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超標”帶魚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2-07-29 23:19: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119 bytes)

 

一九六七年,我上小學。那些年沒有升學壓力,但冬夏兩季,實在難捱。數九寒日,女同學做功課時,大多戴半截式針織手套,書寫頁下麵有塊硬塑墊板。她們的字跡,讓滿是凍瘡的紅胖手指一陪襯,就紛紛娟秀了。那時上海女孩的手,接觸刺骨冷水的機會,比男孩多些。

隆冬,向外推開家門,空氣冷得銳利。我們雖佝頭縮頸,嘴角還是被風吹得上火皸裂滲血;剛結了痂,一張嘴,又繃破。戶外,建築立麵的凸處和落水管上,冰淩垂掛。砰地,有男同學在結冰的路麵滑倒,口袋裏迸出房門鑰匙、毛主席像章、分幣、彈子、橄欖核、豆腐格子、香煙牌子、紅棗、蔥油鹹味硬糖,五花八門灑滿一地。

身體熱了,蚌殼棉鞋裏,生有凍瘡的腳趾及後跟,奇癢。多次,我幹脆坐定,一直撓,撓到皮破血出,反成一頓爽快。

童少時代,周日淩晨會去買菜,那是向家長爭取來的。暗中設有目標,想把超寬的帶魚,令人瞠目地擺上飯桌,抖露一下能耐。

那些年,帶魚、黃魚、鯧魚及烏賊魚等海產品,供應量並不小,但若想買到高品質的,就得比拚誰更早去排隊。一開秤,水產檔口,會先賣完極少量的超標帶魚。當時上海菜場標寬帶魚,每市斤售價三毛一分。再寬一檔,就算超標,賣三毛五分一斤,肉板寬厚,像哥薩克騎兵的馬刀一樣鋥亮挺拔。看著,不會讓人想起海之蒼茫,隻會想到肉質Q彈。上海人嘴上,常要講個鮮字;廣東人則喜歡用甜來稱讚食物。那個甜,不是指糖分,而是形容更高級的複合口舌之美。一個鮮,一個甜,把兩地人的饞佬相,素描了出來。

祖母喜歡將切段的帶魚,先浸沒於紅醬油及多味佐料中醃漬,再中油慢煎。噴香的煙氣,讓整棟樓都不得太平,其中也不乏厭惡者。如果食材新鮮,清蒸應是首選,祖母不是不懂。家裏人多,兼顧下飯煞口,才是要義。

當年的菜場,早上五點半開秤。

冬季,四點多,黑而靜。上海家庭那時幾乎都沒取暖設備,室內溫度,攝氏零度左右。鬧鍾,在一個七八歲孩子的耳畔,不顧死活地響了,我伸去掐斷鈴聲的那截手臂,冒著氤氳熱氣。這一刻,懊惱至極。也就過了一分鍾,嘴裏絲絲地叫著,我還是將脂肪欠豐的身體,從熱哄哄的沉重被窩裏抽出。唯恐吵醒家人,不敢弄響一切,賊一般開門出門,還老嫗似的挽個籃子。一抬頭,哎呀,滿天繁星。

隻為了紮一點點台型,一個孩子竟可以悖逆天性,把一己控製得如此自律。

居然,是最後那條超寬的帶魚,被扔進我的籃裏,讓我心如花開。步出魚檔,有位套著黑色橡膠圍單的婦人,像是正候著我,並說,可以幫我把帶魚收拾幹淨。她小弟小弟地喚著我,懇切而不卑不亢。確實想拒絕,我很明白,那條超標帶魚的氣勢和賣相,經一刮一剪,要平庸下去不少。婦人的眼神,自自然然落在我的臉上,並無壓迫和拖拽,這反而叫我無力讓她失望。我順著她,走到她刮魚鱗的攤位。那裏支著一塊案板,抹得整潔,魚腥有限。案板一端,並排掛著兩隻很大的馬口鐵空罐。一個裝剪下的魚類邊腳,賣給豢貓人家;一個積著刮下的魚鱗,也未知如何變現。婦人手勢利落,全程依著一把剪刀,像是玩耍一般。我站在那裏,隻聽見剪刀叮叮作響,囫圇之中,領受到婦人極不普通的氣場。最後,她舀水衝淨一切,用一塊白紗布擦了一遍魚身,又拉過幾股稻草,在帶魚的中段係緊,打了一個活結,囑我拎好。這樣既不髒了魚,也不腥了旁物。臨走,我很探索地看了她一眼,沒有能力發現什麽;但那張臉,永不再忘。

