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遇馬來老華僑

乘cruise 遊巴哈馬,吃飯時遇到一馬來老華僑,是第四代,近八十了,精神矍鑠,健談。

 

談起馬來華人如何傳承華人文化時很驕傲地說,我們有自己的一千所華語小學,華文為主,馬來文為次。也有六十所華語中學。資金靠捐款,很多華人自己很節儉,但捐款很大方。中國人到馬來投資的都找當地華人,美國新加坡也歡迎華語學校畢業的人。因為華語學校出來的就業好,當地馬來人家景好的也開始把孩子送到華語學校,大概能占20%。這種變化開始於大概二十年前,就是中國經濟開始起飛的時候。老華僑很驕傲,說我們免費讓他們來上學,在反向同化他們,但也不無遺憾地說,以後有些不想讓他們馬來人知道的話隻能用潮語講了。

 

老人的兒子是囯會議員,我問有沒有可能選總理,他說馬來法律規定總理必須是馬來人,當年定法律時華人雖然占40%, 但很多華人覺得中囯才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會回去的,所以就讓法律定成這樣了。現在人口隻占23%,無法改變法律了,華人頂多能做部長。馬來本地人在政府部門就業有優勢,但很懶散,在街上飆車的很多,若不小心惹了他們,會吃大虧。馬來印度人占8%,談起來老人直說他們不可信,喜歡挑拔離間,馬來人也不喜歡。馬來人很信任華人。

 

說起印尼華人,老人講以前也有華語學校,蘇哈托執行同化政策取締華語教育後,經過五十年,華人的後代大部分隻會講馬來語,被同化了,連姓名也改馬來姓名了,雖然近來有恢複華語學校的活動,起色不大。老人讓我看他的證件上的名字,是按潮汕音拚寫的,而他兒子的名字更是用普通話拚音拚寫。順便又對大陸簡體字很不以為然,直說那沒有藝術性。

 

講起當年日本人入侵馬來時,當地有華僑帶頭抗日的,有回中國抗日當軍醫的,老人很是驕傲。還提到馬來華人伍連德防鼠疫的事,上了馬來曆史,是馬來華人的驕傲。另外孫中山在馬來檳城也得到華人大筆捐款。

 

講起大陸的發展,很感慨,以前遠比馬來差,現在卻比馬來強,他歸因於毛澤東和鄧小平。中國的發展也讓華人這張名片增值。又講起中國請客吃飯太鋪張浪費了,說馬來華人就不這樣,吃多少,點多少。又對中國的富人炫富頗有微詞,說馬來華人新加坡人有錢的也很低調。我說這是暴發戶心態,要經曆一個cycle才可能矯正過來,老人也表讚同。

 

之後又開始感歎馬來年輕華人隻過自己這一代,不願多生孩子導致馬來華人人口比例下降,長期下去就會有問題。 反複告誡我要讓孩子學中文。當我告訴他我孩子中文很好時,老人很高興。我又說起美國這邊很多新移民的子女已經不太會講中文時,老人覺得好可惜,直說被同化了。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