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3-17 12:46: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7490 bytes)

江郎說史2021-03-17

 

說起李之龍這個名字可能並不為人所知,但要說起意義重大的“中山艦事件”,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李之龍,正是當時中山艦的艦長。

除卻中山艦長這個身份外,李之龍還有著諸多特殊身份,比如黃埔一期生、中共前50名黨員之一、楚劇藝術家等。每一個身份,都使得他充滿了傳奇色彩。

在黃埔軍校時,李之龍就風頭盡出,不僅被蔣校長所器重,其名聲甚至還穩壓大名鼎鼎的“黃埔三傑”(蔣先雲、陳賡、賀衷寒)一頭。而在後來的東征戰爭中,李之龍更是展現出了自己卓越的打仗能力,幫助東征軍取得了不少勝利。

可以說這麽一位人物,其前途必然不可估量。

但可惜的是,“中山艦事件”發生之後,李之龍的人生軌跡就發生了巨大的偏移,他不僅迅速從中國曆史舞台上退幕,還於1928年被捕就義,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一生,年僅31歲。

而且由於曆史關係,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當李之龍的家人想要為他爭取烈士身份時,還遭到了國家領導人的嚴詞拒絕,由周總理親自下達了拒絕的指示。

如此結果,不由得令人唏噓。

那麽,李之龍作為革命功勳,他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在其被捕就義後,他又為何沒能得到組織的承認?

本期文章,筆者將為大家介紹“中山艦長”李之龍,揭秘他的傳奇故事。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李之龍是湖北沔陽縣人(今仙桃市),於1897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中,雖然家庭非常貧困,但他的父親還是竭盡全力供他讀書,將他送進了武昌兩湖師範附小。憑借著對父親的感激,李之龍學習非常刻苦,他的學習成績因此非常優異。

後來隨著革命黨人在武昌發動革命起義的醞釀,年幼的李之龍也開始感受到了革命氛圍,而就在他小學剛剛畢業那年,辛亥革命爆發了,腐朽不堪的清政府頃刻間就成為了過去式,這讓痛恨舊社會的李之龍為之興奮不已。

次年,中華民國成立,李之龍滿懷壯誌地考入了武昌外國語專科學校英語班,立誌成為一名翻譯工作者,準備為民國的發展貢獻力量。

然而沒過多久,袁世凱就篡奪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這讓無數革命者感到失望。為了捍衛來之不易的“三民主義”,孫中山先生決定發動“二次革命”,頓時受到了各地的積極響應。

此時李之龍已經深受革命思潮的熏陶,所以當李烈鈞在江西發動湖口起義時,年僅16歲的他毅然跟隨著自己的四叔李國良積極響應,成為了一名革命黨人。但可惜的是,湖口起義最終失敗,他也隻好重新回到學校複學。

由於有了革命者的信念和經曆,他由此開始在學校變得活躍,“三民主義”也成為了他的人生理想。後來他還因為參加了“反校長爭民主”學潮而被學校開除,從此踏上了四處求學的旅途。

1916年,李之龍考入煙台海軍學校,從此他的人生理想再度發生了變化,建立中國海軍、保衛祖國海防成為了他的理想。

這時,新文化運動如火如荼開展了起來,李之龍對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十分關注。在閱讀了大量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後,他還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予以接受。

“五四”運動爆發後,李之龍在煙台組織起了學生運動進行聲援,這使得他開始被共產主義者所看重,也為他日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奠定了基礎。後經人介紹,他於1921年與中共早期領導人董必武、陳潭秋等人結識,並在其勸說下回武漢參加革命活動。

1921年8月,中共剛成立一個月,李之龍就在董必武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我國最早的一批黨員,而當時全國黨員還不到50人。

因此,單憑黨內資曆而言,很少有人能與李之龍相提並論。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入黨以後,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李之龍奉命在武漢組織工人開展罷工運動。1923年2月7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李之龍領導參加了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將中國工人運動推向了高潮。

但“二七”大罷工隨即受到了湖北軍閥吳佩孚的殘酷鎮壓,吳佩孚悍然下令開槍向工人射擊,最終導致了50多名先烈犧牲。而作為主要領導者之一的李之龍,也因此受到了吳佩孚的通緝,他隻好秘密潛伏下來。

李之龍輾轉到了漢口時,他與著名民主革命家譚平山結識,在譚平山等人的介紹下,他加入了國民黨,從而擁有了雙重黨員身份。1924年,李之龍又奉中央之命前往廣州任職,憑借著學習過英文的經曆,擔任了蘇聯軍事顧問鮑羅廷的英文翻譯。

