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溫哥華糖廠的辛酸曆史

來源: 唵啊吽 2024-02-16 08:49: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4932 bytes)

這座已有 134 年曆史的海濱工廠至今仍在使用,有著一段黑暗的過去。我們“地方偵探”係列的最新作品。

紮克·維塞拉 (Zak Vescera) 今日The Tyee

紮克·韋塞拉 (Zak Vescera) 是《泰伊報》的勞工記者。這種報道節奏是由地方新聞倡議促成的

一幅拚貼畫混合了溫哥華羅傑斯糖廠的黑白老照片和當代照片。 背景是砂糖。

溫哥華最古老的工作場所曾經經曆過許多人的生活。

1890 年,羅傑斯糖廠開始在海濱拔地而起時,這座城市才存在了四年。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座灰色的巨石一直加工從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駁船運來的甘蔗,為當地經濟和當地經濟提供了保障。公眾渴望甜食。

如果您住在溫哥華,您在沿著鮑威爾街行駛時可能會注意到它若隱若現的外觀。您可能在電視上看過它的內部結構:這座建築作為熱門電影場景獲得了第二次生命,通常被塑造為險惡的倉庫,勇敢的超級英雄在那裏對抗惡棍。

但羅傑斯糖廠也有其他苦多甜的故事。

幾十年來,運到這家精煉廠的甘蔗都是由遙遠種植園的契約仆人種植和收獲的,其中包括羅傑斯家族和商業夥伴擁有的種植園。這些種植園的工人經常遭受鞭打、毆打和營養不良,許多人死亡。

一張 1895 年的黑白照片顯示了從南部拍攝的 BC 糖精煉廠,對麵是目前溫哥華市中心的一塊空地。
1895 年的 BC 糖精煉廠,位於目前溫哥華市中心的一塊空地上。照片來自溫哥華市檔案館,AM1592-1-S2-:2011-092.3821。

與此同時,該煉油廠已成為其所有者和勞工運動之間不止一場激戰的場所。例如,1917 年,煉油廠的創始人本傑明·廷利·羅傑斯 (Benjamin Tingley Rogers) 通過雇用替代工人和偵探來平息罷工。就在今年,工人們冒著雨夾雪在糾察線上度過了大約四個月的時間,然後才與公司達成協議。

這一切的核心是東溫哥華海濱的這座灰色建築,134 年後這裏的糖仍在流動。

溫哥華最醜的建築

羅傑斯糖廠從來不被認為是一座美麗的建築。1975年,《溫哥華太陽報》將其評為該市最醜陋的建築。該報寫道:“就其工業醜陋的絕對力量而言,它是無法被擊敗的。”

但這座建築的根源與這座城市本身的殖民建立密切相關。1885 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建成後,用於養活人口的糖從全國各地運來。

這就是 BT Rogers 看到的機會。1889 年前往蒙特利爾時,他聽到了溫哥華新發展的風聲,並相信這座城市很快將成為重要的工業中心。

裏賈納大學教授多尼卡·貝萊爾(Donica Belisle)是即將出版的《斐濟殖民地的加拿大糖業和印度契約:二十世紀的帝國資本主義和全球不公正》一書的作者,她表示加拿大官員非常樂意幫助他。

一張 20 世紀 70 年代的老照片顯示,一名身穿白襯衫和褲子的工人正在操作機器。
一張 20 世紀 70 年代的老照片,展示了 BC 糖精煉廠的內部。 有很多底部較寬頂部較薄的大金屬桶。
照片展示了 20 世紀 70 年代煉油廠的內部。照片由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糖精煉有限公司通過溫哥華市檔案館提供;頂部,AM1592-S3-F001-:2011-092.0801;底部,AM1592-S3-F001-:2011-092.0800。

作為建造倉庫的交換條件,溫哥華市向羅傑斯提供了免費土地來建設該場地,當時價值約 30,000 美元。他們還免除他 15 年的稅款,並給予該公司 10 年的煉油業務免費用水權。

“1890 年羅傑斯成立時,溫哥華才剛剛開始工業化。大量投資來自蒙特利爾和紐約。”貝萊爾告訴 The Tyee。

羅傑斯的一些最大支持者也為 CPR 提供了資金,這並沒有什麽壞處。“他們認為這是有聯係的,因為羅傑斯將通過加拿大西部的鐵路運送糖,”貝萊爾說。

 

