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3-06 12:32:0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5392 bytes)

美詩美文的世界2021-03-06

 

1949年建國前夕,在湖南湘鄉的一塊菜地裏,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正連夜挖著什麽東西。她身邊站著我軍的幾位同誌,他們受彭德懷派遣,來到湘鄉接她和女兒進京。

不一會兒,農婦從地裏挖出一個破舊的菜壇子。她用粘著泥土的手,打開壇子,從裏麵拿出兩封信。其中一封信落款是周總理和葉劍英元帥;另一封是“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除此之外,還有一張舊得發黃、下半部分已經爛了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這樣的: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黃公略

照片中的男子20來歲,長相英俊,他身上穿的是軍校的衣服。婦人拿著這張照片看了又看,然後又趕緊把這些東西全都放回了壇子,緊緊地抱在懷中。這一幕,讓幾位來接她的同誌感動不已。而後,婦人和18歲的女兒連夜被同誌們帶出了村,奔赴北京。

她到底是何人?為何她會有周總理、葉劍英的親筆信?為何不把信藏在家裏,非要埋在菜地裏?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一段關於愛與堅守的塵封往事。

此女名叫劉玉英,照片上那名帥氣的軍人是她分別了18年的丈夫,也是我軍早年犧牲的高級將領:黃公略。

劉玉英和黃公略的婚姻,是一場門當戶對的姻緣。他們都是湖南人,劉玉英出身書香門第,父親劉長生是清末的一個秀才。而黃公略的父親黃秀峰,也是一個讀書人,曾在私塾教過書。

在劉玉英看來,黃公略和同鄉的其他男孩子比,不但字寫得更好,長得也更加帥氣。畢業後,他一度在鄉裏教書,而後投筆從戎。而在黃公略看來,劉玉英和鄉裏別的姑娘比,也更有才氣,她識字、識大體。兩個年輕人經人一說合,很自然就成婚了。

此後,黃公略參加了廣州起義,並加入了共產黨,開始在部隊裏嶄露頭腳。部隊行軍時帶著妻子不方便,劉玉英隻能在家裏侍奉公婆,思念著丈夫。一日日的等待中,劉玉英實在受不了相思之苦,便於1930年到了湘鄂贛蘇區,陪在了丈夫身邊。

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是劉玉英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她和丈夫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丈夫在部隊任軍長,平時忙得時常見不到人影。但隻要得了空,他就抽時間陪妻子。蘇區的大姐們都笑話黃軍長,說他太戀媳婦,每次這時候劉玉英就羞得不好意思。

沒事的時候,劉玉英就在部隊裏給戰士們縫縫補補,照顧傷兵。不久後,劉玉英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可把黃軍長高興壞了,得知這個消息後,一向不喝酒的他,那天硬是找警衛員張羅來二兩酒,就著小菜、哼著小調喝了個痛快。那是劉玉英,第一次看見丈夫這麽孩子氣的樣子。

幾個月後,局勢越來越緊張,為了妻子的安全,黃公略不得不下決心把她送回老家。分別前夜,夫妻倆細細地說著話。黃公略與妻子商量:無論孩子是男是女,都叫“歲新”吧,歲歲年年迎接新日子。除此之外,黃公略還告訴妻子,無論男女都要讓他上學,將來一定用得上。

臨走那天,丈夫忙著和同誌們視察地形去了,沒時間送一送妻子。那時候,他想不到這一別竟會是訣別。劉玉英也早就習慣了他的忙,她收拾好房間,整理好丈夫的書桌,並默默地帶走了丈夫那張軍校的照片。這張照片,後來成了她往後餘生對丈夫的唯一念想。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回家後不久,劉玉英產下一女,按丈夫的願望,她給孩子取名:黃歲新。

在湘鄉老家的日子,對劉玉英來說有甜也有苦。甜的是,孩子很懂事,整天咿咿呀呀地跟在她身後,想幫媽媽幹點家務。苦的是,無盡的思念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一次次湧上她的心頭。她不明白,為何丈夫一直不給自己寫信,那時候的她不敢往壞處想。沒消息,或許就是最好的消息。

而更難的是,家裏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早前公公還在私塾教書,還能有些收入,後來他年紀大了,一家人也就自然沒了經濟來源。劉玉英雖不算是大家閨秀,卻也是書香之後,最後仍不得不下地幹活。這對於一般女子來說,或許也不算什麽難事。但劉玉英從小就裹小腳,待字閨中時,她每次出門都是坐轎子的。做這些粗活對她來說,異常困難。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劉玉英仍堅持讓女兒上學,她一次次告訴孩子:你爹爹能文能武,你自然不能當白丁,不然你爹日後定要怪我。

