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曾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稱得上黨的良心人物 周誌興

摘要:每當說到共產黨的良心,人們都會說,胡耀邦、朱厚澤,也有說閻明複,我要在這個名單上加上一個人,就是胡啟立。

我和胡啟立有過近距離接觸,那時候,他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我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小幹部。
那是1988年,劉少奇誕辰90周年。我當時剛剛離開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劉少奇研究組,受命創辦中央文獻出版社。正是全民經商的時候,中央文獻研究室也要創收改善幹部生活,說通了主管的中央領導鄧力群,批準成立中央文獻出版社。
為了劉少奇誕辰90周年,我們要出版一本畫冊《共和國主席劉少奇》。這一年,是毛澤東誕辰95周年,劉少奇和周恩來誕辰90周年。毛周都出了畫冊,劉也不例外。取名“共和國主席劉少奇”,是因為他的早期活動以地下工作為主,實在是照片太少。
我既是劉少奇研究組的老人,又是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社的籌備負責人之一,這個任務我責無旁貸。印刷廠幾經變化,選定了位於福州的福建彩印廠。
我在廠裏事情做完了,要搭飛機回北京。出發去機場時下了大雨,省委招待所的人勸我,這麽大雨,飛機也飛不了,而且,胡啟立也住在這裏,他也是這架飛機,他不到飛機不會飛,你就和他一起,跟著他的車就行。
我覺得是好主意,就照辦。
沒想到,到了機場,因為乘機人太多,機場看我沒有到,把我的票賣了。
我頓時著急了。急中生智,我撒了一個謊,說我是和胡啟立同行的,把我的票賣了不行。機場還不錯,廣播找人,把買我票的人找到了,承諾第二天一定給他解決一張票,這我才上了飛機。
這架飛機沒有頭等艙和公務艙,我坐在第二排,前麵就是胡啟立和他的秘書。坐定以後,啟立回頭和我說話,問你是哪個單位的?我回答是中央文獻研究室,他自語了一聲,呃,是李琦那裏的。接著問我,你下飛機有人接你嗎?沒人接就搭我的車。
這一句話,我記了三十多年。
一個政治局常委,坐經濟艙,還如此關心一個小人物。
現在,1929年出生的胡啟立現在95歲了,他還是我同一天生日。他住在離我不遠的一個院子裏,我有時候會去這個院子,聽他的鄰居說,他還常常在院子裏散步,隻是不說話,一個人靜靜地走。
希望他健康長壽,闖過百年大關。
長壽的老人就是曆史的見證,做過國家領導人的胡啟立更是。
當年,他是被作為接班人培養的。
胡啟立是陝西榆林人,北大才子,在解放前,還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也是根正苗紅。他於1978年至1980年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1980年至1982年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市長。
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入選中央書記處成為書記處書記,那個時候胡啟立才53歲,比書記處候補書記喬石還小,是整個書記處年齡最小的男性。
他進入了上升的快車道。
在十二屆五中全會上,他不僅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而且在增選和調整後的書記處書記排名中大踏步地跨到了胡耀邦之後萬裏之前。
增選和調整後的中央書記處由十一位同誌組成。他們是:總書記胡耀邦,書記胡啟立、萬裏、餘秋裏、喬石、田紀雲、李鵬、陳丕顯、鄧力群、郝建秀、王兆國。
在十三屆一中全會上,胡啟立再進一步,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並負責中央書記處日常工作。
在胡啟立的成長過程中,有兩個人對他影響很大。
一個是萬裏。
我認為,他和萬裏首先是思想上相通。他在懷念萬裏的文章中寫過,萬裏不讚成“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提法。
