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張作霖為何不顧各界人士勸阻,執意要殺害李大釗?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4-02-26 03:05: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841 bytes)

 

1927年4月6日,北京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下令,京師警察廳派出了300多名軍警,突擊闖入位於東交民巷的蘇聯大使館附屬的軍營。

他們見人就抓,將包括我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和妻子、女兒在內的20多位共產黨員,還有國民黨左派全部抓走。

同時被抓的,還有12名蘇聯外交官。

消息一出,震驚中外。

沙俄和蘇聯政府的強硬,全世界都知道,讓人聞之色變。

張作霖竟然敢太歲頭上動土,這不是“老虎洞裏放炮仗,不要命”了嗎?

就在世人擔心張作霖無法交差的時候。

4月28日,又爆出驚天新聞:李大釗先生被張作霖下令處死。

這則消息,更是大大出乎人們意料。

李大釗的身份不但是我黨創黨元老,還是公認的學界泰鬥,他被捕後,北京9所大學的校長聯名行動,國內知名人士也發聲救援,北洋軍閥內部也對處死李大釗意見不一。

張作霖為何頂著各方壓力,執意要將李大釗處死,他是吃了豹子膽,還是昏了頭?

一、蘇聯支持北伐

眾所周知,國共發動的北伐戰爭,矛頭對準的就是包括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在內的北洋軍閥。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吹起了北伐的號角。

對於國共的行動,北洋軍閥們起初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這是因為,他們的軍隊在晚清時期就組建了,班底來自北洋軍,士兵訓練有素,將軍身經百戰,運籌帷幄。

而且,他們有很硬的後台:

張作霖為代表的奉係軍閥,依仗的是日本帝國主義;以吳佩孚和孫傳芳為代表的直係軍閥,身後站著的,是英帝國主義。

這些列強,國力雄厚,武器先進,而且行事霸道,為了維護他們在中國的利益下了很大的賭注,對代理人的支持方麵不遺餘力。

而北伐軍由乳臭未幹的熱血毛頭小夥子組成,年齡在20歲左右,將領的年齡大多不超過30歲。

他們毫無戰鬥經驗,也沒有很硬的靠山,按說戰鬥力存疑。

因此,張作霖、吳佩孚和孫傳芳他們,根本沒有把北伐軍當回事,覺得可以穩操勝券。

然而,戰局的進程讓人出乎意料。

北伐軍聲勢浩大,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

孫傳芳兵敗如山倒,頂不住了,向張作霖求救。

張作霖本來就有“入主中原”的雄心壯誌,遂立即出麵組成了安國軍,自任總司令。

擔任副總司令的,是敗軍之將孫傳芳和狗肉將軍張宗昌。

張作霖認為,之前孫傳芳失敗是因為軍閥們不團結,如今兩軍聯手,打敗北伐軍應屬易如反掌。

但是,大帥想錯了,安國軍也沒有阻止住北伐軍的前進步伐。

北伐軍勢不可擋,一路高奏凱歌。

到1927年4月,北伐軍已經先後攻克了上海、南京和武漢,兵鋒渡過長江,矛頭直指中原地區。 

在短短的一年的時間內,這群年輕人為何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

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是北伐軍代表人民利益,代表正義;北洋軍閥代表反動、沒落的官紳勢力。

其次,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我黨方麵人才濟濟,走上戰場後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北伐軍得到了蘇聯朋友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蘇聯對國民黨的援助,從1923年就開始了,到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之後基本結束,為期長達四年。

據統計,僅僅1924到1926年的兩年時間裏,蘇聯援助廣州國民政府的武器裝備價值就多達數百萬盧布。

其中包括步槍15000支、子彈2000萬、機槍1000挺機槍、手榴彈,還有一定數量的火炮、坦克和飛機。

除此之外,蘇聯還向國民政府提供了大約1200萬盧布的財政援助。

眾所周知,民國初期男兒當兵是為了養家糊口,沒有軍餉的軍隊是沒有人參加的,很多軍隊因為領不到軍餉而發生兵變。

馮大帥當時在曹錕手下,因為領不到軍餉,一怒之下去搶劫列車。

有了蘇聯的援助,北伐軍的軍餉比較可觀。

當時北洋軍的士兵每月可以領到6到8元軍餉,一個團長可以領到150塊錢軍餉。

而北伐軍一個普通士兵每個月則可以能拿到十幾塊的軍餉,一個團長能每月拿到的軍餉超過200塊。

當時安徽、河南等省每畝地的價格隻有十塊錢左右,在北伐軍當兩年兵的話,就可以回家買房、置地、娶媳婦,老婆孩子熱炕頭。

如果你是個軍官,當兩年兵回家就能當上小財主。

因此,不僅當時的年輕人爭著參加北伐軍,就連很多北洋軍人也倒戈加入北伐軍陣營。

此外,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也是在蘇聯援助下成立的。

蘇聯出了大力氣,不但派遣了大量的顧問和軍事教官,還援助了300萬盧布的建校資金。

此外,蘇聯向黃埔軍校提供了不少武器,包括飛機大炮。

除了向國民政府,蘇聯還向國民政府的盟友馮玉祥提供了大量的幫助。

僅僅1925年3月到1926年7月的16個月,蘇聯就向馮玉祥的軍隊提供了5號線五萬多支步槍、子彈近六千萬發、機槍二百多挺、火炮六十門、手榴彈一萬多枚,還有大量藥品等軍事物資。

