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多蒙到妾家,爐中缺火未煎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明朝兄弟狀元傳奇

來源: 咲媱 2023-05-24 10:16: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29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咲媱 ] 在 2023-05-24 11:19:3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明朝永樂十年,明成祖朱棣主持殿試,當時狀元有兩個人選,一個是福建人馬鐸,一個是他的同學林誌,兩人才學不相上下,怎麽辦,永樂皇帝還等著回宮荒淫,還想著妃子鈴兒。

於是就出了一個對聯,誰先對上,誰當狀元。

心裏想著鈴兒,脫口說出上聯:''風吹不響鈴兒草。''

就這麽辦。難死你們。

話一出口,皇帝就後悔了,

不對,這太難,他們估計答不上來,自己還得在這裏等著,估計一天都答不上來,

妃子還等著自己,這。。。這,坑死自己了。

可是君無戲言啊。

群臣也大眼瞪小眼。

誰知道馬鐸吐口而出:''雨打無聲鼓子花。''

永樂皇帝大喜過望,好快,爽。第一快槍手,就是你了。

因此馬鐸被點中狀元。林同學一臉懵逼。這也太快了吧。

為什麽回答這麽快?其實小馬哥是開掛了的。

據《裨史類編》記載,馬鐸赴京考試途中,看到路邊有一個美女的墳墓壞了,於是就捐出路費修好。

當天晚上夢到一個美女的鬼魂來感謝他,還吟了一首詩:

''昨日多蒙到妾家,爐中缺火未煎茶。郎君此去登金榜,雨打無聲鼓子花。''

馬鐸一開始還不明白這首詩中的深意,等到了金殿之上,永樂皇帝出了上聯,馬鐸馬上想起來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於是脫口而出“雨打無聲鼓子花” ,一舉奪魁。

這包工頭當得值!

六年後,福建人李馬高中狀元,李馬和馬鐸竟然是同母異父的兄弟,可謂是兄弟狀元。

這背後到底是怎麽一回事情?

元末明初,福建省長樂縣馬老板,經營布匹生意,老婆是許氏,非常彪悍。

中年無子,看著偌大的家業無人繼承,就娶了王氏為妾。王氏身上有蛟龍的鱗甲紋路,據說王氏的母親夢到一條大蛟纏住才生了她,於是給王氏取名王夢蛟來紀念這個祥瑞。

其實這是王夢嬌喜歡跑酷,經常翻滾留下的疤痕。就扯了個故事迷惑馬老板。

王夢蛟嫁給馬某的時候,隻有十六歲,過了一年,生下一個兒子,叫做馬鐸。大老婆許氏表麵上十分歡喜,實際上心裏恨得要死,就想除掉母子二人。王夢蛟雖然年輕,卻敏銳地覺察到了危險,所以十分小心謹慎,把孩子背著,片刻不敢離身。

一天,許氏讓王夢蛟去洗衣服,王夢蛟背著兒子登樓去晾曬衣物,許氏偷偷跟在後麵,等到了窗前,趁其不備,一個無敵飛腿,把王夢蛟母子踢下樓去,還故作驚訝,大呼小叫。

馬某和家人連忙跑去營救,王夢蛟頭破血流,而小孩安然無恙。

還好王夢嬌當年是練過跑酷的。要不然非跌死不可。

馬某知道自己老婆,對王夢蛟母子不能相容,一心要除掉他們母子,所以十分擔憂,久而久之落下了心病。這時候,馬某的夥計李某從遠方買布匹回來,這是馬某最信任的人,馬某就哭著說了事情的原委,還要把小妾王夢蛟托付給李某。這綠帽子,哥戴了。

李某說:知己之托,敢當重任,隻是我還沒結婚,不知道怎麽安頓您的如夫人?馬某說:我事先考慮好了,就讓王夢蛟嫁給你好了,求你保存我的骨血。

李某無法推脫,也隻能接受。裝成很委屈的樣子,其實嘴角都笑裂開了。

馬某就厚贈了一筆嫁妝,給了李某,讓王夢蛟帶著兒子馬鐸嫁給了李某。

這馬某,可以說是綠帽王。

看人家的氣度。宰相肚子能撐船,怪不得能當狀元的老爸。

過了年王夢蛟又生下兒子,李某給兒子取名李馬,說是要記住馬某對他的恩情,不忘記馬某贈妾生子的恩義。

聽到這個名字,沒過多久,馬某鬱悶而死。原因。。。請腦補。

李某因為馬某贈給他很多金銀,認真經營,富甲一方。又重金聘請名師教導兩個兒子,非常認真負責。馬鐸後來中了永樂壬辰年的狀元。

六年後,他弟弟李馬,福建鄉試第一,解元。次年1418年,會試中式,廷試又第一,狀元。明成祖認為狀元以畜生的名字為名不吉,遂禦筆書寫''其''字於''馬''字的右邊,改名為李騏。

三日後臚唱三遍名字,狀元李騏,狀元李騏,狀元李騏!

