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國為什麽放棄了日本的戰爭賠款?

來源: 老生常談12 2021-06-27 09:31:1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496 bytes)
作者:擎天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46689/answer/340321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 二次大戰後,根據國際法有資格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的戰勝國是: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其中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印度都放棄了戰爭賠款,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則得到了戰爭賠款。具體數額是:(均為當時價格)
  ?印度尼西亞: 8億美元
  ? 緬甸: 2億美元
  ? 越南: 3900萬美元
  ? 老撾: 278萬美元
  ?柬埔寨: 417萬美元
  ? 此外,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這四個在法律上本來沒有資格獲得戰爭賠款的國家,通過對日“鬥爭”也得到了賠款。具體數額是: 韓國: 3億美元
  ?新加坡: 2500萬新加坡元
  ?馬來西亞: 2500萬馬來西亞元
  ?泰國: 150億日元
  ? 後來,瑞士、西班牙、瑞典、丹麥這四個二次大戰時的“中立國”,也向日本提出賠償戰爭時所毀壞的他們在中國和東南亞的財產,日本也對此作了賠償。具體數額是: 瑞士: 11億日元
  ?西班牙: 20億日元
  ?瑞典: 5億日元
  ?丹麥: 7億日元
  ? 比較複雜的是蒙古,因為戰前日本不承認蒙古是獨立於中國的國家,所以日本認為中國放棄賠款就等於蒙古也放棄了賠款。但後來經過交涉,日本同意向蒙古提供50 億日元的無償經濟援助,作為變相的賠償。
  ? 戰後日本支付的戰爭賠款共計22.3億美元,相當於中國1901年庚子賠款的12.6 倍(庚子賠款為4億5千萬兩白銀)。下麵就分別介紹一下日本對各國的戰爭賠款情況。
  ? 一、舊金山對日講和會議及其背景
  ? 1945年日本投降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駐日本。在怎樣處置日本方麵盟軍製定了三大基本方針:1、日本非軍事化;2、在保證日本國民最低生活標準的範圍內進行戰爭賠款;3、日本在外國的資產交聯合國處理。
  ? 第1項和第3項的處置都順利進行,但在日本賠款方麵遇到了很大的難題。按照傳統的戰爭賠款方法,有現金賠款和實物賠款兩種。由於日本的國庫早在戰爭中掏空了,所以向日本索要現金根本不現實。然而日本又是自然資源極其貧乏的國家,既沒有石油煤炭等能源,也沒有鐵礦金礦等礦藏,以礦產等自然資源進行賠償的方式也行不通。剩下的隻有用機器設備等實物進行賠償,可是日本工廠的機器大部分都在美軍的戰略轟炸中被炸毀,船舶也大部分被美軍擊沉,可以用於賠償的實物也少得可憐。
  ? 從1947年4月開始,盟軍陸續從日本拆撤出40000餘台機器,作為“中間賠償” 分給中國(54.1%),美國(菲律賓的宗主國,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轉交菲律賓, 19.0%),英國(緬甸、馬來亞、香港的宗主國,15.4%),荷蘭(印度尼西亞的宗主國,11.5%)。蘇聯則自行將“滿洲國”的一些機器設備拆運回蘇聯。不過這些機器的價值總共才值400餘萬美元(當時價格),作為戰爭賠償也太少了一些。然而當時的日本就象輸得隻剩下最後一條褲衩的賭徒,再敲也敲不出錢來。1949年5 月,盟軍最高司令部決定停止這種從日本拆撤機器的中間賠償。
  ? 由於日本沒有自然資源,糧食也不能自給,必須向國外購買糧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加之當時盟軍的抑製日本政策,使日本的經濟極度蕭條,沒有錢向國外購買糧食等生活必需品,迫使美國不得不每年撥出數億美元的經費來為日本購買糧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因為作為日本占領國的美國有義務保證日本國民維持最低水準的生活。由於日本人口多(當時近一億人,大約為美國人口的一半),特別是缺乏自然資源,什麽都要靠進口,所以維持日本國民的最低水準生活也要很大的開支,到 1950年,美國已為日本補貼了20餘億美元,已成為美國財政的一大負擔。
