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來了,破舊立新,童謠也與時俱進了。
毛澤東時代的童謠有個特點,就是歌頌黨、歌頌領袖、嘲諷“帝修反”,用現在話來說句句不離“主旋律”;字字充滿“正能量”:
“天上星,亮晶晶,數呀數呀數不清。最亮一顆在哪裏,最亮一顆在北京。北京北京天安門,毛主席是我們大救星。”
“我是一個小畫家,畫了一朵大紅花。紅花獻給毛主席,毛主席見了笑哈哈。”
“小汽車,滴滴滴,裏麵坐著毛主席。毛主席掛紅旗,氣得美帝幹著急。”
那時的孩子們,從小到大,一直被政治包圍著。
文革伊始,有些工農兵還編了一些新童謠,雖然鏗鏘有力,但不免粗俗: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專吃杜魯門。杜魯門他媽,是個大傻瓜,床上吃床上拉。”
杜魯門是什麽人,孩子們並不十分清楚,隻知道他是侵略朝鮮的美國總統。
聽這名,“肚魯門”,大腹便便的能不是個大壞蛋?美帝都是大壞蛋!
詛咒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童謠還有: “肯尼迪,啃地皮,不啃泥地啃地皮。”
“大蘋果紅又紅,我是中國好兒童;坐飛機、扔炸彈,炸死美國王八蛋。”
“李承晚,不要臉,買塊胰子買塊堿,先洗屁股後洗臉。”
“報告司令官,你的老婆在台灣,沒有褲子穿。偷了兩分錢,剪了半尺布,蓋住了小B露出了大屁屁。”
後來劉少奇成了黨內最大的走資派,學校的老師們又緊跟照辦地編輯了“新時代新童謠”,讓孩子們在遊戲時吟唱,孩子們覺得不好聽,但是老師說不唱不行,不唱就是壞孩子: “打的打的打,打倒劉少奇;打的打的打,打倒王光美”。
“劉少奇,會挑水,一挑挑了個王光美;王光美,會彈琴,一彈彈了個鄧小平;鄧小平,會掏沙,一掏掏了個廖沫沙。”
“香蕉蘋果大鴨梨,好吃不給劉少奇。”
類似不知出處的革命童謠還有: “我是李向陽,堅決不投降。敵人來抓我,我就跳圍牆。敵人拿炮打,我就鑽地道。地道裏有張紙,我就拉泡屎。敵人進地道,踩了一腳屎。”
“小地雷,鐵西瓜,叔叔懷裏抱著它,鬼子夢裏也害怕。早也怕,晚也怕,關住窗子睡著了,地雷就在他床底下。線一拉,就開花,炸的鬼子回老家,哇哩哇啦直叫媽。”
“一朵紅花紅又紅,劉胡蘭姐姐是英雄。從小生在舊社會,長大成為女英雄……(中間不記得了,大家補充)毛主席提詞八個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輕輕輕,輕輕輕,我在家裏跳牛皮筋。來了三個鬼子兵,搶走了我的牛皮筋。他媽的,他媽的,我要剝他的皮,抽他的筋。”

“從前有個周扒皮,半夜起來去偷雞。我們正在做遊戲,一把抓住周扒皮,周扒皮!”
“董存瑞,十八歲,參加革命遊擊隊;炸碉堡,犧牲了,全國人民流眼淚。”
林彪事件後,又有革命教育家及時編出了兒歌,供孩子們吟唱: ”飛機飛的高,炸死鬼林彪。林彪不投降,炸死他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