民國初期,蘇聯人為馮玉祥提供的武器裝備,累計起來可以武裝40萬軍隊。

實事求是地說,沒有蘇聯長期的強有力援助和扶持,北伐軍根本就不會占據那麽大的軍事優勢,北伐的進展不可能那麽順利,至少不會取勝那麽快。

常言道,“敵人的朋友就是死敵”,張作霖仇視蘇聯人,再正常不過。

二、蘇聯人跟張作霖有宿怨

那麽,蘇聯人為何支持北伐軍,而不支持張作霖?

一來是價值觀不同,二來是因為蘇聯人跟張作霖有過節。

眾所周知,沙俄跟日本都有征服中國的計劃,沙俄有“黃俄羅斯”計劃,日本有“田中奏折”。

為了實現罪惡計劃,就必須首先占領中國東北。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沙俄趁火打劫,發兵18萬,很快占領東三省。

可是好景不長,四年之後,日本為了爭奪東北,跟沙俄大打出手,結果後者被打得跪地求饒,把吃到肚子裏的東西吐了出來。

不過在列強的壓力下,日本人也沒有如願以償得到東北。

但是日本人並沒有死心,在東北培植了代理人張作霖。

張作霖原來是一個胡子(土匪),成為東北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消滅了諸多強有力的對手。

之所以能消滅,是借助了日本人的力量。

日本人不是什麽慈善家,他們支持張作霖,包藏著禍心,那就是允許他們在東北修鐵路。

東北交通不發達,隻有修建鐵路,才能掠奪東北資源,將來入侵中國的時候,可以通過鐵路向東北乃至關內運兵。
沒有鐵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根本無法順利進行。

在袁世凱和段祺瑞執政的時候,因為國內輿論和民眾壓力,他們不敢答應日本人修鐵路的要求。

袁世凱在1913年跟日本人秘密簽訂了《滿蒙五路秘密換文》,就是因為國內壓力而泡了湯。

段祺瑞上台後,跟日本人簽訂了《滿蒙四鐵路借款預備合同》等出賣東北路權的條約,後來也因為遭到反對而成為一場空文。

民國初期,在中國東北修鐵路隻是日本人遙遙無期的夢。

張大帥不然,他霸氣側漏,宣布東北獨立,不在乎別人怎麽說,大張旗鼓支持日本人圓夢。

在張作霖的力挺下,日本人在東北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為發動侵略戰爭打下基礎。

張作霖被炸死前,“滿蒙五路”計劃得以實現,全線通車。

對於日本人在東北取得的成就,蘇聯人是不甘心的,他們對張作霖的態度可想而知。

雙方的矛盾由此產生,最終爆發了中東鐵路爭端。

中東鐵路是1903年沙俄在東北修建,以哈爾濱為相交點,呈一個“丁”字形。

日俄戰爭後,南段也就是長春至大連段為日本所占,也叫做南滿鐵路。

北段先是由沙俄管理,後改由中蘇共同控製,雙方簽訂協議,有效期30年,收益五五分成,誰使用鐵路的話誰付費。

但是張作霖不買賬,使用鐵路不掏錢,拖欠中東鐵路管理局的費用高達1400萬盧布。

那時候盧布比美元都值錢,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

蘇聯局長伊萬諾夫不幹了:不還錢就不能用。

張作霖開始撒野:錢不僅不給,老子還要抓人。

1926年,奉軍把伊萬諾夫給抓了,中東鐵路自然也被老張控製起來。

最終,斯大林讓步,奉軍放人,但是蘇聯人丟了中東鐵路管理權,歸張作霖一人所有。

可以說,蘇聯人虧大了,丟了麵子,也丟了裏子,他們是咽不下這口氣的。

對張作霖所作所為無動於衷,不符合戰鬥民族的性格。

因此,蘇聯人就開始支持蔣介石進行北伐,要消滅張作霖這個刺頭。

據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在皇姑屯事件之前,克格勃還策劃了多起針對張作霖的未遂暗殺。

如此一來,張作霖仇視蘇聯是必然的。

即使沒有暗殺,張作霖一邊倒地跟日本友好,蘇聯支持國民政府北伐,他對蘇聯人也恨得要命,突襲蘇聯大使館就不難理解了。

而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李大釗是共產主義戰士,他跟蘇聯人本來就是戰友和同誌。

李大釗自然是反對張作霖的。

李大釗早年曾經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但是他卻選擇了信仰馬列主義。

更要命的是,張作霖通過情報獲悉,李大釗跟馮玉祥有密切往來,其中有電報往來,有書信往來。

他們聯係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打倒張作霖這個軍閥,解放全中國,讓老百姓當家做主。

而1925年郭鬆齡舉兵反奉之前,跟馮玉祥也達成默契,一旦郭鬆齡起兵,馮玉祥跟李景林在關內響應。

如果沒有馮玉祥的支持,郭鬆齡是沒有底氣“造反”的。

除此之外,李大釗在北京積極宣傳馬列主義,號召青年反對張作霖的反動統治,也相當於揭了張作霖的逆鱗。

這時候的張作霖,剛剛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成為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控製了整個北中國,做事本來就任性的他,更加狂妄。

因為在之前中東鐵路的交鋒中,蘇聯落敗,讓張作霖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那就是斯大林也不過如此,沒有什麽可怕的,無非是一個紙老虎,根本不必放在眼裏。

蘇聯人都不怕了,還在乎什麽國內壓力?