  ? 當時有人開玩笑說:日本才賠了美國幾百萬美元,美國反倒貼了日本幾十億美元,美國是戰勝國向戰敗國“賠款”。此時,美國人意識到抑製日本的政策對於美國來說是得不償失,有必要扶持日本在經濟上獨立來減輕美國的財政負擔。另外東亞的國際形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49年中共建國並與蘇聯建立了同盟關係, 1950年北朝鮮發起了朝鮮戰爭,日本的三麵已都被共產主義陣營所包圍,使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成為反共的橋頭堡。因此美國感到在政治上也有必要扶持日本來遏製東亞的共產主義勢力。
  ? 在此情況下,美國轉變了抑製日本的政策,開始積極扶持日本。扶持日本的第一步就是要使日本重新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1951年9月,在美國的主持下,在舊金山召開了由52國參加的對日講和會議。蘇聯、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由於抗議美國不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代表參加會議,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另外舊金山對日和會也邀請印度、南斯拉夫等國參加,但這些國家沒有派代表參加。
  ? 中國和韓國也要求出席舊金山對日和會,但沒有被邀請。韓國被拒絕參加的理由是:韓國在二次大戰時是日本的殖民地,韓國人在二次大戰時是日本侵略的協力者或“幫凶”,因此韓國不是戰勝國無權參加舊金山對日和會,也無權得到戰爭賠款。
  ? 由於當時中國有兩個政府,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所以邀請哪個政府代表中國參加對日講和會議成為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蘇聯和英國主張由受戰爭損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代表參加舊金山和會,蘇聯和英國反對邀請台灣政府的理由和韓國一樣:台灣在二次大戰時也是日本侵略的協力者,因此台灣不是戰爭被害國,台灣人也無權得到戰爭賠款。然而美國卻堅持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才是可以代表中國人民的合法政府,主張邀請台灣政府。雙方爭執不下,最後隻好達成既不邀請北京政府,也不邀請台灣政府的妥協案,所以北京政府和台灣政府都沒有參加舊金山對日和會。
  ? 清政府在馬關條約中明確規定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但日本在舊金山和會上隻是宣布放棄對台灣的主權,並沒有象英國歸還香港那樣把台灣的主權交還中國,因為北京政府和台灣政府都聲稱自己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所以無法確認交還主權的對象。但由於日本已宣布放棄對台灣的主權,在國際法上台灣就成為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土地,這就意味著台灣在法律上是獨立的國家。中國大陸在法律上並不擁有對台灣主權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說法也起源於此。
  ? 在舊金山和會上,美國代表說:參加會議的各戰勝國都有權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但由於日本的資源和經濟現狀,我們不得不麵對日本無力支付巨額戰爭賠款這一事實。如果對日本要求過分的戰爭賠款,將會導致日本經濟無法自立。這不但不利於整個世界經濟,也要增加美國的經濟負擔。因此美國建議各國對日本的戰爭賠款予以寬大的處理。在美國的說服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都宣布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但東南亞幾個新獨立的國家則強烈要求日本對他們進行戰爭賠款。這幾個國家是印度尼西亞(1949年從荷蘭獨立)、菲律賓(1946年從美國獨立)、緬甸(1948年從英國獨立)、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均在1950年從法國獨立)。
  ? 菲律賓代表開價最高,聲稱菲律賓是太平洋戰爭的主戰場之一,菲律賓受到了巨大損失,要求日本賠償100億美元。但緬甸代表卻持同情日本的立場,反對菲律賓的巨額賠款要求。緬甸代表說:緬甸在二戰時的損失比菲律賓還大,然而緬甸卻反對向日本索要超過日本支付能力的戰爭賠款,緬甸隻提出2億美元的賠款要求。由於東南亞各國在賠款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舊金山和會最後規定日本有向這些國家賠償的義務,但具體的賠償額由日本在會後分別與各個國家進行單獨交涉。舊金山和會還特別規定日本在進行戰爭賠償時,原則上不支付現金,而是用生產物和勞役的方式支付。這對於日本是非常有利的。
