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4-08 14:36: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9369 bytes)

羅敷媚2021-04-08

 

1951年春的一個雨夜,北京前門胡同。

一名身著軍裝的解放軍幹部,撐著雨傘走在街上,行色匆匆。

突然,一個人鑽到他的傘下,險些撞到他的身子。

“同誌,借你的傘避避雨吧!”來人笑嘻嘻地說。

他有些不快,可一看對方也穿著軍裝,也是解放軍,就答應了。

兩人就這樣一起往前走,他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轉眼一看,兩人的眼神碰到了一起。

兩人幾乎同時呈現出驚訝的表情,但一瞬間又消失無蹤。

就這樣,兩人誰都沒出聲,誰都沒再看對方一眼,一直默默地走,直到分開,好像剛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不久後,有關部門收到舉報,投降日寇、謀害楊靖宇的叛徒程斌就隱藏在北京某處。

1951年 4 月 28 日,北京市公安局經過縝密偵查,迅猛出擊,在北京東單牌樓胡同十一號逮捕了程斌。經舉報人辨認,這個程斌就是那個撐雨傘的解放軍幹部。

更令人稱奇的是,舉報程斌的人就是借傘避雨的那個解放軍幹部。

1940年,楊靖宇因叛徒出賣,被日寇殺害。為什麽在11年後的1951年,一個解放軍幹部成了謀害楊靖宇的叛徒程斌?程斌是如何叛變,又是如何謀害楊靖宇的?在此之後,程斌做了些什麽,為什麽變成了解放軍的幹部?舉報程斌的解放軍幹部又是什麽身份?他為什麽認識謀害楊靖宇的叛徒程斌?這一切都要從東北抗聯的故事開始講起。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楊靖宇將軍

1945年9月23日,沈陽,中共中央東北局駐地。

時任東北局副書記彭真、陳雲,正在聽取周保中等人關於東北抗聯抗聯的情況匯報。

從9月20日夜到23日淩晨,周保中匯報了足足兩天兩夜,彭真也認真地聽了兩天兩夜。

聽完報告,彭真心潮起伏,感慨萬分地說:

“在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二十多年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是紅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第二件是紅軍長征後,南方紅軍的三年遊擊戰爭;第三件就是東北抗聯的十四年苦鬥。”

這便是我們熟知的“中國共產黨革命鬥爭曆史上最艱苦的三件事”的來源。

這三件事,究竟哪個更艱苦?

我認為難分高下,也沒必要分出高下。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長征用了2年,南方遊擊戰爭堅持了3年,而東北抗聯苦鬥日寇,堅持了整整14年。

在廣袤的白山黑水間,東北抗聯幾乎沒有裝備、補給,大多靠自給自足,不比長征、遊擊戰爭中的紅軍好,甚至更差;東北抗聯的敵人是日本關東軍,不比長征、遊擊戰爭的對手國民黨軍隊差,甚至更強。

然而,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這樣強大的對手麵前,東北抗聯堅持鬥爭了整整14年,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一直堅持到1945年抗戰全麵勝利,這些熱血男兒從未停止過對日寇的艱苦鬥爭,湧現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趙一曼,趙尚誌,楊靖宇……令人肅然起敬。

東北抗聯犧牲的高級將領中,楊靖宇的英雄事跡最為感人。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有英雄就有小人,有忠誠就有背叛,那些忠誠的革命戰士、勇敢的抗日英雄,很多人因為被叛徒出賣、謀害而犧牲,楊靖宇就是如此。

出賣並謀害楊靖宇的叛徒不止一個,至少有三四個,但其中“出力”最多,最令人痛恨的叛徒,無疑是程斌。

程斌,吉林伊通人,漢族,1912年出生,比楊靖宇小7歲,他17歲從長春市自強中學畢業,在長春市一個叫大恒鍾表店的地方打工。

程斌有文化,也有想法,青年時期的他加入“學生反日救國會”,秘密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後來又加入共青團。

1932年11月,楊靖宇奉命整頓各路抗日義勇軍,程斌所在的磐石工農義勇軍,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遊擊隊,程斌擔任一個小隊長。

此後,在不到3年的時間內,程斌先後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政治部保安連政委、柳河縣遊擊隊政治部主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1935年,年僅23歲的程斌被任命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成為抗聯中的骨幹將領。

