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薑濤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後,人口增長到1億;趙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過1億。 到乾隆後期,全國人口正式突破2億,到鴉片戰爭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猛增到4億。 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
沒那麽少吧
所有跟帖:
•
人口是康乾盛世的130年恢複和增長的。一是恢複,二是玉米地瓜土豆的引進使世界養活人口從4億增長到40億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06:58:41
•
新的農產品極大地促進了人口增長。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也助力。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08:58:39
•
什麽貧瘠的山地旱地碎塊地都能長地瓜,不用照顧。玉米產耐幹旱耐貧瘠產量高,70年代我下鄉的砂土坡地玉米畝產800斤。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09:05:09
•
那時候玉米打下來就是讓人吃的。窩窩頭造成胃酸。
-鐵甲連環馬-
♂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3:41:11
•
新鮮玉米麵的窩窩頭不造成胃酸,是山東生地瓜幹子磨粉的窩窩頭胃酸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01/05/2025 postreply
13: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