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專用特供煙解密 來源:人民網

來源: 競選 2021-05-29 01:51: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896 bytes)
毛主席專用特供煙解密
發布時間:2009-07-29 09:00 來源:人民網 字體:【  
  同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中的大部分同誌一樣,毛澤東一生嗜好香煙,在他留給世人的諸多影視、圖片、文字資料中,手夾香煙或在嘴上叼著香煙成了他的公眾形象,為國人所熟悉,也為外國人所了解。

  毛澤東與香煙因緣

  毛澤東是何時起開始學會吸煙的,至今尚無文字見述,他本人也不曾講過。但可以肯定,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煙癮已經很大了。

  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澤東在湖南長沙、湘潭等5縣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時,抽的是一種“葉子煙”。當時湖南農村老百姓都抽這種煙,毛澤東為便於接近群眾,一邊提問一邊抽這種煙,讓參加座談會的農民倍感親切,縮短了毛澤東和他們的感情距離。

  據有關文章記述,毛澤東一生中主要吸的是“紙煙”。戰爭年代的紙煙來源主要是國民黨軍隊“進貢”(戰利品)。因此,香煙的牌子自然是形形色色,多種多樣,毛澤東曾經戲之為“吃百家飯,抽百家煙”。在當時艱苦卓絕的情形下,包括紙煙來源,也是沒有保障的,因此毛澤東也抽過旱煙。戰爭年代,毛澤東抽煙沒有保障,大都是戰士繳獲什麽煙就抽什麽煙,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卷煙。沒有這種煙的時候,毛澤東煙癮來了就用紙卷成喇叭筒,裏麵包點煙絲,這種煙沒有經過多少加工,煙味重又辛辣,毛澤東就靠這種煙,熬過了漫長的艱苦戰爭歲月。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吸煙更多了。這時候生活條件改善了,香煙來源穩定。同時,毛澤東的工作更加繁重,他常以香煙來作為神經緩衝,常常一邊工作一邊吸煙,休息時也點上一支煙,一邊吸一邊思考問題。他的許多重要的思想便是在煙霧繚繞中產生的。

  美國作家R·特裏爾撰寫的《毛澤東傳》,是這樣描述評價毛澤東抽煙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毛至少有60年的抽煙曆史。可能任何國家的政治領導人都不如毛抽掉的卷煙多。毛似乎有一段時間戒了煙。伏羅希洛夫元帥在斯大林死後訪問中國時,曾告訴毛說:如果斯大林遵照醫囑戒了煙的話,他不至於逝世那麽早。於是,毛也戒了煙。但是,十個月以後,他又重新抽了起來。他說:戒煙無益於事,我們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

  毛澤東的煙癮很大,工作人員每次買回的煙數量較多。香煙會受潮,不便長時間保存。毛澤東本人並不計較香煙是否受潮,照抽不誤。工作人員便為毛澤東特製了一個“烤煙箱”,常常將香煙烤一烤再給他抽。毛澤東對此很滿意,誇工作人員很細致,注意節約,避免了浪費。毛澤東最喜歡抽的是“熊貓”牌香煙。據說,也曾經抽過“555”牌香煙,但他很快就不再抽這種“鬼子煙”了。也許是因為這種煙太嗆,也許是因為抽洋煙要花外匯,反正隻抽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便堅決不抽了,改回抽“熊貓”牌香煙。

  1968年,毛澤東患重感冒,病中煙癮發作,一抽煙便咳嗽不止,李先念向他推薦什邡煙廠專門為他們生產的13號特供雪茄煙,吸過後,咳嗽立即緩解,說道:“此煙既過癮又不咳嗽,真是太妙了。”此時,毛澤東的身體日漸衰弱,醫護人員既不忍心讓他承受戒煙的痛苦,又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身體受損。後來有關部門便想了個辦法:與煙廠合作,專門為毛澤東生產了一種摻有中草藥的雪茄煙,去掉一部分香煙中對人體有害的成分,讓他既過了煙癮又盡可能輕地損害身體。

  因此,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毛澤東開始吸食由四川什邡卷煙廠特供煙生產組製造的雪茄,直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為確保他的抽煙安全,國務院辦公廳決定,將什邡卷煙廠的特供煙生產小組舉遷北京,在門牌號為81號的中南海對門的北京南長街80號設立特製煙小組,專門為毛澤東精製專貢的“132”雪茄卷煙。

  毛澤東選定什邡特製2號煙

    四川什邡種煙曆史近200年,以質地優良的什邡煙葉為原料製成的什邡雪茄,被譽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什邡卷煙廠於1918年創辦,從50年代末期開始,賀龍元帥抽的雪茄煙,就是該廠工人範國榮等人卷製的。

