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蔣致電張學良,謂”現非對日作戰之時,以平定內亂為第一。“ 7月23日,蔣通電全國,“攘外應先安內“

本帖於 2025-09-24 19:24:41 時間, 由普通用戶 chinomango 編輯

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帶兵進關支援蔣介石。1931年7月6日,張學良命東北政務委員會,力避與日本衝突。蔣則忙於第三次圍剿。7月12日,致電張學良,謂”現非對日作戰之時,以平定內亂為第一。 7月23日,蔣中正通電全國,宣布“攘外應先安內“攘外必先安內”。8月16曰和9月12曰蔣兩次做出避免與曰軍衝突的指示。九一八事變當夜,東北軍參謀長榮臻打電話向北平的張學良報告,沒有找到張學良,就按照蔣介石避免與曰軍衝突的政策下令不抵抗,東北軍乖乖讓出了沈陽城。張學良次曰同意了榮臻的處置,認為中東路時東北軍有準備尚且打不贏,現既統一應聽中央號令。東北軍撤往錦州地區。蔣9月23曰回到南京,非但沒有嚴令張學良和東北軍收複失地,反把希望寄托在國聯上麵,嚴令全國軍隊避免與曰軍衝突。12月25日張放棄錦州。三千萬人民,數十萬裏土地淪喪。東北淪陷後,蔣既不敢出兵也不敢宣戰,而是繼續圍剿紅軍。

既然孫曾認為滿蒙原不屬於漢人的地盤,蔣也無所謂。9-18事變時,蔣在忙於第三次圍剿紅軍。事變後,蔣加速鎮壓政治對手。1931年11月秘密處決了原黃埔軍校教育長、原北伐軍總司令部武漢行營主任鄧演達。12月報人、鎮江各界民眾代表請願團團長劉煜等人赴京請願,事後被被顧祝同逮捕,以“意圖破壞國民黨或三民主義”罪名殺害。“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迅即發起抗議活動。1933年初第四次圍剿紅軍,年底第五次圍剿調集了100萬人,直接用於進攻中央蘇區的50萬人。1933年6月,暗殺了曾任孫中山秘書、中央研究院總幹事、社會科學研究所代所長、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副會長兼總幹事楊杏佛父子同期,吉鴻昌(被戴笠暗殺受傷被捕後被槍決)與馮玉祥、方振武(被戴笠暗殺)佟麟閣(佟淩閣,犧牲於抗戰,北京有佟麟閣學校以資紀念)察哈爾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抗日,蔣擔心是西北軍複活,以該軍妨害統一政令、破壞國策為由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前後夾擊,後來蔣反倒承認了蒙古自治政府。數年後,吉被捕就義,方被戴笠的忠義救國軍追到香港暗殺。佟麟閣則與趙登禹一起在77事變後死於抗日1934年暗殺了報人史量才。1935年,蔣汪聯名發布《嚴禁排日運動令》。同年底,東北軍圍剿紅軍損兵折將,12-9運動爆發,次年紅黨及國內軍閥均開始抗日,蔣仍執意圍剿紅軍,年底雙12事變爆發。張學良為什麽要逼蔣抗日?完全是沒有其他辦法了。吳起鎮,東北軍騎兵第三師與第六師被殲滅。甘泉勞山,東北軍第一一零師被殲滅,師長何立中重傷不治。直羅鎮,東北軍一零九師被殲滅,師長牛元峰令副官將其槍殺。張學良如果不這樣做,東北軍遲早要被老蔣吞掉,就算張不能下定決心,他的智囊和部下們也會幫著他做出決定。1936年9月14日,朱紹良致電蔣公,報告東北軍不穩,“據密報,六十七軍中下級官紛傳王以哲被張學良軟扣,其論調有責中央不抗日者;有怨待遇太薄者;甚有謂北伐成功,共黨之力,今乃相殘,為不公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