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美國解密檔案:1950年美唆使孫立人兵變,欲推翻蔣介石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1-02-20 07:27: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631 bytes)

 

 

1954年6月,蔣介石下令免去孫立人的陸軍總司令之職。翌年8月,旋即爆出孫立人兵變案,矛頭直指孫立人意圖兵變推翻蔣介石。蔣介石大怒,命令將孫立人交國防部軟禁於台中。

後來此案成為一大懸案,國防部調查多年始終沒有結論,孫立人也一直被扣押,直到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相繼去世,兵變大案才不了了之,1988年孫立人重獲自由。但孫立人始終沒有對外界說過自己蒙冤,1990年去世前,他隻說了一句:總算在死前得到平反。

縱觀此案,有許多疑點。

其一,孫立人並非黃埔係將領,怎麽能坐上陸軍總司令之高位?

其二,案子查了33年沒有實據,孫立人為何不訴冤?

下麵我們就回溯此案。

一、雜牌總司令上位之謎

眾所周知,蔣介石任用軍中高官,要麽用浙江同鄉,要麽用黃埔係將領。

撤退台灣後,軍中幾位大佬,參謀總長周至柔是浙江同鄉,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空軍總司令王叔銘都是黃埔一期生。

唯獨陸軍總司令孫立人,既非浙江人(籍貫安徽廬江),也非黃埔係,與蔣介石沒有任何淵源。那麽為何孫立人能突然升任此職呢?

我們來簡要回顧一下孫立人的軍中任職經曆。

孫立人早年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土木工程係。其後目睹中國戰亂不止,立誌從軍報國,轉入弗吉尼亞軍校。此後又到英、法、德等西方強國遊曆。

1928年回國,參加了國民黨軍。抗戰期間,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及中國遠征緬甸戰役,升任新38師師長。抗戰勝利後,率新一軍開進東北,與解放軍作戰。

後因與杜聿明不和,蔣介石專一信任杜聿明,便把孫立人調任為陸軍副總司令兼訓練司令。當時國軍軍職以前線為重,以後方保障訓練機關為輕,孫立人這一步調動是明升暗降,在軍中地位遠遠遜於胡璉、邱清泉、李彌、宋希濂等一線兵團司令。後來又被調到台灣,擔任編練司令,如此一來更是坐了冷板凳,遠遠無法和前線諸將相提並論了。

也正因為這一機緣,孫立人沒有被解放軍殲滅於東北,安全地留在了後方。

但到了1949年國民黨敗退大陸時,孫立人突然聲名鵲起。

49年下半年,蔣介石下令成立東南行政長官公署,統管福建、浙江、廣東、台灣諸省軍政大事,蔣介石頭號心腹陳誠出任行政長官,孫立人則升任副長官,兼任台灣防衛司令。

台灣已是蔣介石集團最後巢穴,孫立人能坐到如此高位,主要由於湯恩伯、胡宗南、薛嶽、胡璉等大將尚未到台灣,孫立人以位次資曆排列,當防衛司令倒也合適。

1950年,孫立人又扶正為陸軍總司令,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軍界大佬。

蔣介石為何會對一介旁係將領如此青眼呢?原因說穿了也很簡單。

當時國民黨政權連連潰敗,美國對蔣氏集團失去信心,意欲找到一個新的代理人統治台灣,並把台島長期租借給美國,打造成遠東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1949年2月,美國駐華大使館參讚莫成德向國務卿艾奇遜報告說,時任東南行政長官的陳誠並非合適人選,而傾向孫立人。他說:“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能力強、做事腳踏實地的人,不必聽命蔣介石,亦毋需服從李宗仁聯合政府,而專為台灣謀福利。孫立人的經驗也許不足,但其他條件卻甚適合。”艾奇遜當即指示,可與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商量,如司徒也同意,則伺機向李宗仁提出以孫立人代替陳誠。

蔣介石對這一意圖洞若觀火,因此不得不連連示弱,先是撤了陳誠,調任美國比較喜歡的吳國楨為台灣省主席。後又把傾向西方、受美國喜愛的孫立人扶上高位。

時任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拉斯克是堅定的反蔣派,派出專使莫瑞爾到台灣約見孫立人,向其透露出相關意圖,詢問他是否願意扳倒蔣介石。孫立人當時還比較謹慎,隻是吐槽了國民黨統治的腐敗無能,並未當麵答應。

