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值秋雨連綿,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運糧船自遼河口直至襄平城下。魏兵皆在水 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入帳告曰:“雨水不住,營中泥濘,軍不可停,請移於前麵山 上。”懿怒曰:“捉公孫淵隻在旦夕,安可移營?如有再言移營者斬!”裴景喏喏而退。少 頃,右都督仇連又來告曰:“軍土苦水,乞太尉移營高處。”懿大怒曰:“吾軍令已發,汝 何敢故違!”即命推出斬之,懸首於轅門外。於是軍心震懾。
2.懿心疑,謂二子曰:“倘 有兵截斷穀口,如之奈何?”言未已,隻聽得喊聲大震,山上一齊丟下火把來,燒斷穀口。 魏兵奔逃無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幹柴都著,刮刮雜雜,火勢衝天。司 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正哭之間,忽然 狂風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靂響處,驟雨傾盆。滿穀之火,盡皆澆滅:地雷不震,火器無 功。司馬懿大喜曰:“不就此時殺出,更待何時!”即引兵奮力衝殺。
3.指洛水為誓
“太傅指洛水為誓,並無他意。有蔣太尉書在此。將軍可削去兵權,早歸相 府。”爽信為良言。桓範又告曰:“事急矣,休聽外言而就死地!”是夜,曹爽意不能決, 乃拔劍在手,嗟歎尋思;自黃昏直流淚到曉,終是狐疑不定。桓範入帳催之曰:“主公思慮 一晝夜,何尚不能決?”爽擲劍而歎曰:“我不起兵,情願棄官,但為富家翁足矣!”
4.斷絕馬謖軍的水源。老天在馬謖軍口渴時,堅決不下一滴雨。
懿乃命張郃引一軍,當住王平來路。又令申 耽、申儀引兩路兵圍山,先斷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亂,然後乘勢擊之。
5.堅守渭濱,以渭水為本,以逸待勞,耗死諸葛村夫。、
懿受命,辭朝出城。睿又以手詔賜懿曰:“卿到渭濱,宜堅壁固守,勿與交鋒。蜀兵不 得誌,必詐退誘敵,卿慎勿追。待彼糧盡,必將自走,然後乘虛攻之,則取勝不難,亦免軍 馬疲勞之苦:計莫善於此也。”司馬懿頓首受詔,即日到長安,聚集各處軍馬共四十萬,皆 來渭濱下寨;又撥五萬軍,於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橋,令先鋒夏侯霸、夏侯威過渭水安營;又 於大營之後東原,築起一城,以防不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