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令粟裕大將詬病一生的南陽事件(3)
(本期接續前文《粟裕夠狠,但卻不陰 —— 解析令粟裕大將詬病一生的南陽事件(2)》)
上一期聊粟裕的南陽事件, 留下了一個話頭:如何解釋葉飛逃跑時打傷他左腿的背後那一槍?
對這個問題,中共黨史出版社公開出版的《中共黨史人物傳》有過這樣一段記載:80年代, 晚年的葉飛想要寫回憶錄,南陽事件左腿挨了一槍這件事,仍讓他耿耿於懷,但回想當時情形,又很難接受粟裕有要他性命的故意, 因為拿不準該怎麽寫, 他就找了老戰友王必成,王必成是新四軍重建時粟裕第一師手下三虎將之一,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別是葉飛和陶勇。—— 請他談談說法。
王必成並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講了一個故事:“1962年粟總在上海治病。大病初愈,陶勇建議出去活動一下,就安排了韓先楚、王建安陪粟總一起去打野兔。一到目的地,果然有一群野兔,韓先楚眼疾手快,舉槍就射,打中一隻,其餘野兔亂跑,粟總當即開槍打中跑的最快的那一隻,其他人包括我,陶勇、王建安以及自己趕來參加活動的許世友,都沒有擊中其他兔子。”
接著,王必成對葉飛說:“粟總的槍法百發百中,如果當時他想要殺你的話,也就沒有今天了“。
這段曆史橋段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的小說家言,而是基本忠實於曆史的。據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粟裕傳》記載,粟裕出身富庶農家, 按成分至少應該算是中小地主,家裏既有長工又有短工,粟裕懂事後與家中長工阿陀 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因為他們兩人都酷愛習武, 所以粟裕從小就經常綁著沙袋跑步、跳高, 舞弄槍棒, 騎馬射箭, 無所不為。 而其中最讓他們樂此不疲的愛好,就是從田裏捉來癩蛤蟆掛在樹上當靶子,用自製發射火砂的火槍打靶。此外, 粟裕傳中還記載了粟裕在身任司令後, 曾親身給部下示範過射擊課, 他讓部下把兩塊銀元放在槍身,槍響, 而銀元紋絲不動。 至於粟裕神射流行的傳說就更多了, 可見粟裕神射名下無虛。
戰場上走過來的人都說, 戰場上的神槍手不像競技場上的神槍手, 需要花很多的事件瞄準, 他們的神射靠的往往是直覺和職業訓練到化境的肢體配合, 講究一個眼到心到手也到,瞬息之間就能讓子彈咬到目標。 由此推斷, 在押解葉飛的過程中, 粟裕應該沒有如果發生突發事件就殺掉葉飛的預案。 因為如果真有這個預案,粟裕親自動手自不必說, 就算粟裕不動手, 手下押解葉飛的人也都是久經嚴酷遊擊戰錘煉的士兵, 要槍殺葉飛也是十拿九穩, 那時候 葉飛背插竹竿雙手被縛行動不便, 與押解的人又近在咫尺, 射擊技術再糟糕,要想殺人, 就算第一次失手, 也 完全來得及多放幾槍,那麽近的距離,要擊中要害並不難。
根據粟、葉、陳三個人的回憶,當時當時雖然國共遭遇的軍情有些緊急,但沒有一個人被俘或者喪生, 而是都逃掉了, 可見, 雙方並沒有達到短兵相接的膠著狀態,如果要殺葉飛,是有補槍的機會的。 而葉飛隻是左腿受了輕傷, 除了那一槍, 也再沒有放第二槍,所以估計那一槍應該是押解葉飛的士兵在慌亂中開的,目的並非要葉飛的命,很大可能是故意避開了要害。因為人逃走了押解的人是要擔責任的, 現在放了一槍說起來也算個有了個交代, 既然粟裕沒有下緊急情況下要殺掉葉飛的命令, 他又何必趕盡殺絕呢。 放上一槍,然後 任葉飛自生自滅,在常人思維中是很容易理解的。
說到這, 要糾正一個流傳頗廣的訛傳, 有些傳記文學繪聲繪色說,陳挺少將也與葉飛一同跳崖,而且都僥幸沒摔死, 然後陳挺就背著左腿受傷的葉飛一同回到了他們的獨立師。 真實的情況是, 兩個人是到了第二天才再次會麵,葉飛是跳崖後自己走了一天才又見到了陳挺。 陳挺的原話是:“混亂中我借機跑出來,…..第二天葉飛同誌也拖著負傷的左腿一拐一拐跑回來了,我們見麵時既高興又痛心,” 南陽事件中的葉飛,真稱得上福大命大, 挨了一槍,十足輕傷, 跳下高崖, 樹枝救駕。可見 人之生死,自有 天定宿命, 由不得你不信。 所以, 聖經才有名言:敬畏主宰命運的上帝,才是智慧的開始。
感慨完畢, 回到主題,現在我們大致可以結論, 南陽事件中射向葉飛左腿的那一槍, 並不足以讓我們得出粟裕有置葉飛於死地的結論, 粟裕作為執行者, 設鴻門宴誘捕葉飛, 誘捕過程中還發生了殺戮,固然是粟裕一生揮之不去的汙點,但事情還有它的另一麵, 同樣是從這件事上, 我們也可以看出, 粟裕不是那種壞到無底線的陰險惡毒之人,他那樣做, 有著迫於當時中共嚴苛無情的政治環境和組織紀律的苦衷和無奈。 這也是為什麽即使是葉飛陳挺這些有理由對這件事憤憤不平的受害者們, 在這之後還能與粟裕長期共事的基礎。 葉飛與粟裕之間 , 雖然兩個人斷了私交, 但在公事上卻是多年聯係緊密的上下級關係, 兩個人也確實做到了配合默契,從未因私廢公, 這一切靠的就是彼此對對方人格底線的信任。如果葉飛認定粟裕是陰毒險惡之人, 兩個人是不可能在彼此的餘生中多年共事的。
附視頻:細說1958年粟裕大將被整肅之謎18—— 聶榮臻送給葉劍英一件特別的禮物// 毛蔣馭下有同風//粟裕如何得罪了聶榮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