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大唐盛世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中最為輝煌的篇章,起於公元七世紀上半期,終於公元八世紀中葉。大唐政治開明、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鞏固、民族和睦,在當時世界上,展示了無比繁榮昌盛的形象。直到今天,海外華人仍被稱為“唐人”,華人在國外聚居的地區被稱為“唐人街”。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因為境內俯首稱臣的異族眾多,時常變動,630年就超過隋朝極盛時的版圖。唐朝也是自秦漢以來,第一個不使用前朝所築長城及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其鼎盛時期為7世紀,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東臨哥匆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國土麵積達1076萬平方公裏。
下麵這個視頻介紹了唐朝疆域動態演變的過程,請注意視頻左上角的年份標識,其中西域一帶的變化尤其明顯。
阿富汗作為一個位於亞洲中心位置的國家,東接中國、東亞,北邊是當年蘇聯的直接統治區域,往南則與印度洋南亞地區相連,往西則直通中東石油大國。曆史上的帝國,不論是為了掌控世界格局,還是近代為了石油資源,阿富汗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這也使得它屢遭帝國入侵,曆史上的波斯、突厥、等都曾統治過這裏,而同樣有大量帝國曾在這裏折戟沉沙。近代,英國前後三次征討阿富汗,最終不得不承認阿富汗獨立,此後日不落帝國苟延殘喘,20餘年即壽終正寢。1989年蘇軍撤出阿富汗,兩年後克裏姆林宮上的紅旗就悄然落地。目前這場慘烈的阿富汗戰爭,美國人花了20年的時間、2000多條的生命、20000多名的傷員、1萬億多的美元,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因而阿富汗“帝國墳場”這一稱號名不虛傳。
鮮為人知的是,這樣一個是非之地曾經是中國唐朝時的領土,而且時間長達92年(659-751年)之久,幾乎與元代的時間相同。
1.阿富汗地區對於唐朝的重要性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阿富汗對於大唐來說極為重要,它的北邊乃是突厥等遊牧民族,南邊則是印度半島諸國,西邊則是通往波斯大食的道路,因此阿富汗可以說是唐朝絲綢之路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節點。
因此,659年,唐朝攻滅西突厥之後,隨著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阿富汗隨之納入唐朝版圖。
2.唐朝對阿富汗地區的有效統治
唐朝在攻滅西突厥之後,為了進行有效統治,在阿富汗一帶建立7個管理機構,史稱為“都督府”。
這些都督府有:阿富汗北部的“月支都督府”、阿富汗南部的“條支都督府”、阿富汗西北部的“奇沙州都督府”、阿富汗巴米揚地區的“寫鳳都督府”、阿富汗東北部至塔吉克境內瓦赫什河之地的“高附都督府”、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東的“修鮮都督府”。以上是以阿富汗土地為主的6個都督府。
此外,還有1個比較特殊的都督府叫“波斯都督府”。這個都督府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至鹹亨五年(674年)封流亡來唐的波斯末皇之子卑路斯為波斯皇帝,設置的波斯都督府於波斯東部與阿富汗境內。波斯都督府以古稱“波斯”的伊朗土地為主,因為當年阿拉伯人已經占據大部分波斯。所以,波斯都督府實際的統轄區域為波斯東部至阿富汗境內部分地區。
3.唐朝勢力退出阿富汗地區
天寶十年(751年)四月,為了遏製大食的東進,以攻為守,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於同年七月抵達並圍攻恒羅斯城,早已準備進攻安西四鎮的阿拉伯人立即組織十餘萬軍隊趕往戰場。
高仙芝率領的唐軍與阿拉伯軍隊在恒羅斯河兩岸相持五日,結果葛邏祿部眾突然反叛,與阿拉伯軍夾擊唐軍,導致高仙芝失敗,隻剩下數千人返回。此後,隨著唐朝內部爆發安史之亂,唐朝再也無力控製此地,蔥嶺以西之西域諸國盡皆歸於阿拉伯,使得此後中亞地區逐漸伊斯蘭化。因此恒羅斯城之役,在西亞及中國曆史上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曆史不能假設,但如果此役是另外一個結局,中國及西亞將會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景象。
軍事實力是保證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古代如此,現代亦是如此。隨著唐朝勢力的退出,阿富汗曾經被唐朝統治的痕跡也被抹去,一切曆史過往隻能見於史冊。
但無論如何,作為中國最偉大的朝代之一,唐朝能夠有效地統治這一區域長達92年之久,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曆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