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肄業的意義在現代突然改變了?

來源: dudaan 2021-02-08 07:37: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9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dudaan ] 在 2021-02-08 07:46:0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古代肄業就是修習的意思。

1945年我爺爺寫家史的時候說他的小兒子“肄業於中央大學機械係。”意思就是正在中央大學學習。這也是當時的普遍用法。

但是49年後,肄業的意思就變成了沒畢業沒學完就輟學了。古代的用法徹底廢棄,雖然在詞典裏仍然保留著原來的意思,卻沒有人用。而在台灣,雖然古代的用法沒有廢棄,首要的意義也變成了中途退學。我覺得這個變化非常奇怪。古代用法被廢棄的很多,例如“除”是任命的意思,現在不用了,這沒什麽奇怪的。

下麵是維基的幾段古文和近代小說的引文。

修習課業[7]授生曰授業,生受之於師曰受業,習之曰肄業[8]

  • 左傳·文公四年》:“ 衛 寧武子 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及之也。’”[7][9]
  • 陳書·吳興王胤傳》:“ 胤 性聰敏,好學,執經肄業,終日不倦,博通大義,兼善屬文。”[7][10]
  • 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過,宗師著實稱讚,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題了優行,貢入太學肄業。”[4][11]
  •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因他二人自幼喜歡耍槍弄棒,很有點尚武精神,所以兄弟一齊送他們到武備學堂肄業。”[4][12

所有跟帖: 

意義沒有變,使用環境不同而已。 -技術員- 給 技術員 發送悄悄話 (301 bytes) () 02/08/2021 postreply 11:46:54

這個肄字用法第一次聽說,考證得好,如果能考證出變化的過程則就是一個發現了。由此想到,此類問題很多,如果盡量考證出它們的變化過程並 -格利- 給 格利 發送悄悄話 格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9/2021 postreply 13:33: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