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 :【我們應如何對待曆史 】(刪節版)

來源: -非聖- 2021-06-15 20:48: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164 bytes)

葛劍雄教授

葛劍雄,1945年生,浙江紹興人,著名曆史學家,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曆史地理、人口史、移民史等。

編者按:本文根據葛劍雄教授2018年11月17日,於江西南昌青苑書店所作講座《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曆史》錄音整理。在講座中,葛教授回顧了中國古史的起源與特點,認為中國古史雖有直筆的傳統,但其最主要的作用仍在為政權合法性提供辯護。而至於1840年以來的國史研究,某種程度來講,並不可歸類於學術研究。

曆史是什麽?曆史實際上是後人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做出的有選擇的、有意識的記錄。此外,並不存在純客觀的曆史,因為既然是有選擇,有意識,那麽個人記錄與曆史的真實結果肯定不可能完全一致。

對天負責的古史書寫

為什麽中國有那麽久的曆史的傳統?我可以負責任地講,中國留下來的曆史書,在世界各國裏麵是最多的。你看希臘羅馬埃及,留下了什麽?現在我們看到的古希臘古羅馬書,大多數多是後來阿拉伯人收集記錄起來的,可以說這是當年大量的書中間的一小部分。但中國呢,我們從現在知道的《史記》《漢書》,再早一點的《書經》,這些書,從當時流傳下來,就一直沒有斷,而且每朝每代都可以產生很多新的曆史書,從沒有斷過。

古人、皇帝、統治者那麽重視曆史,是為什麽呢?是為了給我們今天學曆史的人有口飯吃嗎?是為了讓我們今天編戲說有個依據嗎?是為了滿足一下各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嗎?不是。

其實,當年的統治者,一些當時的精英,有記錄能力的人,他們花那麽大的功夫,甚至有些文字是鑄在青銅器上的,有的是刻在石頭上的,有的甚至是金玉記錄下來,放在高山頂上的。這是給誰看的?向誰報告的?向天,向神,向祖先。

為什麽向他們報告呢?當時人的觀念,漢族也好,其他民族也好,中國也好,外國也好,都相信是天是神,是祖先,主宰著他們的命運。當時的人都認識到,人類自己十分卑微,在自然和天神麵前,人應該服從,應該祈求他們的庇佑。如果有什麽事做錯了,要得到他們的原諒,否則的話,就沒有辦法生存,沒有辦法統治,更不可能繁衍發達。所以呢,就要把重要的事情記錄下來。

那麽在中國古代最早由誰來記錄呢?巫師。一般人沒有這個能力,能夠上達天聽,把這些事情匯報給神靈,隻有巫師有這個本領。現在留下的甲骨文,裏麵好多記的實際上就是占卜的內容。今天要打仗,是凶還是吉,問誰呢?問天。有的呢,還要向祖先報告。後來,要記錄的事情多了,不僅內容多,類型也多,並隨著國家形勢的擴大複雜化,權力的加強,這些重大的事情,認為有必要報告上天和祖先的,當然也多了,巫師就忙不過來了。所以呢,巫師跟史就分家了。巫負責報告聯係,史專門負責記錄。

甲骨文中的“史”字

所以曆史的“史”,大家看是一個象形文字,一個人站著,手裏拿一塊板,這就是記錄,這就是“史”。早期的史官,往往兼通天文的。比如司馬遷和他的父親司馬談,他們都懂天文,甚至司馬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講他是天文學家,因為漢武帝太初年間編製修訂太初曆時,司馬遷也是參與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負責記錄曆史的太史,兼有天文學家的功能,也就是皇家天文台的台長。