不久後,黃埔軍校開始招生,李之龍當即對其產生了強烈的向往。時年4月,他就憑借著不錯的成績順利考入了黃埔第一期,被編入學生第二隊(第一期共有五隊)。

考入黃埔後,李之龍依舊擔任鮑羅廷的英文翻譯,同時還兼任了秘書一職。而由於這個身份,他很容易就受到關注,其中對他對感興趣的,當屬蔣介石。

我們知道黃埔係是蔣介石最重要的班底,而他最早的追隨者,正是由他一手扶植起來的“得意門生”構成。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李之龍憑借著不錯的表現,也是蔣的得意門生之一。

有一次,蔣介石邀請自己認為的十多個得意門生來家赴宴。席間,蔣為了助興,便饒有興致地說道:“我有三件寶,誰先找出來,則給予嘉獎。”

聽罷,眾人連忙四下尋找,都想借此得到校長的青睞。但結果眾人將自己找到的“寶物”拿到校長麵前時,他卻都一一表示了否定。

這時,李之龍才不慌不忙地走到蔣介石的臥榻前,從他的枕頭底下翻出了《俾斯麥書》、《曾胡治兵語錄》和《曾文正公家書》三本,然後將書奉上。蔣介石見罷,這才舒顏笑道:“還是在田(李之龍的字)找得準。”

此後,李之龍就一直受到蔣介石的重視,後來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黨部成立,他還入選了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委員。要知道當時另外兩名共產黨員代表金佛莊和嚴鳳儀都是學生隊隊長,唯獨李之龍不是,可見蔣對他的重視。

當然,除了蔣的重視以外,李之龍本身的才能在黃埔中也是獨占鼇頭,甚至比“黃埔三傑”還要出色。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1924年11月,從黃埔軍校畢業以後,李之龍被蔣介石安排到了政治部工作,其直接領導正是周恩來。

次年,李之龍與陳賡、蔣先雲等人組織了血花劇社,由他出任社長。而在他的帶領下,劇社創作演繹話劇《新時代》,當時在廣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不久後,李之龍又與蔣先雲等人成立了“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學術社團,專門與賀衷寒創立的“孫文學會”針鋒相對。每次辯論賽,他都充當“先鋒”的角色,經常以一己之力讓“孫文學會”的同學難以招架,甚至是“倒戈陣營”,由此可見他的演講天賦之出眾。

可以說,在黃埔期間,李之龍風頭無二,他絕對是明星級別的人物。

但所謂“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這些話用在李之龍身上,再合適不過。

出眾的才能和不斷受寵,這些都讓李之龍過早迷失了自己,他由此開始自恃清高,任何人都沒有被他放在眼裏。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蔣介石。

當時“青年軍人聯合會”在李之龍的帶領下發展飛速,成立還不到兩個月,就達到了兩千多人的規模。如此發展速度自然有人感到不安,特別是國民黨右派領袖戴季陶,更是對“青軍會”忌恨不已。於是,以戴季陶為首的國民黨右派開始對其打壓,這讓李之龍非常生氣。

於是,為了報複戴季陶,李之龍特意畫了一幅諷刺漫畫,還充滿挑釁地將畫貼在了軍校內外,一時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雖然出了氣,但李之龍沒有考慮到,自己得罪的這個戴季陶是何許人也?

戴季陶,有蔣介石“國師”之稱,一向被蔣視為了最忠實的“智囊”,可以說他在蔣氏政權的地位舉足輕重,絕不是他李之龍能惹得起的。

而結果,蔣介石得知此事後自然大怒,還將李之龍視為了眼中釘。當然,這也僅僅是蔣校長對他壞印象的開始,真正決定他命運的,還遠遠不止這些。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1925年2月,廣州革命政府決定進行東征,李之龍擔任了黃埔軍校學生軍教導團的營黨代表,跟隨部隊對廣東軍閥陳炯明進行討伐。

但在首戰對淡水城的戰役中,陳炯明大軍對革命軍進行了瘋狂反撲,這直接嚇得教導團長臨陣脫逃。指揮員逃跑後,整個學生軍都陷入到了恐慌中,畢竟誰也沒有見過如此陣仗,大有崩潰的局麵。

一旦教導團崩潰,那便意味著首戰告負,那麽東征也將麵臨夭折。對於這些,蔣介石非常清楚,但他卻手足無措。

然而,讓蔣介石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緊要關頭,李之龍卻挺身而出,帶著500名學生軍就衝進了陣地。而且在李之龍的指揮和鼓勵下,戰士們都展現出了強大的鬥誌和戰鬥力。結果,幾個小時後,陳炯明部節節敗退,東征軍一舉拿下了淡水城。

