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特高中 (二)遇到貴人
茫茫人海遇貴人,資源教室能勝任。
一千零一掛嘴邊,三十年前布萊恩。
曆史重演,造化弄人。1973年在重慶十五中是從代課老師開始,希望能夠得到一份正式工作。結果因為政治原因黯然退場。想不到這麽多年後,在大洋彼岸又重做馮婦。而這次更是壓力山大,不僅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有一個解決身份的問題。
根據移民局規定,在辦綠卡期間,必須保持在教育局教師工作職位。否則辦綠卡的過程就會終止。所以一開始,就處於一個低人一等的位置,在拿到綠卡前一定要千方百計使學校滿意。千萬不能丟掉工作。
特殊教育老師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雖然在中國當過多年老師,但從未搞過特殊教育。人們常說隔行如隔山。雖然都是搞教育,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學生和理念完全不是一碼事。
國情也不一樣,特殊教育的範圍也不一樣。中國的特殊教育是指聾啞兒童和盲人這樣的學生,而美國接受特殊的學生中除了有聾啞兒童和盲人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差生,也就是調皮搗蛋鬼。當然在政治上不能說是差生,不然就變成歧視了,他們頭上也戴著不同需求的漂亮帽子。文化和社會與中國不同,學生的需求與中國學生肯定不一樣。不過也有一些的優勢,不僅教過多年的書,而且在20歲時還當過全校最差班的班主任。另外,有一年在美國公立學校代課的經曆。
壓力再大也必須麵對,逃避不了的。周末兩天很快就過去了。星期一早上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了學校。拿到課表才知道是教五節資源教室 (Resource Room) 的課。雖然明白英文的含義,但是具體要做什麽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前一年代課期間也沒有聽說過這門課。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到了五樓的指定教室推門進去發現教室不大,六張桌子可以坐10個人左右。裏麵有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白人男子,沒有學生。一進門他就熱情地給我打招呼,說知道我是新來的老師,並且和他共用這間教室。中等個子和我差不多,看起來也比較強壯。他就是在美國學校中認識的第一個同事John Farbako。
看起來麵善,人也頗有些風趣。就問他什麽是資源教室? 上課要教什麽? 他耐心地解釋說資源教室其實就是根據學生需要給予個性化的教學。簡單地講,就是提供一對一的學習輔導。按規定每堂課不得超過五個學生。學生哪一科需要幫助就教哪一科。也就是說必須熟悉高中的每一個科目。
一聽就馬上嚇壞了。因為沒有讀過高中,連文革中的初中也是混的。77年高考也是考的文科。為了高考父親在四十天裏用速成法教完了高中數學,但缺乏練習,不牢靠。加上十多年沒摸,早就完完全全地還給父親了。物理和化學因為不在文科考試的範圍內,所以根本沒花時間去學。英文和曆史到是不怕。
大概看出來了疑惑, John就解釋說。理論上教資源教室的老師是需要對高中各個科目都有所了解的,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老師能夠做到這一點。這種全能老師基本上不存在。主要的還是兩大科目,英文和數學。聽他這麽一說,頓時感覺好多了。隻有數學一科還可以自己努力一下。畢竟中國人在數學方麵也有些優勢。並不怕數學,隻是曆史的原因,沒有好好掌握而已。
萬事開頭難,特別是在異國他鄉。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時候會遇到什麽樣的人完全看緣份。回想起來,第一次進入紐約高中,能夠遇到John這個貴人真的是命太好了。要知道這個節點上有人手把手的教極其關鍵。
不知道是John特別好為人師呢?還是大家看對了眼。他又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很多細節。比如,第一堂課先摸摸學生的底,看看英文和數學的水平怎麽樣。給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文件夾。把他們所有的材料和作業都要放在裏麵。一方麵可以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麵,還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如果校長或副校長來聽課,就可以給他們看。絕對是加分項。要知道他的每一句在那種特殊的情況下都是金玉良言呀!
資源教室的教學是一對一的教學,因為每個學生的需求不一樣。所以老師隻能在每個學生身上花不到十分鍾的時間。如果有五個學生,那就先教一個學生,給其他四個布置任務。然後一個一個地輪流教學,以此類推。上麵這些都是John教的。現在看來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
可能的確是看對了眼,後來我們倆個加上曆史老師安迪經常混在一起,被稱為特殊教育係的三人幫。John 在追係裏新來的女老師時還把我當做擋箭牌,給學生說是我的女朋友。隻好認了,沒敢揭穿他的小把戲。誰叫我欠他人情呢?
三十六年過去了。John當時告訴我的這一切都像發生在昨天,記憶猶新,曆曆在目。每次講完教學和學生有關的事情後John 都很有風趣地說,這是第一千零一課。後來,每次都永遠是第一千零一課。
茫茫人海,誰與誰相交完全是萍水相逢。說白了就是運氣。找工作時可是千辛萬苦,有John的幫助工作是一帆風順。看來是有失必有得。上帝也不至於太不公平吧!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知道John這個貴人是否還在人世間。畢竟這麽多年了,世界上的事,誰又說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