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仲章在武康大樓(4):攝影

來源: Argon_Argon 2024-01-12 18:32: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671 bytes)

【編者按】摘小係列第二篇“做事”爹爹幫人的時候,根本沒想出名,還逃避出名。因為他講:“一有名分地位,就麻煩了,我就不能做事了”。現在要記錄曆史,我有責任講出來。記錄曆史當然應該認真,另外我還有私心:要是子女不當心弄錯信息,講過頭了,讓人家不相信,反而損壞沈仲章的名聲。那麽寧可按照爹爹本來意願,勿要對人講。

沈仲章在武康大樓(4):攝影

陳保平(采訪) 沈亞明(口述)

第二組答言(C

【附】第二組問題:能否簡單講講沈老住在武康大樓時的工作、生活狀況?你們有什麽印象特別深刻的記憶?(包括解放初、文革中和改革開放後的不同時期

再講攝影,與音樂有關的除了拍人物、演出,還有就是拍古樂器古樂譜。爹爹幫音樂研究機構、編百科詞典的機構,拍大小忽雷、拍古琴、拍稀有琴譜、拍少見的民間樂器等等。全是義務的,少數機構要付費,爹爹就拿印照片發票,幾角幾分,一塊兩塊,向對方報銷,就算兩清了。

幫人家拍照的範圍,應該比錄音廣得多。照樣機掛在身上,需要就拍,是數也數不清的,不必提了。現在聽來也不稀奇,人人拿出手機就拍。那個年代,有照相機的人不多。比較專業性的是幫機構翻拍珍貴圖片、古籍、拓片之類的。爹爹有幾種專用架子,角度全要試過調節好。如果利用日光,好像選時段也有講究。爹爹講解過,可惜我記不清。

我現在閉起眼睛,回想爹爹擺弄這些架子的形象,一點也不像一個“讀書人”,倒像是一個做手工的人。我這樣講是因為我小時候比較喜歡看書,爹爹帶我去認得的忘年交,大多數是讀書人。所以我一想到爹爹這一輩人,腦子裏浮出的總體形象是“讀書人”。爹爹也喜歡讀書,也是我的忘年交,是我的知音,這個題目另外再講。

繼續講攝影,爹爹有各種各樣照明用具。我不到十歲時(十歲後那間屋子封了),爹爹會讓我跟他走進一間平常關起來的房間。開紅外線燈,給我暖手。開紫外線燈,叫我別用眼睛看,把頭發扒開“曬曬”照不到陽光的地方。按現在的理論,大概也不太好,不過就幾分鍾,說不定隻有半分鍾,小人隻曉得稀奇,記不清長度。

還有各種閃光燈、反光板、濾色鏡啥的。爹爹替人拍靜物,常常要“差”子女舉閃光燈、反光板。閃光可以聯動,照相機快門一撳,幾隻閃光燈從不同角度一起亮。

現在大概不稀奇了,那時候不普遍。我讀大學期間跟同學講過一次,人家以為我吹牛。還好,我從小到大不習慣對人說家裏事。否則就麻煩了,爹爹的稀奇事,老早的、後來的,太多了。

應該在1949年前,爹爹已經認得傅雷了,施蟄存等都是共同朋友。解放後,爹爹的一個好朋友去給傅雷翻拍原著插圖,爹爹一起去,更加熟了。

傅雷家的曇花要開了,就叫沈仲章去拍。那次我記得非常清楚,因為我等爹爹給我講故事,等到快半夜,不情願地睡著了。結果,爹爹第二天早上才回來,興奮地大講曇花如何如何好看,一點也沒照顧女兒的感情。

傅雷家的珍貴玫瑰品種,養在盆裏,也會讓沈仲章帶回來拍。那幾盆花在我家放了幾天或者幾個禮拜,爹爹換采光,換背景,用各種方式拍,我們全家都幫忙,印象也蠻深。

幫傅雷拍花,以彩色照片為主,我進暗房幫過忙。爹爹大概老早就開始弄彩色攝影了,我看到過一封信,大概1948或者更加早,寫信的人問亞貢(爹爹別號):彩色照片印出來了沒有?武康大樓外景應該還有少量彩色底片,要等我有空找出來,就是色彩全褪掉了。