經此一戰,東征軍士氣大振,隨後一鼓作氣連連攻克要地,最終打垮了陳炯明軍的主力,取得了第一次東征的偉大勝利。

而由於在東征軍中表現出色,加之李之龍此前有過海軍履曆,於是他在當年10月調任國民政府海軍政治部主任,兼任海軍參謀廳廳長,授少將軍銜。

要知道,當時黃埔學生初出茅廬,根本沒有多少人能獲得授銜。而李之龍,不僅獲得了授銜,而且佩戴的還是將星肩章,如此成就,堪稱黃埔第一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短短三個月後,由於擔任海軍局長的蘇聯人回國,李之龍又出任了代理局長,並被授予了海軍中將軍銜。而當時的蔣校長,都還隻是陸軍中將而已,此時的李之龍儼然達成了與蔣校長平級的成就。

不久後,李之龍兼任中山艦艦長,達到了他事業上的頂峰。當然,李之龍不會知道,“盛極而衰”這個定律,已經開始在他的身上醞釀。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1926年,李之龍將虎門要塞司令陳肇英撤職查辦,成為了他和蔣介石“決裂”的導火索。

當時李之龍的海軍局接受汪精衛的領導,而在汪的示意下,陳肇英走私販運的事情被揭發了出來,李之龍當即對陳下了手。

這件事很快就被捅到了蔣介石那裏,蔣介石當即大怒,並對李之龍懷恨在心。

原來,陳肇英是蔣校長的結拜兄弟,蔣對於自己這個兄弟的“劣跡”也是非常清楚。當時李之龍在上任海軍局長後,蔣還特意和他打過招呼,讓他對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照顧照顧自己這個兄弟。

而如今李之龍的行為,除了是在狠狠打自己的臉外,更是在向自己挑釁。對於這樣的人物,蔣校長怎麽可能容得了他。

同時,考慮到李之龍還有共產黨員的身份,一盤大棋開始在蔣心中籌劃。而和陳肇英、歐陽格合計後,“中山艦事件”開始被策劃。

1926年3月18日,李之龍接到了指令,率中山、寶璧兩艦出海到黃埔執行救援任務,接到任務後他當即就率艦開拔。

到了黃埔後,李之龍向負責海軍執行任務的黃埔軍校教育長鄧演達請示,但鄧卻告知他對此事一無所知,這讓李之龍感到奇怪。為了不出岔子,李之龍立即下令將軍艦開回廣州,等待下一步指示。

結果,蔣介石開始以此作為借口,開始大肆渲染李之龍擅自調動中山艦是受共產黨指示,企圖“暴動推翻國民政府”。很快,蔣就下令逮捕了了大批共產黨人,特別是李之龍,作為中山艦的艦長,直接被扣上了“陰謀造反”的帽子,關進了監獄。

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中山艦事件”。

雖然如今“中山艦事件”依舊存在重重迷霧,也沒有人能說得清其中具體原委。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山艦事件”是一場陰謀,且這起事件的目的就是為了反共,甚至與後來的“四一二政變”,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而李之龍,也因為這起事件,徹底跌落到了穀底。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被捕入獄後李之龍遭到了各種嚴刑逼供,當時負責逼供的,正是陳肇英。不過,任憑陳肇英如何逼供,李之龍都沒有絲毫鬆動,一口咬定“中山艦事件”和中共無關,自己的罪名也是欲加之罪。

當時的李之龍可以說是彼時有多風光,此時就有多慘。國民黨一邊,汪精衛無動於衷,沒有半分保他的意思;而共產黨一邊,張國燾更是對他予以了批判,還將他開除出了黨籍。

好在由於沒有證據,加之國內輿論的壓力,蔣介石隻能將李之龍釋放。不過被釋後李之龍的全部職務都被撤銷,之後隻在北伐中擔任了一些閑職。

閑暇之際,李之龍倒是沒有自暴自棄,他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放到了楚劇上,這對後來楚劇改革還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等到北伐軍開到武漢的時候,李之龍聽說附近有共產黨的黨組織活動,於是他便希望重新回到黨組織之中。然而可悲的是,當時張國燾正好擔任湖北省委的負責人,所以他恢複黨籍的申請果斷被拒絕。

這時,一心“惜才”的蔣校長又派人找到了他,希望他“回心轉意”。但李之龍向來對蔣無好感,加上“中山艦事件”之仇,他直接對蔣表示了拒絕。

“四一二政變”發生以後,李之龍對蔣的行為異常憤怒,隨後他便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三•二〇”反革命政變真相》一文,揭露了“中山艦事件”的真相,並痛斥蔣介石的獨裁野心。但由於《人民日報》的影響力和當時“白色恐怖”的籠罩,他的文章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反響。