在討論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過程中,圍繞資產階級自由化這個概念產生了不同意見。萬裏明確表示,不讚成這個提法。他在中央一次會議上公開說,我們在思想領域的主要問題,一是封建主義的遺毒,一是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無產階級沒什麽自由化,資產階級也沒什麽自由化。
他還認為,對全人類創造的共同文明成果要敢於學習和借鑒。他對那種凡是一提到自由、民主、平等、博愛就斥之為資產階級的觀點頗不以為然。一次,他在書記處會議上說,我們把一些好的東西,比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都拱手送給了資產階級,我們共產黨人還剩下什麽?就剩下批判啦,鬥爭啦,專政啦,這怎麽能行!
萬裏在工作上也給過胡啟立很多指導。
1980年,51歲的胡啟立當天津任市長。這是他初次主持一個特大城市政府的全麵工作。一上任,就麵臨一場嚴峻的考驗。
1976年唐山大地震對天津的毀壞極大,此時的天津依然是滿目破爛殘敗據不完全估計,全城約15萬居民住在馬路上。
天津人愛調侃,自嘲地給自己居住的城市總結了“三大怪”,叫作“高樓不住住在外”,“汽車沒有自行車快”,“自來水能醃鹹菜”。
這年秋天,天津大學操場上一大片抗震棚發生了火災。臨建棚連綴在一起,救火車開不進去,風一刮,頃刻間濃煙滾滾,火燒連營。這是天津大學臨建棚的第二次火災。許多人家僅以身免,衣物家具均付之一炬。一把大火點燃了百姓心中的怨憤,大量居民自發地聚集到一起,哭著喊著叫著,點名要見市長。
當時胡啟立正在北京開會,趕回天津,直奔火災現場,當即被義憤的人群所包圍。四周怨責聲一片。
胡啟立鞠躬道歉,說:請大家推選代表,明天一早到市政府來開會,我們聽取大家意見,共同研究怎麽解決大家的生活問題。他當眾承諾,從現在起,市政府抓緊修房蓋房,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大家明年回家過年!
老百姓不喝彩,因為他們不信。政府官員也不喝彩,說:市長,一年之內讓市民回家過年,你這個講話冒了。在你之前幾位市長都講過同樣的話,但是沒一個兌現的,你現在又講,沒人信了。天津的現狀是人均住房麵積不足5平方米,地震中又損壞了上千萬平方米,缺口太大了。做不到就不如不說,再給老百姓開空頭支票,隻能失信於民。
這時候,他想到了時任常務副總理的萬裏。晚上,跑到北京向萬裏請教。見了萬裏,把天津的形勢如實匯報,然後說,我下了決心,要解決15萬市民長期住在馬路上的問題,請你支持。
萬裏說:工作我支持,要錢我沒有。胡啟立說,我不跟你要錢,請你到天津去視察一下,上綱上線地發一通火,把天津工作狠狠批一頓,責令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萬裏說,就這個?胡啟立說,就這個。萬裏說,行,這個忙我能幫。
萬裏迅速來到天津,把天津的市容看了個遍。看著看著,他真的動了氣了。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領導幹部大會上,萬裏講話,講著講著就動了肝火。
他說: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地震都過去好幾年了,你們自己住在大樓裏,還有那麽多老百姓住在既不擋風、又不避雨的臨建棚裏,住在大馬路上,天津這麽大個城市,髒亂差的狀況在全國都少見,你們這些年在幹什麽?就這麽為人民服務嗎?就這麽對老百姓負責嗎?你們的階級感情到哪裏去了?
萬裏當著全體幹部的麵,指著在主席台坐著的胡啟立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提高了嗓門,聲色俱厲地問道:你們想不想把天津市的麵貌變一變?你們有沒有決心和能力把天津這個狀況改一改?如果不行,做不到,你們說一聲,我回去向中央報告,先撤換你們,換人!
萬裏下來,怕天津市委官員臉上掛不住,問胡啟立:我今天火氣是不是太大了?過了吧?胡啟立連聲說,不過,正好!
萬裏的批評老百姓知道了,他們高興了,都知道中央不滿意,天津挨批了;各級領導幹部坐不住了,都知道再不改變天津麵貌既對不住廣大百姓,也沒法向中央交代。原來壓在胡啟立一個人身上的壓力,現在變成了全市領導幹部共同的壓力。