拎著沉沉的帶魚,離開人聲鼎沸的菜場,我始終在假意忽略路人的羨慕,不時擤著清水鼻涕,把躊躇滿誌暗暗藏好。

七點不到,心跳加快,踏入家門,即將迎來誇讚。室內極溫暖,窗玻璃上滿是霧水,空氣略感混濁。父母尚未起床,父親極給麵子地,從被窩裏抬起頭,朝帶魚的方向大致看了一眼,說,“嗯,不錯”。父親的敷衍,五十年後想起,才告識破。當時的得意,暈了我很久,即便雙手早凍成胡蘿卜的模樣。

我對帶魚的鍾愛,幾十年未改。如今,已沒有刮魚鱗這個行當了。一直沒弄明白,當年刮下的魚鱗,究竟作何用途?

還有件事,值得玩味。一位同是中學77屆的同學,當年公派留歐,學成回國,事業傑出,地位醒目。同學聚會,他一般無暇出席。僅有一次,班主任八十大壽,在晚宴結束前,他匆忙趕到,和老同學略事寒暄,就護送耄耋之年的老師回家了。這些還算平順,隻是,多人在多個場合告訴我,這位佼佼者的母親,當年是在菜場刮魚鱗的。

我能明白,把一個有成就的人,與他刮魚鱗的母親對接,大概要導出哪幾種等式。我也能明白,撈起這個舊事時,人們無外乎會有哪幾款心理。此處,將這些個花頭,不一一說透,似更相宜。

有朋友說,現代香港,各類事業翹楚,都巴望人們知道他的出身卑微,越卑微越好。他們認為,獨立奮鬥,才是更體麵的。而有些本埠人士的內心,一是對貴胄的仰望,角度之大,和早年比,似變化有限。二是以為低視草根,或能墊高自己。

成年後,有了一點見識,但我還是想念祖母做的帶魚。起鍋後,顏色近黑,那是氽炸中糖和醬油的因素,祖母也不追求肉質的完全酥化。烹製時,有人在灶邊,酷似文明觀摩;祖母的手勢裏,會故意玩點延宕,偏不在你性急時下手撈起。眼看戲就要過,魚塊又早已在祖母的漏勺裏嗞嗞作響。祖母心領神會地夾一小塊放在一旁,未等涼了,已在我手上,燙得在兩手間跳。慌忙咬一半入口,眼睛就閉了起來。還有什麽,能比用手抓著吃剛出鍋的帶魚更妙的呢?

那條超標帶魚,在我個人的編年史裏,遊弋了五十多年。是它,激活了這些話題,謝謝它。

所有跟帖: 

一個七八歲孩子,冬季,四點多,去買菜-----神人!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3:37:51

我也幹過這種事,四點多去買豆製品。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4:05:46

神人!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4:21:39

那一代的人,這種事不少,非神人也。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6:24:44

紅燈記中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6:50:17

我不是什麽神人,我也半夜去排隊買菜。我記得要買豬蹄膀必須排在前4名左右。那年月半夜起來排隊不稀罕。我還排過通宵買蜂窩煤。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8:42:34

上海半夜、隔夜菜場排隊,文革中青少年是先鋒,開市前家長才到。有人放半塊磚、一截爛拖鞋,也算一個人:)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1/2022 postreply 07:26:01

都一樣,放磚頭,放菜籃子,放根繩子。。。啥都有。為排隊插隊吵架打架的事經常發生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22 postreply 08:34:32

美國早年間大量捕鯡魚刮下來的鱗用來做化裝品的工業原料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4:20:16

富有奧米茄成分、喫了長脳子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4:23:11

那年頭,冬嚴寒夏酷暑,那才真是completely exposed to elements。現在的學生娃是不知道冬天不取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03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5:16:55

那時夏天沒現在熱、冬天倒是很冷的。日本公立學校也是5-6年前才開始有空調的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6:54:15

武漢捂汗,我可是從那裏出來的。。。。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8:44:29

夏天熱得長痱子,癢死了,冬天冷的長凍瘡,爛手爛腳爛耳朵。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8:49:11

據我觀察,毛時代的南方,90%以上的農村孩子,60%以上的城市孩子冬天生凍瘡。原始人、中世紀的人都沒有這麽高的比率,我大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8:58:20

