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五四運動106周年紀念日。五四運動是至今為止為各方公認的學生運動,意義非凡。
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五四運動從形式上是中國學生的愛國運動,但從整個社會背景社會發展來說,它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除了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對中共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為國民黨和其它民主黨派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才,深深地影響了之後的中國曆史。
五四運動與陳獨秀、蔡元培、李大釗、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密切相關,因而解放後,毛澤東稱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這些新文化領袖還親手培養了北大和北京學生運動的領袖,知名的有段錫朋、傅斯年、易克嶷、羅家倫、張國燾、許德珩、匡互生、鄧中夏等等。以後陳獨秀、李大釗成了中共最主要的創始人,張國燾、鄧中夏也成了中共的主要領導人;蔡元培、胡適、段錫朋、傅斯年、羅家倫成了國民黨的要角;許德珩則成了九三學社的創始人。
令人不解的是,僅僅數年後,將在中國政壇上熠熠生輝的毛蔣二人,五四時均名不見經傳,那時他們在忙什麽?
1.五四時期的毛澤東
1919年3月12日,北京五四運動爆發前,毛澤東為了送蔡和森、蕭子升等湖南青年赴法留學,去了上海,剛好錯過了北京五四運動。
1919年4月6日,毛澤東回到了長沙,任教於修業小學,每周上6節課。北京五四運動爆發後,到了5月23日,長沙才得到相關的消息。當時北京學生聯合會為了擴大影響,派了鄧中夏回湖南聯絡。經毛澤東、鄧中夏、陳書農、張國基等幾人協商,6月3日,長沙20所學校一萬多名學生統一罷課。
此外,1919年7月14日,毛澤東創辦了《湘江評論》,由於人手緊缺,就自己一個人撰寫,然後又自己編輯、自己排版、自己校對,有時還自己到街上去叫賣。《湘江評論》成為與《新青年》、《建設》、《解放與改造》、《少年中國》、《每周評論》並列的全國最好的五六家雜誌之一。而毛寫的五四運動的文章《民眾的大聯合》成為論述五四運動時期最佳的文章之一。
從《湘江評論》創刊號的目錄中可以看出,那時的毛已具備全球視野,數年後崛起,最終奪得江山也就不奇怪了。
湖南軍閥張敬堯讀罷毛澤東的文章後,馬上派出了大批士兵把《湘江評論》連同新民學會一起封殺了。
毛澤東決定發起驅張運動,到了1920年6月11日,張敬堯居然被逐出長沙!湖南一度成為五四運動後僅次於北京的中心。
2.五四時期的蔣介石
從後來曝光的蔣介石日記中可以看出,當時蔣介石更最關心的是軍事,其次是女人。
1919年初,在盟兄許崇智的提攜下,蔣介石由粵軍作戰科主任升為粵軍第二支隊的司令,駐紮在福建,這也是蔣介石生平第一次獲得指揮軍隊的實權,可惜的是,蔣介石這次在永泰被北洋政府的李厚基的軍隊打得大敗。
粵軍將領對蔣介石不滿,造成雙方衝突,蔣介石被粵軍將領處處排擠,弄得許崇智不得不出麵重申:“蔣介石的命令就是我許崇智的命令!”但是仍無濟於事。
蔣介石於是幹脆辭職,去了上海。在上海,蔣介石要在交易所做投機生意。
據統計,蔣介石一生當中有30多次辭職和3次下野的經曆,但是他卻通過這種方式一次又一次獲得高升,最終成為中華民國的最高統帥。而他的第一次行動,卻是拿他的盟兄許崇智開刀。
另外由於跟一個叫介眉的青樓女子糾纏不清,蔣介石在日記裏給自己“記過一次。”
1919年5月2日(五四運動前兩天),介眉寫了一封信給蔣介石:
“介石親阿哥呀:照倷說起來,我是隻想銅鈿,弗講情義,當我禽獸一樣。倷個閑話說得脫過分哉!為仔正約弗寄撥倷,倷就要搭我斷絕往來。我個終身早已代撥倷哉。不過少一張正約。倘然我死,亦是蔣家門裏個鬼,我活是蔣家個人。”
顯然,這個介眉是賴上老蔣了,好在他比較自律,以後這樣的事較少發生。
由此看來,五四運動時期,毛蔣二人並未走到中國政治舞台的前列,但是已經具備衝頂的誌向和實力,兩人對撞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