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殖民主義的怪圈
蔣聞銘
現代科學興起,歐洲人開始倚仗著洋槍洋炮加先進的航海技術,做強盜征服美洲和亞非世界。殖民主義,野蠻血腥,勢不可擋。不過強盜和強盜,分贓不勻,就又打了起來。最厲害的兩個,西班牙和英國,打得難分難解。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發源地是英國,所以英國人更厲害些,打來打去,最後是英國人打贏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前無古人。但是英倫三島,巴掌大的一塊地,就那麽多人,要把歐洲其他國家的殖民地都占去,也不可能。最後大家妥協,劃分勢力範圍。這就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
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各國有先有後,發展程度也大有不同。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在英國發生,新社會新思想,在洛克那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學社會理論,慢慢向歐洲大陸發展傳播,生根發芽,到思想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整整一百年,才確立了平等自由博愛的新的社會理念。不過到了那個時候,國與國之間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也沒有變。拿破侖本質上還是屬於舊文明的征服者,盡管他在征服歐洲大陸的過程中,摧毀了歐洲封建的土地製度,傳播了啟蒙思想。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初,後起的歐洲內陸強國,德國,俄國,奧匈帝國,政治經濟製度,和英美的自由資本主義製度,也有本質的不同。這些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包括日本,都沒有經曆過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革命。社會製度和價值觀念,還沉浸在掠奪征服的舊文明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自由資本主義風雨飄搖,專製獨裁的政治製度,勃然興起。大戰結束,大英帝國衰落,美國成了自由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羊。美國這個國家,和英法德日俄不同,沒有曆史包袱,是在一張白紙上,按照現代文明的社會設計建立起來的全新的資本主義國家。比如在中國,英法德日俄,都搞過殖民主義,但是美國沒有。中國的小說電影,講到近代,會講到租界,有法租界,英租界,就是沒有美租界。為什麽呢?因為美國從沒有在中國搞過殖民主義,沒有侵占過中國的一寸土地。
從一戰後美國政府就一直倡導的民族自決運動,二戰結束後,在全世界蓬勃發展, 民族要解放,國家要獨立,成為世界潮流。同時以蘇俄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向全球擴散, 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於是很快走向了衰落。世界進入了新舊文明和平競爭的冷戰時期。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二戰結束後席卷全球的民族自決的浪潮,使西方列強維持殖民統治的成本,急劇上升。殖民主義得不償失。麵對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咄咄逼人的攻勢,在整體上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搞得元氣大傷的西方民主世界,在美國的引導下,審時度勢,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拋棄舊文明人征服人的思維模式,全麵放棄以殖民統治為基礎的舊的國際秩序。資本主義世界,在內部,以相對溫和的方式,引進了各種形式的經濟社會改良。民主國家之間,去除貿易壁壘,成立跨國公司。西方世界,從此走上了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原動力,用合作共贏的方式繁榮自己的道路。 現代文明, 經過三百多年的演進,終於走出了人剝削人,人征服人的思想牢籠,走出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