程斌能迅速升遷,一方麵是因為他個人作戰勇敢,率軍打了一些勝仗,有一定經驗和指揮能力;另一方麵,跟楊靖宇的信任也是分不開的,楊靖宇把他當左膀右臂看待。從程斌的成長軌跡來看,基本上是楊靖宇前進一步,他就跟著前進一步。

抗聯的環境很艱苦,但再苦再累,楊靖宇也沒有妥協過,屈服過,他利用山高林密的優勢,帶領抗聯打遊擊,給日偽軍造成很大麻煩,日軍把楊靖宇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但多次派兵圍剿都無功而返。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為了消滅抗聯,日本侵略者開始改變圍剿策略。自 1935 年開始, 日本在東北全境實行“集家並屯”,強迫在抗聯遊擊區域裏分散居住的村民搬到大屯集中居住。

日本人這麽做是為了割斷抗聯與群眾的聯係,經濟上封鎖抗聯,從政治上孤立抗聯,進而消滅抗聯。 可以說,日本鬼子這一招又狠又準,確實擠壓了抗聯的生存空間,動搖了抗聯的生存基礎,讓抗聯的日子越過越難。

從1938 年 2 月開始, 日寇又改全麵圍剿為重點進攻,集中優勢兵力重點攻擊抗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之之一——第一軍第一師,也就是楊靖宇麾下愛將程斌的部隊。

在日偽軍的大規模進攻下,第一師陷入極端困難,根據地不斷遭日軍洗劫,設在山林裏的密營被陸續破壞,部隊給養困難, 戰鬥力下降,活動區域逐漸縮小。

日本人為了對付抗聯,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除了經濟封鎖,軍事進攻,還采取政治手段,以威逼利誘等方式招降納叛,策反抗聯將士,進而瓦解抗聯。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熟諳中華文化的日本人深知這個道理。

日本人的策反方法很簡單,一是封官許願,許以高官厚祿,二是強迫威逼,強迫抗聯家屬去山裏找回親人, 或者捎帶口信召回親人,而這兩招屢試不爽。

抗聯隊伍的階級成分很複雜,不少戰士是從土匪改編而來,他們中的有些人缺乏堅定的信仰,當遇到威逼利誘時,很快便動搖了,僅僅三個月內,程斌帶領的第一師就有四五百人向日軍投降, 一師的戰鬥力被大大削弱。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更令人擔憂的是,抗聯一些高級幹部也抵擋不住日軍的威逼利誘,投降叛變。

1937 年 12 月 21 日,一軍軍需部長兼一師政治部主任胡國臣被捕叛變。

1938年2月 13 日, 一軍政治部主任兼參謀長安光勳被俘叛變。

這些高級幹部的投降叛變,起到了很惡劣的示範效應,帶起了一股抗聯將領叛變投降的風潮,動搖了其他指戰員的戰鬥意誌,這其中就有程斌。

日寇對一師是又打又拉,一方麵指使叛變的胡國臣、安光勳給程斌寫勸降書,許以高官厚祿;另一方麵,以重兵瘋狂圍剿一師,以迫使程斌乖乖就範。在日寇瘋狂圍剿下,一師與軍部的聯係被切斷,主力孤軍奮戰,加上補給困難,士氣十分低落。

人們經常說,日本鬼子可恨,但更可恨的是漢奸。這一點在胡國臣、安光勳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為了迫使程斌投降,兩人叛徒向日本獻計:程斌是出了名的孝子,對母親十分孝順,可以逮捕程斌的母親和哥哥,迫使程斌投降。

為諂媚日寇想出如此毒計,胡國臣、安光勳這對漢奸可謂毫無底線。

1938 年夏,日本人依計行事,先後抓捕了程斌的母親張氏、 哥哥程恩,並將兩人的照片印在傳單上,到處張貼、散發,以親人的性命要挾程斌投降。

程斌得知消息後,思想開始發生變化,失敗、悲觀的情緒逐漸占據了上風。

1938 年 6 月,程斌召集一師六團政委茨蘇、保安連政委李向前開會,以研究部隊給養問題為由,試探他們對投降日寇的態度。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茨蘇聽出了程斌的弦外之音,堅決反對投降,程斌的偽裝被戳破後,不耐煩地說:

“我們吃不上飯,沒有給養,你說怎麽辦?!”

