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學習筆記(十五)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

來源: 梁徐 2021-10-07 00:03: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078 bytes)

 中共黨史學習筆記(十五)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

 

本節要點:

1)包惠僧是陳獨秀的崇拜者,也是其二十多年的摯友。

2)包惠僧在大革命失敗後因為遠離組織,對前途悲觀失望而退黨。

3)在新朝的近三十年中,包惠僧噤若寒蟬。

包惠僧(一八九四—一九七九)出生於湖北黃岡一個小地主家庭,其父當過個九品小官。

包惠僧從小個性倔強,性格直率,路見不平就開打,有“大炮”之稱。

他原名悔生,跟董必武初識後,董必武給他寫信,寫成了“包惠僧”,他喜歡,幹脆將錯就錯改了名。

一九一七年,包惠僧從湖北第一師範畢業。在教了半年書以後,他當上了《漢口新聞報》、《大漢報》、《公論日報》和《中西日報》等報紙的特派外勤記者,走南闖北,結識了各地江湖上的三教九流,對中國的現狀及民間疾苦有所認識和體會。

一九一九年春,包惠僧入北大中文係當旁聽生,感受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氣氛。同年離開北大後,他仍回武漢當記者。

一九二0年二月上旬,陳獨秀應武昌的教會學校文華大學之邀到武漢訪問,包惠僧慕名前往采訪。此次采訪是包惠僧與陳獨秀長期交往的開始。包惠僧回憶道:“我以記者的身份專程到文華書院訪問了陳獨秀,我是抱著崇敬的心情去見他的。……我們談了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反封建、婚姻自由(當時有許多女學生同我談論婚姻自由問題)等問題。陳獨秀是漢學專家,他的漢學不在章太炎之下。……他指導我讀書,講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次我們談了個把鍾頭,分手時我表示惜別,不知以後什麽時候能再見麵。他說以後還有再見麵的機會。他來去匆匆,在武漢時間不長就到上海去了。走之前我又去見了他一次。我是為了采訪新聞去找他的,沒想到後來我和他交往這麽多。他關照我不要寫文章向外發表我們的談話……”

陳獨秀很快就給包惠僧寫信,建議他在武漢找幾位同誌,一起創建武漢的共產黨組織。

不久以後的夏天,董必武也接到了李漢俊的信。李漢俊在信裏說,上海已經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希望武漢也建立起“小組”來。董必武馬上找武漢中學的同事好友陳潭秋商討此事,陳潭秋當即讚成。董必武建議吸收張國恩(張與董必武不僅是同鄉、同學,還曾同去日本留學,又是中華革命黨的同誌),陳潭秋則提到了包惠僧。

一九二0年秋,武漢共產黨支部應運而生,包惠僧被推選為支部書記。

不久,共產國際的代表馬邁(?)來到武漢,與包惠僧作了兩次長談。馬邁說他不久要回莫斯科進陸軍大學學習了,他鼓勵包惠僧也去莫斯科學習。因此包惠僧就寫信給上海的中共臨時中央請求赴蘇學習。中央答應了,但一時沒有人接替包惠僧的工作而不能在短期內成行。

一九二一年一月間,因中共的金主維經斯基回國了,中共經濟來源一時枯竭,加上武漢支部的其他人都回家過年,包惠僧一人在武漢幾乎無錢舉火,就跑到上海找中央。

那時中共臨時中央的代理書記是李漢俊。李漢俊讓包惠僧幹的工作之一是在臨時中央的教育委員會裏選派學生赴莫斯科留學。劉少奇和肖勁光等人都是經包惠僧之手出國的。

由於中共上海支部組織的五一勞動節紀念會頗有聲色,導致法國巡捕房搜查了臨時中央在霞飛路的機關部。李漢俊因此決定機關部暫停活動,委托包惠僧去廣州找陳獨秀請示如何開展工作,並希望陳獨秀早日回滬。

包惠僧約在五月底到廣州,被陳獨秀留下當《群報》的撰述。六月中旬,陳獨秀召集開會說臨時中央要在上海召集全國代表會議,要廣州支部派兩個代表去出席,上海還匯來了二百元旅費。陳獨秀表示他走不開,會議當場決定由包惠僧與陳公博赴會。

