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3-02 08:48:0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6081 bytes)

這才是戰爭2021-03-02

作者:王正興

在中國,長津湖戰役是極其受人關注的,其實在美國也是一樣。這就導致了一件事,陸戰1師在中國的知名度非常高。我之前寫了1952年陸戰1師轉移到西線和誌願軍的總體戰鬥情況長津湖戰役誤導了很多人,美軍陸戰1師,其實總是被誌願軍揍 ,159高地戰鬥的情況美軍師長怒斥韓軍無能,一個月後韓國人樂了:你被中國人揍得好慘 以及190.5高地戰鬥的情況誌願軍防禦戰鬥的戰術,美軍每次都吃虧,可就是找不出破解之法 。在這幾篇文章的留言中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不相信誌願軍63軍能暴揍陸戰1師,認為是吹牛。這就是長津湖戰役導致的另一個情況,很多中國人以為美軍陸戰1師的戰鬥力厲害的不得了。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陸戰1師的戰鬥力確實很強,這是必須承認的。但是到了1952年誌願軍的火力得到空前加強後,就再也沒有難打的美軍了。今天就再來講一講誌願軍63軍和美軍陸戰1師在1952年5月,第3次較大規模的戰鬥,也就是智陵洞南山和104.2高地(下文簡稱104高地)戰鬥。話先說在前麵,這次戰鬥和我以前講的那幾個一樣,都是記載在中美兩軍戰史上的。

陸戰1師是1952年3月調到西線的美軍第1軍編製內的,接替了韓軍第1師團的防線。5月上旬的159高地戰鬥和中旬的190.5高地戰鬥,陸戰1師兩次吃了敗仗。因此美軍陸戰1師師長塞爾頓少將命令美軍放棄西井東山、金穀北山、石川北山、智陵洞南山西山頭(即後文所說的2號陣地),以做為緩衝區。

但是塞爾頓很快發現,誌願軍並沒有理解他休兵停戰的信號,反而趁機蠶食這些緩衝高地。5月15日和20日,187師559團在師長徐信的命令下,分別以1個班的兵力逼近美軍占據占領了智陵洞南山東山頭(即後文所說的1號陣地)及104高地。在誌願軍武力威脅下,美守軍放棄陣地逃回181.4高地,8連2排遂占領智陵洞南山,5連8班占領了104高地,並迅速挖掘坑道,修築工事,形成了堅固陣地。

對於誌願軍187師的“過分”舉動,美軍陸戰1師新換防的陸戰7團團長拉塞爾上校非常不滿,他認為陸戰1師已經主動放棄了幾個高地,中國人不但沒有見好就收,反而得寸進尺、步步蠶食,因此絕對不能在前哨抵抗線的關鍵地形上繼續對中國人讓步了。於是陸戰7團製定了16號作戰計劃,決定奪回智陵洞南山和104高地,由道特雷中校的1營及坦克2個排負責進攻,陸戰11炮兵團2營和空軍提供火力支援。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美軍中校道特雷的計劃非常狡猾,他命令C連1排在排長謝爾斯中尉率領下對智陵洞南山進行佯攻,但佯攻並不是僅僅壓製誌願軍火力,而是要全力拿下1號陣地,製造出主攻智陵洞南山的假象,炮兵、坦克、空軍會全力給予支援。

而A連在連長湯普森上尉率領下攻擊104高地。

5月28日3時,美軍開始進攻,三個炮兵群輪番對智陵洞南山狂轟亂炸。5時,美軍坦克出擊,引導步兵進行了一次試探攻擊以查明我火力點。5時40分,美軍飛機出動,炮兵火力再次全開。在美軍火力打擊下8排2排傷亡慘重,正副排長先後負傷,4班班長主動代替指揮。5時54時,美軍C連1排步兵在坦克引導下突然發起攻擊。在前沿的4班班長剛鑽出掩體,美軍坦克已衝至眼前,他奮起用炸藥包炸傷先頭一輛,阻擋住了美軍坦克前進道路,並指揮部隊集中火力打掉美軍飛機1架。但美軍步兵來勢凶猛,已來不及組織防禦,誌願軍數個機槍火力點都遭到美軍強襲摧毀,4班班長遂命部隊迅速後撤。

這種情況下的後撤很容易演變為潰敗,這時60炮班戰士李吉武主動要求斷後,當美軍C連1排猛追不舍之時,李吉武左右手各握一顆手榴彈撲了上去。李吉武,我要多說兩句,這個戰士原本是個馬家軍,不過不是馬步芳的青馬,是馬鴻逵的寧馬。他是寧夏中寧縣新堡鄉蓋灣村人,解放戰士,原為寧夏馬家軍所抓壯丁。解放軍解放寧夏後,加入63軍來到朝鮮戰場。李吉武犧牲後被第19兵團追記一等功,誌願軍總部授予他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7時,美軍C連1排占領1號陣地,看起來美軍的計劃進行得非常順利。