茨蘇堅定地回答:“就是三天三夜吃不上飯,我們也要革命,投降敵人是可恥的! ”

程斌見茨蘇反應強烈,擔心他檢舉自己,影響投降大事,竟然拔出手槍,一槍將茨蘇打死!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一旁的李向前瞬間懵了,甚至不知道逃跑。

啪!程斌又是一槍,這一槍射向了李向前。

幸運的是,李向前胸前衣兜裏的一個厚筆記本,幫他擋了一下子彈,李向前這才反應過來,轉身就跑。

啪!程斌又開一槍,打中了李向前的脖子,李向前捂著脖子,匆匆帶傷逃走。

附近的戰士聽見槍響,急忙趕來。

“這兩個政委都是叛徒,六團政委被我打死了,另一個受傷逃跑了。 ”程斌欺騙戰士們說。

接下來,程斌接連寫了幾封信,找人輾轉交給日本人,在取得日本人信任後,程斌召集全師班長以上幹部會議,公開了自己準備投降的意圖:

“這些天的情況,你們都看見了,軍部聯係不上了,日本人對我們追逼得越來越緊,我們是沒希望了。”

頓了一頓,環顧四周,程斌接著說:“我要領著你們投降去。 ”

此話一出,場麵立時亂成一團。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我們打小鬼子這麽多年,怎麽能投降呢?投降了還是爺們嗎?還不叫日本人殺了頭啊! ”有人大聲喊到,接著就有人高聲附和。

程斌一聽覺得形勢不妙,立即拔出手槍,啪得一聲拍在桌子上,眼一瞪,氣勢洶洶地吼道:“吵什麽吵?!你們想怎麽地?! ”

程斌一拔槍,他的保安連也齊刷刷舉起槍,幾十支長短槍、 機槍黑洞洞地對著在場的幹部。

大家一看,程斌這是早有準備,下定了投降的決心,誰也不吱聲了。

程斌一看大家都被嚇住了,語氣便緩和下來,開始給自己找台階下:

“你們都知道我的母親和哥哥落在日本人手裏了。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為國已盡忠了,現在我要為母親盡孝, 我不投降, 他們就活不了。”

這時,程斌的哥哥程恩上門了,他一見程斌,就按劇本開始演:“你革命還要媽不? ”

程斌說:“不革命也得要媽!”

就這樣,兄弟倆演了一場“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不革命也要媽”的苦情戲,給程斌披上了“大孝子”的外衣,也順便敲定了投降的具體情節。

從 6 月 29 日到 7 月 1 日,在程斌的軟硬兼施下,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先後有 115 人向日軍投降。程斌這個抗聯骨幹,楊靖宇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就這樣淪為可恥的叛徒。

程斌叛變投敵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在他的“示範帶動”下,一師很多將士放棄抵抗,或者一哄而散,或者舉手投降:連師長都投降了,咱們還拚死拚活幹啥?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諷刺的是,程斌打著“孝敬母親”的旗號投敵,他的母親卻以他為恥,拒絕和他相見,他的外婆已經80多歲,身體原本就不好,聽說外孫當了漢奸賣國賊,一氣之下竟被活活氣死,死前留下遺言:“生不用賊養,死不用賊葬。”

心虛的程斌聽說外婆這番遺言,竟不敢回去給外婆送葬。

程斌投降日寇後,很快成為日本人的忠實走狗,公開表示願意“對付其它匪團,並誓贖前罪”,日軍讓程斌擔任偽通化省警務廳富森警察大隊副大隊長。這支部隊又稱程斌討伐大隊,專門負責“討伐”抗聯,而最重要的討伐目標就是楊靖宇。

程斌長期追隨楊靖宇,又是抗聯的重要將領,十分了解抗聯的活動規律和作戰特點,更掌握著許多決定抗聯生死存亡的重要機密。程斌深知,抗聯之所以能在深山老林中堅持鬥爭,主要是因為有後勤補給,想要消滅抗聯,必須切斷他們的補給線。

程斌對付抗聯的第一招就是摧毀密營。

所謂密營,是抗聯設在深山老林的秘密營地,裏麵儲存著糧食、布匹、藥品、武器、彈藥等重要物資,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堅持抗戰十餘年卻無法被消滅的關鍵。

密營是抗聯的高度機密,設置很隱蔽,日軍極難發現,程斌卻一清二楚,他帶隊將抗聯的密營幾乎破壞殆盡,摧毀了抗聯的經濟基礎,導致抗聯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切斷給養後,程斌大隊又開始對楊靖宇領導的抗聯進行瘋狂討伐,他熟知抗聯的作戰規律,采取“車輪戰”的方式,白天由日軍出動追擊抗聯,晚上由程斌大隊深入山林抓捕搜剿,使得抗聯將士疲於奔命,完全得不到休息,戰鬥力銳減。