在張作霖看來,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

袁世凱和段祺瑞這些“科班”出身的政客,還在乎民眾呼聲和輿論壓力,胡子出身的張作霖,根本不介意民間的聲音。

殺了李大釗,可以敲打蘇聯,出心頭惡氣,還能討好日本人。

所以,在1927年的4月28日,張作霖不顧各方反對和質疑,殺害了李大釗等10多名共產黨人。

有人說了,張作霖一直是反日的,戲弄日本人的,怎麽會討好他們?

前麵說了,正是在張作霖時期,日本人才在東北大修鐵路,為發動侵華戰爭打下基礎。

作為回報,日本人幫助張作霖幹掉了眾多對手,讓他成為東北王。

實事求是地說,張作霖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典型賣國賊,他的目標是問鼎中原當皇帝,國家賣了,就要當兒皇帝,換誰都不情願。

張作霖的戰略是,利用日本人,為自己稱霸當靠山。

但是不久後,因為“郭鬆齡事件”,雙方的合作畫上句號,而且反目成仇。

郭鬆齡是奉係將領,奉軍骨幹,張學良的得力助手。

他在日本上過軍校,軍事指揮能力一流。

1925年11月底,郭鬆齡倒戈反奉。

郭軍雖然人數少,但是戰鬥力爆棚,所向披靡。

奉軍人多,卻戰鬥力低下,不堪一擊,節節敗退。

很快,郭軍就攻占了錦州,直逼張作霖老巢奉天(遼寧)。

張作霖嚇得魂不附體,喪失了抵抗意誌,把金銀細軟裝上幾十輛大車,還買好了去日本東京的飛機票,甚至連下野電文都擬好了。

幸虧這時候,郭鬆齡跟日本人鬧掰了。日本人對郭鬆齡說,你隻要承認張作霖跟我們的所有協議,我們可以支持你上位,取代張作霖。

郭鬆齡說,我起兵反奉就是因為反對張作霖賣國,你們這樣的賣國條件,我不能答應。

 

這時候,張作霖也派人向關東軍求救:隻要救了我,什麽條件都能答應。

日本人乘人之危,提出增築7條鐵路、獲得商租權等諸多要求,張作霖救命要緊,全部答應。

關東軍倒是“守信”,立即出兵攔住了郭鬆齡,郭軍雖然強大,但跟日軍打那是以卵擊石,所以停下腳步。

張作霖靠著日本人支持,鹹魚翻身,消滅了“叛軍”,將郭鬆齡斬首。

不過在渡過難關之後,張作霖開始耍賴,不兌現承諾。

對於張作霖的出爾反爾,日本人很無奈,因為他們支持的段祺瑞已經倒台,隻剩下了張作霖。

跟張作霖鬧翻之後,他們在中國就沒有了代理人。

因此,日本政府派出一波又一波的使者來到北京,到位於中南海的大元帥府給張作霖施壓,希望他兌現承諾。

張作霖這時候很為難,以前自己是東北王,可以不在乎民意;現在自己等於是中國最高統治者,民意還是要考慮的,不能給對手提供炮彈。

於是,張作霖隻能打太極,說這事先別慌,以後再說。

日本人一聽,這是耍我們啊,耐心漸漸失去。

下麵這張照片,拍攝於1927年8月前後,當時日本公使到訪,張作霖與其喝茶聊天。

大帥表情冷漠,似乎在閃爍其詞,不回應對方的要求。

而日本公使十分生氣,也很無奈,托著下巴陷入沉思,想著該如何結束這場遊戲。


張作霖以前是一身戎裝,這次則穿著一身便裝,以表示自己跟日本人的關係親密。

但是他也明白,日本人不好糊弄,到底對方如何出牌,張作霖心裏沒譜,因此照片中的他點了一支煙,想掩飾內心的內疚和忐忑不安。

就像一對感情走到盡頭的夫妻,貌合神離,同床異夢,離婚無法避免。

最終,張作霖還是為自己的輕狂付出代價,命喪皇姑屯。

即使日本人不炸他,革命者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所有跟帖: 

你搞的這些東東,感覺很滑稽 :-) -明初- 給 明初 發送悄悄話 明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6/2024 postreply 07:32:58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man008- 給 man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6/2024 postreply 20:03:46

李大釗在舊俄國軍營被抓捕時持有手槍。不知是企圖持槍抵抗還是成仁? -TwinTurbo- 給 TwinTurbo 發送悄悄話 TwinTurbo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02/27/2024 postreply 13:06: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