種族主義和契約勞工

羅傑斯煉油廠過去是、現在仍然是該省唯一的主要糖精煉廠。但羅傑斯麵臨著一些從香港進口精製糖的維多利亞商人的競爭。

讓羅傑斯的生意得以生存的鐵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資過低的中國工人建造的,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利用猖獗的反華種族主義來擊敗競爭對手。

1914 年,《溫哥華世界報》上的一則報紙廣告敦促消費者購買“由幹淨的白人以清潔方法精煉的糖”。該廣告以極其種族主義和攻擊性的措辭描述香港煉油廠工人。

1956 年的一張黑白照片顯示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空間,屋頂由窗戶組成。 這是原糖倉庫。 可以看到工人們正在做日常工作。
1956 年的原糖倉庫。攝影:Jack Cash,來自溫哥華市檔案館,AM1592-1-S5-F015-:2011-092.2105。

製糖業長期以來也存在強迫勞動現象。很快,羅傑斯也涉足了這一行業。1905年,他和一群商業夥伴創立了溫哥華-斐濟糖業公司,其目的是在太平洋島上購買並維持一個種植園,為溫哥華煉油廠供應甘蔗。

貝萊爾表示,該業務受益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導致食糖成本普遍上漲。“他們很高興能在世界市場上出售斐濟糖並從中獲利,這在很大程度上讓他們得以度過戰爭,”她說。

但溫哥華-斐濟糖業公司並沒有持續多久。它始終無法生產穩定的糖供應,到 1925 年該公司已經停止運營。羅傑斯繼續從其他地方采購糖,包括與古巴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種植園簽訂合同。

貝萊爾說,這家短命公司最持久的遺產是它在海外造成的痛苦。盡管羅傑斯的公司宣揚高薪白人勞工的美德,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印度契約工人來收獲斐濟甘蔗。

“他們是來自印度的契約者,有成人和兒童。他們被當作奴隸對待,”貝萊爾說。她補充說,種植園是“暴力場所”。許多工人死於毆打或疾病。

這段曆史在低陸平原地區很少得到承認,而低陸平原地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裔斐濟僑民之一的所在地。裏茲萬·阿巴斯 (Rizwaan Abbas) 是一位印度裔斐濟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三年前父親去世後,他開始深入研究自己社區的曆史。

阿巴斯說,契約勞工和奴隸勞工的曆史和創傷根深蒂固。但很少有人知道羅傑斯家族與此之間的具體聯係。具體來說,阿巴斯不知道印度裔斐濟社區的成員是否是羅傑斯種植園契約仆人的後裔。但他說,幾乎社區的每個成員都可以將他們的血統追溯到相似的地方。

“我的曾祖父母是契約勞工。因此,他們從那段生活中所麵臨的創傷傳給了我的祖父母和我的父母,然後又傳給了我,”阿巴斯說。“這是社區本身必須處理的事情。”

製糖業給羅傑斯家族帶來了更美好的結果:它讓他們變得富有。BT 羅傑斯 (BT Rogers) 用部分家族財產建造了家族豪宅,至今仍坐落在倫敦西區。

一張底部寫著“1901”的黑白照片顯示了用糖錢建造的豪宅的外觀。
加布裏奧拉別墅 (Gabriola House) 於 1901 年利用羅傑斯家族的糖業財富建造而成。它仍然矗立在溫哥華西區,最近被改造成出租公寓。照片來自溫哥華市檔案館,AM1592-1-S2-F08-:2011-092.0205。

The Tyee 聯係了今天運營該煉油廠的羅傑斯子公司 Lantic Inc.,請求對該公司之前與契約勞工的關係發表評論。截至發稿,該公司尚未回複。

阿巴斯表示,他希望公司能夠承認其曆史的這一章。

“羅傑斯靠契約勞工賺了這麽多錢,這真是一種諷刺。我認為羅傑斯至少應該承認印度裔斐濟人對公司做出的貢獻,”阿巴斯說。

“我認為得到這種認可很重要。我認為他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更不用說為他們自己犯下的暴行道歉了

羅傑斯在遊艇上試圖鎮壓罷工

羅傑斯經常聲稱,溫哥華煉油廠的白人工人工資很高,待遇也很好。

但熱門賬戶卻另有說法。1911 年,《維多利亞每日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城市烘焙恐怖事件”的報道,詳細描述了狹窄的工作條件。