下麵的人麵麵相趨,大眼瞪小眼,這誰啊?沒有人回應。

永樂帝忙解釋說:''草率了,朕忘記解釋了,草!李!馬!朕給你改了個好名字,驚不驚喜啊,意不意外啊'',

於是李馬,也就是李騏才出列受詔,賜紗帽、銀帶朝服。

道貌岸然。就從草李馬,變成了狀元。

兄弟狀元的傳奇出現了。

 

所有跟帖: 

狀元是皇帝給的,水分多!唐宋八大家才是千年來學子、文人公認的文學奇才! -五湖大人- 給 五湖大人 發送悄悄話 五湖大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1:18:32

但是架不住曆代的狀元人數多,所以各種故事和傳奇多啊。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1:21:57

明朝吉安13個狀元,800進士。絕對全國第一。 -五湖大人- 給 五湖大人 發送悄悄話 五湖大人 的博客首頁 (524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8:58:41

大明三大才子中的二個來自吉安! -五湖大人- 給 五湖大人 發送悄悄話 五湖大人 的博客首頁 (4400 bytes) () 05/25/2023 postreply 04:03:41

福建文風甚盛,朱熹的功勞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1:24:22

我剛才研究各界狀元,發現清朝末年邊遠山區的貴州竟然出了兩個狀元,在光緒一朝,竟然比其它省份都多,這又是誰的功勞啊?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1:26:54

狀元可遇不可求,不太有統計意義,各省的文風還是要看考中舉人進士等的人數/總人數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1:42:06

有一個是偶然,短時間有兩個就不是偶然了。如果短時間連接發生兩次車禍,連保險公司都不會認為這是偶然。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12:01

準確是,以前上千年,一個也沒有,在光緒一朝,突然貴州出了兩狀元,一探花。這個絕對不是偶然。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13:53

會不會是吳三桂帶去的人馬裏的讀書人沉澱到民間教書育人?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23:01

看背景不像,因為從吳三桂,到光緒,兩百多年了,而這兩個狀元,都好像和雲南沒什麽關係。都是本地官僚子弟。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31:51

我就喜歡找蛛絲馬跡,但是看不出聯係。而且,雲南沒有出過狀元,一個都沒有。如果是吳三桂,應該在雲南,而不是貴州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32:53

不要靜態看世界,文化擴散是一個點到麵的過程,吳三桂手下讀書人不少,失敗後一些讀書人也有可能慢慢遷移到貴州廣西等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03:07

會不會和張之洞有點關係? -明白仁兒- 給 明白仁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50:26

應該沒有,趙以桐是書香門第的外公貴州人陳振家教出來的,父親是軍官。而夏同和的老師是廣州人陶筆峰,查不到這兩個人的曆史。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4:34:39

突然想到一個人,可能有影響,就是王陽明,他被貶官到貴州過,當地的貴山書院奉其圭宵,有一定影響,但是要厲害到出狀元還是不夠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4:40:17

想了一下,肯定和光緒皇帝喜歡進取,而邊地的人進取心強,受傳統影響比較小,比較對他的胃口有關。特別是夏同和,非常實用主義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4:44:09

哪有千年?雲貴高原獨立800餘年,到明萬曆年1600年才被平定實質上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96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13:26

我記得蒙古人的三路進兵南宋,襄陽,北方,還有從雲南大理繞過來了一隊人馬。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16:43

自古北方南征3條路: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379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25:43

但蒙古人征討了大理進而南下,這一點我記得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30:22

蒙古人蒙哥順江陵江東下,在釣魚台被阻隔了4年,死了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71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33:39

老生你去查查,蒙古人真的有一路從青藏高原下到大理,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42:43

如果沒記錯的話,溫州是狀元最多的城市,而溫州人說是福建移民來的,古漢人血統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1:43:12

狀元最多的好像應該是蘇州吧。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32:08

應該是蘇州最多,一共357個狀元,江蘇60個,有50個是蘇州,福建共33個,南方一共237個,占了大半。北方隻有120個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2:36:31

北方是抗敵前線,多忠烈慷慨之士,曆經千戰保衛國家,使得南方可以生產發展經濟,才能夠靜下心來讀書。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149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18:35

你要說福建文風盛也應該舉例福州啊,怎麽會拿溫州來說呢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07:29

你把對的貼出來就是了,用不著質問我,我記憶沒那麽好,也懶得去查。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18:14

答案已經給你了呀,福州遠高於溫州,你要證明福建不舉例福州,反而繞圈拿溫州說事,錯了還不讓別人說?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32:56

我吃飽了和你爭這些,你自己慢慢享樂吧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35:36

哈哈,這又是台灣朋友說的?:)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3:39:23

類似的,可以去看科學院院士的籍貫。工程院院士的水分大。再早還有學部委員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142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17:48:27

上聯:''風吹不響鈴兒草。'',我也對上來了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30 bytes) () 05/24/2023 postreply 23:43:5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