既然要向天、向祖宗報告,那麽就是要強調如實地記錄,你不能欺騙,一定要如實記錄。所以從理論上講,一個統治者身邊有不同的史官,因為他的事情比較多,一個史官記不下來,還有,一個史官可能會出現偏差。怎麽辦呢?當時標準的配置是,統治者身邊,至少有左史記言,右史記行,一個負責記錄他說了什麽話,還有一個記錄他做了什麽事。記的內容是不能給統治者本人看的,要保密,放在一個密封的櫃子裏麵。要等到這個統治者去世或者下台,這個時候當眾打開這個櫃子,拿出這些記錄,然後由史官把它編訂成為他的曆史。

史實從屬於價值觀念

史官要忠於職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實記載。但這個記載是完全根據事實嗎?一方麵當時要記錄文字不容易,所以我國古代的書麵語言都盡可能精簡;另一方麵是記錄的事實跟價值觀念比較,價值觀念最重要。統治者常常對曆史很敏感,很害怕,害怕史官記錄了他的壞事。因為當時大家都相信一個人死後,會繼續生活在另一個地方,在那裏生活的時間比他在世上的還要長。如果史官給我記不好的內容,或者給我一個否定的評價,那我在那個地方怎麽生活?老天爺、祖宗神靈不是要懲罰我嗎?而且禍延子孫,我的子孫後代難道都要受影響嗎?所以他們很害怕史官,擔心記了不利於他的內容。但史官因為要對天負責,不敢作假,一定要堅持如實的記錄,甚至為此而付出生命。

這樣的例子不少。比如孔子就讚揚晉國的史官董狐:古之良史者也。當時晉靈公荒淫無道,窮極無聊。整天帶著一幫小人吃喝玩樂,甚至跑到王宮前麵的高台上,看見下麵有人走過來,就拿了彈弓彈他們,人家都奔著逃命,他們卻在上麵嘻嘻哈哈地起哄。吃飯的時候,嫌廚師沒有把熊掌做爛,居然把廚師抓去殺了,又不敢讓人家知道,就把他的屍體放在廚餘垃圾裏麵叫人抬出去,正好讓大臣趙盾看見了。趙盾就勸他,勸的煩了,晉靈公居然派了一個刺客要殺掉他。這個刺客在後半夜翻牆到趙盾家,一看,天還沒有亮,趙盾已經穿戴得整整齊齊,從臥室裏麵穿過中門,在外麵等著要上班去了。刺客感到很為難,他說趙盾這麽一個忠於國家的人,如果我把他殺了,那我變成不忠了。但主人要我來殺他,我已經答應了。如果不完成任務,那是不信,一個人活著不是不忠,就是不信,還活著幹什麽?就在撞在一棵槐樹上,死了。趙盾一看,幹脆出逃。但在他還沒逃出晉國國境的時候,趙盾的一個部下趙穿把晉靈公殺了,來迎接趙盾回去。

事實經過就這樣。史官董狐要做記錄了,就寫上“趙盾弑其君”。趙盾以下犯上,把他的君主殺了。趙盾一看很生氣,這怎麽是我殺的呢?你要這樣說,我以後怎麽辦?董狐義正詞嚴地問他,不是你殺是誰殺的?請問趙穿是不是你的手下?你作為首相,今天雖然出逃了,但是還沒離開晉國的國境。該不該負責?另外你回來以後有沒有懲處殺國君的凶手?趙盾啞口無言。隻好被他這樣記錄。趙盾為什麽害怕?這是要給天報告的。董狐為什麽記下來,董狐認為這個事實怎麽樣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該承擔政治責任國君再壞,作為人臣,你能殺嗎?所以孔子一方麵讚揚董狐真是個優秀的史官,但是又為趙盾感到惋惜。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可見當時他們所追求的曆史真實,是保證價值觀念也就是當時政治的正確,這是第一位的。孔子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一套對待曆史的原則。以前有說法,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為什麽有這個力量?因為孔子“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是貶,嚴於斧鉞”。什麽原因呢?我前麵講了,你帶著負麵的評語,進入另一個世界,以後天長日久,你會怎麽樣?永遠受到懲罰,永遠禍害你的子孫,他們當然懼了。如果是個徹底唯物主義者,什麽都不怕,你記錄什麽關我什麽事,那就不會有這樣一種效果了。同樣的,孔子給了你充分的肯定,那意味著什麽,大家都明白了,所以這是第一條。

