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萬年前智人從歐亞大草原進入東亞

來源: JustWorld 2024-02-16 19:42:1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88 bytes)

揭開冰河時代的謎團:對花粉數據的研究揭示早期人類遷徙的細節

2023年09月28日 09:03

  稿源:cnBeta.COM



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周圍的花粉數據,揭示了4.5萬-5萬年前早期人類橫跨歐亞大陸遷徙的細節。這些證據表明氣溫升高支持了森林的擴大,促進了人類向西伯利亞的遷徙,這與之前的一些考古觀點相矛盾。

Prehistoric-Humans-Walking-1536x1024.webp

冰河時期人類遷徙之謎一直是人類學家爭論的話題: 歐亞大陸智人的流動是何時以及如何發生的?是寒流還是暖流促使早期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歐洲和亞洲?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通過考察俄羅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周圍的更新世植被群落,並與該地區最早的智人考古證據進行對比,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人員利用這一重要證據敘述了距今4.5萬-5萬年前的故事,揭示了最早的人類是如何穿越歐亞大陸的。

新的花粉數據表明,氣溫變暖支持森林向西伯利亞擴展,並促進了早期人類向那裏的遷移,而與此同時,歐亞大陸的更多地區和西部地區也在發生變化。

堪薩斯大學人類學教授泰德-戈貝爾(Ted Goebel)說:"這項研究解決了關於早期智人在大約 4 萬到 5 萬年前遷徙到歐洲和亞洲時所麵臨的環境條件的長期爭論。它利用花粉記錄揭示了這一時期驚人的溫暖,為貝加爾湖的環境條件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見解。"

Chikoi-River-Valley-Trans-Baikal-Region.webp

外貝加爾地區奇科伊河穀。資料來源:特德-戈貝爾

事實上,花粉數據表明,人類的遷徙發生在更新世晚期氣溫最高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濕度也較高。古代花粉記錄顯示,針葉林和草原是該地區的特征,能夠支持人類的覓食和狩獵。戈貝爾說,環境數據與考古證據相結合,講述了一個新的故事。

"這與歐洲最近的一些考古觀點相矛盾。"這裏的關鍵因素是準確的年代測定,不僅是與這些人的考古學相關的人類化石和動物骨骼,還有環境記錄,包括花粉。我們所展示的是這一時期貝加爾湖環境變化的有力年表,並輔以該地區智人存在的考古記錄。

戈貝爾的合作者包括第一作者、日本高知林業和林產品研究所的Koji Shichi、日本八王子市東京都立大學的Masami Izuho和日本金澤市金澤大學的Kenji Kashiwaya。

Map-Showing-Theorized-Migration-Routes-of-Early-Homo-sapiens-From-Africa-Across-Eurasia.webp

顯示早期智人從非洲跨越歐亞大陸的理論遷徙路線的地圖。資料來源:Ted Goebel

雖然花粉分析是在日本進行的,但戈貝爾和伊豆保將花粉數據與早期人類遷徙的考古記錄中的重要證據聯係起來。戈貝爾說,考古記錄中成熟智人的出現與文化和行為的變化相對應。這一時期的早期現代人在細長的刀刃上製作石器,用骨、鹿角和象牙製作工具,包括一些最早的刻有縫紉孔眼的骨針,以及早期的骨和鹿角矛尖。

戈貝爾說:"我們中的一些人認為,正如化石記錄所證明的那樣,在解剖學發生變化的同時,行為和認知也發生了轉變。這些早期人類變得更具創造力、創新力和適應力。這時,我們開始觀察到考古記錄中的重大變化,比如洞穴壁畫。我們還發現了移動藝術,比如被稱為維納斯雕像的早期雕刻。在中歐,甚至有一件象牙雕刻可以追溯到這個早期時期,雕刻的是一個獅頭人。這不僅僅是複製自然,而是創造性的表達,發明新事物,探索新地方"。

據這位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在該地區至少發現了一具可以追溯到那個時代的人類骨骼。

戈貝爾說:"有一具人類化石來自西伯利亞,但不是貝加爾湖,而是在更西邊一個叫烏斯季-伊希姆的地方。從形態上看,它是人類,但更重要的是,它保存得特別好。它已被直接進行了放射性碳測定,並產生了古DNA,證實它是現代智人的代表,有別於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或其他前現代古人類。"

該地區最早的人類居民很可能生活在大家庭或小部落中,歐亞大陸的其他地區似乎也是如此。但由於許多考古證據已經退化,因此很難確定。

他說:"在西伯利亞的烏斯季-伊希姆,我們有證據表明完全現代的人類與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遺址共存。然而,Ust'-Ishim 是一個孤立的發現,是地質學家從河岸侵蝕中發現的。我們缺乏有關其考古背景的信息,不知道它是聚落的一部分,還是隻是被衝到下遊的一具孤零零的骨頭。因此,將這一單個個體與貝加爾湖地區的考古遺址聯係起來並不牢固--它們是否代表同一人群?我們認為是的,但肯定需要更多證據。"

https://new.qq.com/rain/a/20210601A0ACXU00

重磅揭秘東亞北部地區人口曆史

https://www.anthropol.ac.cn/article/2023/1000-3193/1000-3193-42-03-412.shtml

古基因組揭示史前歐亞大陸現代人複雜遺傳曆史

付巧妹的博士導師是2022年諾貝爾獎得主斯萬特·帕博。

該文發表時間:2023年6月。中文媒體幾乎沒有報道。

東亞人進入亞洲的事實已無法掩蓋。

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cience/1412281.htm

重寫史前曆史:朔州峙峪舊石器遺址揭示4.5萬年前的科技奇跡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4/02-06/10160478.shtml

東西問·龍年春節|劉國祥:龍年說龍,中華龍文化是如何起源和傳承發展的?

