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的戰役結果(來自維基)

戰役結果

中共方麵觀點

  • 彭德懷在自傳中記載“此役共消滅日偽軍三萬餘人,自動瓦解、潰散的偽軍、偽組織比此數要大得多”[19]
  • 百團戰後八路軍總部的《百團大戰各階段作戰概述》中說:八路軍斃傷日軍12645人、偽軍5153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407人,日軍投誠7人,偽軍反正1845人;攻奪敵人據點293座。[20]
  • 1940年12月10日的《百團大戰總結戰績》中認為,此役八路軍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投誠47人,偽軍反正1845人(合計46380人);消滅據點2993座,破壞鐵路900多裏、公路三千裏;破壞橋梁、車站260多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17,000餘人,共產黨所控製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21]

國民政府觀點

百團大戰之實際情形,錄呈如次:(一)此係八月號(20)日開始,與敵正麵作戰五天,有(25)日即將大部撤往平山、孟縣、五台一帶,隻留少數兵力在鐵路沿線續行襲援……(二)中共此次在正太路沿線所用兵力共十一團,朱彭報為三十餘團(三)所獲戰績計破壞鐵路二百餘裏,破壞大道橋梁四十餘座搗毀車站十一所……(四)斯役敵傷亡三千左右,及偽軍二千餘,中共傷亡亦約三千餘……[22]

日方觀點

  • 根據日軍戰史,日軍在上社鎮撤退時戰死44人、陽泉與盂縣戰死66人、榆社與遼寧戰死80人、晉中地區戰死71人負傷66名失蹤2名、淶源地區戰死133人、插箭嶺戰死1人負傷1人、第二次反擊戰(察南南境失蹤31名),皇協軍(“偽軍”)傷亡失蹤1202人。百團之戰是遊擊的戰略進攻,平漢鐵路8月25日恢複通車,同蒲路9月8日全線通車,石太路9月20日勉強可通車,井陘煤礦區機器修複仍可使用。
  • 根據日軍戰史(參見《華北治安戰》(上),第295-319頁)為:上社鎮撤退時戰死44人、陽泉—孟縣戰死60人,負傷180餘人、榆社與遼寧戰死80人、晉中地區戰死71人負傷66名失蹤2名、蔚縣淶源地區戰死133人,失蹤31名、插箭嶺戰死1人負傷5人,渾源、靈邱方麵戰死78人,日軍合計戰死人467,失蹤33人,負傷251人,傷亡合計751人。
  • 根據日軍醫療部門內部極機密檔案與日本華北方麵軍內部機密資料研判,1940年8月至12月整個華北方麵軍共戰死2,349人,戰傷4,004人[23][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