二、驕傲清高的孫立人

孫立人當時的精力,主要放在爭取更大權力、推進國民黨軍改革上。

他是留洋學生,青年時歐美求學遊曆,深受西方民主自由風氣影響,比較厭惡國民黨內的封建傳統作派,尤其反對蔣介石的家長製作風。

早在1942年,孫立人率軍出征緬甸時,就曾因撤兵路徑與杜聿明發生嚴重爭執,杜聿明雖知經野人山回國必然遭受重大損失,但仍堅決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最後在野人山拋下1萬多人的屍體,全軍元氣大傷。孫立人見情況不利,堅持向印度方向突圍,使38師全師基本保留下來,成為後來反攻緬甸的精銳主力。

結果雖然迥異,但蔣介石卻在忠誠這條線上劃了杠,孫立人從此被打成另冊,越發遭到蔣介石的猜忌,以及黃埔係將領的排斥。

緬甸大反攻,孫立人率新一軍在緬甸南坎痛擊日軍,取得輝煌勝利,黃埔係把持的《掃蕩報》卻大肆宣傳此戰是新六軍之功。孫立人悲憤莫名,致函要求該報說實話,卻求告無門。

這無疑加劇了孫立人對國民黨派係傾軋、私利壓過公義惡劣風氣的痛恨。

1950年升任陸軍總司令後,孫立人銳誌改革整頓國軍,但其理念帶有濃重的西方風氣,與國軍諸將格格不入,招來不少非議。

孫立人一度提出,要整頓國軍,非從高級長官做起,要先從三軍司令開始考核。

這個提法相當激烈,直指參謀總長周至柔、空軍司令王叔銘和海軍司令桂永清。

周至柔好歹懂一些軍事,王叔銘是蔣介石平衡派係矛盾扶上來的水貨,桂永清則是有名的草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貪汙倒是樣樣在行。

孫立人正是看不慣這些無能之輩,才有此一論。

就是對周至柔,孫立人也鄙視他就讀的保定軍校的水平,認為不如美國軍校厲害,不願向他服軟。

每每蔣介石召開會,孫立人都要故意遲到,等蔣入場後他才到。原因竟是孫立人不願向周至柔敬禮,等蔣入場後,他可以直接向總統直接敬禮,而不必再搭理周至柔。

行事如此古怪,自然加劇了被孤立的形勢。

每每國防部有重要議題,周至柔、王叔銘、桂永清等人便抱起團來反對孫立人,弄得他很是難受。

孫立人還和蔣經國發生了矛盾。

當時蔣經國主管情報係統,但有父親撐腰,手伸得越來越長,到處插手其他領域事務。蔣經國反思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在於沒有從思想上很好地控製部隊,於是借鑒解放軍的政工製度,也想在國軍推行政工製。

國民黨內皆知蔣經國當年有過一段留蘇經曆,受蘇軍政工製度影響頗深,行事頗有共產黨色彩,雖然普遍不認同,但礙於小蔣“太子”之身份,沒有人敢說什麽。

孫立人卻不吃這一套,西方軍事理論和製度體係中從無此先例,幹嘛要疊床架屋另搞一套。他處處陽奉陰違和蔣經國對著幹,還專門推行了一套開“良心會”的做法,要求各級官長聽士兵訴說心聲,憑良心帶兵。

蔣經國十分惱火,反複要求孫立人就範。孫立人不僅不同意,還當著美國人的麵指責政工製度不合國軍實際。

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蔡斯聽信孫立人的說法,反過來向小蔣開炮,聲稱再這麽胡搞下去就要限製美援。蔣氏父子被孫立人激怒。

這就注定了孫立人不會有什麽好果子吃。

三、被囚33

1954年6月,蔣介石以孫立人一屆任滿為由,罷了他的陸軍總司令一職,調任其為總統府參軍長,這是個有名無實的職務。孫立人原本還想謀取參謀總長一職,誰想卻急速墜落,一下子被打到了冷宮。

如此劇烈的升降,自然都與美蔣關係有關。

當年火箭式躥升,就是因為蔣介石刻意討好美國,希望多拉軍援,保住總統之位。

現在敢於打壓孫立人,也是因為美國對蔣態度發生了劇烈變化,不再傾向換蔣。

原因就是1950年爆發了朝鮮戰爭,中國派兵參戰,美軍遭遇巨大壓力,台灣的戰略地位空前提升。

美國第七艦隊公然開進台灣海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敵,阻止解放台灣。蔣介石也積極向杜魯門總統建議,要求派國軍入朝參戰,共同對付中朝聯軍。