  ? 若不是美國替日本擋住,日本這樣的無條件投降戰敗國將不得不賠償上百年也還不完的天文數字戰爭賠款。由於美國的盡力幫助,日本在舊金山講和會議上得到了異常寬大的處理,這是日本能夠實現經濟起飛的基本前提。後來日本在國際政治上緊跟美國,某種程度上也是表示對當年美國寬大的感謝。
  ? 二、日本對中國的戰爭賠償問題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蔣介石當即發表了中國對日本“以德報怨”的著名講話。蔣介石雖然沒有提到戰爭賠款一事,但確定了中國對日本寬大處理的方針。1949年菲律賓派特使訪問蔣介石,商討共同對日索取賠款之事。蔣介石卻說:“要對這次戰爭負責任的是日本軍閥,而不是日本人民。要求日本人民負擔戰爭賠償的作法是不公平的”。這初步表明蔣介石有放棄日本戰爭賠款的意思。 1946年國民政府發表的抗戰期間的損失是:軍人死傷321萬,財產損失133億美元。
  ? 日本在舊金山講和會議以後,在究竟與哪個中國政府打交道問題上躊躇不定。北京和台北也私下活動,勸說日本和自己談判將可以獲得更寬大的處理。但美國卻要求日本和台灣的國府談判,在美國的督促下,日本和台灣國府在1952年2月開始談判,4月28日結束,簽訂了“華日和平條約”。在華日和平條約中表明中華民國政府放棄要求日本進行戰爭賠款的權力。
  ? 台灣的國府之所以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其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蔣介石的“以德報怨”對日政策;第二是國府退居台灣後國際地位大大降低,希望以放棄戰爭賠款為代價換取日本對台灣在政治經濟上的支持;第三是大中華思想的影響,別的大國都放棄了日本的戰爭賠款,中國人也應該有個大國的樣子,不應該象小國那樣斤斤計較戰爭賠款。
  ? 現在有一些文章說台灣的國府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放棄戰爭賠款,這是不符合曆史情況的。當然向日本索取幾百億美元的天文數字戰爭賠款美國當然不會同意,不過向印尼、菲律賓那樣索取10億美元左右的戰爭賠款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不過日本人還是比較感激蔣介石的“以德報怨”政策,不時有人撰文對蔣介石表示感謝。
  ? 在1958年以前,日本政府基本上對大陸和台灣政府保持等距離關係。1958年大陸炮擊金門以後,日本政府開始轉向反共,當時的岸信介首相公開聲稱支持台灣反攻大陸,並表明日美安全條約的防禦範圍包括金門、馬祖在內。不過當時日本政府對中國大陸實行“政經分離”的政策,與大陸的經濟和民間交流仍然比較活躍。1963 年10月7日,大陸的機械工程學會翻譯周鴻慶在訪問東京期間,提出要前往中華民國大使館政治避難。台灣要求日本允許周鴻慶前往台灣,但日本政府在北京的壓力下,1964年1月將周鴻慶送還大陸。這一行為激怒了台灣,蔣介石當即召回駐日大使,並聲稱要與日本斷交。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派出前首相吉田茂為特使訪問台灣,特別說明日本將在道義上支持台灣反攻大陸,並對與大陸的經濟交往持慎重的態度,補救了緊張的台日關係。
  ? “華日和平條約”簽訂後,日本和台灣保持了比較密切的經濟關係,特別是日本企業對台灣的直接投資,是對台灣投資最多的國家。1965年美國停止對台灣的經濟援助後,日本開始向台灣提供日元貸款,對台灣的經濟有一定的幫助。但1972年日本和中國大陸建交後,台灣譴責日本“背信棄義”,宣布同日本斷交,並掀起了抵製日貨的反日活動。在一段時間內,日本與台灣的貿易曾大幅度下降。
  ? 在台日斷交後,日本與台灣的交往隻限於民間的經濟交往。由於台灣和日本具有領土小、人口多、資源缺乏的共同特征,所以台灣采取了從日本進口機器設備,利用台灣的廉價勞動力製成工業品向美國出口的經濟戰略,取得了成功。同時日本對台灣進行了比較積極的技術轉讓,特別是在電子和精密機械領域,將一些一般不對外轉讓的先進技術轉讓給台灣的企業,對台灣企業的技術進步起到不小的作用。台灣和日本的大企業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係比較密切,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間的非正式交往也十分頻繁。
