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人中北京那個審稿人(當時不是匿名審稿,都是手寫)說沒人這樣設計實驗,說實驗設計不合理,就退稿了。隨後我校給文革耽誤的一代提職稱,學校花錢出了個校報增刊(什麽爛東西都可發),就在這增刊發表了,大約不到兩頁。
我校學術大牛(當時全國也屬大牛)到國外開學術大會回來,說意大利學者也這樣設計實驗,在大會上交流了結果。結果隨後發在science。該大牛拿去我的實驗結果,又根據我的實驗設計擴衝一下,發在一國外期刊(連鳴謝都沒有)。隨後他的實驗室幾十人做了幾十年這東西。中國所有的同類實驗室擴衝研究了很多年。直到現在某些人還在擴衝中。
很搞笑的是,因我是中國第一個發表的,隨後幾年很多類似文章我是審稿人之一(每次審稿給8到20元,很大一筆錢。當時我月工資84元)。包括我們自己實驗室的人的文章,還有當年審我稿的那人。那人肯定死了,當時我是給通過的。90年代中期回國時,還隨便審了前同事的文章,當然是通過。審稿fee不知給了誰(那時同事拆信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