但是孔子並不是都這樣,他還有第二個原則,叫為尊者諱,為賢者諱。你看孔子對趙盾這麽個賢者,他真可惜啊,對吧?你跑出境了就好了,就可以幫你隱瞞了。所以孔子認為對賢良的人,高尚的人,對他已經犯下的錯誤和缺點,要盡量幫他隱瞞。對地位高的人,比如周朝的天子,尊者也要幫他隱瞞。這是孔子定的第二個原則。如果這還解決不了問題,孔子還有第三個原則,那就是要“筆則筆,削則削”。該記就記,該刪掉就刪掉。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春秋》,裏麵也許有很多不符合孔子價值觀念的內容,都已經都被他刪掉了,所以以往的曆史都是有意識的、有選擇記錄形成的。而這個過程中間什麽起決定因素呢?不是事實,更不是細節。如果講細節的話,早就有人質疑,刺客心裏怎麽想,你怎麽知道?那個時候沒有錄音,也沒有電話手機或者微信,當時他也沒有寫下什麽遺囑遺言,現場就是一個屍體。那其實很多結果了:也許他自己爬牆翻過去,一個不小心摔死;也許他本來就有心髒病,突然心肌梗塞死了;也許還是趙家人把他做掉,故意偽造的現場等等,都有可能。但是這樣的編出來就完全不符合當時史學記錄的價值觀念。這個刺客有忠有信,這多好!所以這個細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他作出這樣一種判斷,這才重要。

孔子自己就這樣做的。《春秋》裏麵留下了一個記錄,叫做“天王狩於河陽”。周天子到河陽地方去舉行一個打獵為主的儀式。這多好啊!但實際情況是什麽呢?實際情況是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強大諸侯表麵上尊重他,其實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麵。那一次幾個大諸侯約好在河陽開會,通知周天子,你也得來參加!照理說這是以下犯上,諸侯怎麽可以指揮君上?孔子認為這是周天子的恥辱,是禮崩樂壞的表現。但這麽的大事又不能不記載,那就要為尊者諱,所以孔子把這件事就記成了狩獵。周天子到了這個秋冬之際去河陽打個獵,順便祭祖祭天,完全正常。後來的曆史學家都繼承了孔子的這樣一個傳統,都明白要用這種方法(為尊者諱)。所以我們現在看曆史,可以看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宋欽宗被押送到黑龍江,最後死在那裏,宋朝的曆史怎麽記?“二帝北狩”。又比如說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太後帶了光緒皇帝倉皇出逃,一直逃到西安,當時的報紙或者清朝的文獻怎麽報道,怎麽記錄呢?“太後西狩”,有的叫“兩宮西狩”,老太太到西麵打獵去了。

官方修史:政權合法性的證明

我們看到,從漢朝開始就形成這樣一個官方如此重視曆史的局麵,而且每一個朝代建立不久,就要趕快為已經被取代的被滅亡的朝代修一部曆史。二十四史裏麵最後一部《明史》,就是清朝為他修的。《清史稿》就是民國期間為清朝修的,本來應該變成二十五史了,但是到了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重新審查這個稿子,認為寫得反動,汙蔑革命,貶低孫中山,所以宣布不承認,因此到現在為止都叫《清史稿》。

張廷玉 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為什麽那麽重視?清朝開館修《明史》的時候,其實天下還沒全部平定。他們這樣做,是像我們今天講的,要馬上保存曆史文獻嗎?或者要吸取曆史經驗教訓?實際上,就是為了通過修曆史來證明當朝的合法性,證明前朝之所以滅亡,並不是因為他的皇帝有問題,或者是我們太強大,而是因為前朝舍棄了天命,老天爺不保佑他,不喜歡他了。老天爺把這個天命交給了誰?交給了本朝。所以本朝的興盛符合曆史發展規律,是必然的,政治上是正確的。二十四史在描述記錄開國君主或者他的始祖的時候,幾乎采取同樣的手段:神話。比如《史記》裏麵講周朝的曆史叫《周本紀》,周的祖先棄是他母親薑嫄跑到樹林裏不小心踩到一個巨大的腳印而生的。他是他母親生的,但是他父親是誰呢?是神。

