遮天,一呼百應的美聯儲也開始不得不跟隨中國央行的腳步、被迫發布終止加息,甚至或考慮調降利息的聲音。
 
●“歐佩克V2.0”在西方力求拆解中俄戰略協調的過程中僅是輔助手段
 
所以,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再返回到剛才的問題,如果西方在自身金融霸權遭到來自中國因素劇烈衝擊的情況下,僅僅依靠“歐佩克V2.0”的小把戲、就想要達到快速完成實質性消化俄羅斯的目的恐怕難度極大,至少因期間會顧忌自己的金融安全與穩定問題,而效率會較低。
 
可以說,在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認可、至少是重視的情況下,西方的金融霸權照比2015年轉折年之前可以說變得越來越脆弱。所以,“歐佩克V2.0”雖然在客觀上有緩解、淡化、對衝人民幣原油期貨先導效應的作用,從而破壞中俄戰略協調的意圖,但本質上隻能算是西方若幹綜合手段中的一個輔助手段。

需要強調的是,所謂一種輔助手段更多指的是西方用於拆解中俄戰略互信這一點而言。而對於中俄戰略協調,前文已經說過,目前的情況恐怕不容樂觀。這一點從雖然中國人民幣原油期貨正式上線已有1年有餘,但俄羅斯至今仍然在謀求與沙特,甚至美國進行更深入的能源合作的殘酷現實看的非常清楚。
 
在西方看來,隻有實質性瓦解中俄戰略互信,其對俄羅斯本身的實質性消化進程才可能快速、有效地得到推進。盡管在西方的認知中,這一過程最終無法繞過半渡而擊的巨大戰略風險,但對於西方資本邪惡勢力而言,不把所有可能性都嚐試到、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
 
【背景】提到了中國戰略互信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下在春  節期間觀察到的一個現象,那就是中美貿易談判似乎並沒有因為上次美國宣布正式引渡孟晚舟女士(注意:美國雖然宣布但未能最終落地施行)一事而中斷。最新的消息是,雙方在2月14-15日在北京展開第三輪高級磋商。中方的代表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  理、中美全麵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美方的代表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
 
記得當時我們曾經就美國宣布正式引渡孟晚舟女士做過相關討論,當時討論的結果是:鑒於美方的做法,建議中國代表團完全可以提前從美國返回,拒絕與美國繼續磋商。但目前的實際情況卻與東方時事解讀的建議恰恰相反,那麽,中國在沒有中斷與美國的貿易磋商的背後是否有“主觀上”將“必要時刻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的戰略考量?
 
●中國未提前終止貿易談判、確實在客觀上造成俄南亞政策的加速搖擺
 
【時事漫談】首先要強調的是,“可以考慮提前中止談判”是東方時事解讀事先給出的建議。
 
從事實的演化來看,可以說,中國沒有終止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在客觀上確實造成了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繼續朝向不利於中國方向移動的情況發生,或者說客觀上加速了俄羅斯就此問題最終決定的決策進程。
 
上文中給出的有關俄羅斯與沙特,甚至美國謀求就能源合作問題深度合作的相關新聞素材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同樣,在開始我們討論的關於英法德為伊朗開出的附帶苛刻條件的所謂“商業結算方案”問題上,俄羅斯最終的默認態度(通過所謂同意歐元結算一事客觀上造成默認,至少是不反對的效果)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顯然,在美方通過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女士一事測試中國是否會因此終止談判後(當時東方時事解讀給出的建議是:中國不妨提前終止談判),中國並沒有立刻終止與美方的談判,顯然,中國的這一舉動釋放的信號就是,中國至少客觀上默認了美國的這種借貿易磋商為手段主觀上達成金融維穩的戰略企圖。換言之,中國通過這種方式向外界釋放了中國有意暫時放緩對西方金融市場的強烈衝擊,有必要強調的是,這顯然與在2019年1月底之前的情況有所不同。
 
所謂的強烈衝擊,大家可以參考2018年中國國慶之後到2019年1月底之前這段時間,因中國因子的強烈衝擊,西方金融市場出現的強烈動蕩,在這段時間,一方麵是美國股 市的長時間暴跌、另一方麵,則是美國金融當局的艱難護盤。
 
而在東方時事解讀看來,雖然客觀情況上造成了一些事實,比如加速了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的決策進程,但是否現在就對中國在“主觀上”將“必要時、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的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一事、要下最後下定論還為時尚早,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中國主觀上將“必要時刻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的觀感越來越強烈
 
雖然我們最終沒有就此事下定論,但鑒於東方時事解讀之前已經對俄羅斯的南亞政策(對華政策”在反複強調“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的觀點,因此,隨著國際情勢的演化,隨著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決策進程的加快,這種判斷的警示作用越發變得明顯。可以說,目前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朝向對中國不利的方向、已經且還將出現明顯的搖擺。
 
而基於國際局勢已經演化到2019年第一季度中後期,且“時間已經到了”,再加上之前我們做出的對俄羅斯“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的相關判斷,如果我們假設中國通過“有意暫時放緩對西方金融市場的強烈衝擊”這一動作向各方釋放已經準備或考慮將“必要時、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則似乎更加符合現在國際局勢的最新情況。尤其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互動情況!
 