帶著這樣的思念,劉玉英熬了整整9年。她看著女兒長成小丫頭,盼著丈夫有一天會出現在家門口,看一看他從未見過麵的女兒。

她不知道的是,黃公略在與她分別一年後,就已經犧牲了。

送走妻子後,黃公略先後率部參加了長沙、吉安的戰鬥。1930年7月,毛澤東率紅4軍、紅12軍來到贛西南地區,與紅3軍會合後,黃公略就直接受毛澤東和朱德指揮。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黃公略

隨後,在敵人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中,黃公略愈戰愈勇,屢建戰功,成為一名驍勇戰將。

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後,毛澤東高興得揮筆寫了首《漁家傲》,在詞中他寫道:“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自此,黃公略被稱為蘇區的“飛將軍”,他和毛澤東、朱德、彭德懷,並稱為“朱、毛、彭、黃”。後來人們都說,如果黃軍長還在,新中國55年授勳時,我軍會多一名元帥。

遺憾的是,1931年9月份,黃公略犧牲了。那段時間,黃軍長率部參加方石嶺追擊戰,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第52師等部。惱羞成怒的蔣軍,派出了大量飛機空襲。在指揮部隊轉移時,黃軍長不肯先走,一直堅守在顯眼處指揮著。結果,行至吉安東固六渡坳時,他在空襲中身中數彈,倒了下去,臨終前他對戰友們說:就把我埋在東固,我喜歡這裏的山和水……

按照黃軍長的遺願,戰友們把他安葬在犧牲之地。數日後,在黃軍長的追悼會上,毛澤東寫了這樣一則挽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

革命戰爭有功,遊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毛澤東

這則挽聯,肯定了黃軍長的功勳。在當時,鼓舞了無數將士,大夥兒都憋了一口氣,要給黃軍長報仇。而這一切,身在湘鄉老家的劉玉英毫不知情。她仍守著那張照片,等著孩子她爹回來團聚。

劉玉英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是在1939年4月份,這時距離她上一次見到丈夫已經過去了8年多。當時周恩來和葉劍英因公南下,毛澤東特意囑托,一定要找一找黃公略的家人。其實在此之前,大夥兒就找過,但當時國民黨正四處抓捕我軍幹部的家屬,所以尋找不能在明麵上進行,不然隨時都會給家屬們帶來殺身之禍。

這次周恩來和葉劍英南下時,已經是國共合作時期了,相對來說就好操作得多了。多方打聽後,周恩來寫了這樣一封信:

玉英妝次,公略為革命犧牲,你們受了許多磨難。我和毛主席、朱總司令都深為敬仰,並問家庭情況……

信中的“妝次”二字,是舊時對女性的敬稱,可見周恩來對黃公略的妻子是非常尊重的。拿到這封信後,劉玉英哭成了淚人。多年後,其女黃歲新用“悲痛欲絕”4個字來形容母親讀信時的情形。

而其外孫張忠先生,後來在接受一次采訪時,曾這樣形容外婆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生活狀態:

外婆那時候承受的壓力,非常非常之大。她不敢哭,也不敢將這封信示人,白天她隻能裝作什麽事都沒發生,因為那時候全家人還在白區,她怕會有危險……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這個情況是張忠先生的母親黃歲新,告訴他的。1939年,黃歲新8歲,她還不是很能理解母親的難處。隻記得母親經常在家人都休息後,偷偷地把父親的照片拿出來,不時抹眼淚。

聯係上黃家人後,組織上自然極力照顧。不久,劉玉英收到了周恩來代表部隊寄來的一些現錢,這幫她解決了家裏很大的難題。當婆婆問起時,她隻能說:這是公略寄回來的……

得知周恩來找到了劉玉英,毛澤東十分欣慰。10月份,徐特立由延安回到長沙,毛澤東特意交代他:一定要把母女倆帶到延安。

帶著囑托,徐特立一回到湖南時,就給劉玉英寫了封信,約她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見麵。徐特立之所以沒有選擇直接去湘鄉找對方,顯然也是為了母女倆的安全考慮。

收到這封信,一向節儉的劉玉英甚至雇了頂轎子,自從丈夫不在身邊後,她已經許久沒有坐過轎子了。她生怕自己的小腳走不快,錯過了這次與徐特立的見麵。她想問一問徐老,丈夫到底是怎麽犧牲的,哪一年犧牲的,可曾留下隻言片語……