美國對蔣介石態度,由原來的單方麵支援,變化成戰略夥伴。自然,倒蔣的政治需求急劇消失,轉而成為扶助蔣介石、力保台灣安全。

失去了美國助力,孫立人本來在國民黨政權中本來就無甚根基,此時自然任由蔣介石拿捏了。

但孫立人的下坡路才剛剛開始。

1955年6月,屏東機場兵變大案爆發,孫立人被牽連,隨即遭到軟禁調查。

6月6月,原定下午2點蔣介石到屏東機場,檢閱台南部軍隊。這次閱兵原本定在5月底,後來推遲到6月6日,如此重大的活動卻突然延期,引起不少人議論。

閱兵當天,2點前所有部隊均已準備到位,但蔣介石遲遲不見蹤影。數萬將士在烈日下汗出如漿,好不難受。現場又突然來了大批軍警和情治人員,對現場戰車、大炮、飛機等逐一檢查,連炮管子裏有沒有彈都一根一根查過。

一直到3點,蔣介石才出現,但他全程麵部緊繃,沒有絲毫笑意。

閱兵草草結束後,立即爆出大新聞。原來孫立人的舊部、陸軍少校郭廷亮,串聯百餘名孫立人舊將,企圖在屏東機場發動兵變,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

郭廷亮已於5月25日被捕,經審訊,指認孫立人唆使一批舊部將官,暗中偵察蔣總統駐地陽明山附近地形,早就預謀兵諫。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孫立人被迫辭職,接受國防部九人調查組的調查。

但查來查去,沒有什麽實據。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向台灣施加壓力,為孫立人說情。宋美齡也怕殺了孫立人會惹惱美國,便建議蔣介石寬容孫立人。

蔣介石於是定下了“七不”政策,即:不殺,不審,不問,不判,不抓,不關,不放。

孫立人僥幸逃過死劫,從此被軟禁在台中,落了個和張學良一樣的下場。時人稱之為“張學良第二”。

但奇怪的是,以孫立人激烈的性格,無事尚辯三分理,此時他有美國人為之撐腰,本應激烈地上訴辯冤。誰知他卻從此噤聲,既不發聲上訴,也不要求解除軟禁,而是老老實實地待著,期間還向蔣介石陳情,希望發揮專業特長,在土木方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一變化,實在出乎時人的意料。

蔣介石死後,蔣經國繼承“大位”。時人有不少替孫立人說話的,請蔣經國放孫立人一馬。蔣經國借口說,孫是陸軍二級上將,出於人身安全的考慮,還要繼續實施保護。

孫立人被軟禁二十年,急於獲得自由,便申請辭去這個勞什子二級上將。蔣經國同意辭呈,但仍不予以放行。

直到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孫立人家人、親戚、舊部多方奔走,才終於迫使當局釋放了孫立人。

此時孫立人已經八十八歲,三十三年軟禁,早已消磨了他所有的銳氣,雖然也提了幾句還我清白,但已經沒有什麽意義。

後來,屏東機場關鍵人物郭廷亮,其子郭誌忠向社會公布,當年其父供認的孫立人唆使兵變,全係誣告,乃是毛人鳳威逼利誘讓他說的假話。

孫立人也隻是一笑而過,並沒有拿這件事向政府追要說法。

時人皆以為孫立人年已衰朽,不想再去費勁折騰了。實則不然,屏東機場案雖然是郭廷亮誣告,但蔣介石整治孫立人,背後其實另有隱情。

若非1992年美國白宮解密了部分涉台的檔案,世人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孫立人真的曾經策劃推翻蔣介石。

四、美國密檔揭破真相

1992年美國白宮解密了50年代對台關係的秘密檔案,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揭示了孫立人當年的一樁驚天密謀。

原來1949年至1950年,美國高層一直有一個棄蔣保台的密謀。

大意是舍棄無能的蔣介石,另尋政治代理人,出麵幫助美國控製台灣。

美國時任國務卿艾奇遜,指示時任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要他向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提出建議,撤換台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陳誠,改換美國人比較偏愛的孫立人。