在程斌的瘋狂圍剿下,楊靖宇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少,最後隻剩下孤身一人。1940 年 2 月 23 日,楊靖宇因叛徒出賣,慘遭日軍殺害,年僅35歲。

楊靖宇犧牲後,日軍殘忍割下他的頭顱,解剖了他的遺體,還舉辦了盛大的“討伐楊靖宇勝利慶功大會”,而程斌這個討伐楊靖宇勝利的“首功之臣”,毫無愧色地率大隊全體警察參加了慶功大會,還被日軍奉為上賓。

楊靖宇犧牲後,程斌繼續賣力追剿其他抗聯部隊,後來又被日本派往熱河省參加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燒殺劫掠,殘害群眾,無惡不作,罪行罄竹難書。

1945 年 8 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程斌自知罪孽深重,共產黨和八路軍不會放過他,便投降了國民黨,被委任為東北行轅直屬第三縱隊副總司令,率部駐守在遵化縣城。

解放戰爭中,程斌害怕戰敗被俘後被我黨我軍嚴懲,便一條道走到黑,率部負隅頑抗,在與我軍多次交戰中都是死扛到底,給我軍造成了很大損失。毫不誇張地說,程斌雙手沾滿了革命烈士的鮮血,他害死的革命烈士比他消滅的日本鬼子要多得多。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1948 年11 月,沈陽解放。狡猾的程斌見狀不好,帶領一家人逃到了北平。由於隱藏很深,程斌的真實身份一直沒有被發現。

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程斌準備逃往長沙,但還沒來得及跑,北平和平解放了。

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程斌這個大漢奸是跑不掉的,但狡猾透頂的他改頭換麵,換了一個名字,冒充傅作義部隊的軍官參加了起義。由於當時國民黨軍隊管理混亂,檔案資料很不完整,我軍在對起義人員進行審查時,沒有發現程斌的真實身份。

程斌這個人極為擅長偽裝,他隱瞞自己的罪惡曆史,作為起義人員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分配到華北軍區後勤部軍械處工作。此後的兩年間,程斌為防止身份暴露,一直夾著尾巴做人,後來因為工作勤奮,還成了軍械處的管理幹部。

如果程斌的偽裝一直未被撕破,他將繼續隱藏在人民軍隊中,或許永遠不會被發現。但老天爺對這個叛徒漢奸也看不過去了,趁1951年春程斌在北京開會時,降了一場“及時雨”,正是在這場“及時雨”中,一名解放軍躲在程斌傘下避雨,識破了程斌的真實身份。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這個避雨的解放軍幹部究竟是誰?

他是程斌擔任抗聯第一軍一師師長時的警衛員,名叫劉其昌,當初和程斌一起向日寇投降,隨程斌討伐大隊追剿抗聯。抗戰勝利後,劉其昌和程斌分開隸屬不同部隊,之後便失去聯係,一直沒有見麵,誰都沒想到兩人會在1951年的春天在北京“邂逅”。

兩人對視的一瞬間,程斌和劉其昌都認出了對方,同時驚訝於對方竟然都成了解放軍幹部,但倆人都心照不宣,誰也沒做聲,默默地並肩而走,直到分開也沒說一句話。

回到駐地之後,程斌和劉其昌都打起了算盤,究竟要不要向上級揭發對方?最終,兩個人做出了相同的選擇——向上級舉報對方。

舉報之後,程斌和劉其昌都做起了立功升遷的美夢,結果卻是雙雙被抓。

都出身抗聯,都為榮華富貴當了漢奸,都為苟全性命混入解放軍,都為立功升遷舉報對方,最終雙雙被抓,這果真是應了那句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1951年春,一名解放軍舉報另一名解放軍:他謀害了楊靖宇

 

1951 年 5月 12 日,程斌被熱河省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死刑,當日處決於承德。這個出賣同誌害死楊靖宇的叛徒,這個手上沾染無數鮮血的漢奸,終於付出了早該付出的代價。隻是相對那些慘死在日寇手下的革命烈士,給他一個痛苦似乎“便宜”了這個罪惡的靈魂。

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所有跟帖: 

互相檢舉 ? 還不逃跑? 正好逮住, 槍斃叛徒 告慰楊司令! -tomcat801- 給 tomcat8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8/2021 postreply 15:46:14

互相檢舉,這標明是一種民族文化 -若平- 給 若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21 postreply 17:00: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