寧漢合流後,李之龍想要嚐試在武漢建立新的海軍社,企圖利用自己曾經的身份和影響力,策動中山艦等軍艦起義。於是,他接受了武漢政府的職務,發表了聲明,並伺機前往上海。

然而,對於其態度的突然轉變,蔣介石早已將李之龍的心思洞悉,所以剛到上海,蔣就下令將其逮捕,對此他隻好東渡日本避難。

到了1928年,李之龍經香港回到廣州,想要再度實現自己的策反事業。可他沒有想到,自己早已成為了國民黨的重點監視對象,回到廣州後,他再度被捕。

而這一次,他沒有再能全身而退。

1928年2月8日,李之龍被負責查辦他的海軍第四艦隊司令陳策押送至黃花崗槍決,年僅31歲。

值得一提的是,蔣介石在得知他被捕後,其實依舊沒有要殺他的意思,因為對於他而言,李之龍是個人才,且一直都是他想要收服的。結果,李之龍如此厄難,於他而言,實在可惜。

臨刑前,李之龍還曾給妻子留下了一封遺書,如此說道:“我革命的義務現在結束了,不要悲傷。希望你把孩子撫養成人,繼承我未完成的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對丈夫的告慰之心,李之龍的遺孀潘慧勤帶著兒子李光慈,正式向武漢市人民政府提出了申請,申請追認李之龍為烈士。

鑒於李之龍身份的特殊性,武漢民政局就“李之龍是為了革命犧牲還是叛徒”作了詳細調查,同時還向與其有過接觸的周總理和董必武副總理請示,希望能夠得到相關證明和意見。

中山艦艦長李之龍被害,遺孀申請烈士待遇,為什麽周總理不準?

 

結果,經中央商議審查後,周總理親自做了批示:李之龍於被捕後曾登報申明悔過脫離我黨,出獄後複參加反動集團,在廣州槍斃,為其內部矛盾所致。故不能予以烈士稱號,其家屬亦不能予以烈屬待遇。

之所以周總理會作出如此批示,否認李之龍的烈士資格,主要原因集中在了三點:

第一,李之龍在“中山艦事件”中被捕時,雖然有共產黨員身份,但他當時卻正受到留黨察看的處分。而且他之所以被捕,也完全是“上了反動派的圈套,憑空受到反革命的栽誣”,這與革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第二,確認李之龍在被捕後有脫黨叛變情節,其主要依據為1926年5月18日《廣州民國日報》上所刊登的《李之龍啟事》。文中表示:鄭重聲明退出中國共產黨及一切有關係的社會團體,以單純的中國國民黨黨員資格,受吾師蔣介石先生的指導,以謀三民主義之實現。

這份啟事,正是李之龍不能被追認烈士的直接依據。

第三,李之龍的犧牲並非是參加中共所組織的活動,而是因國民黨內部矛盾所致,與革命無關。

這三點原因,就是周總理和董必武所作批示的解釋,有理有據,合情合理。

也正因如此,李之龍的烈士身份很難得到承認,雖然他對革命有過不小的功勳,但在評為烈士的必要條件上,他的確不能滿足。

此後,關於李之龍的曆史問題一直都是黨史研究的重點,特別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對於他的重新調查和論證更是沒有停過。但可惜的是,雖然有不少材料都證明“李之龍沒有叛變行為”,然而事實存在的《李之龍啟事》,卻成為了扳倒一切證據的“鐵腕”。

不過,我們堅信,曆史總會還人公道,是好是壞,終會有蓋棺定論的一天。我們也期待著這天。

所有跟帖: 

滿篇充滿腐朽封建思維之下對革命者的描述。明明是一個被蔣介石殺害的革命者,卻被說成是什麽 ”盛極而衰“。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7/2021 postreply 14:22:11

你很像那個分不清是非而消失了的國貨兄弟,嗬嗬。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7/2021 postreply 14:23:47

這個自願脫黨不能算叛變吧,至少26年國共合作還在繼續。鄧演達也是國民黨內部造反,就可以當烈士。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7/2021 postreply 14:44:29

《伍豪等脫離共產黨啟事》是假的, 那《李之龍啟事》也可能是假的。 -Bobshanghai- 給 Bobshangha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7/2021 postreply 16:05:08

因為後來有周恩來的重申那篇聲明是假的。而這個李之龍沒有。應該說如果他沒有發這個東西,他是不可能活著被放出來的。 -bsmile- 給 bsmil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5:31:15

薄一波,安子文等人也是在報紙上登過脫黨啟示,文革時期“61人叛徒集團”就來源於此 -德州土老冒- 給 德州土老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37:57

敗了就是叛徒 黨不認帳 勝了才是先烈 爭相拉攏 -chichimao- 給 chichima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2:34:35

也許當你李在黃埔周領導下有什麽不愉快吧!也許有什麽其他原因。總之周應該很了解他,如無特別原因,應該不吝嗇一個烈士稱號。 -whalx- 給 whalx 發送悄悄話 whal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8:22: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