李宗仁表示無可奈何,因為國府用人大權始終控製在蔣介石手裏。

美國人行事不密,此事被陳誠、蔣介石相繼知曉。蔣對孫的偏見更大了。

1949年6月23日,美國的計劃升級,美國務院政策計劃處主任凱南向國務院和“國安會”提出建議,要點是:

“聯合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度、新西蘭各國,各派遣一些象征性兵力,會同美軍占領台灣”

“邀請孫立人將軍加入占領軍的新政權,如孫願意接受,則美國分化國民政府駐台軍隊的合作,即告成功”

美國人之狼子野心,真是大大的壞。

美國加緊拉攏孫立人,還通過多種渠道向蔣介石施壓,要他真正放權給孫立人,讓他充分履行陸軍總司令的職權。

蔣介石不敢得罪,隻有唯唯。

1950年初,美國又製定了《台灣政變草案》,計劃以孫立人為指揮官,發動政變,解除蔣介石的權力。

在美國人的反複誘惑之下,政治上十分不得意的孫立人,終於向美國明確表態,答應搞政變,扣押蔣介石。

孫立人通過美國密使、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向美國助理國務卿臘斯克遞交了密信,同意美國要求,願意出麵領導兵變,但必須得到美國方麵明確答複。

臘斯克覽信大驚,立即將密信燒毀,並向艾奇遜報告情況。艾奇遜等人商定,把兵變的日期定在1950年6月最後一個星期的周末,也就是6月24日或25日。

然而,正當兵變進入實質醞釀階段,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了。國際局勢突變,美國國內保蔣派聲勢大振,脅迫杜魯門總統急劇轉變對台政策,艾奇遜再也不敢提什麽台灣政變,孫立人預謀的兵變計劃也就胎死腹中了。

本來,如此機密之事,美國應該極其注意才對。但美國人過於傲慢,不把蔣介石放在眼裏,在與孫立人暗送秋波時,並不注意保密工作。

美國西太平洋海軍司令白吉爾,傲慢地把台灣視作南韓、日本、菲律賓、新加坡一樣的奴仆,言語之間經常吹牛。白吉爾會見蔣介石駐美武官,問他,為什麽孫立人身為台灣防衛司令卻沒有充分的權力。又會見蔣介石密使董顯光,必須兌現授予吳國楨和孫立人全權的諾言。

麥可阿瑟更是毫不避諱,多次向蔣介石建議把台灣全部防務都交給孫立人。甚至還直接邀請孫立人到東京會談。

種種跡象,引起蔣介石的高度警戒。

其實蔣介石對孫立人一直提防著。從司徒雷登要求李宗仁撤陳誠換孫立人,蔣介石就已經嗅出不一樣的政治味道,雖然迫於壓力讓孫立人當了陸軍司令,但對他一直進行監視。

孫立人幾次與美國溝通,其一舉一動都被探聽得一清二楚,至於所謂的台灣政變,蔣介石也大概知道。當他獲悉孫立人同意發動6月兵變,終於對孫立人動了殺心。

所以當朝鮮戰爭爆發,美國不再反蔣後,蔣介石指示毛人鳳捏造郭廷亮假案,炮製出來子虛烏有的屏東機場兵變案,把孫立人打入絕地。

孫立人被軟禁之時,心中也確實有愧於蔣介石,他不敢過分聲張,其實也怕一旦蔣介石把真相全部抖出來,叛黨叛國之名坐實,必將為國人所不容。反正有美國人牽製,蔣介石沒敢殺他,索性也就裝糊塗保命。

說到底,孫立人隻不過是美、蔣雙方政治鬥爭的一顆棋子。

所有跟帖: 

孫不向周敬禮,名義上是本來參謀總長是跟美國學來的,各軍種輪坐,老蔣偏心把他跳過去了。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07:51:45

孫要兵變,絕無可能。 -Meiyangren- 給 Meiyangre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08:19:34

美國唆使,孫無膽。後美國又峻使胡適出來當總統,胡不為也。 -akc- 給 ak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09:51:30

你這什麽絕密檔案,有出處麽。別是什麽垃圾電視台的訪談吧。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08:24:58

“周至柔好歹懂一些軍事,王叔銘是蔣介石平衡派係矛盾扶上來的水貨,桂永清則是有名的草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貪汙倒是樣樣在行”--- -Christmas38- 給 Christmas38 發送悄悄話 (86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3:37: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