  ? 中國大陸由於一建國就宣布向蘇聯“一邊倒”,所以和作為美國保護國的日本之間沒有什麽政治上的聯係。1951年1月,北京政府新公布的抗戰期間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數目為:人員損失1000萬人,經濟損失500億美元,比以前國民黨政府公布的損失數字大大前進了一步(現在這個數字已達到:人員損失3500萬人,經濟損失6000億美元)。舊金山講和會議和台日間的“華日和平條約”鑒定後,北京政府聲明中國保留要求日本賠款的權力,當時北京政府要求的賠款額是500億美元,相當於中日甲午戰爭時中國對日本戰爭賠款的470倍(甲午戰爭的賠款為2億3千萬兩白銀)。
  ? 1960年10月周恩來會見日本自民黨顧問時,仍然強調中國保留對日本索取戰爭賠款的權力。但是中國和蘇聯惡交後,大陸在國際上處於十分孤立的地位,大陸的周邊蘇聯,台灣,印度,日本都是北京政府的敵人。在此情況下,北京政府感到有必要緩和與日本的關係,團結更多的力量來對付最大的敵人蘇聯。1965年5月,廖承誌在會見日本客人時說:“中國不準備靠他國的戰爭賠款來建設國家,而且要求沒有戰爭責任的一代人為前人支付戰爭賠款是不合理的”。這暗示著北京政府準備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1971年美國越過日本直接和北京接觸,使日本人大吃一驚。 1972年,中日兩國開始商討國交正常化的問題。
  ? 在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談判中,日本的戰爭賠款問題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但由於北京已準備放棄戰爭賠款,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談判比較順利。唯一引起爭執的是中方在共同聲明中說:“中國放棄要求日本進行戰爭賠款的權力”,但日方提出異議:“在日本和台灣中華民國政府鑒定的日華和平條約中,中華民國政府已代表中國放棄了要求日本賠款的權力,所以在法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能再次放棄已經被放棄的權力”。後來在共同聲明中,中方把放棄戰爭賠款的“權力”改為放棄戰爭賠款的“要求”,這暗示著北京政府承認台灣國府鑒定的華日和平條約具有法律效力。
  ? 1972年中日恢複國交後,開始商討簽訂“中日和平條約”。但由於中方堅持寫入針對蘇聯的“反對霸權主義”的條款,使“中日和平條約”的簽訂拖延了不少時間,最後終於在1978年8月正式簽訂了“中日和平條約”。由於日本和美國的特殊關係,中國不可能要求日本在政治上支持中國的立場,於是中國對日關係的重點放在了經濟上。1978年,華國鋒提出了建設十大鋼鐵基地、十大石油基地、九大有色金屬基地的激進重工業發展計劃。由於中國缺乏資金,開始向日本大規模借款,因為當時其它國家都無意向中國提供巨額借款。
  ? 1978年中國向日本提出55億美元的巨額借款要求,日本政府最後同意向中國借款 3900億日元(折合18億美元)。後來日本政府又在1984年、1988年和1998年,三次向中國提供了巨額政府貸款,共計20000億日元。到1997年底,已交付中國 14000億日元,而中國到1997年底的償還額僅為200億日元。日元貸款的特點是:數額大,利息低(年息3%左右),償還期限長(償還期限30年),是一種少有的優惠借貸,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日本人把這種以特別優惠的條件向中國提供巨額借款,看作是對中國放棄戰爭賠款的報答和對過去侵略行為的贖罪。
  ? 1990年開始,日本的對外援助金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對外經濟援助國。 1997年日本的人均對外援助額為74.4美元,比美國(23.2美元)、英國(57.3美元)、德國(72.2美元)都要多。此外美國經濟援助的重點是以色列、埃及、土爾其、南非等戰略國家,英國經濟援助的重點是英聯邦國家,德國經濟援助的重點是東歐國家,而日本經濟援助的重點則是中國。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最大的援助國一直是中國,每年向中國提供5億多美元的經濟援助(包括有償和無償的援助)。日本人非常不滿中國政府有意識地控製日本對中國經濟援助和政府借款的報道,不讓中國人民知道日本對中國進行的經濟援助的真相。比如北京的地鐵二期工程是由日本援助修建的,日本大使館采訪了1000多名乘坐地鐵的北京市民,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此事。
  ? 因此不少日本的政治家對日本政府的援助中國政策提出了激烈批評,指出現在日本是花巨款來買回中國人的敵意,要求今後用讓中國老百姓知道的形式來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還有人聲稱象中國這樣自尊心非常強烈的民族,在接受別人經濟援助時並不感到高興,甚至有可能反而感到恥辱。因此建議日本政府改變對中國的經濟援助政策。
