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暗弱,是當時他手下的法正,孟達等人背叛的原因。
怕他守不住基業,要送人幹脆我們來送。
在此之前,法正孟達張鬆等人還在劉璋手下老實幹活。到了赤壁之戰後,
他們就在想著找新老板跳槽了,因為劉璋在赤壁之戰的騷操作,實在是慘不忍睹。
不但失去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還損兵折將。
當時曹操發動赤壁之戰前,給劉璋去信,讓他站隊。劉璋慫了,決定服從曹操,加入對荊州的攻勢。
於是,他派了一員大將,襲肅,帶了三百人。去配合曹操,攻打荊州的夷陵。就是後來劉備失敗的那個地方,夷陵。
你沒有看錯,是三百人,不是三千人,也不是三萬人。
估計這個時候,法正張鬆孟達等人,應該是全部在罵了。
本來曹操的目的是統一天下,打下荊州,還能留你益州幸福的生活下去,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
其實應該加入孫劉聯盟抗曹,才是正確的做法。
就算你害怕曹操,決定加入曹營,你也該自己帶個幾萬人去。到時看情況,如果曹操敗了,可以背刺曹操翻盤,要曹操贏了,大勢已經不可為,就把你帶去的軍隊全部給曹操獻上,在滅吳的過程中立功,換一輩子平安。
你派三百人去,是什麽鬼?三百人能幹啥,這麽糊弄,曹操真贏了,能放過你?
要是曹操輸了,你不是送三百人頭給孫權?
事實也是如此,三百人占領了夷陵,很快孫權就派了甘寧帶了七百人來攻打。
後麵還有上萬人。
襲肅和他帶的三百人當然就投降了。
然後就加入了孫權的軍隊,同曹軍死磕。
流血的是益州兵,得利的是孫權。
如果當時是劉璋自己帶上幾萬人去,孫權絕不敢對益州兵動手。
無論以曹軍還是孫劉聯盟的名義守住夷陵按兵不動,坐看大局發展,同時還可以討價還價,比如看到孫劉聯盟要贏了,就加入孫劉聯盟,你們去打江陵,荊南四郡,上庸,我來收。
如果曹操贏定了,就順江而下撿便宜,也算給曹操交投名狀。
結果他派了三百人。得罪了兩邊。
估計這個時候法正張鬆等人實在是忍不下去了,我們得跳槽了!
不是曹操就是劉備,反正不能再和你這個二百五混了。
於是就有了張鬆獻地圖的事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