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去年十一油管貼出的一部中國自然地理的短片。同處北緯30度,長江流域就比兩河和埃及古文明的環境好太多了。漢人要知足

來源: 十具 2022-10-01 07:48: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6 bytes)

連很多西人都如是說。過去的苦難都是自己不爭氣。

看完此片,你就知道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是必然的,不管曆史上有無北邊的麻煩。

 

所有跟帖: 

漢人要是早知足了?還有現在的中國?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08:26:26

由於青藏高原,東西走向山脈,溫帶氣候,中國的植物種類數世界第二,僅次於巴西,北半球第一。 -viBravo5- 給 viBravo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0:08:43

哈佛植物園園長Wilson1929出版了“China Mother of Gardens”一書。西方的很多花卉都來自川西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85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1:13:16

三千多年前以色列那地方流淌著乳汁和蜂蜜,現在是沙漠死海。現代產糧最高的地區是印度巴西 -bashfulx- 給 bashful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1:09:38

主要是兩河流域麵積不夠大,很難形成龐大的帝國,所以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被不斷征服與族滅的悲慘境地。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1:24:24

北緯30度的氣候本該是幹旱的,如兩河流域。巴山夜雨和煙雨江南,是青藏高原的傑作。東西向的河流,有相似的氣候和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54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1:55:21

不知你這話的邏輯何在。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2:08:00

Fertile Crescent不是不夠大,是降水量不足。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4:27:36

每年春季兩河流域河水泛濫,但平原太小,受河水灌溉麵積也就很小,人口規模就不可能大,所以說歸根結底是宜居麵積太小。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7:39:44

兩河流域就在今伊拉克境內,兩河之間隻有大約長300寬100英裏巴掌大的地方,怎麽能與長江、黃河流域相比!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7:49:06

初期文明 人口基數小 用水量不大 半幹旱地區足矣。熱帶雨林 蚊蠅野獸更危險。交通不便阻礙交流 -bashfulx- 給 bashful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2:30:43

北緯30度又不是嶺南。成都、重慶、武漢、長沙、南京、蘇杭、上海一線,哪來熱帶一說?東西向的山脈和長江怎麽阻礙了交通?高山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4:19:45

你沒聽明白 我的意思是文明初期在半幹旱地區發展 然後擴散到降水量高的溫暖地區 -bashfulx- 給 bashful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6:25:39

不好意思,我同意你的觀察。阿拉伯世界的確有點先天不足。第一次去英國是冬天,薄霧中濕綠起伏的田園給人深刻的印象,很美。隻要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45 bytes) () 10/01/2022 postreply 17:09: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