●如果.......則,意味著國際局勢或者說南亞局勢已處於劇變前夕
 
如果在後續的觀察中,這一假設最終被證實,則在中國正式將“必要時、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的背後,意味著國際局勢或者說南亞局勢已處於劇變前夕。至少中國已經確認如此!
 
【背景】這種情況不禁讓人想起了2015年的“七月流火,八月未央”。記得當年中國也是在俄羅斯仍然不肯調整其錯誤的中東政策的情況下,最終以中國的核 心利益為依歸,主動調整了自己的對外政策,最終,中國的這種政策調整迫使當時的西方與俄羅斯不得不跟隨調整,這才有了後麵的“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以及俄羅斯“終於出兵”敘利亞。似乎今天的國際局勢與2015年頗有幾分神似。

此外,我們目前就中國在沒有中斷與美國的貿易磋商的背後、是否有“主觀上”將“必要時、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的戰略考量這一問題上的相關討論,本身就有一種頗為“混沌”的感覺。而各方似乎也在通過不同的手段對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的最終走向、在進行密切的觀察與測試。

為了更好的討論這一問題,我們不妨看一下接下來的這條新聞素材。

人民日報駁斥土耳其涉疆言論:反恐雙重標準損人害己
 
【北京消息】據有關媒體2月13日報道,近日,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就中國新疆地區有關情況和政策進行無端指責和批評。土方有關言論嚴重違背事實,純屬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的惡意抹黑行為。中方堅決反對這種極其錯誤、極不負責的行為,已向土方提出嚴正交涉。
 
【時事漫談】在2015年有關“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相關討論中,東方時事解讀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就是“俄羅斯因時間因素客觀上形成的妥協”的情況。詳細內容,可參閱當時的《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再談俄羅斯曾經的“時間因素的妥協”

所謂“時間因素的妥協”,就是在2015年年初的時候,東方時事解讀曾經就俄羅斯錯誤的中東政策給出過一個判斷,即:如果俄羅斯在2015年7月底仍然不肯調整其錯誤的中東政策,進而配合國際社會,實質性的打亂或有效幹擾對國際社會之中東共同利益危害極大的“西方微調後中東戰略”的話,那麽,中國將基於自己的核 心利益為依歸,主動調整相關政策。

●伊核問題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地區性問題,而是世界性問題
 
無獨有偶的是,今天開篇討論的所謂伊朗和協議就是在2015年7月簽訂的。可以說,當時伊核協議的簽署(所謂伊核協議的後續發展前文已經詳細討論過,這裏不做贅述)就意味著俄羅斯在客觀上處於一種最終因“時間因素”而妥協的狀態,即上麵我們提到的“時間因素的妥協”。也就是俄羅斯在2015年7月以簽訂伊核協議為標誌,最終未能實質性的打亂或有效幹擾對國際社會危害極大的西方微調後中東戰略。
 
最終,因為中國的主動戰略調整,不論是在主觀還是客觀上、都造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直到九月授衣(2015年9月底,俄羅斯複盤敘利亞政策,出兵)”的局麵。而在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之後,西方被迫全麵調整其相關戰略,將全部戰略壓力集中於俄羅斯身上,而俄羅斯則西方被迫調整之後,也被迫調整自己的相關戰略,最終出兵敘利亞。

事實上,在東方時事解讀的跨度已長達十多年的討論中,所謂“伊核問題”從來就不是一個地區性問題,而是一個國際性問題。絕不是一個單純的敘利亞問題或巴以問題所能夠替代的。可以說,我們對“伊核問題”的定位是非常高的。
 
在東方時事接的評估中,“伊核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的文本”定義的是全球新秩序的問題,尤其是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問題。可以說,2015年的“七月流火,八月未央”這個果,與“伊核協議”的簽訂特別是簽訂時間這個“因”也密切相關。而2015年7月俄羅斯最終“說服”伊朗與西方簽訂“伊核協議”,正是所謂“時間因素妥協”的形成標誌。
 