在一大期間,包惠僧愛任性談笑,是個活躍分子。

一大後,包惠僧留在上海創辦《勞動周刊》雜誌。

因為馬林要陳獨秀迅速回上海主持工作,而包惠僧與陳獨秀有交情,馬林就派包惠僧前去廣州勸說陳獨秀。一九二一年九月九日,陳獨秀登上了返滬的海船,包惠僧一路相伴。

十月四日,包惠僧和楊明齋吃過午飯後到陳獨秀家串門,恰巧柯慶施也在,於是陳獨秀的妻子高君曼就請他們打麻將,陳獨秀在樓上午睡。就在他們打牌之際,一夥警察闖了進來。陳獨秀、包惠僧、楊明齋、柯慶施及高君曼被押上汽車,關進了法國巡捕房。《民國日報》的總編、中共黨員邵力子和同盟會元老褚輔成正好那天下午去拜訪陳獨秀,也被埋伏在那裏的巡警抓獲。後來,經馬林等人營救,陳獨秀被關押兩天、包惠僧等人被關押五天後全部被釋。這五天是包惠僧一生僅有的坐牢日子。   

出獄後,包惠僧被派往武漢,出任中共武漢區執行委員會書記,並組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他先找到著名律師施洋,創辦了粵漢線上第一個工人補習學校。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在平漢線上幫助建立起了工會組織,項英就是包惠僧在那時發展入黨的。包惠僧還指導了漢口人力車夫的罷工。

一九二二年春,擔任中共湖南支部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長沙分部主任的毛澤東遭湖南警方通緝,曾避居武昌黃土坡包惠僧的辦公室,他們同住了十餘天,朝夕相處,十分融洽。

當包惠僧在武漢積極開展工作之際,中央通知他到北京找李大釗接受新的任務。在鄧中夏的陪同下,包惠僧第一次見到李大釗,兩人長談到深夜。李大釗把包惠僧安排到北洋政府交通部的京漢鐵路局工作。

在那期間包惠僧舉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婚禮,新娘叫夏鬆雲,江蘇高郵人,本是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的教員。包惠僧在黃岡鄉下原有個父母包辦的妻子。

一九二三年二月,震驚中外的京漢鐵路大罷工爆發。罷工被鎮壓下去以後,包惠僧雖然免於被捕,但還是被解了職。失去公職以後,包惠僧重操舊業,一度為北京的《憲報》撰稿,而家裏的主要收入來自夏鬆雲在唐山扶輪學校的教職。

這時,包惠僧與張國燾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了公開衝突的程度。在包惠僧看來,當時中共黨內能領導他的隻有陳獨秀一人,而張國燾自私自利、自高自大、公私不分,隻會坐在上海的租界裏指揮別人。然而張國燾是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是包惠僧的頂頭上司。張國燾曾向中共中央告包惠僧的狀,要求開除包的黨籍,隻因陳獨秀不同意,才不了了之。在與張國燾的衝突中,包惠僧始終認為存在一個“張國燾小組織”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包惠僧以中共黨員身份加入國民黨,在廣州曆任國民黨中央黨部黨員訓練班委員、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接任隨蔣介石東征的周恩來)、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黨代表、黃埔軍校教導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高級政治訓練班主任政治教官和戰時政治訓練班主任等職。在北伐軍到達武漢後,包惠僧先後任武漢新聞檢查委員會主席和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籌備主任。

其間中共中央曾打算送包惠僧去莫斯科學習,包惠僧要求讓妻子夏鬆雲同行,卻被拒絕了,因此他就沒去成莫斯科。他認為是張國燾在刁難。

一九二七年一月,包惠僧被調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四師(師長夏鬥寅)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四月蔣介石發動“清黨”,包惠僧被清洗了出去。五月夏鬥寅叛變後,他一度被夏部扣留。後來回到武漢,在七月二十日前後到南昌。

南昌暴動部隊南下時,包惠僧因病重無法隨行。周恩來讓他在南昌暫時潛伏,如趕不上隊伍,即去武昌找組織,並給他寫了介紹信。包惠僧在南昌一個表親家住了一個多月,才化裝逃出南昌,到九江搭船回了故鄉黃岡。當時一片白色恐怖,包惠僧在鄉下也住不下去,遂到武昌,不過沒能找到中共組織。武漢呆不下去時,他帶著妻子逃到江蘇高郵妻家避難。在高郵住了兩個多月,風聲不好,又逃往上海。在那裏他見到了已脫黨多年的李達和施存統等。上海的情況混亂複雜,包惠僧和這些人一樣,對革命前途悲觀和恐懼,於是消極脫黨。