對於在煉油廠工作的大約三打女性來說,工作條件尤其艱苦,她們輪班 10 個小時,縫製和裝滿精製糖的袋子。

到 1917 年,煉油廠的 240 多名工人開始組織起來,計劃要求更好的工資和工作條件。珍妮特·瑪麗·尼科爾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曆史雜誌》的一篇文章中指出,BT·羅傑斯是在他的遊艇上得知這一消息的。羅傑斯不喜歡工會。1894 年,他的父親也從事製糖業,他在新奧爾良擁有的一家煉油廠被一名罷工工人扔出的磚頭砸死。羅傑斯通過無線電聯係了一位主管,指示他們解雇領導這一事業的工人。第二天,工人們罷工並成立了工會。

一張拍攝於 1900 年代初期的黑白照片顯示,一名身穿工作服的工人正在將糖裝入袋子中。
20 世紀之交,一名工人將糖裝入麻袋。照片來自溫哥華市檔案館,AM1592-1-S2-F04-:2011-092.1230。

這次罷工導致了長達 92 天的激烈罷工。羅傑斯用一輛裝有窗簾的汽車接送罷工破壞者,取代了糾察線上的工人。他還聘請了蒂爾偵探社,該機構專門監視和監視勞工組織者和糾察線——許多工會活動人士將這類人稱為“平克頓”。

糾察線上發生了衝突,但羅傑斯沒有表現出緩和的跡象。工人們最終接受了失敗。其中大約一半人被重新雇用:男性每小時工資增加六美分,而女性則一無所獲,所有工人都獲得雇主補貼的熱午餐。

甜蜜的生意

羅傑斯於 1918 年去世,但他利潤豐厚的業務仍在不斷增長。他的建築仍然是加拿大極少數大型糖精煉廠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加拿大西部最大的糖精煉廠。

貝萊爾說,該國的糖業關係密切,不止一次被指控操縱價格和協調。如今,隻有兩家公司控製著加拿大幾乎所有的製糖業:Rogers Sugar 和 Redpath。

1900 年代初拍攝的照片顯示了 BC 糖精煉有限公司的外觀。
1900 年代初的煉油廠。攝影:James Skitt Matthews 少校,來自溫哥華市檔案館,AM54-S4-1-M-11-:M-11-65。

煉油廠的勞資糾紛也屢見不鮮。1975年,麵對通貨膨脹飆升,工人們舉行罷工,要求大幅提高工資。他們最終達成了一項協議,其中包括工資上漲 34.5%。但聯邦政府反通脹委員會最終將漲幅限製在微薄的 10.5%。工人們最終在糾察線上度過了九個月。

就在去年,以加拿大公共和私人工人協會 Local 8 為代表的工人再次罷工,這次是為了抗議為增加工廠糖產量而改變工作安排的提議。這次罷工持續了四個月,直到一月份工人們投票批準了一項協議。

2023 年的罷工讓 BC 省居民體驗到了加拿大糖業的集中度:勞動力中斷導致全省雜貨店烘焙通道的貨架空空如也。

2023 年拍攝的照片顯示了煉油廠黃金時段的外觀。
今天的煉油廠。The Tyee 照片由 Zak Vescera 拍攝。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築物的某些部分發生了變化。例如,它曾經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加拿大設立了一座關於糖曆史的博物館。

煉油廠員工湯姆·卡梅倫 (Tom Cameron) 在早些時候接受 The Tyee 采訪時回憶道:“實際上,他們過去常常帶孩子們、學校團體、參加烘焙課程的人來這裏,參觀糖的整個曆史。” 。他說,頂樓曾經有一家自助餐廳,所有員工都可以免費在那裏吃飯。

自建成以來,煉油廠的其他部分變化相對較小,最近糾察線上的不止一名工人描述了大樓內的怪異、陰森的氣氛。

這可能就是為什麽這裏如此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場所。《X檔案》《綠箭俠》《閃電俠》等劇集均在此拍攝。

但在某些方麵,煉油廠的運作方式或多或少與 1892 年以來的情況相同。工人們在布拉德灣 (Burrard Inlet) 與駁船會合,舀出大量原糖,然後運入舊建築進行加工。有些會變成您放入茶中的白色結晶產品。其中大部分與大量的水混合,成為一種濃稠的甜味混合物,然後被運往可口可樂等大型製造商進行進一步加工。

與 19 世紀末一樣,它仍然從海外進口糖,仍然進行精煉,並且仍然占據溫哥華海濱的同一位置,並在其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穀歌翻譯Uncovering the Bitter History of Vancouver’s Sugar Refinery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