  由什邡煙廠給中央領導生產特供煙,便是由賀龍元帥提議,經中央辦公廳和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研究以後決定下來的。1964年秋季的一天,什邡卷煙廠的黨委書記通知幾個技術好的師傅:“明天休息一天。到倉庫裏帶些最好的煙葉,帶上洗漱用品,不用帶鋪蓋卷,到成都去完成政治任務。”

  當天入選的成員是劉宗貴、薑躍秀、黃炳福、範國榮4位師傅,都是政治合格、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開始,他們也不知道此行是幹什麽,到成都後才知道是要給賀龍造煙。他們在成都待了4個月左右,每天工作8個小時,每人每天要生產100至200支雪茄煙。

  終於忙完了,4名師傅又返回什邡卷煙廠。不久,廠裏的黨委書記通知他們:“毛主席平常抽的是紙煙,現在犯了咳嗽病,賀龍元帥建議毛主席抽雪茄。毛主席試過之後感覺不錯。現在,咱們廠開始給毛主席製作雪茄。”

  生產特供煙是一個新課題,為確保落實好這項政治任務,什邡卷煙廠專門設立了特供煙卷製組。特供煙卷製組設在廠長辦公的小院內。經過技術攻關,什邡卷煙廠一共研製出了35個配方,在樣品試製成功之後送交北京。其中的1、2、13、33號成為選定產品,毛澤東選定的是2號煙,屬於味道比較淡、有食指那麽粗的中號雪茄,而賀龍吸的是33號煙,味道非常濃。不久廠方接到通知,按中央首長選定的1、2、13、33號進行生產。

  為毛澤東特製雪茄煙,對製作技術的要求特別嚴格:首先在選料上,“特供”嚴於“出口”。要選上好的煙葉,先進行粗加工:去煙梗;為了增加濕度,要拿越南桂皮、曲酒蒸;然後用特級花茶漂,此環節中的具體操作,要根據天氣的不同而變化。之後是晾曬、卷製,最後放在烘箱裏烘幹,10支1包,裝進煙盒,要派專人送到北京。

  做雪茄不但味道要好,對煙灰的要求也相當高,煙灰大致有3種:麻灰色、黑灰色、白色。好的雪茄煙,煙灰不但雪白,落到地上還要保持完整的煙的形狀。為了鑒定是否“接火、灰白、香足、味濃”,每支煙要剪下尖部點燃品嚐。卷特供煙的師傅最多時僅4人,難以應付,廠領導有空兒時也來吸,曾發生過吸至暈倒要吃生米急救的事。後來,用土製工具代替人吸。繼而又采用草灰水浸泡以解決灰白問題,才解決了這一難題。特供煙全用手工卷製,單人日產僅為20至30支。包裝用白盒,編號封條,由專人送到成都軍區政治部,一月一次。

  特供煙組的工人一天做多少支,上級過問不嚴,但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有一次,幾支燃不著的煙被國家衛生部封條蓋章退回來,按照煙上的次號,很快查出是誰做的,並立即將其撤出特供煙組。另一次,國務院開會,中央領導人正抽著,煙頭彈出火花,將台布燒了一洞。電話立即打到成都軍區,軍區派員到廠查訪,檢驗的結果是煙芯太細和外皮筋未鏟平。廠裏針對這兩點改進工藝,類似情況再未發生。

  對於什邡卷煙廠來說,給黨和國家領導人造煙,當然是安全最重要,為此,廠裏專門安排了兩個房間,成立了生產小組。這兩個房間的安全措施非常到位,周圍拉著鋼絲網。進屋以後,特製的煙放在一個上鎖的大鐵櫃子裏,鐵櫃子裏還有一個上鎖的小櫃子。逢年過節放假的時候,門窗要貼上封條。有一次,放假結束,師傅們來上班,把門上的封條拆了,進門開燈。手在門口牆上一摸,燈繩沒有了。向廠裏匯報後,縣公安局來人了,成都軍區也立刻派人過來了。封條、門鎖完好,可燈繩沒了,是怎麽回事呢?經過反複檢查,才發現燈繩被老鼠叼走了。

  “132”雪茄煙的誕生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送京的特供煙停止使用,為了確保毛澤東吸食雪茄煙的安全,中央辦公廳決定將卷製組舉遷北京。