而事實上,中國也在此之後,就在2015年7月31日之前、就主動且迅速通過一係列方式調整了相關政策,從而有了所謂的“7月流火,8月未央”。
 
所以,上麵將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情況與今天的國際局勢(注:中國這次未中止與美貿易談判,從而客觀上加速了俄羅斯之南亞政策的調整進程)做類比是比較貼切的。

●2015年俄羅斯“時間因素妥協”與今天何其相似

在上文中,我們就英法德向伊朗提出附帶苛刻條件的所謂“商業結算方案”問題進行了討論,對其性質有過詳細的論述,而這本質上就是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的後續發展的真實情況。頗為巧合的是,俄羅斯在英法德提出這一苛刻方案後,通過讚同歐元結算的方式對這一方案表達了默認或不反對的態度,這一點也與2015年俄羅斯最終因“時間因素妥協”最終簽訂“伊核協議”的情況極為相似。至於那份“伊核協議”後續發展,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詳細討論過了,其對伊朗或國際社會而言,就是一個巨大的戰略陷阱或戰略騙局。
 
●以上的分析再次強化了這種“主觀提前”的觀感
 
那麽在這個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對中國正式將“必要時刻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一事雖然沒有下最後的結論,但可以說,以上的分析再次強化了這種“主觀提前”的觀感。
 

【背景】如此看的話,今天英法德針對伊朗提出的所謂“商業結算方案”以及這前後俄羅斯的相關表現,對比2015年來說,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閹割版伊核協議V2.0”版本,那西方是否有通過這種形式“非正式”宣布中東段金融防火牆已經正式成型的戰略意圖呢?
 
【時事漫談】如果從“儀式感”的層麵去觀察,西方的中東段金融防火牆距離宣布正式成型似乎還差一些細節沒有完善。不過如果我們從時間因素以及當前中東局勢的實際情況看,尤其在西方“N步並N步”的迫切推進下,中東段金融防火牆之正式成型頗有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感覺。
 
不過,為了嚴謹起見,我們不妨仍將目前的中東段金融防火牆定義在“基本成型”的層麵上,而且從已經基本成型的中東段金融防火牆也衍生出很多細節問題同樣值得大家密切關注。其中之一就是上麵新聞素材中提到的土耳其粗暴幹涉中國新疆事物的相關內容。
 
●土耳其的突然跳出本質上也是這種邏輯分析的必然結果
 
土耳其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拿“疆獨”問題說事兒,可以說,在東方時事解讀的評估上,是一個國際局勢有了比較重大變化的具體表現。而且土耳其的“大放厥詞”恰恰出現在俄羅斯就歐盟對伊朗退出的所謂“商業結算方案”表現為默許狀態之後,也出現在......俄羅斯謀求與沙特,甚至是與美國就能源問題有深度合作的可能性.......這一新態勢出現之後,更出現在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搖擺之後(俄羅斯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決策進程加速)。

從這一新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出,雖然西方基本收口狀態的中東政策(基本成型狀態的金融防火牆)遭到中國因素的衝擊與幹擾,但基本並無大礙。因為中國到目前為止,就中東方麵的投入始終是十分謹慎的,可以說仍處於“中東無私利”的狀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西方之中東政策從基本收口到正式收口的主要障礙、或金融防火牆從基本成型到正式成型的主要障礙、仍然來自俄羅斯與伊朗。
 
●對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的“反華性”要有清醒的認識
 
由於西方之前就已經將其戰略焦點提前跳轉到南亞方向,目前,恐怕也正是看到了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發生了比較明顯的動搖這一變化後,西方瞄著拷問與催促俄羅斯之南亞政策和對華政策最終走向問題、終於打出了土耳其這張牌,也就是土耳其公開的在“疆獨”問題(三獨問題)上找茬,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麵上對中國發難,從而替西方為俄羅斯的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玩了一出”仙人指路”。
 
在這裏額外說一句,對於土耳其這個國家,尤其是發生過那次“奇怪”軍事政  變的土耳其,大家務必要有明確清醒的認識。那些至今為止仍然把土耳其看做是國際社會一員,看做是抵抗西方中堅力量的媒體或者專家應該醒醒了。在看到今天土耳其公開拿“三獨問題”發難中國後,不難看出,持上述觀點的人,明顯對土耳其這個國家,尤其是軍事政  變之後的土耳其缺乏明智的認識。
 
●在我們的評估中,土耳其跳出來向中國發難隻是時間問題
 
而在東方時事解讀的評估中,對土耳其這個國家,尤其是軍事政  變後的埃爾多安政府始終是保持高度警惕的。熟悉東方時事解讀的朋友想必對西方如何高效利用土耳其這幅“白手套”、最終將俄羅斯之中東政策套進死胡同的過程記憶猶新。也正是鑒於對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的這份本質認識,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國際局勢的演化,土耳其跳出來向中國發難隻是時間問題。
 
