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雯麗逝世58周年人間絕色三段婚姻的愛恨情仇
今天是好萊塢著名女星費雯·麗逝世58周年,這位曾憑借《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欲望號街車》大紅大紫的女星,既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又是一位國色天香的大美女。她一生有三段婚姻,裏麵有哪些愛恨情仇?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專題)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Vivian Mary Hartley)。
1920年母親為她安排了正統英式教育,未滿7歲的她開始去倫敦聖心修道院學校學習,是年紀最小的寄宿學生,學習了芭蕾舞、大提琴演奏、鋼琴等多種才藝。
14歲的時候,父親為她規劃了英國貴族特有的教育項目——長達4年的歐陸遊學,在這期間,費雯·麗(彼時的她還叫薇薇安·瑪麗·哈特利)陸續在意大利、法國、德國生活學習,熟練掌握了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多種語言。
18歲時,費雯·麗考上了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雖然筆試的專業成績算不上優秀,但是對於表演的熱忱始終沒有動搖,直至19歲嫁為人婦。
在幼年進入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學習時,費雯·麗就告訴密友她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
從英國皇家戲劇學校畢業後,她憑借一則香煙廣告引起了電影界朋友的興趣。1935年,費雯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欣欣向榮》;拍攝時,她的敬業態度和藝術天賦引起導演注意,故將她從一名群演提為配角!
1998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亂世佳人》位列第4位。雖然這部影片每一位主創人員都功不可沒,但是片中飾演斯嘉麗·奧哈拉的費雯·麗無疑成為這部影片的一個靈魂人物。
這個栩栩如生的斯嘉麗成功背後,是費雯·麗幾近瘋狂的付出。《亂世佳人》拍攝期間,費雯·麗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攝時間長達十幾小時,為了提神,她一天要抽四支煙,全身心沉浸在演好斯嘉麗身上。
她每天5點鍾起床,練習三至四小時美國南方口音,她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在風沙灰塵極大的環境中堅持拍攝。每一個鏡頭她都會反複琢磨,力求最好。即便導演表示很好,她仍然會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在《欲望號街車》中,費雯麗飾演的布蘭奇,是一位不再年輕、容顏枯萎且患有精神疾病的中年女人,這一角色曾被稱為銀幕最複雜的角色,卻被費雯·麗演繹得淋漓盡致。
《欲望號街車》導演伊利亞·卡讚說,費雯·麗的倔強超過他認識的所有女演員,假如她認為什麽會對表演有幫助,即使前麵是碎玻璃她也會爬過去。
紐約影評人協會說,很少有演員將發自內心的痛苦以這樣的靈敏度和清晰度投射到銀幕上。
《聖馬丁小巷》中載歌載舞的輕靈,《亂世佳人》中迎風怒放的鐵玫瑰,《魂斷藍橋》中折頸天鵝的絕唱,《忠魂鵑血》中大義凜然的愛情,《欲望號街車》中決絕淒苦的靈魂,《愚人船》中繁華落盡的落寞寂寥……
當年,費雯麗擁有一雙灰藍色的眼睛,既溫情脈脈又流露出貓一樣的狡黠,高貴的外表下壓抑著的瞬間即可爆發的情感力量。
她演任何一個角色,都沒有一絲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在一幀幀膠片中訴說著不朽的意義!
《亂世佳人》《欲望號街車》為她贏得兩座奧斯卡影後的獎杯,前者還讓她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英國女演員。
之後,費雯麗還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等國際電影大獎,入選美國電影協會百年最偉大女明星。
隻是,電影給予她榮光的同時,也為她一身的傷病埋下隱患。《亂世佳人》影片拍完後,長期的勞累、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及作息習慣讓費雯麗染上了肺病。
拍攝《凱撒與克裏奧佩拉》時費雯·麗不幸流產,加重了她的抑鬱症病情。
而《欲望號街車》中對“精神病患者”女主角的沉浸式演繹又讓她精神崩潰,引發了躁鬱症,以至於電影拍攝結束後被送進醫院進行精神治療。費雯·麗說:“演這個角色讓我發瘋。”
費雯麗演過太多命運不幸的女子,她自己也情感生活曲折。1932年春天,費雯·麗邂逅三十一歲的倫敦律師赫伯特·利·霍爾曼。
同年12月20日,二人在聖詹姆斯教堂成婚,而費雯也就此擁有了沿用一生的姓氏:麗。同時,費雯也因此輟學。1933年10月20日,二人的女兒蘇珊娜降生。
但霍爾曼需要的是一個傳統英國淑女式的家庭主婦,這與費雯重返戲劇舞台的決心相衝突。
盡管二人相敬如賓,但隨著費雯的星途坦蕩,二人意識到他們已經失去了共同的生活方向。
隨著勞倫斯·奧利弗的出現,費雯麗的第一段貌合神離的婚姻終於走到盡頭。1940年,費雯與霍爾曼離婚!