  在毛澤東停吸什邡雪茄煙期間,為解決他的抽煙問題,中央辦公廳和北京市委的領導多次討論,最後決定派北京的煙草技工到什邡“取經”。1971年末,中央辦公廳的孟景雲、北京煙廠的孫正興兩名幹部以及從煙廠抽來的兩名老工人一同前往四川。在什邡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中,北京的兩位“老學生”潛心學習著四川師傅的每一點手藝。可是20天過去了,他們終究不得不說“實在學不會”。中央辦公廳和北京市委再次召開討論會,會上有人提議:請四川師傅來京做煙。

  於是,孟景雲等再次南下,在什邡煙廠經過嚴格政審,並征得本人同意,選中黃炳福、薑躍秀、劉宗貴、範國榮等幾位廠裏技術高超的骨幹。1972年3月,這幾位四川師傅舉家遷至首都北京。

  基於特製煙生產場地既要方便,又要安全,生產小組放棄了在人員眾多的北京煙廠“落戶”的打算,而選擇了僻靜的南長街80號。舉世聞名的南長街81號中南海對麵的這座內外套雙層四合院,原是匈牙利大使居住的地方。關於生產小組的管理,1971年11月,北京市委召集北京市房管局、公安局、計委以及煙廠的有關領導開會,宣布由中央警衛團的危德純負責小組的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市公安局的柏寶英負責小組的安全保衛工作。小組還有從北京煙廠選來的兩位輔導工,一名1939年入黨的炊事員及兩名鍋爐工。會議向小組提出了“三保”要求,即保安全、保質量、保數量。

  黃炳福等人一到南長街80號,內外院已裝修一新,並已決定將原為生活區的內院改作生產區用。由於南北氣候、水質存在著差異,生產前要先做實驗。黃炳福在煙廠期間一直從事高級雪茄配方工作,他們根據毛澤東的吸食習慣和身體狀況,在13號雪茄煙的基礎上,通過對上千種中草藥篩選和極為特殊的工藝處理,經過幾個月的反複試驗,終於研製出專供毛澤東個人吸用的特供2號雪茄煙。當時,毛澤東常在頤年堂點上一支特製的雪茄煙接見外賓和組織會議,所以,特供2號雪茄煙取名為“頤年世紀”。

  給這樣一個新產生的小單位定什麽名稱,當時頗費了一番思索。基於不搞對外牌號、便於內部稱呼聯絡等因素,生產小組對外叫“360信箱”(小組的通訊地址),對內則稱“132”。直觀地說,這個名字隻是兩種煙的型號,即13號和2號。

  在這個專門製煙的屋子裏,共有13個職工。除了從什邡卷煙廠調來的3個人,還有經過精心挑選的1個保安、1個廚師、1個開車的司機、2個鍋爐工、1個支部書記,外帶4個學徒。該小組在近6年的生產中隻卷過13號和2號這兩種型號的雪茄煙。2號煙特供毛澤東,13號煙供給李先念等其他領導人。因此,更確切地講,“132”應被寫作“13·2”。

  “13·2”工作由中央辦公廳直接領導,生產原料仍由四川供,輔助材料在當地購買,特供煙月產15至20條。內部紀律十分嚴格,不能向外打電話,外出要請假,回來要匯報,不準會客。作息和學習製度也過硬,早上6點20分起床,冬天掃雪,夏天擦灰,晚上9點半睡覺。8小時工作製,上、下午各做一次工間操。每天用90分鍾學毛著、學《反杜林論》。每周一次黨員會,一次民主生活會,用“老三篇”對照檢查自己。

  “文革”給“132”小組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他們像地下工作者一樣遵守黨的紀律,保守秘密,對自己做的事情始終保持沉默,他們的婚嫁對象也要經過組織的嚴格考察,他們的子女從未進過南長街80號的這扇大門,他們不能接打一個電話。沒有人知道他們的默默奉獻。

  毛澤東於1976年9月逝世後,特供煙的生產並沒有停止。為了外事的需要,北京卷煙廠一直承擔著這一特殊任務。80年代初,北京卷煙廠與中南海警衛局商談商標注冊事宜,隨著注冊的成功,北京卷煙廠將當時為毛澤東主席提供的卷煙起名為“中南海”,特供煙也“舊貌換新顏”。商標在圖案設計上保持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以大紅底色並輔以金色,表現了中華民族喜慶、吉利的特點。特別是以毛澤東親筆書寫的“中南海”3字作為商標更是中國古老文化的精髓,采用考究的紅色銅版紙印製的中南海煙標,使人聯想起那段火紅的曆史。十三大、十四大、亞運會、國慶45周年慶典以及招待外賓等場合,特製紅“中南海”都是專用煙。