也正是因此,在巴基斯坦新政府之前發出過將“土耳其因子”引入南亞的聲音後,東方時事解讀將這一現象、列為巴基斯坦內部“已經有了變化”相關判斷的根據之一。
 
●俄羅斯無法割舍的“土耳其情節”
 
而在西方最終將土耳其這張牌打在中國身上這一最新情況看,至少在這一情況的背後驗證了兩件事:
 
第一、之前我們所擔心的,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確實在中國未終止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的背景下,開始向不利於中國的方向快速滑動;
 
第二、鑒於俄羅斯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的這一新情況,西方便理所當然的打出了土耳其這張對俄羅斯而言極為特殊的牌。
 
而這份所謂的“極為特殊”,主要就體現了土耳其在俄羅斯至今仍然不肯調整的錯誤的全球戰略中扮演的所謂重要能源輸送通道的角色。
 
●土耳其在西方的策劃下“完美”完成對俄羅斯的“仙人指路”
 
如同上文所述,俄羅斯的這份錯誤的全球戰略,或至今仍然拒絕調整的全球戰略通過其到目前仍然謀求與沙特,甚至美國就能源深度合作問題進行接觸一事展示的淋漓盡致,而在這份所謂“歐佩克V2.0”的合作計劃中,俄羅斯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過地緣上對俄羅斯及其重要的“土耳其通道”。而這又反向加重了土耳其這個國家在俄羅斯全球戰略決策上的吃重。
 
想必,這也是西方敢於在這個時候表麵上是朝著中國、本質上是揪著俄羅斯、在“三獨問題”大打土耳其牌的主要原因,而土耳其也因為其對於俄羅斯的這種戰略吃重,在西方的策動下,“完美的”對俄羅斯打出了一記“仙人指路”。
 
而所謂的“仙人指路”指向的就是中國,指向的就是南亞,指向的就是“三獨問題”,指向的克什米爾,指向所謂的在中國周邊玩聯合反恐。而需要參與的人,首先一個,顯然就是俄羅斯。而從這個層麵我們再去看土耳其的這次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看似突然,實際上正是上麵我們分析的這種邏輯發展的必然產物之一。
 
而最新的消息是,針對土耳其本次“出色完成的任務”,西方也給與其相應的獎賞。據有關媒體報道,土耳其執法人員在1月12日采取行動,抓捕超過一千名2016年未遂政  變相關嫌疑人。對於土耳其這個國家,其未來如何暫時不去討論,至少在現在,在西方看來,土耳其不失為一枚“高效棋子”,且在接下來的最終套取俄羅斯之南亞政策的問題上或有大用。
 
●中國是否主觀上將“必要時刻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仍需繼續觀察
 
最終我們仍然需要強調的是,由於中國沒有終止與美國的商貿談判,客觀上確實造成了俄羅斯之南亞政策或對華政策朝向不利於中國的方麵移動,而鑒於此,雖然我們對中國是否已經將“必要時刻將俄羅斯推上被西方實質性消化快車道”這一戰略工具提前放入“工具箱”沒有得出最後的結論,但鑒於已經發生的種種時事看,我們的這種猜測或者預期的觀感越來越強烈。隨著國際局勢的進一步演化,我們不妨在時事中密切觀察,從而一方麵大膽假設,另一方麵,也將小心求證。

所有跟帖: 

在誰都離不開誰以世界裏,搞對立,製造紛爭,可惡…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0/2019 postreply 20:19:17

這就是西方文明練了上千年的葵花寶典:大家齊心揍老大。 -流沙河上- 給 流沙河上 發送悄悄話 流沙河上 的博客首頁 (10533 bytes) () 03/31/2019 postreply 03:00:38

所以西方國家誰都不!!!現代社會的基本概念 - 國家/憲法/選舉/科學/工程/技術/人權/平等/互聯網/計算機/航天等等都是中國 -不好吃懶做- 給 不好吃懶做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31/2019 postreply 06:34:32

過與不及都是錯誤。象西方文明有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有最黑暗的地方。 -流沙河上- 給 流沙河上 發送悄悄話 流沙河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9 postreply 17:37:48

胡扯的厲害,還鼓吹去挑釁俄羅斯,前幾年還信誓坦坦的說中俄如何配合 -austraveller- 給 austraveller 發送悄悄話 austravelle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9 postreply 07:34:09

文中哪裏說了中國去挑釁俄羅斯? -thrawn- 給 thrawn 發送悄悄話 thraw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31/2019 postreply 09:11: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