  ? 總而言之,中國的台灣政府和北京政府都自願放棄了日本的戰爭賠款,對此日本人是比較感激的。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援助和政府貸款,也是希望以此來表示對以前侵略行為的“贖罪”。當然中國人對日本的曆史仇恨不可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買回,中日間的關係還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走出曆史的陰影。
  ? 三、對其它國家的賠款
  ? 1、對緬甸的賠款
  ? 緬甸在二次大戰中,曾經兩次成為戰場,受到了巨大的損害。第一次是在中日戰爭中,作為英國殖民地的緬甸,成為美英援助蔣介石的中介地,中緬公路也成為“援蔣之路”。為了切斷援蔣之路,日軍發動了中緬公路戰役,切斷了中緬公路。緬甸的守軍英印聯軍在撤退時,采用了焦土戰術,將鐵道、礦山、橋梁、港口等全部炸毀,對緬甸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第二次是1943年2月日軍再次發動占領全緬甸的緬甸戰役,1943年5月占領全緬甸。此後美英中聯軍開始發動對日反擊戰,日軍在撤退時再次對可利用的鐵道、礦山、橋梁、港口進行了破壞,對緬甸經濟又造成了新的打擊。
  ? 立誌緬甸獨立的革命家昂山,在日本組織和訓練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3年2月參加了日軍的緬甸戰役,然後在日軍的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不過昂山在利用日本人取得獨立後,開始180度大轉彎,開始加入美英盟軍的一方。美英中聯軍開始對日反擊戰後,昂山的部隊轉而加入反攻日軍的行列。日本戰敗後,緬甸的昂山聲稱1943年宣布的緬甸獨立有效,英國政府也承認了昂山政權,1948年1月緬甸聯邦正式獨立。
  ? 也是由於緬甸的獨立受到了日本人的幫助,所以緬甸在舊金山對日講和會議上,對日本持同情的態度。在菲律賓等國對日本提出巨額賠款要求時,緬甸代表堅決反對,指出應該在日本的賠償能力範圍內索取賠償。緬甸隻提出了2億美元的賠償,並且緬甸還提出反對美軍在日本保留駐軍的提案。
  ? 由於緬甸對日本的同情態度,使日本和緬甸關於賠償問題的談判比較順利,1954 年11月兩國達成了關於賠款的協議。日本賠償緬甸戰爭損失2億美元,分10年付清。但後來由於日本對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賠款均為8億美元,緬甸感到吃了虧,要求日本再對緬甸增補一些賠款。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於1963年3月再次向緬甸提供1億5千萬美元的無償援助和3千萬美元的借款,作為變相的增補賠償。
  ? 2、對印度尼西亞的賠款
  ? 在二次大戰前,中東和中國的大油田尚未發現,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亞洲唯一的石油生產國是荷蘭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亞。1941年7月美國和荷蘭聯合對日本實行了石油禁運,由於當時日本98%的石油要靠從美國進口,對日本禁運石油也可以說是把日本置於了死地。當時日本的石油儲備隻夠用1年,1年後石油用光,飛機軍艦等都將成為廢鐵。
  ? 在此情況下,東條英機等軍政首腦認為如果日本不對美開戰,1年後石油用光就不戰自敗。當然日本人自己也很清楚對美開戰取勝的可能性很小,當時的情況對於日本來說是“戰要敗,不戰也要敗”。在是否對美開戰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最後達成一個奇妙的結論:“如果對美開戰,即使不幸戰敗,大和民族的精神尚存,以後日本還能再次站起來。如果不戰而取得屈辱的和平,大和民族的精神就將失去,日本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墮落成為三流國家”。最後日本軍政首腦得出了“即使戰敗的可能性很大也要開戰”的結論,在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開始對美開宣戰。
  ? 日軍一開始就直奔產石油的印尼,試圖獲得石油資源。而美軍的最初戰場也是印尼,試圖保住印尼的石油困死日本。因此印尼成為太平洋戰場的重點,美日雙方的激烈戰鬥給印尼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日本投降兩天後的1945年8月17日,印尼人在獲得投降日軍的武器裝備後,宣布脫離宗主國荷蘭獨立。戰後宗主國荷蘭返回印尼,和印尼獨立武裝進行了4年的戰爭,最後荷蘭被迫承認印尼獨立,印尼於1949年 12月27日正式宣布獨立。