  特別的“132”雪茄煙


  “132”雪茄煙有兩處特別:其一是煙葉的特別,其二是手工卷製技術的特別與精湛。在天府之國新都縣的獨橋河兩岸共有200畝油沙地,傳說這塊地生產的煙葉在古時候是給朝廷的貢品。其種植所需肥料都是些豬糞、麻醬、香油等極其有營養的東西。為能盡量多地吸收營養,煙葉不能長得太快,因此土地不得多澆水。這裏生產的煙葉有柳煙和毛煙兩種,柳煙味淡而純,毛煙味濃而重。兩種煙葉在燃盡後均不落灰,煙灰呈白色,抽吸時喉嚨處可感到絲絲涼意。煙支長時間擱置不會熄滅,隻要再抽一口便會繼續燃燒。因為受限於自然條件和獨特的生產方式,獨橋河兩岸的柳煙和毛煙十分珍稀,每年產量最多不過20擔(1000千克)。“132”所用的正是這種煙葉。

  在對其卷煙技術有了一個大致了解後,也許便不再會奇怪當初兩位北京老師傅去什邡“取經”時的失敗,因為它的各道工序都是如此考究。

  首先是煙葉的挑選。獨橋河的煙葉從地裏摘下時還不能馬上采用,必須存放3年方被送至北京。在一捆25公斤的柳煙葉或毛煙葉中經過精挑細選,最後被用的隻有5公斤左右。其次是煙絲和外用煙皮的製作。煙葉前後要噴灑兩次香料,香料用甘草、桂皮等多種中草藥加上從四川遠道而來的特曲酒、緬甸的香精等材料按嚴格比例製成。不得不說,除了煙葉的優良外,這種香精的配方是其味道香醇的第二個奧秘所在。

  第三是卷製工作也十分講究,單是這個步驟就讓人望而卻步。這也恰是當初兩位北京“學生”遇到的最大的攔路虎。“132”特製雪茄煙工序全部用手工完成,勞動工具很簡單,隻有木箱子、切刀、篩子等。通常一天最多生產七八包雪茄煙,價格為9元1條,這些錢從幾位領導每月的工資中扣取。生產的全過程,都在中央辦公廳和北京市委委派人員危德純、柏寶英等同誌的管理監督下進行。

  為保證煙支質量,小組成員對生產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要費一番琢磨。如在成立初時,有一次工作人員看到主席手中的雪茄煙總是抽了三分之一便放下不抽了,而以前從什邡來的雪茄煙主席最多隻剩五分之一。為此,小組成員和北京卷煙廠的領導、業務人員當晚即召開討論會,將主席放下的煙頭撚碎仔細觀察。危德純拿起一個煙頭重新點燃,吸了幾口後,他突然意識到煙支的溫度很高,夾煙的兩指明顯感覺灼熱。經過幾天的研究,煙支“發燒”的答案終於找到了。原來,在什邡煙廠卷煙時煙葉中水分含量為13%,當煙支被送至中央,正好11%的含水量。現在北京的生產小組在處理煙葉時仍采用13%的水分比例,但省卻了路途上所費的時間,因此含水量偏高。次日,生產小組將煙葉中的水分直接處理至11%,果然發現主席幾乎把手中的雪茄煙全部抽完了。小組人員經常研究煙的製作方法。考慮到主席高齡,生產小組在把煙葉搓成碎片前,將上麵的葉莖全部抽掉。這樣,雪茄煙在抽吸的時候變得更加柔和鬆軟。

  1984年在國慶35周年之際,“132”正式宣布解散。 (作者:郭廣闊   摘自《文史精華》)

拷貝自

毛主席專用特供煙解密 (sx.gov.cn)

http://sz.sx.gov.cn/art/2009/7/29/art_1486463_17705858.html

 

所有跟帖: 

日本某天皇的外孫(現在不屬皇室了)対皇室禦用専製品的感想:正因有専製品生産、精湛的技術才得以保存傳承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148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03:40:09

還有天皇禦用的日產轎車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04:13:34

還有禦用專機,機上臥室,會客室,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44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09:02:34

但前提是,你不能把自己叫人民民主專政啊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11:26:20

生活上享受皇上的待遇,但是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公仆“---這就有點”婊 子“和”牌坊“的味道了 -加州耍猴人- 給 加州耍猴人 發送悄悄話 加州耍猴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15:14:44

明明是揮霍了國家不少的¥, 卻對外宣傳他生活簡樸.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15:20:31

個人認為生活質量好一點和做”公仆”沒矛盾的。做”公仆”精神圧力大阿、生活質量好點能減軽點這個精神圧力的話沒哈不可的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29/2021 postreply 19:03: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