脫離中共之後,包惠僧在上海辦《現代中國》雜誌,賣文為生,混了三年半。

一九三0年,包惠僧曾參與發起成立第三黨“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不過旋即就脫離了第三黨而恢複了國民黨黨籍。

從一九三一年起,憑借在黃埔軍校時與蔣介石的交往,包惠僧擔任了蔣介石的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議、軍事委員會秘書兼中央軍校政治教官。

此時包惠僧與第二任妻子夏鬆雲的隔閡越來越深,最後兩人分居。在他家當家庭教師的謝縉雲隨即走進了他的生活,不久成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一九三五年,包惠僧擔任國民政府防空委員會編審室主任兼第四處副處長。次年,包惠僧自軍界退役,轉任文官,先任內政部參事,後任內政部戶政司司長,一九四七年改任內政部人口局局長。

一九三七年陳獨秀出獄以後,包惠僧常去看望。他還曾提出接陳獨秀兩口子去家裏住。陳獨秀則曾買了宣紙,抄了嶽飛《滿江紅》中的一段:“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上款題:“贈惠僧老兄”,落款“獨秀”。晚年陳獨秀隱居四川江津時,貧病交加,門庭冷落,包惠僧是少數多次去探望他的舊友之一。包惠僧(還有台靜農)也參加了陳獨秀的葬禮。

一九四八年下半年,在國共勝負已見分曉、國民政府從南京撤往廣州之際,包惠僧向內政部提出辭職,申請遣散,舉家避居澳門。

一九四九年十月初,包惠僧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又給周恩來和董必武分頭發了電報。給周恩來的電報全文為:“北京人民政府周總理恩來兄鑒:兄等以廿餘年之堅苦奮鬥得有今日,良堪佩慰。尚望以勝利爭取和平,以和平與民更始,弔民伐罪,天下歸仁也。南天引領,曷勝欽遲。一有便船,當來晤教。弟包惠僧叩。”一個星期以後,包惠僧收到了中共中央的複電。

十一月,包惠僧抵達北京。回到北京的第二天,董必武請他吃飯,告訴他:“你回來是黨中央作出的決定。”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周恩來請他到中南海吃飯並作了長談。周恩來將他安排到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同年十二月結業。

一九五二年四月,包惠僧被委任為內務部研究室研究員。

從一九五七年四月起,包惠僧任國務院參事。

回到大陸後,包惠僧謹小慎微,夾著尾巴做人,如他所言,最初,“我除了學習以外,甚麽事也不敢做。謝覺哉部長常鼓勵我寫點‘社會觀感’、‘人口問題’之類的文章,其他領導同誌也鼓勵我寫有關革命曆史的故事,我都不敢寫。”

一九五七年,他奉命寫成了《包惠僧回憶錄》,還以“棲梧老人”的筆名發表了四篇回憶文章。在國務院黨外人士的鳴放座談會上,他也發過言。反右之後,他又沉默了。

文革中包惠僧劫數難逃。他不僅被貼了大字報,而且被參事室的同僚用拐棍打傷了右腿,嚇得他連夜讓子女將千辛萬苦珍藏了四十年並且裱糊裝訂成冊的陳獨秀寫給他的一百多封信塞進火爐中焚毀。從此包惠僧一蹶不振。他還長期受心髒病的折磨。

一九七九年七月,八十五歲高齡的包惠僧因腹主動脈瘤破裂、大量失血而病逝在家。他的骨灰被帶回老家安葬。

包惠僧老家由父母包辦的原配妻子叫丁雪姣。他自選的第一任妻子為夏鬆元。第二任妻子為謝縉雲。包惠僧有子有女,數量名字均湮沒於塵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包某回國時董必武親臨車站接車,責備他“有了國民黨的朋友就忘了共產黨的朋友”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7/2021 postreply 06:54:45

謝介紹。一位謹小慎微的君子和革命者。不犯大錯,也難大為。但,仍然會受到後來者的尊敬和尊重。安息吧!不會有人再唬你了。 -白鏡天- 給 白鏡天 發送悄悄話 白鏡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21 postreply 06:59:39

包惠僧骨灰 -bayroam- 給 bayroam 發送悄悄話 (857 bytes) () 10/08/2021 postreply 15:58: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