  ? 戰後印尼政府向日本提出了高額的戰爭賠款,經過多次的討價還價,1958年1月兩國達成了關於賠款的協議。日本向印尼提供純賠款2.2億美元,分12年付清,同時日本將1952年到1958年對印尼出口商品所得的1.8億美元交付印尼;另外日本在20年之內再向印尼提供4億美元借款。日本對印尼的賠款共計8億美元。
  ? 3、對菲律賓的賠款
  ? 在二次大戰前,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日本對美開戰以後,對駐紮菲律賓的美軍發起了進攻,占領了菲律賓。日本投降後,美國允許菲律賓於1946年獨立。獨立後的菲律賓以日本在二戰時對菲律賓造成了巨大人員經濟損失為由,向日本提出了 100億美元的巨額賠款。最初日本政府隻同意向菲律賓提供2.5億美元的賠款,雙方一度爭執不下。對菲律賓的賠款談判成為日本賠款談判中最艱難的談判。
  ? 由於日本和菲律賓都是美國的盟國,美國對賠款的問題進行了調停。在美國的調停下,雙方終於在1956年達成協議。協議規定日本向菲律賓提供純賠款5.5億,分 10年付清;另外在20年內向菲律賓提供2.5億美元的借款。日本對菲律賓的賠款共計8億美元。
  ? 然而日本的戰爭賠款,被當時的菲律賓馬克斯總統夫婦當作私人或家族的財產私吞和揮霍掉了,真正受到戰爭損害的菲律賓人民並沒有拿到本該賠給他們的戰爭賠款。這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對戰爭賠款之意義的諷刺。
  ? 4、對越南、老撾、柬埔寨的賠款
  ? 越南、老撾、柬埔寨組成的印度支那,原是中國的保護國,1893年淪為法國的殖民地。1939年二次大戰爆發後,1940年6月法國向德國投降。作為德國的同盟國日本,向法國投降政府提出讓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切斷美英援蔣的道路。在德國的壓力下,法國投降政府於1940年8月同意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日本成為印度支那的實際控製者。在戰況對日本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日本軍隊忽然於1945 年1月宣布打倒印度支那的法國殖民政府,讓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獨立。
  ? 1945年7月的波茲坦會議上,確認中國和英國共同占領印度支那,北緯16度線作為中國和英國的占領區的分界線。1945年8月,20餘萬中國軍隊進入北緯16度線以北的印度支那。可是日本扶持起來的印度支那獨立部隊卻反對外國軍隊進入印支,1946年7月中國和英國軍隊撤出印支,將印支交還給原來的宗主國法國。印支獨立部隊反對宗主國法國的返回,開始與法國軍隊展開遊擊站。1950年2月,法國被迫承認印支三國越南、老撾、柬埔寨獨立。
  ? 由於日軍進入印支三國是通過法國政府允許和平進入的,所以沒有給印度支那造成較大的損害,因此賠償額也比較少。1958年到1959年日本分別和越南(南越)、老撾、柬埔寨三國政府達成協議,分別賠償越南:3900萬美元;老撾:278萬美元;柬埔寨:417萬美元。
  ? 5、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賠款
  ?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統稱馬來亞,1951年9月舊金山對日講和會議時,馬來亞仍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國在舊金山對日和會上放棄日本的賠款,也就意味著代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殖民地也放棄日本的賠款,因此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獨立後,在法律上已沒有資格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
  ? 新加坡是海外華僑聚集的地方,新加坡的華僑們在中日戰爭中曾積極支持中國的抗戰。因此1942年日軍占領新加坡後,曾大肆搜捕華僑中的抗日分子,即所謂“華僑大檢證”。此外,日軍在占領期間發起了強迫華僑捐款的“獻金”運動,要求華僑們捐款5000萬元(英國當時發行的馬來亞貨幣單位)。1962年,新加坡機場附近的建設工地中,從地下挖掘出600多具人骨,據說這是日軍占領新加坡時屠殺華僑的遺體。因此在新加坡掀起了向日本討還“血債”的運動。
  ? 日本以英國已放棄賠償為由,聲稱新加坡根據國際法無權再向日本索取賠款。然而新加坡方麵卻說:“賠款不應該僅僅考慮法律,更要考慮到道義,新加坡在道義上有權向日本追討‘血債’”。 1962年8月,約有10萬新加坡華人舉行遊行示威,要求日本對血債進行賠償。兩國間關係一時間十分緊張。
