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22日,誌願軍第24軍在軍長皮定鈞的指揮下由元山地區換防至朝鮮中部的“鐵三角”,接替傷亡慘重的第15軍在五聖山一帶的防務。該軍入朝時將原71師基層官兵調入其他兩個師(每師12000-14000人),又調入原25軍的第74師,所以三個師的番號分別為70、72、74師。第24軍負責的是金化—平康—鐵原共約40公裏的防區(40公裏?有點胡說八道),其中72師是左翼,負責金化 (包括上甘嶺),其他兩個師由東向西展開:70師負責金化以西—鐵原以東,第74師負責鐵原,以鐵原—平康峽穀為防守重點(加強坦克團、榴炮團和反坦克團)。與第24軍當麵形成對峙的聯軍是:韓9師(金化)和美3師(鐵原),防守重點也是鐵原—平康的峽穀地帶,由美3師的第15團(加強希臘營與夏威夷團1營)負責
談戰鬥離不開戰爭背景,當時的戰爭背景是什麽?1951年6月第五次戰役失利後,毛澤東和金日成擔心聯軍繼續北進奪取平壤—元山,通過蘇聯向聯軍提出停火談判。1951年7月,雙方開始了馬拉鬆式的朝鮮戰爭談判。1951年底,雙方達成了幾項協議,其中一條就是聯軍堅持的廢除三八線,而以目前的交火線來確定未來軍事分界線。自從談判開始,聯軍內部規定的是任何軍事行動不得超過營級單位,誌願軍方麵什麽規定尚未解密,但無論如和,雙方停止了交火線上得大規模軍事行動,轉而修築半永久式的防禦工事, 例如誌願軍修建地下坑道,聯軍修築了堅固碉堡。但是由於戰俘遣返問題上的分歧,雙方互不讓步,所以戰爭就得在交火線附近繼續小打小鬧下去。但是交火線並不是一條直線,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山區,是犬牙交錯的,有的陣地相隔僅有不到200米。所以攻擊對方哨兵,襲擊對方哨所,埋伏對方巡邏隊,奪取對方連排級陣地,還有一個:相互的冷槍冷炮!這個階段在誌願軍戰史上稱為“陣地戰階段”,美軍戰史則稱為“哨位戰階段”,自1952年年初開始到戰爭結束,基本都是這個模式。至於這個“冷槍冷炮”,因為不容易確定殲敵數量,也可能是出於西方騎士道德觀念的原因,聯軍戰史鮮有提及。其實過去誌願軍軍史裏也說的不多,隻不過最近幾年被炒作起來,好像美帝個個都成了活靶,被我神勇的狙擊手們打的喪魂失魄,心驚膽寒,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據《第24集團軍簡史》,該軍自1953年1月到5月的4個月時間內共殲敵1萬4千餘人(美國國家檔案:美3師4個月一共傷亡600人),還打出了一大批“神槍手”:該軍72師214團的戰士張桃芳在上甘嶺的598高地獨自狙殺斃敵(注意是擊斃!)214名,這可是《解放軍畫報》2002年第八期、CCTV-4 2020年5月28日 國家記憶和中國的百度百科報導的,老張因此被譽為“中國狙擊之神”。紅花還需要綠葉襯托,張桃芳的戰友們也毫不遜色:同班戰友呂長青狙殺178名,楊金芳狙殺71名。還有:朱永豪,楊宏誌、寧彩堂、李彪、張桃芳的徒弟黃興海,他們的戰果就就不一一列舉,總之,張桃芳所在的第214團狙殺超過100名的戰士共有13人之多,狙殺100名以下必然是不勝枚舉。據張桃芳在2002年的電視采訪中有聲有色地說,老英雄看見了對方的黃頭發藍眼睛,言外之意就是美國鬼子了,有人裝模做樣一本正經地提出證據:張桃芳的第214團麵對的是美3師,張桃芳擊斃的大多數都是美國鬼子。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相比之下,誌願軍第15軍的戰果就遜色多了:全軍在鐵原—金化駐防18個月,還打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總共殲敵19921人(計算的好精確!),但其中僅有40%是冷槍的戰果,也就是說第15軍全軍冷槍擊斃敵軍8千人(哈哈),然而沒經過任何大規模激戰的第24軍的冷槍殲敵人數竟然遠超第15軍,甚至張桃芳也把第15軍的狙擊英雄鄒習祥獨自斃敵203人的戰果也比了下去,搞得秦基偉不得不認輸,當時曾揚名全軍的老英雄鄒習祥不得不拱手相讓“中國狙擊之神”的這頂桂冠。這讓人想起了幾年後大躍進中各地比賽放衛星:山東畝產萬斤,安徽畝產十萬斤,最後的廣西的特大衛星是畝產30萬斤,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你不信,有照片為證,活生生的大姑娘坐在水稻上。。全國14億人,就沒有一個拿起筆來算算,是否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
再說說與第24軍對陣的聯合國軍。與第24軍對陣的是美軍的步兵第3師,美3師共有三個團,分別是:7團, 15團, 和65團,其中第65團是由波多黎各國民警衛隊改編,所以絕大多數官兵是說西班牙語的波多黎各人。第24軍到達防線時,該師的65團由於出現了朝鮮戰爭最大的軍事法庭醜聞,被第八集團軍下令撤下前線進行數月的整頓,到1953年的5月底才返回前線。所以美3師當時僅有兩個團,其中15團(加強希臘營)部署在鐵原以東,7團是15團的右翼,陣地位置距離上甘嶺大約為10-15公裏不等。所以身在上甘嶺的張桃芳們別說是用有效射程1000米的蘇製水連珠步槍,就是用門八二迫擊炮也夠不著遠在10-15公裏外的美國鬼子,更何況,如我前述,美3師在這個四個月裏總傷亡600人。。。
真正部署在上甘嶺步槍射程之內的是韓9師,也就是在白馬高地擊敗38軍的“白馬師團”。 1953年的韓軍早已不是戰爭初期的“戰5渣”,特別是韓9師,在名將金鍾五的領導下,經過美軍的嚴格訓練,也成為一支勁旅,上甘嶺北山的高地從來沒有失守過。韓國人是地頭蛇,地形熟悉,人也不是傻逼,能任由你張桃芳們像打鳥一樣的打活靶? 韓國的師比較小,僅有12000人左右,讓你張桃芳們這種打法,還剩下活人嗎?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應該是由多個勝利的戰役和戰鬥集合而成,找不出來那麽多的勝利實錘是你們無能挖掘,不能憑空造就這種英雄事跡和偉大勝利。。
就這種地形,誰能打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