在這裏,誰家娃稚嫩的耳朵、手指紅腫,被老師或路人發現,家長的麻煩就大了。今初春俄軍打進烏克蘭,有人笑話俄軍後勤落後,士兵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9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12:23

你有原始人、中世紀的人凍瘡的資料?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8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49:40

火的使用是僅次於語言的偉大發明。過去南方人冬天是取暖的。太窮了可以呆被窩裏不出工。毛時代冬天南方燃料奇缺,大煉鋼鐵把山上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01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0:02:49

網上搜了一下,宋代唐慎微的《證類本草》裏有 “治小兒凍瘡用雀兒腦髄……”。沒凍瘡流行的記載。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0:12:10

取暖用的煤是定量供應的。我們那有煤本。黃河以南是沒有冬季取暖的,自然也沒有煤賣給你。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5:50:23

毛時代中國年產煤3、4億噸,今天超過40億噸,還進口。今天發電量是毛時代的30倍!毛時代中國沒有超高壓電網。這裏就是有人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04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7:42:32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他老人家在中t南海下聖旨,淮河以南冬天不取暖,有我的書,你們讀讀起革命反應心裏暖,就夠了。要較真的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7:53:48

應該是淮河以南?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8:14:57

秦嶺和淮河是南北分水線。還有的說法是取暖線是長江以北,但漢口和重慶大部在江北,毛時代就沒有取暖設施。南京也沒有。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8:32:13

和平年代,毛執政近30年,沒能給中國人民基本的溫飽。這個地,誰也沒法洗。那一套中國、蘇聯、東歐、越南、朝鮮、古巴都試過了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6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0:32:27

普京就在賭西歐,明年冬天,你們還能讓你們的嬌娃生凍瘡不成?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0:40:28

去年Seattle有近一周的時間,氣溫最高達到112F。因為Seattle的夏天過去沒高到90F,一般公寓房都沒有AC。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234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5:44:09

告訴你一個我所知道的帶魚魚鱗的用途:作燒給死人的錫箔。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8:48:12

那時物資的極度匱乏,造成了節儉物盡其用的好風氣。廢報紙、牙膏皮、舊鞋底都收購的。市場裏也有人免費殺鱔魚,隻為了要刮下的骨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26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31:06

帶魚有魚鱗?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39:49

當然!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4:02:45

沒有一片片的鱗。就是白的細細的鱗。用水洗一洗就行了。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5:53:56

新鮮的帯魚也沒有細細的鱗、是和尼龍布一様的表麵、怎末摸都不會掉色沾手、觸感和摸尼龍布一様的。也嚼不爛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101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7:52:29

知道某菜場一個刮魚鱗老太,抗戰前上過中師, 其夫乃大學教授,在勞改, 估計是原“黨務人員”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17:36

嘿嘿,我比你起得更早。我賣帶魚的。。。 -slow_quick- 給 slow_quick 發送悄悄話 slow_quick 的博客首頁 (39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33:29

北京的帶魚分三檔,最便宜的我記得是兩毛八分一斤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09:48:28

兩毛五,三毛八,四毛二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6:54:18

3級,2級,1級。特級四毛七 -pvct- 給 pvc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22:25:29

許久沒吃帶魚,看了圖片真有點饞啊! -BKL- 給 BK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2:19:23

帶魚有的是啊,冰箱裏還有2條又寬又厚大的。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3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20:47:01

實際上帶魚的寬窄, 是品種不同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2:58:34

記得我媽說過:我們那邊,窄薄的本地產帶魚比寬厚的大帶魚貴,因為當地人覺得本地帶魚味道好 -笑倒了- 給 笑倒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4:55:02

事實如此。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234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5:34:17

看來你沒見過舟山帶魚,吃過清蒸帶魚嗎?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22 postreply 07:39:35

還有這講究?我們內陸人民見到帶魚就吃,不問出處。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1/2022 postreply 08:37:46

帶魚是我們內陸人民當年能吃到的唯一的海鮮品種。我記得我家基本上是糖醋帶魚,好吃極了。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30/2022 postreply 17:01:20

嗬嗬,1967年,早上4點鍾起床去菜場一般買不到好帶魚滴。2點鍾就要排隊,擺上破籃頭,磚頭占位置。 -吃素的狼- 給 吃素的狼 發送悄悄話 (562 bytes) () 08/01/2022 postreply 23:55: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