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說明書”後回了3字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說明書”後回了3字

《——【·前言·】——》

康熙皇帝見多識廣,可第一次接觸巧克力時卻被搞懵了。

這份從西方傳來的“稀罕物”,還附帶了一份長達900多字的“說明書”,把製作工藝、食用方法寫得清清楚楚。康熙耐心看完後,卻隻留下了3個字的評價。

一位皇帝,對巧克力到底能說出什麽驚人之語?是嫌棄、好奇,還是另有所指呢?

一場意外的病痛帶來的轉機

康熙皇帝四十歲那年突患重病,臥床不起。禦醫們束手無策,眼看病情日漸加重。太醫院中藥材堆積如山,各種偏方層出不窮,可康熙的病情卻始終不見好轉。

 

宮中彌漫著一股沉重的氣氛,太後和皇子們輪流守在龍榻旁,眼看這位年富力強的皇帝竟在病榻上開始思考生死。

禦醫們診斷時手都在顫抖,生怕治不好龍體而獲罪。就在這危急時刻,兩位耶穌會傳教士白晉和劉應因挺身而出,他們冒著巨大風險,獻上了一味名為金雞納霜的西藥。

這對當時的清廷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滿朝文武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這是西方的妖術,有人則擔憂皇上服用異國藥物的風險。

康熙在深思熟慮後,決定試一試這味來自萬裏之外的藥物。他先命太監服用,觀察了三天,見無異常後才親自服用。

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這味西藥竟真的起了神奇的效果,幾劑下去,康熙的瘧疾症狀逐漸消退。

這一經曆不僅挽救了康熙的性命,更讓他對西方醫學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為此他還特意賞賜了這兩位傳教士,並準許他們在京師設立教堂。

癡迷西學的皇家學霸

痊愈後的康熙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求知欲。他不顧滿朝文武的驚詫,經常在午門召見西方傳教士,向他們討教數學、天文和地理知識。

這在當時的清廷掀起了不小的風波,有大臣認為天子竟向蠻夷求學有損國體,但康熙卻不以為然。

他常說:"知識無國界,智慧無疆域。"為了更好地學習,他甚至在養心殿辟出一間特別的書房,擺滿了西洋科技器具,如望遠鏡、地球儀、六分儀等。

每當傳教士為他講解歐幾裏得幾何原理時,他都專注得忘記時間,有時甚至錯過了早朝。在學習過程中,康熙展現出驚人的悟性,他不僅能準確理解複雜的數學概念,還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給身邊的大臣聽。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創造了大量數學術語,如"根"、"次"、"冪"等,這些術語經過精心推敲,既保留了漢語的簡潔優美,又準確表達了數學概念,以至於沿用至今。

他的這種求知精神感染了身邊的滿族青年,很多八旗子弟也開始主動學習西學,在紫禁城內形成了一股獨特的學習風氣。

推廣西方醫學的開明帝王

康熙對西方醫學的推廣可謂不遺餘力。他不僅在禦花園中辟出一片地方種植西藥材,還命人將西醫書籍翻譯成滿文和漢文。

為了確保翻譯的準確性,他經常親自參與校對工作。每當西方傳教士煉製新藥,他都會親臨現場觀看,有時還會拿起工具親自嚐試,這種求知若渴的態度讓傳教士們都深感敬佩。

特別是在麵對天花疫情時,康熙表現出了非凡的魄力。當時的種痘技術雖然已傳入中國,但民間對此頗有疑慮。

康熙為了打消百姓的顧慮,不僅讓自己的子女帶頭接種,還將種痘技術編寫成冊,發往各省推廣。

他還特意在京城設立了專門的種痘機構,為百姓免費接種,這一舉措大大降低了天花的死亡率。

另外,他還命人將中西醫學進行比較研究,試圖找出兩者的共通之處,為醫學發展開辟了新的思路。

神秘的"藥物"

康熙對巧克力的好奇源於一次偶然的交談。一位葡萄牙商人在述職時提到了這種神奇的飲品,說它既能提神醒腦,又能滋養身體。

這立即引起了康熙的興趣,他派遣內務府的大臣專門負責尋找這種神秘的"藥物"。

大臣輾轉於廣州、澳門等通商口岸,打探了近半年,終於在一艘葡萄牙商船上找到了一百多塊巧克力和詳細的製作配方。

這批巧克力是用特製的蠟紙包裝的,外形像磚茶一樣整齊劃一,每塊上麵還印著精美的花紋。隨行的還有一份用拉丁文寫就的說明書,經過傳教士翻譯後竟有九百多字之多。

這份說明書詳細記載了巧克力的來源、功效和製作方法,其中提到巧克力來自美洲的可可樹,製作過程極為繁複,需要經過發酵、烘烤、研磨等多道工序。

特別是最後的熬製環節,更是需要持續三天三夜的細心看護,期間還要不斷攪拌,確保火候適中。

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讓禦膳房的廚子們都感到為難,但在康熙的堅持下,他們還是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遺憾的品嚐之旅

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精心熬製,這神秘的巧克力終於在一個靜謐的下午被呈上了龍案。

康熙對此充滿期待,他先是仔細觀察了這杯深褐色的液體,聞了聞它獨特的香氣。按照說明書的建議,他還在其中加入了一些香料和糖。

而當他品嚐第一口時,表情頓時變得微妙起來。這位曆來以果斷著稱的帝王,罕見地沉默了許久,最後隻說了"知道了"三個字。

原來,這苦澀中帶著異香的味道與他平日喜歡的茶水相去甚遠,這種濃鬱得近乎壓迫的口感讓他難以適應。

雖然禦膳房後來又多次改良配方,添加蜂蜜、牛奶等調味,但康熙始終對這種飲品提不起興趣。

這些巧克力最終被賜予了幾位對西洋事物感興趣的大臣。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大臣竟然愛上了這種獨特的味道,經常在家中仿製飲用。

康熙雖然對巧克力失去了興趣,但這並未影響他繼續探索西方文化的熱情,反而讓他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文化差異的存在。

《——【·結語·】——》

康熙皇帝的巧克力之旅看似平淡,實則反映了一位開明帝王對新事物的包容與探索精神。

雖然最終他對巧克力興趣寥寥,但這段曆史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康熙:既有帝王的威嚴,也有求知者的謙遜。這杯苦澀的巧克力,成為了聯結東西方文化的一個獨特符號。

信息來源:《清史稿》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