所有跟帖: 

龍不是創造出來的,龍是從恐龍化石想象出來的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102 bytes) () 02/16/2024 postreply 20:34:08

這是一個合理的假說,可惜沒有令人信服的實證或旁證。各個古文明都選擇威猛的東西作為圖騰。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4:40:57

無化石的概念,很難從恐龍化石片段重構其全貌。中國古代也沒發掘出過完整的恐龍化石。大概率是先有虛構的龍,後有龍骨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22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5:41:52

現在人類聚居在城市,其實外麵的世界還有非常大荒蕪的土地,人類祖先數萬年前從非洲出發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609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08:33

對爬行動物,人們(尤其是女性)的第一印象是陰險惡毒。搞不懂一個爬行類和鳥類的混合物,怎麽有了正麵的形象。別上綱上線,絕大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81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5:48:47

龍不是爬行動物,是走獸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27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8:56:44

Dinosaurs are a diverse group of reptiles. 中國龍的形象中,軀幹就是蛇。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07:28

從動物學分類,恐龍與蛇不是一類,恐龍有腳,蛇沒有,將龍與蛇想象成一類隻是因為龍很長吧。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10:38

恐龍的分類可以模糊到鳥類,但絕對進不了獸的門。它下蛋繁殖。體量那麽大,還靠蛋繁殖,不滅絕都難。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27:24

從進化的過程看,恐龍可能是從鳥演化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44:28

聖經上說蛇原來是有腳的,和龍一樣。 -不允許的筆名- 給 不允許的筆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9/2024 postreply 17:32:32

鱷魚和蟒是兩個龍的原型。中國古籍中有見龍交於堂,遺穢物汙地的記載。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7:23:24

智人由西入東亞,有何難咽的。史實也是落後的東歐草原比中國早進入鐵器時代。中國有大草原沒有的適合農業的水熱動態,後來居上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01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7:28:56

鐵器是小亞細亞希提人發明的,舊約聖經就有敘述,所以舊約聖經比中國古書更進步吧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167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14:26

幾千年來,中國人就會吹牛,這也牛逼那也牛逼,其實啥也不行,現在更甚! -JustWorld- 給 JustWorl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36:26

文藝複興前中國的確比西方發達,馬可波羅東遊記在西方掀起轟動,促成了文藝複興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09:41:23

溫帶季風氣候下東西向的兩條大河是古代中國領先西歐的關鍵因素。平軟鬆厚的黃河流域用人力和木質工具就可耕種。東西數千裏一致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17:36

還有穩定的社會,秦始皇統一中國功不可沒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34:36

秦製也正是中國近400多年落後的根源,那是落後生產力的產物。現代科技中和掉了中國小農經濟的自然優勢。還別說人口和環境的重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57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50:28

中國被西方快速超越是因為伽利略牛頓帶領了西方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定律,工程師利用物理定律成功設計出無數東西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1:18:23

我曾在這裏發起過,現代科技為什麽沒有產生在原來領先的中國的討論。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1:24:14

去過羅馬見過二千年前的穹頂建築,感覺是西方在技術上一直領先中國,而不是落後。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4:30:10

西歐、北歐、東歐是一直落後於中國的。東西羅馬分裂,十字軍東征讓地中海地區也墮入了黑暗時代。轉機是文藝複興。文藝二字是誤導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86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4:56:42

黑暗時代是基督教造成的,西方曆史學家一直裝糊塗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5:29:30

大約4-5萬年前,智人從歐亞大草原進入東亞,隨後一波又一波從北向南擴散。中國的曆史大部分需要重寫。 -JustWorld- 給 JustWorl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13:57

大約2.1-2.3 萬年前,印第安人進入美洲。萬年前,粟黍農業從東北開始擴散,形成泛歐亞語係(包括日韓通古斯蒙古突厥語) -JustWorld- 給 JustWorl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14:33

,粟黍農民進入黃河流域形成漢藏語。粟黍農民進入西藏,川滇地區等等。 -JustWorld- 給 JustWorl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15:09

make sense. then the homosapien stayed in northern Asia -xiaoxiao雨- 給 xiaoxiao雨 發送悄悄話 xiaoxiao雨 的博客首頁 (81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23:19

也就是說碳排放說純屬扯淡 -大號螞蟻- 給 大號螞蟻 發送悄悄話 大號螞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24 postreply 10:27:56

一條遷移路線不能否定其它路線,也不能否定本土進化,更可能的是多元融合。 -武勝- 給 武勝 發送悄悄話 武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9/2024 postreply 01:33: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