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菜鳥博主周年感言

來源: huiling-LA美國 2024-01-10 11:50: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777 bytes)

據說年齡越大越感到時間過得快了,而置身順境之中比在逆境裏掙紮的日子又快了許多。去年一月份在一些群友的慫恿下試水注冊文學城,不知不覺已經在城裏晃蕩整整一年了,想起來有點誤打誤撞的意味。

我其實並無文字的根基,隻是上小學和中學時,一直都挺喜歡語文課,記憶中有點小得意的是老師挺喜歡我的作文,常給高分,有時用於課堂上講評讚揚過,也曾當作小範文貼上牆報過,自己在懵懵懂懂中也曾有過將來當作家或者醫生的“理想”。但文化革命斷了我在文學上深造的夢想,此後被濁流裹挾著去上山下鄉,而後上學工作,在醫療領域工作了一輩子,在中國和美國都正兒巴經地在大醫院裏工作,我曾在一篇文章裏說過:“我這輩子隻有過兩個職業,上山下鄉當農民,然後四十多年做醫學超聲診斷師。” 後者與兒時當醫生的誌願有點接近,但離文學卻越來越遠。年輕時在國內也曾心血來潮寫過一些散文甚至小說,投稿本地文藝刊物,與編輯們來回拉鋸修改,都說是文字和故事還可以,但思想境界要拔高,要與形勢政治密切關聯,這些都違背自己的意願,我不想附合,所以寫的一些習作都沒發表過。後來的工作專業與文學風馬牛不相及,而且三十六年前到美國後,忙著攻英語考執照,憋著講英語,力求在工作中站穩腳跟,說白了就是謀生賺錢,哪還顧得上什麽文學夢?所以幾十年來再沒寫過一篇中文文章。但是喜歡閱讀中外名著、當代名家小說散文的習慣倒是從小到老不變。到了九十年代互聯網興起後,中文網站倒是經常瀏覽的,尤其是文學城和華夏文摘,一天不看如隔三秋,更如同失落寶貝般的坐立難安。

再次動筆(喔不必用筆,是用蘋果手機的手寫中文軟件在二寸屏幕上用食指寫下的)已經是2020年的初夏了,其時新冠在全世界肆虐,無奈宅家已數月。忽一日我先生收到家鄉的“知青協會”的微信,告知他們要辦“知青紀念館”正在征文,希望旅美的我們夫妻倆都踴躍投稿,先生正忙著籌備畫展,就轉發給我,一時間,近半世紀前的親曆翻江倒海般地湧上心頭,一幀幀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記得那天上午在後院坐在橙子樹下,兩個多小時一氣嗬成“秀峰紀事”,把己溶入血液深入骨髓的那段下山下鄉的風霜雨雪、艱苦勞作、痛苦磨難、肌寒交迫、同儕傾軌、政治險惡、社會不公等等都一古腦兒傾倒出來,寫完後我己經潸然淚下,不能自已,幾乎一字不改發給主辦方。沒想到這篇真情流露的小文被收入當地“知青紀念館文庫”,又被省裏正式出版物收錄,還寄來了稿費。這下子在平淡無奇的宅家生活激起了一點漪漣,心想或許可以寫點感動過自己的事情?解悶之餘還可以留下“為了不忘卻的紀念”?

在中美醫院裏工作整四十年,接觸了幾萬個各族患者,自己的親友中也有許多有意思的男女老少,還有來美國後的“文化休克”,想寫的能寫的太多了!於是我初步先想了個“美國眾生相”大標題,有空就從記憶中挖出點寶藏出來寫一篇,其後二三年居然也攢了近十篇。平時也常觸景生情,寫點後院種菜養雞鴨、學做麵食糕點、年幼時的親人和經曆之類,零零散散的,都藏在手機備忘錄裏,先生是第一讀者,偶爾發給幾個好友,但羞於公示。

一直到了去年的一月份,我參加的一個哈佛家長教育群裏,有人秀做饅頭包子,還附帶發了做法的小文。在群裏我一般都是潛水,但那回卻忍不住浮出水麵發了微信:嗯我也學做包子,還寫過一篇“大學包”習作,是講愛情故事的囉!這一下幾個群友一定要我把文章發出來,開頭我推說是瞎寫沒水平羞於示人,要知道咱那群裏哈佛爸媽都是大咖大佬臥虎藏龍的,咱哪敢出頭?後來拗不過,初次把“大學包”發群裏,未料四百多人的群裏有不少青眼相看者,還有不吝溢美之詞,起哄要看更多文章,受到鼓勵後我也就班門弄斧壯膽發了幾篇有關職場人文的,著實得到一些群友讚揚,但我自知習作都很粗糙,沒有雕琢推敲,水平低劣,也就沒放在心上。

