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朱元璋在安徽老家建的中都城,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嗎?

來源: -非聖- 2022-04-02 12:26:1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360 bytes)

 

明中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老家修建的都城,按照朱元璋的設想,他將會和淮西勳貴一起衣錦還鄉,共同治理大明帝國。但這項傾盡全國之力建造的超級工程,為什麽在幾年後變成了爛尾工程?

 

一、國都的選擇:朱元璋的戰略考量

 

洪武元年正月,明朝建立。此時天下大定,但帝國的都城卻懸而未決,如何選擇都城這一問題深深困擾著朱元璋。

 

隨著前元殘餘勢力被逐出中原,明朝麵臨的政治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關中的長安,中原地區的洛陽和開封,被稱為“苦海幽州”的北平,龍蟠虎踞的南京,以及龍興之地臨濠,都成為帝國首都的備選項。

 

都城作為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中心,是承載國家政治權力中樞功能的區域政治實體。都城的選擇對於中國古代的曆代政權來說,是國之根本。應天府背靠鍾山,麵臨長江,虎踞龍盤,地勢險要。應天府所在的江南地區自宋元以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長江三角洲平原土壤肥沃,盛產糧食,而且江南市鎮經濟繁榮,擁有發達的紡織業與商業,正所謂“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此外,應天府已有吳王宮闕,朱元璋在這裏稱帝,所以應天本應該成為帝國的都城。

 

然而,從軍事角度考慮,應天僻居江左,與北方邊境相隔過遠,不利於朝廷統籌軍需、調集軍隊。朱元璋還認為,金陵雖虎踞龍盤,但在此建都的東吳、六朝皆國運不昌,這是十分忌諱的。南京明故宮向來有“移三山填燕雀”的說法,因為選址於燕雀湖之上,盡管在城牆下鋪墊巨石,在宮殿下打入密集的木樁,但地基嚴重下沉,使得皇宮的地勢南高北低,積水嚴重。金陵的這些缺陷令朱元璋不勝其煩,因而定都應天的建議被暫時擱置。

 

同年三月,徐達的北伐大軍席卷山東、河南,這時有人建議朱元璋“君天下者宜中土”,朱元璋於是把北宋的故都開封納入考慮範圍。四月,朱元璋前往汴梁考察,改汴梁路為開封府,一開始朱元璋認為開封地處天下之中,“四方朝貢,道裏均適;父老之言,乃合朕誌”,打算在此建都。但不久他就看到了開封“四麵受敵”的不利地理條件,覺得這個城市無險可守;同時,中原地區是元末農民戰爭的主戰場,遭受兵燹[xiǎn]毀壞的程度也最為嚴重,田野荒蕪、民生凋敝,如果在此建都,所需的勞力、物料還需從外地調入,水陸耗費巨大,因而在開封建都的計劃不太現實。不過,朱元璋雖然沒有在開封建都,但也實行了兩京製度,以應天府為南京,開封府為北京,天子於春秋之時往來巡狩。

 

開國第二年(1369年)八月,明軍占領陝西,將北方的大片領土納入明朝的管轄範圍,這時明廷內部重新展開了一場國都選擇的大討論。很多大臣鑒於蒙元殘餘勢力仍在草原上對明朝構成威脅,主張在中原地區建都,有“險固金城,天府之國”的關中,有“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裏適均”的洛陽,有“宋之舊京”的汴梁,也有“元之宮室完備”的北平。朱元璋認為大臣們的建議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符合當前的形勢。在長安、洛陽、汴京建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會對百姓造成沉重的負擔;而北平雖然宮室完備,但也不好進行改建和重造,不利於朱元璋體驗帝王威儀。

 

經過重重考量,朱元璋最終決定以應天為帝國的都城,同時接受淮西勳臣的建議,在龍興之地臨濠修建中都城。對此,朱元璋的解釋是這樣的,“今建業,長江天險,龍蟠虎踞,江南形勢之地,真足以立國。臨濠則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同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詔在老家臨濠修建中都,如京師之製營建城池宮闕。

 

二、高配置的都城:中都城的營建盛況

 

中都是按照京師的規格建造的,其規劃起點自然就非同一般。朱元璋為此特地設立行工部,具體負責營建工作,並命退休的丞相李善長等人前往督工。

 

中都的城址定在臨濠府城西南方向的一處坡地之上,周圍四十五裏,以《周禮·考工記》為準則確定基本布局。最初設計的中都城呈正方形,皇城居中,東西對稱。但這樣的設計把東南、西南方向的山脈排除在外,顯然不利於都城的防守,因此,中都城東、南方向的城牆就推出了一角,使中都呈扁方形之狀。

 

中都城池宮闕的規劃建設,在繼承中國傳統都城建造模式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的創新。中都的外郭城大約為50平方公裏,與整個元大都相當;而中都的宮城麵積達到84萬平方米,比後來的北京紫禁城還要大。中都城與北京一樣有三重城結構,即宮城、皇城與外城,宮宇重重,宏大奢麗,《中都誌》稱之為“規製之盛,實冠天下”。