胡啟立在天津還解決了很多問題,他也得到了曆練。
本來,中央讓他去天津,就是為了讓他得到更多的地方工作經驗。這個目的達到了,1982年把他調到中央辦公廳主任,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胡啟立剛到中央工作時,因缺乏經驗,處理一些問題常感到左右為難。每當碰到棘手的問題,他總是習慣性地找萬裏。
當時全國人大老領導提出,要在大會堂西側修建全國人大辦公樓,給中央打了專項報告。胡啟立心裏想,國家門麵的天安門廣場上,不能見縫插針地都蓋成辦公樓,總得給老百姓留一個文化娛樂的地方吧。於是就把這份報告壓下了。
為了慎重穩妥起見,他向耀邦口頭報告了人大這份報告的事。耀邦的意見是,全國人大已經有了辦公場所,沒有必要再蓋大樓;二者,不能把中央國家機關都建在天安門廣場;再說,中央也拿不出這筆錢來。聽了耀邦的意見,啟立就沒將人大的報告提交書記處討論。
沒幾天,有人私下告訴他,你闖大禍了,捅大婁子了。
原來,全國人大那位老同誌遲遲沒見批複,就追問報告壓在誰那兒了。人說是壓胡啟立那兒了。老同誌火了:誰是胡啟立?他是幹什麽的,敢壓我的報告?
胡啟立得知了消息,頗為緊張,既不能說是我的意見,也不能說是耀邦的意見,還不能當麵向老人解釋。怎麽辦呢?隻好又去找萬裏想轍。萬裏說,你容我想想。
過了兩天,萬裏說,有了,我讓他們查檔案了,周總理生前有指示,大會堂西邊那塊地留作將來建一個國家級的歌劇院用。周總理的指示把我救了。胡啟立讓人把這話傳給全國人大。於是沒人再追問。這才給今天的國家大劇院留了塊地。
對胡啟立影響最大的人是胡耀邦,他自己說,如果有人問我,什麽人對你的影響最大、最深刻?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耀邦同誌!
胡啟立1955年被選為全國學聯主席,第二年進入團中央當普通幹部,1964年被增選為團中央候補書記,一直在胡耀邦領導下工作。到了1982年,他擔任了中辦主任,胡耀邦是總書記,又是他的直接領導。
我的兩個直接領導都當過胡耀邦的秘書,我知道,耀邦的人格魅力是可以傳染的。和胡耀邦一樣,胡啟立開放開明而且接地氣。
不過,此後的發展是,一個眼看就要登頂的人,突然遇到了閃電雷鳴,被打下山底。
1993年,他被任命恢複設立的電子部部長。在這個崗位上,他做了不少事情,1998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再度進入“國”字號領導行列。但是,他已經近70歲了,在政治舞台上,接近謝幕了。
確實有記者這樣問。胡啟立有過這樣的回憶:
1993年3月15日。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全體會議前,他被記者圍住,問:“您過去是政治局常委,每次開會都坐在主席台上,如今坐到了台下,對此您有何感想?”
他坦然地回答說:“過去我總跟別人講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為什麽輪到我自己就隻能上不能下呢?”
這話,多少有點“官味”,但是,應該是出自他的本心,因為,不管他有多少缺點錯誤,從本質上看,他是一個大寫的人。

所有跟帖: 

他也是六四的犧牲品 -weed123- 給 weed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5/2025 postreply 07:55:27

文革前團中央是三胡二王。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5/2025 postreply 08:10:19

胡耀邦、胡克實、胡啟立、王偉、王照華。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5/2025 postreply 10:32:31

良心需要,但往往不是領袖的主要素質。但一個團隊裏,領袖手下需要有良心的人。-:)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5/2025 postreply 18:18: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