  ? 後來新加坡方麵撤回了賠償血債的要求,但要求日本賠償當年的5000萬元獻金。 1967年9月21日,兩國達成了“日本國和新加坡共和國9月21日協定”。一般的國際協定都要說明是關於什麽問題的協定,之所以會有“9月21日協定”這樣奇怪名字的協定,主要是日本政府害怕提到賠償的字樣會遭到國內反對黨的攻擊。
  ? 在“ 9月21日協定”中,日方同意提供5000萬元的無償援助作為賠償當年的強征捐款。但強征捐款是在當時的馬來亞境內進行的,所以賠款應該分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各一半,最後新馬兩國各得到2500萬元的賠款。馬來西亞本來沒有向日本要求賠款,但在新加坡的鬥爭下,也得到了一筆“意外的收獲”。
  ? 6、對韓國的賠款
  ? 韓國在二次大戰時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無權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但是韓國人提出要求日本賠償殖民地時代的韓國人被強征的財產、有價證券等。由於戰後的一段時間裏日韓之間沒有外交關係,1961年兩國開始商討關係正常化的時候,日本的賠償問題成為了焦點問題。
  ? 日本提出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獨立時,都沒有向原宗主國要求賠償的先例。但韓國仍然要求日本進行賠償。因為日本和韓國都是美國的盟國,所以美國在此問題上進行了調停。當時韓國的經濟很遭,基本上依靠美國的扶持,從二戰結束到1961年為止美國對韓國的經濟援助已達31億美元。美國為了減輕援助韓國的經濟負擔,開始支持韓國的對日索賠。
  ? 韓國最初向日本提出了8億美元的賠償要求,而日本隻同意賠償5千萬美元,雙方在討價還價後,最後於1965年達成協議,日本向韓國賠償3億美元,分10年付清。另外在20年內向韓國提供2億美元的貸款。從1960年代後期韓國的經濟開始起飛, 1965年韓國的人均國民產值僅為105美元,低於當時中國的水平,而1995年猛增為11000美元,約為中國的15倍。
  ? 7.對泰國的賠款
  ? 在二次大戰前,亞洲隻有三個獨立的國家:中國、日本和泰國。泰國之所以沒有成為殖民地,是由於泰國人非常巧妙地利用各列強國家之間的矛盾,在強國的夾縫中求生存。後人評價亞洲三國未淪為殖民地的原因是:“中國太大,日本太強,泰國太巧”。
  ? 在中日戰爭爆發以來,泰國一直宣稱嚴守中立。雖然泰國表麵上中立,但實際上是親日的。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泰國和日本簽約了“日泰同盟條約”。1942年 1月25日,泰國在日本之後也向美英宣戰。後來日本由於戰費不足,與泰國政府簽訂了向泰國借款的協定,作為報酬,日本將占領的英國殖民地的緬甸、馬來亞的一部分割讓給泰國。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泰國政府在1945年8月16日宣布:“泰國1942年1月25日的對美英宣戰宣言無效”。這種自己否認過去三年多的戰爭行為,自打嘴巴式的“宣戰無效”宣言,在世界史上也是絕無僅有,這也充分體現出泰國人在外交上的巧妙。幸好美國承認了泰國的“宣戰無效”宣言,泰國因此沒有被劃入戰敗國。為了和日本“劃清界限”,泰國政府於1945年9月11日宣布廢除一切與日本政府簽訂的條約。
  ? 可是1955年泰國又開始要求日本政府歸還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對泰國的借款,日方說泰國在1945年已經宣布廢除一切與日本政府簽訂的條約,當然也包括當時日本政府和泰國簽訂的借款條約。而泰方則聲稱借款條約不在廢除之列,要求日本償還借款1350億日元,日方則說當時有憑據的借款隻有54億日元。最後雙方在1955 年8月達成協議,日本向泰國償還借款54億日元,無償經濟援助96億日元,共150 億日元作為變相的戰爭賠款。
  ? 從日本戰後的戰爭賠款情況可以看出,大國和小國對於戰爭賠款的態度和氣量是不同的。按照國際法,隻有與戰敗國進行過交戰的戰勝國才有資格獲得戰爭賠款。從嚴格的法律角度來講,隻有中國、美國、英國、蘇聯、荷蘭、澳大利亞有資格索取戰爭賠款,而這些國家全都放棄了戰爭賠款。相反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在二戰時是殖民地而不是獨立國家,這些國家的軍隊更沒有和日本軍隊進行過交戰,所以索取戰爭賠款有一些勉強。泰國、韓國等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更是牽強。這些以不充分的理由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的小國,和那些堂堂放棄巨額戰爭賠款的大國,在氣概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有跟帖: 