前麵講到拍電影,提到1956西南采風。結果爹爹走到昆明,又被北京古琴家用電報召回,要沈仲章帶電影機陪他去湖南視察。叫沈仲章做事是可以這樣講的:你多買點電影膠片。那時啥都缺,爹爹北京買了不夠,再回上海買。

那次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視察活動,沈從文也去,大概再出發已經是1957到湖南以後,旅費大概公家的,因為要公家安排集體行動。電影機自備麽,電影膠片跟采購自備材料的費用大概也就應該自己出了。費用爹爹不會在乎,沒仔細講,我也沒興趣問。

這樣的事父親經常做,講不完的。提倡學雷鋒的時候,姆媽就笑爹爹是“資本家雷鋒”。

[未完]
上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3):錄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下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5):資本家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武康大樓這艘船上的沈仲章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小係列編者按2021年,沈亞明接受了一個采訪。202234日《解放日報》刊發了經采訪者整理的訪談稿件縮減版,而完整版見《蚌殼與珍珠:上海武康大樓居民口述》(陳保平、陳丹燕,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征得采訪者與口述者同意,從未經整理的2021年訪談紀錄底本中,節選轉載,口述者拙情增補修改。

【相關閱讀】
眾星何曆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們》,中華書局2022分別點擊書名與出版社,各自鏈接一篇書評);紙質版(北美)電子版KindleAppleBook紙質/電子版(中國)

沈仲章憶劉半農:組隊赴塞北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沈仲章憶劉半農:音樂考古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上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3):錄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下一篇:沈仲章在武康大樓(5):資本家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四九年年有攝影機的不多。我八十年代出國前喜愛攝影。知道50-60年代趙樹理是著名的攝影師。 -QinHwang- 給 QinHwang 發送悄悄話 QinHw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19:44:56

教授,七八十年代能玩照相機的都不是普通人。 -hhtt- 給 hhtt 發送悄悄話 hht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0:12:45

七八年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攝影。去部隊一個表叔那裏借120海鷗相機。課餘造相機。八十年代研究室有135自動相機可用, -QinHwang- 給 QinHwang 發送悄悄話 QinHw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0:45:22

90s初我接觸到了Kodak的首代數碼相機,1M像素,價格相當於一台新車。當時隻是好奇,誰也沒有料到半導體會一夜之間把膠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11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1:19:48

八十年代末買了一台35-75mm 光學相機 ,十幾年前買了一台cannon eos 70D, 都不用了,都被手機取代了。 -QinHwang- 給 QinHwang 發送悄悄話 QinHw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07:59:32

你說的是現代小說家趙樹理?從未聽說他何時成為過“著名攝影師” -TwinTurbo- 給 TwinTurbo 發送悄悄話 TwinTurbo 的博客首頁 (264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10:26:09

毛時代誰家要是有相機,留聲機,手風琴或小提琴什麽的,都是鄰居羨慕的對象。這些玩意兒當時在國外是藍領都玩的。1930s日本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45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1:05:16

要是回到毛時代,媒體技術的代差(如VR/AR)再次出現的風險,及其對社會經濟的深遠影響,是不好低估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1:49:36

索尼一不小心被iPod趕出了它曾經稱霸的巨大的國際個人娛樂產品市場,預兆了日本的厄運。這怪不了廣場協議,什麽美國陰謀吧。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2:06:41

這跟PC消滅小型機是一樣的,通用性=市場。很專很精的產品,少數人買。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2/2024 postreply 23:31:01

VR強奸的案例已經出現了。可見虛擬空間裏視、聽、觸覺的構建的impactful的潛力。好也好,壞也好,遲早是要來的。當然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48 bytes) () 01/13/2024 postreply 02:09: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