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投共後又寄密信給老蔣,是何緣故?

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1927年跟隨閻錫山參加北伐,後依附蔣介石,協助其對付奉係軍閥張作霖,為扭轉戰局立下戰功。但他在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又與國民政府為敵,慘敗後再次投奔蔣介石。抗日戰爭期間,傅作義率領59軍參加長城抗戰,取得抗戰第一場勝利。

國共內戰開始後,傅作義率綏遠部隊連克解放軍布防的集寧、大同、張家口等重鎮,多次擊敗聶榮臻的部隊,後任華北剿匪總司令。1949年平津戰役後期,傅作義率北平25萬國軍投降解放軍。

中共建國後,傅作義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水利部部長等職。


1.傅作義給蔣介石的密信

蔣介石在1963年8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傅逆作義特以專人帶來其親筆書‘悉貢所能’四字。密告於餘,但其並未具名,其字確是真筆,可知匪共內部已至崩潰在即,有不可想象之勢,否則此種投機分子,絕 不敢出此也。”

傅作義的事情一直進行了六個月。這是第一次出現。到後來8月份、9月份、10月、11月都還有出現,蔣還在日記中說,下周討論傅逆之事等等。可見他們之間是有聯係,但後來也就無疾而終了。

2.傅作義為何給蔣介石密信?

為何傅作義給蔣介石寄密信?這事是真還是假?根據老蔣的行為習慣,他能把這事反複記在日記中,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確實是有此事發生。接下來問題就嚴重了,傅作義不是小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有象征意義,何況欲重新歸於蔣營,這事關乎身家性命,甚至要掉腦袋的。

A.說法一:欲真心回歸蔣營

因為1963年正好是在三麵紅旗之後,大饑荒時期,整個大陸非常之慘。傅作義肯定也看到了,他可能也為當年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感到後悔,才會帶了這麽一封密信給蔣介石。也就是說如果你們有什麽反攻的行為,需要我做什麽,我悉貢所能,裏應外合。

雖然傅作義投降後曾任中共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水利部部長等職。但傅作義任水利部長時,與當年葉挺在新四軍的處境相似,部裏有人認為他是非共黨人士,有意貶低、刁難他。

傅作義到水利部會堂開會,有人故意把他的汽車轉停到偏僻遠處;他以部長名義批示的文件,很難落實。於是,傅作義後來在看過所有文件之後,不加任何批示,而由某副部長批示,並形成慣例。

即使這樣,傅作義還是難逃被迫害的厄運。在“文革”期間,紅衛兵來抄傅作義的家,第一次抄家時,還用鞭子抽打他。後來,傅作義因病住進醫院,醫院造反派不讓他住高幹病房。

“文革”期間,其女兒傅冬菊,作為當年的中共地下黨員,也被當作“階級異己分子”給揪出來,並且受到了殘酷的批鬥,被帶上了“反黨”的帽子。她去找傅作義。而傅作義也自身難保,對她說:“從今往後,你不要再來了。”傅冬菊晚景很淒涼,病困交加,2007年才逝世,死前已幾乎癱瘓。

傅作義的堂弟傅作恭1957年被甘肅省林業部門劃為右派分子,隨後被送到酒泉市的夾邊溝農場進行勞動教養。由於恰逢三年大饑荒,夾邊溝農場關押勞教人員遠超農場可自給自足的數量, 農場又未提供充足的糧食,致使在夾邊溝農場的不少勞動教養人員因饑餓等原因死亡。

傅作恭寫信向傅作義反映了夾邊溝農場的問題和個人的生活困難。收到信後,傅作義讓警衛秘書給傅作恭寄錢,並向黨中央反映了甘肅夾邊溝農場的問題。中央派出中紀委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副主任錢瑛為組長、公安部副部長王昭為副組長的中央檢察團,赴甘肅夾邊溝等地進行實地調查,並及時將調查情況上報中央、通報給中共中央西北局。但當中央檢察團來到夾邊溝農場實地調查時,傅作恭已經在饑餓和疾病中離世。這個事情也可能對傅作義打擊不小。

B.現代版的“周瑜打黃蓋”,是毛詐蔣的一個計策

這個觀點認為,傅作義在大陸,雖不盡人意,但比起赴台的那些非蔣係人馬,境遇也未必差多少,投蔣也未必有好果子吃。在深知中共與老蔣內情與運作方式的情況下,沒必要冒著殺頭的風險重新回歸國民黨。這很可能是毛蔣鬥智鬥勇的一個範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