《漢書》講到劉邦,他的爸爸媽媽連名字都沒有,這麽普通的人,生下孩子怎麽可以做皇帝呢?《漢書》是這麽寫的:劉大媽在外麵回來路上走得累了,就躺在池塘邊上休息,然後睡著了。這時候風雨大作,劉大爺在家裏等,太太怎麽還不回來啊,就去找她。走到那一看,一條龍在劉大媽身上翻滾。回家後就發現劉大媽懷孕了,就生下了劉邦。一部二十四史,幾乎都是這麽講的。

一個皇帝倒黴了,一個朝代亡了,又出現很多凶兆和災異,如地震、山崩、蝗災、霧霾,生個孩子三個角等等,什麽凶兆都出來了。與之對應的是吉兆,什麽麒麟出來了,一條龍在那裏了,甘露降下來了,靈芝嘉禾等等。曆史是記這些的。這些有沒有用呢?有用。

大家知道清兵入關的時候,屠殺很嚴重,特別是要求漢人變更服飾發型,當時引起激烈的反抗。所以清朝在還沒有全部平定明朝的殘餘勢力時,就已經開始用曆史觀來造輿論了。據說多爾袞曾經寫信勸史可法來投降,雖然那個信是偽造的,但卻代表了當時的觀念。信中要史可法知天命,同時又宣傳清朝大兵南下,並不是要奪你們明朝的天下,明朝不是我們亡的,明朝是亡在流寇流賊和李自成他們。我們進來是幫你們滅了李自成,是為你們報君父之仇。你們感謝我們還來不及,怎麽還抵抗我們呢?史可法和南明方麵當然就反駁他,你這是什麽話,你要真是為我們報仇,那麽仇報好了,你為什麽不回長白山去,為什麽還賴著不走,甚至還要南下,這叫我們怎麽接受?清朝方麵還有理由:我們不想留下來,老天爺不答應啊,老天爺把天命交給我們了,那我們能不承擔嗎?

如果說這個是戰爭年代一種簡單的宣傳,那麽等到他稍微安定下來以後,就開始就要修明史。修明史可以起到兩種作用,一方麵把那些明朝亡以後剩餘的知識分子和沒有事幹的官員網絡起來,搞大型文化工程,讓他們可以有事幹不反抗,但更主要的是通過修明史來解釋天命,為全國人民提供學習的材料,讓大家看清楚,明朝氣數已盡,天命沒有了。你們應該老老實實接受天命。這在當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到了乾隆年間,皇帝采取了史無前例的措施,利用曆史進一步的鞏固了他的統治,緩和了他和漢族、明朝遺老之間的關係。當時乾隆宣布,大清建立已經這麽多時候了,現在開始要籌備修國史了,但跟以往有所不同。乾隆皇帝說,我們的國史將來要專門設立兩個傳,一個叫貳臣傳。什麽叫貳臣?就是一個人做過兩個朝代的官,如洪承疇、錢謙益這些人。清初這些人至少都是統戰對象,但到乾隆年間已經沒有這個需要了,所以規定這些人都必須進叛徒傳,你們不忠於明朝,是個反麵教材。乾隆皇帝還親自加了個按語,說當初這些人歸順大清,“不無微功,畢竟大節有虧”。第二個是忠臣傳。他規定把當年抵抗清朝無論是被殺自殺或者種種就義的人,如史可法、張煌言等,統統列進忠臣傳。地方在編新方誌的時候,要做廣泛調查,凡是在當時大兵南下,因為抵抗大兵而被殺,被死亡的,凡是明朝的官員一律進忠臣傳,老百姓全部稱為義民,女人通通追認為節婦。又比如當時還主動公布袁崇煥是明朝的忠臣,當時我們為了革命鬥爭需要,故意偽造了一封密信,說他是勾結清朝的,挑撥崇禎皇帝把他殺了,現在給他平反,在北京建廟。這個舉動當時感動了很多人。實際上,這就是清朝通過對曆史的解釋,特別是用對他有利的價值觀念,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觀的做了新的解釋,並且付諸實踐。