以前誌願軍和美軍作戰時,美軍的炮兵反應極為迅速,體現了極高的訓練水平。這一次,當美軍C連1排剛占領1號陣地之時。8連2排身後的炮兵群——一個榴彈炮連、6門82迫擊炮、4門山炮、步兵炮,立即開火。3分鍾內榴彈炮連急速射出100發炮彈,來不及修複工事的美軍被炸得鬼哭狼嚎,2排在8連副連長指揮下,在最後幾發炮彈還在空中飛行之時,對1號陣地發起反擊,一舉把美軍C連1排趕下陣地。其中山炮和步兵炮在榴彈炮急速射後立即壓製181.4高地美軍重火力,亦立下大功。此時63軍的戰術水平已達到誌願軍的極高水準,與入朝初期相比,提高甚多。

104高地那邊,是美軍真正的主攻方向。在佯攻智陵洞南山的同時,陸戰7團A連在坦克15輛,裝甲車5輛,飛機17架次的支援下向104高地猛撲而來。先頭排的排長多納休少尉甚至命令部隊全體上刺刀,以展示其英勇。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但A連的表現比C連1排差了很多,防禦104高地的誌願軍5連8班準確掌握住了美軍步炮協同的間隙,總是能抓出時機打擊A連的步兵,又能及時進入坑道防炮。這也與誌願軍識破美軍企圖,準確判明美軍主攻目標有關。從美軍進攻的一開始,A連就成為誌願軍重迫擊炮打擊的目標。

但隨著美軍連續的衝擊,8班傷亡殆盡,隻剩下戰士申義閑一人。這時有趣的一幕出現了,美軍A連雖然占領了大部分陣地,申義閑仍然在我炮兵支援下,孤身一人卻越戰越勇。在我強大炮兵的火力打擊下,再加上申義賢不斷變換射擊位置襲擾美軍,A連居然開始呼叫支援。呼叫的內容居然是要求撤退,並請求派一個排來接應。這是一個讓友軍送命的請求。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鐵青著臉的道特雷中校答應了A連的請求,派出了一個排。而這時5連正好派出一個班反擊104高地。在誌願軍一個班的反擊下,美軍一個連另一個排落荒而逃。而他們的逃跑路線早已被誌願軍炮兵事先標定,立即進行了火力追擊,美軍一路上挨了不計其數的炮彈。A連及救援的排,足足用了3個小時零5分鍾,最後在美軍遠程炮兵和空軍的全力掩護下,才走完了這半英裏的路程。美國海軍陸戰隊戰史寫道:這是一個不愉快的事,中國人傾瀉了4063發炮彈。想來美國人對此非常不滿,我都撤退不玩了,中國人還拿這麽多炮彈追著砸我,太過分了。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注意看地圖上陰影部分的炮兵射擊區域,誌願軍炮兵在事先全部都標定好,美軍逃跑時,我們隻要按計算好的射擊諸元打就行了,既快捷,效果又好。

此戰,美軍陸戰1師傷亡116人美國海軍陸戰隊戰史記載,這是陸戰1師在朝鮮戰爭中單次戰鬥一個連傷亡最慘重的一次。1952年5月,朝鮮戰場西線的開城一線,美軍陸戰1師繼159高地、190.5高地戰鬥失利後再次敗北,三戰三敗。但是這隻不過是開始,不管是我軍的戰史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戰史,接下來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停戰,陸戰1師的戰績是一連串的敗仗。

簡評:陸戰1師並不是不能打,其戰士也不是不勇敢。此戰美軍有兩人獲得最高的國會榮譽勳章,一個是C連的無線電報務員一等兵凱利,他一個人攻打了誌願軍3個火力點,並打掉2個。另一個是A連的火力組長尚帕涅下士,當誌願軍的手榴彈扔進他所處的塹壕時,此人奮不顧身拿起手榴彈扔了出去,手榴彈在出手的瞬間爆炸,氣浪將其掀出塹壕,隨即被誌願軍的迫擊炮彈炸死。

