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裏沒有年輕人,都是老人, 人口減少,缺少熱乎氣;2。農民每月養老金2000多元,老有所養,衣食無憂,對政府滿意。

回答: 47年過去,換了人間。衡山老道2025-04-18 13:49:47

所有跟帖: 

東北土地多,農民比較富裕。我們老家人均土地少,隻能靠進城打工致富,現在也都是樓房。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01:05

進城打一般工的農民很難在城裏立足,因為買不起房。老家蓋的房子隻是過年回來住幾天。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05:48

早期進城的人,有些頭腦比較靈活,成了包工頭,或有了自己的小公司,這些人大多富裕了。純打工的人,難以致富。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11:21

成為老板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隻是打工,做些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的事,不可能掙錢在城裏買房子。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18:08

所以農村的房子和土地對於他們是最後的退路,也是這批人穩定的基石。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19:48

我有幾個親戚,一個早年賣書,一個搞家具廠,一個搞裝修,都在城裏買了幾套房。 -衡山老道- 給 衡山老道 發送悄悄話 衡山老道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22:20

那幹得很棒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32:44

我們村一個原來大隊裁縫改開後進城,後來自己開服裝廠,生意做得不錯。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38:30

他家自留地竟然30畝!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9:44:14

缺少年輕人是農村最大的隱患。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08:15

所以合村並鎮是解決農村空心化老年化的措施,集中耕地規模生產。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4:11:21

這在我們那裏正在發生。有些小的自然村已經不許建新房。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8/2025 postreply 15:00: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