看到瞪眼說瞎話的,隻能轉一篇供討論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807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09:32:09

老兄,一個無賴的歪理邪說,一百個書生也講不過。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09:42:33

沒有美國的袒護,按著二戰各國損失,日本幾百年別想還清債務。 -海雲之南- 給 海雲之南 發送悄悄話 海雲之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09:52:33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對外賠款也是100年還在還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92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0:01:18

如果鴉片戰爭中國勝利,英國應不應該賠款? -難得糊塗一次- 給 難得糊塗一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0:29:54

英國的放棄,正是它代表不了其他國家的原因。 -布蘭雅- 給 布蘭雅 發送悄悄話 布蘭雅 的博客首頁 (839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0:11:25

不應該放棄戰爭賠款!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1:13:23

改革開放初期的國外資金主要是從日本來的,經濟援助前幾年還供著(少了許多),這是變相的戰爭賠款。官方心裏有數但不報道.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273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3:27:05

正是... -akc- 給 akc 發送悄悄話 (299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3:39:14

改開之初急需大量資金, 鄧胡致力於搞好中日關係,這時期是中日關係最好的時期, 有胡訪問日本,鄧擱置釣魚島爭議,日為中國提供了大量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426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4:00:02

聽說過“黑字環流”嗎?黑字是相對於“赤字”,的確日本的貸款幫了很大忙,但貸款是有附加條件的,就是錢必須買日本設備等,回到日本,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59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3:53:22

你以為中國現在對別國的援助不是玩這種? 用西方話講: 這是A win-w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4:01:20

所以你說的變相戰爭賠款完全不成立,就是商業行為,而且在歐美看來還不是win win的商業行為,侵犯了歐美在華的潛在商業利益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4:44:16

那你認為的變相戰爭賠款是怎樣的? 網絡有不少文章ie.日本的ODA回答過這個問題, 你可Google1下.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4474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5:11:38

中國放棄賠款,沒得到日本人的理解,所以不應該;日本經濟援助中國,也沒得到中國人的感激,所以也不應該.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4:33:46

“但是中國和蘇聯惡交後,大陸在國際上處於十分孤立的地位” , 這是句實話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4:02:43

NHK好幾年前拍過中日建交過程的記録片、其中説到賠款問題。日方認為中共政権自認為國民政権的継続的話也就要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402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7:13:02

如果中共堅持賠款的話、中日的建交那時也不會成功。田中角栄來中國的行為在當時日本國內也有許多反対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122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7:23: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