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1929-2023)談種族隔離和種族隔離後的不公正現象:“南非是我接受大部分政治教

來源: 唵啊吽 2024-01-09 17:56: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827 bytes)

約翰·皮爾格 (John Pilger)於 12 月 30 日在家鄉悉尼去世,享年 84 歲。他是一位獨特的記者,具備了解南非深層結構性不公正所需的道德義憤、不懈的調查和無與倫比的采訪技巧。拋開其他地方的所有獨家新聞和獎項,沒有其他人能夠定期空降到這個國家——首先是在 1967 年,當時他被種族隔離製度禁止,最後一次是在 2017 年——然後將這半個世紀的戲劇性動亂融入到一場沉重的打擊中。電影《種族隔離沒有消亡》以及十幾篇有影響力的文章和書籍章節。

最重要的是,約翰代表了一位獨立左派批判的編年史家,他以熱情和雄辯的方式將帝國主義、地方權力關係與受苦受難的個人聯係起來。沒有人能幸免於他的野蠻筆下。在 2013 年寫道

“2001 年,喬治·索羅斯在達沃斯經濟論壇上表示,‘南非掌握在國際資本手中’……這直接導致了國家犯罪,例如 2012 年馬裏卡納 34 名礦工被屠殺,這引發了臭名昭著的沙佩維爾大屠殺半個世紀前。兩者都是對不公正的抗議。納爾遜·曼德拉也與企業界的富有白人建立了裙帶關係,其中包括那些從種族隔離中獲利的人。”

他在這裏的工作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導致他在許多其他國際觀察中多次提到南非的不公正現象,包括他 2002 年的電影《巴勒斯坦仍然是問題》中關於以色列版本的種族隔離製度。 

在第一階段,種族隔離期間,他的書《英雄》(1986)用很長的一章講述了他在 1967 年被比勒陀利亞禁止再次訪問之前所遇到的嚴峻現實。 

第二次,1995 年回國後,皮爾格對種族隔離後的必勝主義感到震驚,這意味著他 1998 年的電影《種族隔離沒有消亡》受到了新老精英的憤怒。皮爾格詢問納爾遜·曼德拉,關於總統所收到的新製度,最棘手的道德和實際問題可能是什麽。 

 

同樣,在與 FW de Klerk的辯論中,皮爾格也很直率: 

“你和你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同伴真的贏了嗎?”

仿佛有一個秘密的真相被告知了他。他揮開手中香煙的煙霧,說道:“確實,我們的生活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們仍然可以去紐蘭茲觀看板球比賽並觀看橄欖球比賽。我們做得很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貧困並沒有改變,不是嗎?” 我說。 

他對非國大的這種含蓄批評感到溫暖,他同意自己最持久的成就是移交了其政權的經濟政策,包括同樣的企業兄弟情誼……“你必須明白,我們現在在很多事情上已經達成了廣泛共識。” 

皮爾格的威嚇與魅力相結合,迫使英美發言人邁克爾·斯派塞、房地產大亨帕姆·戈爾丁和時尚潮流引領者伊迪絲·文特爾等人揭露了類似的白人貪婪真相。有人可靠地告訴我,斯派塞的團隊後來向公司的管理培訓生播放了這部影片,作為在采訪中不該做的事情的最佳例子。

著名自由派記者阿利斯特·斯帕克斯 (Alister Sparks) 於 1998 年擔任 SABC 時事部門的負責人,他對皮爾格的歪曲言論感到憤怒,因為他認為皮爾格“主要依賴邊緣消息來源和心懷不滿的人”(例如社區活動人士姆茲瓦內萊·馬耶基索 (Mzwanele Mayekiso) 和律師理查德·斯普爾 (Richard Spoor))。

皮爾格在《郵件與衛報》中反駁說 “這部電影的主要來源是曼德拉本人,他揭示了他的觀點發生了多大的改變。” 他接著說,國家廣播公司“購買了我的電影在南非的版權,首先試圖禁止它,然後壓製它。斯帕克斯對此的解釋帶有卡夫卡式的語氣,類似於冷戰時期的小冊子,譴責記者、作家和劇作家乞求與東方集團的政權持不同意見。他形容我是“一個有意識形態使命的人。”

皮爾格此前曾對斯帕克斯作為記者改革者的勇敢表示欽佩,但現在抱怨道,

“令人費解的是,我的思想導師和我的政黨證的顏色從未被識別出來,這無疑是因為指出我從未與任何政治團體結盟就太真實了。事實上,我一直為自己的獨立性感到非常自豪。”

在其參與的第三階段,皮爾格繼續激怒精英,特別是當他的書《下次自由》於 2006 年出版並摘錄於此後,塔博·姆貝基的財政部長特雷弗·曼努埃爾和總統府部長喬爾·內什坦哲被激怒了。星期日獨立報》是一場關於是否真正取得進展的激烈爭論的場所。 

皮爾格在他的文章中寫道,“非國大政府尚未使公民擺脫對貧困的恐懼,”皮爾格寫道,“來自無可爭議的權力的傲慢,這是南非政治生活的難題——投票賦予了國家民主”有很多方式,但代價實際上是一黨製國家。” 

皮爾格在這裏舉行的最後一次活動是六年多前舉行的首屆薩洛吉紀念講座:“南非:一個國家如何被誤導並成為世界典範,以及人民如何再次崛起。” 他宣稱,

“我的大部分政治教育都是在南非進行的,”他總結道,“是什麽讓南非如此有趣、如此充滿希望,而且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裏有如此多的草根民眾運動。”

2008 年,詩人丹尼斯·布魯圖斯 (Dennis Brutus)、記者費裏爾·哈法吉 (Ferial Haffajee) 和我在德班舉辦了 作家時代會議,就在誇祖魯-納塔爾大學 (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 舉辦了一場史詩般的皮爾格 (Pilger) 電影節之後(他的所有作品都在這裏在線)。20 個月內,丹尼斯去世了,留下約翰哀歎

“我很榮幸去年終於見到了丹尼斯。他是一個在很多方麵改變了世界的人類巨人。他頑強的人性激勵了很多人繼續前進,從長遠來看,不讓那些混蛋獲勝。” 

正如許多在這裏遇見他或從他那裏了解我們現實的人所證明的那樣,皮爾格值得同樣的敬意,因為他的電影和寫作刷新了我們的屈辱感和正義本能。

*

讀者注意:請點擊上麵的分享按鈕。在 Instagram 和 Twitter 上關注我們並訂閱我們的 Telegram 頻道。請隨意轉發和廣泛分享全球研究文章。

帕特裏克·邦德,西開普大學政府學院教授他是全球研究的定期撰稿人。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作者

特色圖片:約翰·皮爾格在他的電影《巴勒斯坦仍然是問題》中 (johnpilger.com)

穀歌翻譯John Pilger (1929-2023) on Apartheid and Post-apartheid Injustices: “South Africa is where much of my political education took place.”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