當轎子到達約定地點時,徐老趕緊迎上去。見到許久不見的劉玉英,徐老一下子竟不敢認。他們都是湖南人,黃公略在世時,他們是見過的。他沒想到,曾經的書香之女不過數年沒見,竟憔悴至此。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徐特立

而劉玉英見到徐老,也早就泣不成聲,她細細地問起自己丈夫犧牲時的情形。而後,她也告訴了徐老自己過去這些年過得如何。徐老聽後感慨萬千,表達了毛澤東的囑托,希望她能帶著8歲的女兒去延安。

對於這個安排,劉玉英猶豫再三後拒絕了。她的理由是:婆婆年事已高,不宜出遠門,她也不可能留下老人不管。孩子也還太小了,去部隊會添不少麻煩。

對於這樣的理由,徐老還能說什麽呢?幾年不見,物是人非,眼前這位女子雖容顏不似從前,但內心的堅韌和善良卻從未改變過。知道勸不了她,徐老隻能再三叮囑劉玉英:照顧好女兒,革命勝利後,組織再來接你們!

劉玉英當然明白他為何這樣再三叮囑,因為女兒歲新是黃軍長唯一的血脈。將來她要代替父親,看一看新中國的樣子。

就這樣,劉玉英回到湘鄉老家,一住又是10年。在這10年裏,她信守著對丈夫的承諾。她省吃儉用,一定要讓女兒多讀點書。每當女兒問她:“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劉玉英總會告訴她:一個英雄。

那時候,喪夫的女子不少都選擇了改嫁。畢竟一個婦道人家要在那樣的烽火歲月裏生存下去有多難,大家都是知道的,何況她還帶著一個女娃。但劉玉英不願改嫁,心裏住著一個英雄,如何又能愛得上別人?

在這10年裏,前幾年母女倆的日子過得還算太平。直到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又開始大肆搞破壞,她們的處境就變得異常危險。當地蔣軍知道黃公略家住在哪裏後,挖了黃家的祖墳,一次次地來黃家鬧。劉玉英覺察到危險後,隻能帶著孩子躲到了姐夫賀根良家。不是同一個村,會安全很多。

臨行前,劉玉英把周總理和徐特立的那兩封信,連同丈夫的那張照片,一起藏進了菜壇子裏,然後又連夜把菜壇子埋進了地裏。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智慧的女性。若不是她此舉,我們如今看不到黃軍長的那張照片了。

1949年8月4日,解放軍進駐長沙,長沙城和平解放。聽說這個消息時,黃公略的生死之交彭德懷正在開會。當會上所有同誌都歡呼雀躍時,彭老總想到的卻是黃公略的妻女。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彭德懷

彭德懷和黃公略是多年的摯友,1922年秋天,兩人一起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他們既是戰友也是同學。後來兩人又成了搭檔,他們肝膽相照,一起打了不少勝仗。好兄弟的死,一直是彭老總心裏的一道傷。

彭老總想到蔣軍在湖南的主力雖已經被消滅,但白崇禧的殘餘力量仍在衡陽等地,他們肯定會發瘋似地報複我軍幹部家屬。於是會還沒有開完,他就把侄子彭啟超叫來,讓他馬上跟著4野南下,一定要幫他找到劉玉英母女。彭啟超問叔叔,這是他的意思還是組織的意思,彭老總回答他:

這不僅僅是我和黃公略的私人關係……十幾年前毛主席就派人尋找過。

彭老總還再三強調,一定要安全把人給送到北京。彭啟超很了解老總的脾氣,馬上收拾行李 跟著部隊趕到了長沙。一到長沙,他就找到了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

當時剛解放的長沙,工作千頭萬緒,各種關係十分複雜。但同誌們一聽說是找黃軍長的家人,個個都把這件事當成第一要務。王首道馬上派了兩名得力幹將,陪著彭啟超一起到了湘鄉。

但當3人喬裝打扮成生意人模樣,四處問路,來到了黃家村時,卻發現黃軍長家早就空無一人。他們發現院子裏雜草叢生,已是很久無人居住了。3人急得很,隻能在村裏四處打聽。當他們聽說黃家人隻是去投靠親戚後,才鬆了一口氣,至少這證明人還在。

但3人也不敢再逗留太久,不然很有可能會引起白崇禧部隊的懷疑,那對劉玉英母女來說會非常危險。於是彭啟超決定先離開村子,回京告訴彭老總這一情況。

彭老總聽說沒找到人,十分失望,當即囑托湖南的同誌們繼續找,不找到不罷休。王首道最後把這一任務,交給了了解湘鄉情況的地下黨員黃定平。黃定平一直在附近做地下工作,他還發動了村裏的兩位可靠的鄉親,一起尋找。