但群主和另二位有公眾號的大寫手卻極力推薦我去“文學城”發博,他們都是博主,更有一位在波城多年的老朋友是知名中文學校的董事長,竟立馬將“我家的貓兒”一文發在官網公眾號,反響不錯,給予我很大的勇氣。我想:文學城是北美最大的華文網站,能去開博,讓更多的讀者閱讀和評論自己的習作,能夠學習和提高,豈不妙哉?所以在去年的今天我上網注冊了文學城網名,但不知如何發博文,還是群裏的兩位文學城博主熱心指導,群主還打來電話逐步說明,終於順利發出,開頭三篇都隻有幾百的閱讀量,到兩天後的第四篇發出後,一直很關心我發博後續的群主向我道喜:“你的博文上精選了!” 我卻不知道上哪讀精選?上了榜又有啥意思?直到發現上精選才有更多讀者有興趣閱讀,果然閱讀量也上了千,讀者留言評論互動也多些才有些小小的竊喜,很好笑的是雖然已經退休進入老齡階段,卻像小孩子在幼兒園得了小紅花和棒棒糖的獎勵一樣歡喜,並且似乎有了繼續寫作和發搏的勇氣和動力,於是乎在陸續發完庫存之後,開始搜腸括肚地寫散文隨筆,當然都是感動過自己的人物和故事。去年四月底回中國旅遊探親,也寫幾篇所見所聞,豈知好幾篇閱讀量竟都上萬,後來又一鼓作氣寫了十一篇“故鄉軼事”。感謝文學城小編們的青睞和鼓勵,我注意到去年發的68篇散文中竟有約90%上過精選,也有了18萬的閱讀量。雖然發博並無任何收益,隻是“飽食換餓”(家鄉人形容無用功之說),不像做短視頻抖音油管等,點擊量意味著“手指動動美金滾滾”,進文學城發博完全是興趣所在,毫無功利,尤其是我這樣的菜鳥博主,不淪落到無人問津就算安慰了玻璃心。很羨慕名博主和熱門博主們經常高居榜首,不知道文學城能否公布成為名博熱博的條件和利益?廣大菜鳥寫手如我一定很是好奇!但於我而言,從悄咪咪瞎寫羞於示人,到現在敢於在文學城平台上隨心所欲發出,已經是邁出第一步了,而且還在城裏擁有一些讀者和筆友,其中有幾位妙筆生花的成功作者還到文後留言評論和鼓勵,尤其是寫“玻璃缸裏的孫鳳”博主南瓜蘇更是真誠熱情,常常對我的習作好評和鼓勵,尤其是還如老朋友般的每帖都問好祝福,令我感到文學城裏的溫暖,能夠遇上誌同道合的朋友之幸運。尤其是一年來拜讀學習文城中許多博主的妙文,深感自己的膚淺,有急起直追的迫切感,促使自己靜心閱讀充電,也算是入城一年的收獲吧!

在文城耕耘初年,也有一些小歡喜。香港的一位畫家朋友讀到了一些文章,馬上自告奮勇推薦給“城市文藝”雙月刊,去年己刊登二篇“邂逅沙特阿拉伯公主”和“美國祥林嫂鄰居大媽蘇珊”,據說讀者反映還行,編輯部還一本正經匯來稿費哈哈,咱的習作居然也印成鉛字發行,也能“賣字”了?“哈佛論壇”公眾號也約稿發了“我不是虎媽,與女兒一起長大”,“福醫校友園地”公眾號也連載幾篇散文,都得得讀者的歡迎和點讚,這些文字也都已經在文字城上發過。還有令我開心不已的是與讀者的互動,有位讀者碾轉找到我的微信打電話來,原來她是文學城的鐵粉讀者,常讀“博客精選”, 讀到我寫的醫院裏的凡人佚事很有共嗚,而且她目前就在我曾工作過十幾年的哈佛附院上班,這下共同類似的生活腳步引起更多感慨,她居然起了大早,從頭搜索我的博文,對其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有精到的評論和見解,我們連接幾天通話,令我驚異的是她對我寫的幾乎每篇文章都認真閱讀爛熟於心,因為同是醫務人員,對故事特別有親切感,討論起人性問題很是深刻。這些在常人眼裏或許是不起眼的小事,卻給了從小喜愛文學的我以莫大的鼓勵和支持,我的餘生也由此有了“興趣愛好”,並且下決心不再象其他愛好一樣半途而費,我告訴自己:餘生想要豐富多彩充實有趣的生活,多上文學城!

退休幾年閑適懶散慣了,如今在文城當起博主,卻象是多了一份責任,一天不上城裏逛就象少了什麽,幾天不寫文發博竟有負疚感,當博主的莫名“責任心”似乎正在治療我的懶散懈怠拖延症,譬如近來連過幾個忙碌的大節慶,忙昏了玩瘋了,心裏卻還一直惦記著文學城,我祈禱自己能夠一直有熱情有動力,在文學城一直耕耘下去,隻為了兒時的夢想!

希望看到此文的文友們,可以抽空閱讀我的博文,不吝賜教,真心希望在文學城裏結識更多文友,大家懷揣共同的夢想,沒有心機沒有功利,在文壇裏互相學習彼此鼓勵,探索真正的“文學”,不辱“文學城”的名號!

2024年I月10日於洛杉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