我以前一直說美軍是有勇士的,但是為什麽陸戰1師還是敗北?其實從這兩個美軍英雄的事跡就可以看出倪端。第一我們先注意,尚帕涅下士的火力組長,他當時在最前沿,這正是美軍作戰的一個特點,機槍敢於前出。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第二要先說到古代戰爭。在戰場上勇士的作用是什麽?古代和現代是一樣的。在冷兵器時代,戰鬥交換率其實基本上是1比1,所以古代軍隊非常重視武藝高強、力大無窮的勇士。這些人可以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因此在戰場的局部就可以改變戰場平衡。在現代戰爭其實也是一樣的,勇士一樣能改變戰場平衡。尚帕涅扔出誌願軍投擲的手榴彈時,誌願軍正在進行反擊,兵力是一個班。尚帕涅的死保住了塹壕裏的另外11個人。其實就是說,他用自我犧牲擋住了誌願軍第一波反擊銳勢。本來這顆手榴彈在美軍塹壕爆炸,殺傷效果很可能是12人,那美軍的第一線防禦就被衝破了。但是尚帕涅的死沒有換來局勢的扭轉,一個連另一個排的美軍在誌願軍一個班麵前落荒而逃了。這樣一來,尚帕涅的死隻是保住了另外11個人的命,而不是讓其他美軍利用這一機會反撲誌願軍反擊部隊,對戰場局勢產生的效果和意義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他帶來的扭轉戰局的機會沒有被美軍利用。

第三我們再看C連的一等兵凱利,他在進攻智陵洞南山的戰鬥中非常勇猛,哪怕在誌願軍中,這樣的也是英雄人物。但是美軍進攻1號陣地雖然得手,誌願軍卻沒有被美軍的勇猛所壓垮,而是立馬組織起更凶猛的反衝擊。這就是另一個原因,美國人有勇士,但誌願軍並不畏懼,因為我們更多。打敗勇猛者,往往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比他更猛。

美軍戰史憤怒地寫道:中國人過分了,用這麽多炮彈打陸戰1師
 
 
 
 

那麽當美軍在勇士數量的絕對值和相對值都不及誌願軍的情況下,勇士奮勇拚殺或犧牲換來的改變戰局的時機,美軍的利用率自然就遠不及誌願軍。

這就是從戰鬥細節來看,陸戰1師失利的原因。反過來,如果是誌願軍碰到這兩種情況。第一種,看到戰友為了保護自己而犧牲,誌願軍肯定是嗷嗷叫著要去報仇了。第二種,如果誌願軍的氣勢上已完全壓倒對手,像這樣單人突破連連得手,那基本上就贏了。這就是對勇士改變戰場平衡的利用率問題。

再從整個戰鬥來看。從智陵洞南山的戰鬥可以看到,誌願軍的協同能力提高極快。運用火力的能力,一直是美軍的優勢項目,無論是火力的組織、控製和協同,都在誌願軍之上。在智陵洞南山的戰鬥中,誌願軍雖然初戰失利,但馬上使用炮兵火力對被美軍占領的陣地進行覆蓋,剛剛敗退的步兵在轉眼之間就重新組織起來發起反擊,反擊就在最後幾發炮彈還在空中飛行之時展開,這種火力打擊和協同水平,超過了陸戰1師同期的水平。

104高地的戰鬥也是一樣,尚帕涅把誌願軍投擲的手榴彈撿起扔出時,誌願軍的迫擊炮彈也在旁邊爆炸。在真實戰場上投擲手榴彈和訓練時不同,能扔出30米就很不錯了。這說明當時反擊的誌願軍距離美軍陣地的距離不超過30米。我以前說過誌願軍步兵可以在炮兵彈幕後50米跟進,這是一個極高的水平了。而此戰,63軍187師559團5連的反擊在迫擊炮彈不到30米後跟進,這個水平就非常之高了。

隨著誌願軍炮兵火力的提高,炮兵訓練水平的提高,步炮協同能力的提高,誌願軍彌補了自己的短板,而誌願軍的優勢並沒有被削弱。所以1952年之後誌願軍再與美軍交戰,就比以前好打了很多。陸戰1師連續失利是不奇怪的。

所有跟帖: 

誌願軍裝備了一個喀秋莎火箭炮師以後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241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09:10:39

仔細看戰史,你會發現即使在陣地戰階段,戰線也是慢慢向北移動而不是相反。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048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10:44:31

對,鴨綠江在三八線以南,然後是清川江,漢江在最北麵,是中朝界江。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11:20:39

陣地戰開始的時候,戰線就在38線,不在鴨綠江。你看貼要仔細。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11:54:07

美軍到鴨綠江是邀請誌願軍到38線去決戰的。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11:59:20

話糙理不糙,事實還真如此。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84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12:05:33

你不看地形?那裏有條大江,更有利於韓軍防守。東側聯合國軍則向北推進了30公裏以上。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87 bytes) () 03/02/2021 postreply 23:30: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