最後3人終於打聽到了消息:劉玉英母女躲到了姐夫賀根良家。等了10年,劉玉英終於等來了丈夫的戰友,她緊緊地握住了黃定平的手。

黃定平說明了來意,說彭老總和主席都盼著他們去北京。劉玉英自然願意前往,但臨行前她卻突然表示:

我還要回模衝老屋去一趟。

其實此時的情況已經非常危急了,黃定平判斷,敵人很有可能已經發現了他們的行蹤。所以便對她說:“嫂子,有什麽東西非得回去拿呢?咱們到了北京再買就是了!”劉玉英不聽勸,非得冒死回去一趟 ,說完就跑了出去。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劉玉英和女兒黃歲新

這就有了本文開頭,一個農婦在地裏挖出菜壇子的事。當黃定平等3位同誌,看到周總理和徐特立的兩封信、以及黃軍長的那張照片時,都不得不佩服眼前這位女子。他們原以為劉玉英藏在地裏的是一些金銀首飾,結果卻是這些。夫妻分離19年了,這幾樣東西對她來說,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一個女人的癡。

而後,劉玉英和女兒在3位同誌的保護下,連夜離開了老家。一路上,他們成功地繞開了白崇禧的部隊,趕到了湘潭。而後駐守在湘潭的軍長鍾偉,又派車把母女二人送到了長沙。一到長沙,她們就被接到了北京。自此,母女二人才徹底的安全了。

她們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們離開老家1小時後,敵軍的一個連就上來了。他們撲空了。

母女二人到北京後,立馬受到了彭老總的接見。此後,彭老總主動負責起了照顧黃歲新的任務。彭老總自己無兒無女,卻很懂得關心孩子。除了黃歲新,他還負責照顧了左權的女兒左太北。

有一回,母女倆見到彭老總時,劉玉英還和他開起了玩笑:“讓歲新給您當女兒吧”!因為多年的辛勞,建國後劉玉英的身體一直不好,她見彭老總平時處處事無巨細地照顧自己女兒,便有了這個打算。

誰知老總卻拒絕了,他說:“你隻有一個女兒,哪裏舍得,做半個女兒吧”!此後,黃歲新就成了老總的“半個女兒”。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彭德懷

女兒的未來有了倚重之人,劉玉英的身體卻垮了。1955年,這位堅韌的女性離開了人世。她終身未改嫁,守著一張舊照片,思念了丈夫24年。她這一生過得太累了,但她完成了對丈夫的承諾:把女兒培養成才了。

在她去世的前一年,黃歲新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河南平原農學院。畢業後,這個將門之女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

她雖然從未見過親生父親,卻在彭伯伯等人的關懷下成長。她把叔叔伯伯們給她講的父親的生平事,都細細地記在腦子裏,想象出父親是個什麽樣的男子。

1964年,因為時隔多年,一直找不到父親的遺骨,黃歲新在父親犧牲的吉安東固,捧起了三撮熱土,當作父親的骨灰,放進了八寶山陵園。晚年時,她總是一次次告訴兒子:作為黃公略的後人,不要給外公抹黑。

黃軍長是個能文能武的英雄,如今他在湘鄉的故居,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懷念他。但筆者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在這個故居裏曾生活過一位堅強的女主人,她用堅韌和智慧譜寫了一段關於愛的傳奇,她保護好了丈夫唯一的骨肉,也保護好了自己。

以下,是筆者好不容易找到的,劉女士的一張年輕時的照片。看得出來,她確實是一個小腳女子,但從其神態上來看,十分英氣:

彭德懷派人接湖南一農婦進京時,她從地裏挖出周總理的信,她是誰

 

劉玉英女士,一生並沒有什麽高光時刻,但她用20多年的癡守,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性身上的力量。她,配得上黃軍長!謹此文,紀念黃軍長、劉玉英女士。

所有跟帖: 

1949年8月彭老總正在西北作戰,如何把侄子找來,讓他跟四野南下? -znr0505- 給 znr050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6/2021 postreply 17:19:36

好文!好文!好文!-:)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6/2021 postreply 17:27:18

有言兄,政治人物都是冷漠的動物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7/2021 postreply 01:32:27

黃是被自己人打死的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53 bytes) () 03/06/2021 postreply 19:53:37

叛徒?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6/2021 postreply 20:28:02

殘酷的你還是不知道的好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6/2021 postreply 22:33:50

謝謝豹兄體諒。-:)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7/2021 postreply 03:18: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