這個手段產生的效果也許連乾隆皇帝本人都沒預料到。中國的價值觀念和傳統文化之傳承,在朝廷當然靠政府,在地方主要靠鄉紳、宗族、知識分子。這一批人,特別是當清朝要叫他們變更服飾,便有了第二次反抗。所以在江南一些發達地區,幾乎所有這個階層的人,不是被殺就是成為反革命,而相反的一些投機取巧、見利忘義、趕快投奔新朝、趁機幹壞事、魚肉鄉裏之人,漸漸成了新的官員和士紳。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念基本上就斷絕了。這麽一來,從清初到乾隆年間,那些反革命家族,那些被打下去的,一下子都得到了平反,揚眉吐氣。原來傳統的價值觀念,傳統文化,又通過明朝留下來這批士紳家庭得到了延續。乾隆以後,絕大多數漢族知識分子已經不再把清朝看成一個入侵者,而是看成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保護神,就是中國天命的延續,是正常的朝代更迭。一直到清朝完了以後,一批漢族知識分子,遺老遺少,還在歌頌自古得天下,無如本朝之仁者。

1840年以來的“曆史”

中國古代的曆史,主要的功能就是為了證明當代政權的合法性,為了解釋天命,為了維護他的統治。那麽到了今天,當代的曆史是為了什麽?

(此處有刪節)

毛澤東的時代,我們最熟悉的一句話: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個政權是我打出來的,那當然是我的。但是建立了國家政府,這就不能這樣了。所以中華人民共成立不久,斯大林就提出了他的意見,你們應該趕快開人民代表大會,製定一部憲法,這樣你們的政權才合法。所以1954年召開人大,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當時在杭州待了差不多半年,幹什麽呢,就是一條一條的審查改定憲法,然後通過了“五四憲法”。這就是為了加強我們的合法性。

(此處有刪節)

為什麽現在大家都覺得比前幾年更加嚴厲了,什麽原因?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受到了兩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這麽嚴厲。一個蘇聯解體以後,共產國際留在莫斯科的檔案全部公開了,其中就有最詳盡的中共的全部檔案。這些內容肯定跟我們現行的黨史不會完全符合,對我們現行的曆史有很大的衝擊,這是從來沒有碰到過的。第二個是有了互聯網。以前你有這些,沒有關係,我下令不許出版就可以了,現在呢,你這裏不許出版,我隨便給你網上來一個,而且往往是內容編的越離奇越荒誕,越會有人感興趣,流傳的越快,你刪都刪不完。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看一看,對近代史的敘述和解釋,是不是什麽單純的學術討論?不是,這就是政治。

我們今天怎麽來看待曆史呢?簡單的說,1840年前的曆史,你可以把它看成學術。看成研究,但是要知道以往留下的曆史,其實也都是政治化的產物。知道這一點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從我們今天的角度,客觀的來研究。同時這方麵研究是完全自由的,有保證的,不要有這種顧慮。但是1840年以後的曆史,或者說1840年以前涉及到1840年以後的曆史,那是政治,是保證中國共產黨政治合法性的主要依據。

所有跟帖: 

老葛轉身很華麗,也很坦率 -加州耍猴人- 給 加州耍猴人 發送悄悄話 加州耍猴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21 postreply 20:50:50

不是轉身,是暴露。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21 postreply 21:04:51

天不是従頭到尾都看到全過程了麻、還要人寫給天看?!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6/2021 postreply 01:25: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