 

中都采用九宮八卦的理念,嚴格遵循“左祖右社”的規製(注:太廟和太社稷置於午門前中軸線的左、右兩側,這種方式突出了中心禦道的地位和帝王承天景命的思想)精心布局午門至洪武門(皇城正南門)之間的中軸線,並布局了一條東西向的副軸線,與中軸線交叉於大明門前,氣勢雄偉,秩序井然。中都城的建築也極盡奢華,石刻建築更是“華麗奇巧”,禦道上雕鐫的圖案精美絕倫。為求堅固,有些建築的關鍵部位竟要灌注熔化的生鐵水。有詩描寫當年中都城的盛況,“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裏廓王畿,八屯拱宸極”。

 

為了營建中都,明廷從各地調集了數以百萬計的民夫、軍士。朱元璋鑒於臨濠人煙稀少,農田荒蕪的現實,將江南地區的14萬民眾強製遷往中都,發給耕牛、穀種,除種田納糧外,也為中都城的營建工程提供力役。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在中都城周圍設立左右羽林、左右虎賁等21個衛所,拱衛帝國的都城。

 

三、戛然而止的浩大工程:

中都罷建的真相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下旬,中都工程開工6年後,朱元璋得知中都的營建“功將完成”的消息後,第二次到工地視察,其間發表了幾道祭告天地祖先的祝文,開始追憶艱苦創業的崢嶸歲月,然後又把臨濠誇了一頓,最後假惺惺地感慨了一下營建工程“實勞民力”,不過好在“功將告成”。從朱元璋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已經有遷都中都的打算了。

 

但在四月二十九日,朱元璋返回南京後不久,突然下詔“罷中都役作”,徹底放棄了營建中都的計劃,此後他在有生之年也再未回到老家。這項傾盡全國之力、以超高規格營建的超級工程,為何會在即將大功告成之際戛然而止?在朱元璋短短的行程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麽?朱元璋的內心曆程為何會發生如此重大的轉變?

 

官方給出的說法是不符合帝國勤儉治國的一貫方針。那麽既然如此,朱元璋為什麽要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營建都城?既然已經耗費巨大,為什麽又匆忙停止這項工程?這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嗎?因此,這種說法隻是朱元璋罷建中都的表麵說辭,在這起曆史事件的背後,必然隱藏著朱元璋內心更深層的思考邏輯和重大的心理轉向。

 

現在的學者一般認為,中都停工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民夫軍士的“厭鎮事件”和劉伯溫之死是導火索,而朱元璋對淮西集團的防範才是深層原因。

 

所謂的“厭鎮”,又稱“厭勝”,是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用此詛咒製服所厭惡的人或物。一開始我們說過,中都城工程調用大量人力,但臨濠缺糧少食,而工期短促,工役又極為繁重,做工的工匠、農夫、軍士和罪犯都苦不堪言,他們“盛暑重勞,夥食失節”,以致“病無所養,死無所歸”。作為反抗,他們在朱元璋視察的奉天殿殿脊上放上了據說可以招來神魔鬼怪的紙人木偶之類的東西,以發泄心中的積怨。

 

 

事後,朱元璋誅殺了所有涉嫌參與“厭勝”之術的工匠,但此事仍然給他留下了驅之不去的心理陰影。前朝“黃河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前車之鑒曆曆在目,朱元璋逐漸清醒過來,意識到在民力未蘇之時,修建規模如此浩大的工程,本就是一個決策失誤,輕則民疲,重則亡國。直到兩年之後,朱元璋還因為“厭鎮”之事而“百端於心弗寧”。

 

那劉伯溫之死又如何對朱元璋產生觸動呢?其實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劉伯溫致仕還鄉之前,就向朱元璋表達了反對在中都建都的想法,“中都曼衍,非天子居”,就是說臨濠緊鄰淮河,非常容易發生洪澇災害,長期的洪澇災害又導致土地鹽堿化,糧食產量低,而臨濠地處丘陵地帶,遠離交通要道,實非建都的最佳選擇。

 

一開始朱元璋是把劉伯溫的諫言擱置一旁的,但在朱元璋回到南京後,劉伯溫病逝的消息傳來。劉伯溫的死或許與胡惟庸有關係,這件事引起了朱元璋對驕橫跋扈的淮西勳貴的猜忌,朱元璋對皇權的維護欲望更加強烈。朱元璋聽從淮西勳貴的建議在老家修建都城,就是想與他們衣錦還鄉,一起維護大明王朝的統治。但淮西勳貴的驕橫不法行為,又不得不引起他的警覺,如果在臨濠建都,這些勳貴會不會利用既有的宗族、鄉裏關係擴大自己的勢力,對皇權構成威脅呢?

 

經過這種考慮,朱元璋最終決定改建南京,以南京為京師,廢除北京,仍為開封府,至此為止,困擾朱元璋十年之久的定都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