奧利弗聲名鵲起時,費雯還名不見經傳,但她崇拜這位舞台上的王子。1935年,奧利弗主演《皇家劇場》,而費雯接連觀看了這部戲十四遍。
時光荏苒,費雯小有成就,於是和奧利弗有了更多的工作接觸。二人在影片《二十一天》、《英倫浩劫》中扮演情侶,並共同赴丹麥出演舞台劇《哈姆雷特》。
縱然羅敷有夫、使君有婦,卻難阻擋愛情的降臨 。1940年2月,費雯和奧利弗分別與各自的伴侶達成離婚協議。8月30日,奧利弗和費雯·麗在聖巴巴拉結婚,隻有證婚人凱瑟琳·赫本和加森·卡寧參加了儀式。
在婚後的黃金歲月裏,他們共同經營著家居生活,並合作出演了十幾出劇目,攜手創造著英國戲劇界的輝煌 。
二戰期間擔驚受怕的艱苦生活、以及高強度的工作,使費雯的精神狀態不佳。在拍攝電影《凱薩與克麗奧佩拉》時小產,更是雪上加霜。
費雯患上了間歇發作的狂躁症。而作為名人夫婦,費雯與奧利弗合作又競爭的局麵也成為婚姻的隱患——直到奧利弗因影片《哈姆雷特》獲得奧斯卡的肯定之後,費雯才將自己的奧斯卡小金人擺到桌上。
1960年,費雯接到在外地演出的奧利弗的一封長信。隨後,費雯發表聲明,同意奧利弗的離婚請求。
二十多年的愛情長跑走到盡頭,但奧利弗始終是她心中摯愛。直到費雯永遠長眠的那個夜晚,她床頭擺放的依舊是奧利弗的照片!
舞台劇演員約翰·梅裏韋爾陪費雯走過最後的歲月。約翰是費雯的崇拜者,比費雯小幾歲,曾與費雯合作出演舞台劇《複仇天使》。他也曾是費雯和奧利弗高朋滿座的家庭聚會中的常客。
十數年的君子之交,讓約翰對費雯的崇拜之情,成長為更深厚的情感。當費雯與奧利弗的婚姻破裂之後,約翰適時地出現在費雯身邊,給瀕臨崩潰的費雯以支撐,從此不離不棄,直至費雯去世!
1967年5月,當費雯與邁克爾·雷德格雷夫一起排練愛德華·阿爾比創作的舞台劇《微妙的平衡》的時候,困擾她20餘年的肺結核複發。
在休息數周後,看起來已經康複。1967年7月7日,在外地演出的約翰在電話中感到費雯虛弱無力,連夜趕回;30分鍾後(已經是1967年7月8日),佳人香消。
走的那天特別邪乎,電視裏正放奧利弗的老電影。她突然睜眼說了句:"他這裏該先抬右手",然後就沒氣了。骨灰撒池塘時,有隻藍蝴蝶撲棱翅膀。
英國倫敦的所有劇院都熄滅舞台腳燈一分鍾,演員和觀眾一起默哀悼念這位表演藝術家。
按她的遺願,她的角膜捐獻(因感染肺結核而未能如願)、遺體火化、骨灰灑入她生前最愛的小湖;她收藏的德加名畫《浴女》贈予奧利弗。
費雯·麗的骨灰撒在家鄉的一個湖中,靠近英格蘭東薩塞克斯。一場紀念儀式在西敏市聖馬丁教堂舉行,約翰·吉爾古德宣讀了悼詞。在美國的南加州大學也舉行了一場悼念活動,喬治·庫克等好友宣讀悼詞!
奧斯卡評委評價她:“有如此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演技;她有如此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美貌。”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6名。
費雯·麗曾說:“我不是一個電影明星;我是一個演員。作為一個電影明星,隻是一個電影明星,是多麽虛假的人生,為了虛假的價值和公眾而活。演員的生活可以持續很久,總是可以飾演不可思議的角色。”
今天,好萊塢一代女星費雯麗已經迎來去世58周年的紀念。很多影迷總吵吵:要是活在今天,她會不會被電腦特效搞成假人?可看過《亂世佳人》的都懂,真正的美就得碎在風裏才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