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來源: williamsteng 2021-02-03 20:47:4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7413 bytes)

溫讀2021-01-11

 

1950年國慶前夕,湖南妙高峰中學的張幹老先生家中來了客人,他是毛澤東湖南一師的同班同學,時任一師校長的周世釗。

張幹家中清貧,老舊的小屋內沒有幾件完好的家具,周世釗看了看屋內,對張幹說:"張校長,潤之給我來了信,約我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

張幹曾是湖南一師的校長,雖然早已離開,但周世釗還是像35年前一樣稱呼他。

"啊!他還記得你?"張幹很詫異,問周世釗。 

"我們常常通信啊,張校長,您有什麽話要和潤之說嘛?"

張幹語塞了。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周世釗

1914年,張幹擔任第一師範校長。1915年8月,他就自動請辭。

第一師範的首任校長孔昭綬思想開明、溫和慈祥,能和學生打成一片。他鼓勵學生們關心國家大事,希望青年學子能夠積極投身到救國運動之中,讓第一師範成為了當時數一數二的好學校。

而因為"五九國恥"事件,孔昭綬被迫離開他鍾愛的崗位,遠走他鄉。張幹是在省教育司紀墨鴻的舉薦下走進第一師範的,他不苟言笑,默守陳規,嚴禁學生們參加和學習無關的活動,希望學生們都能靜下心讀聖賢書。 

學生們懷念孔昭綬校長,張幹剛剛到來就被他們認定是紀墨鴻派來整頓他們的。所以剛開始,他們對張幹就不配合,加上後來學生的成績大幅度下降,張幹用嚴厲手段整頓"學風",使得學生們徹底和他疏遠。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青年張幹

真正讓毛澤東和張幹發生巨大衝突的還是一師的"驅張"活動。

那時,湖南省教育司做出新規定,從秋季開始,師範學生每人每學期要多交10元的學雜費,在學生之中引起了不滿。

毛澤東是以榜首的成績考進湖南公立第四師範學校的,師範學校向來免收學雜費,豈料第四師範和省立第一師範合並之後,竟然收起了學雜費,這讓很多貧困的學生不知如何是好。

更讓學生們不解的是,合並後,春季入學的第四師範學生們要重新學習已經學了半年的課程,也就是說這些學生都要延遲半年才能畢業。

學生們為了表示抗議,都自發到省政府去質問。後來也有人說,這是張幹校長為了"討好當局而主動建議的"。學生們難以壓抑心中的怒火,在學校內外大量散發傳單,開始集體罷課,醞釀著一場"驅張運動"。

當時有一位同學寫了一篇"驅張"的宣言,毛澤東看了之後,覺得文章寫得不好。他拿著這份文稿找到了好友周世釗,說這篇文章一直在講張幹的私德如何不好,"不忠、不孝、不仁、不悌",聽來嚴重,實際不切要旨。

毛澤東重新寫了一篇,曆數校長辦學無方,向上逢迎,向下專斷,貽誤青年學生等錯誤,呼籲大家發起抗議,達到趕走校長的目的。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毛澤東就讀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時的同學合影

這份宣言寫好之後就連夜印出上千份,第二天一早,一位同學帶到學校的時候被學監發現,交到了張幹的手上。 

湖南省教育司當即派了一名督學前往一師召開學生大會,要求所有學生複課,不允許再胡鬧。誰知一張紙條卻從下麵遞到了講台上,督學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張幹一日不出校,學生一日不複課。" 

督學狼狽不堪地走下講台,連連搖頭。

張幹一怒之下掛牌開除以毛澤東為首的17名"鬧事"學生,幸而一師教員楊昌濟、徐特立、方維夏等等為他們說話,同情學生的遭遇。楊昌濟甚至在黑板上麵寫下"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輿論給張幹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張幹不得不收回開除這17名學生的決定,改為記大過的處分。 

這場"學潮"平息之後,張幹也自覺無顏再在一師待下去,他主動向省政府遞交了辭呈,黯然退出。 

毛澤東從一師畢業之後,張幹一直關注著毛澤東的革命活動。

1945年,張幹在報紙上看到了蔣介石給延安毛澤東的兩封電報,請毛澤東前往重慶進行和平談判,共商抗日戰爭結束後的國家大事。

年逾花甲的張幹當時在邵陽市省立六中教書,他將幾位老師喊到他的家中,和他們說:"毛澤東是我在湖南一師時的學生,現在國家在大難之後正是軍民齊心共建的關鍵時刻,我想起草一份電報,請毛澤東早日前往重慶和蔣委員長和談。"

張幹將自己已經擬定的電報草稿給了毛澤東曾經的校友蘇縉如老師。

"延安,毛潤之學弟勳鑒:抗日獲勝,建國彌艱,萬懇應召赴渝,讚襄國政,幸勿固執,致失人望。"

蘇縉如謹慎道:"這'固執'用詞恐怕不是很妥當吧。"

張幹想了想:"作為老師,我知道毛澤東的脾氣,他一固執起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1945年9月,重慶,毛澤東和蔣介石互相敬酒

蘇縉如歎了口氣,他深知張幹固執起來十頭牛都拉不動。幾位同事都在說著意見,張幹幾乎沒有什麽改動,就定了下來。

當時邵陽是沒有發電報的地方的,張幹請一位工友拿著電報的底稿,趕到了50多裏以外的藍田電報局,就這樣拍發給了毛澤東。 

新中國成立之後,66歲的張幹看到自己曾經的學生當上了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他高興、驕傲,但也惶惶不安,因為這兩件事整日唉聲歎氣。

毛澤東能原諒自己這個曾經要開除他的校長嗎?他是否還記得那份"不禮貌"的電報,是否還願意認他這個曾經的老師呢? 

現在周世釗來尋他,他有一肚子的話想和毛澤東說,奈何根本開不了口。最後隻能道:"你就代我向他問好吧。"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徐特立和毛澤東

10月5日,毛澤東設家宴,邀請青年時代的師長徐特立、謝覺哉、熊瑾玎和同窗好友周世釗等客人。

多年不見麵的他們一邊喝酒一邊回憶著學生時代的生活。聊到一半,毛澤東突然認真問周世釗:"我們的老校長張幹還健在嗎?"

周世釗見毛澤東主動提起了老校長,馬上向他介紹起張幹的情況:"他一直在教書,現在還在妙高峰中學……" 

毛澤東聽完,放下筷子,沉思了片刻:"他還在吃粉筆灰?張幹這個人辦事果斷,很有魄力,是個很有才幹的人,才三十幾歲就當上了我們一師的校長,不簡單。" 

毛澤東也想起了當年張幹校長處分他們的事:"我原本估計他要向上爬,結果沒有。解放前吃粉筆灰,解放後,還在吃粉筆灰,難能可貴。" 

老先生們見毛澤東並沒有因為當年的事情留下埋怨,而是感動於一位老教育者的情懷和堅持,也紛紛說起了張幹。 

曾經阻止張幹開除毛澤東的徐特立說:"潤之啊,張幹年輕有為,而且有股韌勁。"

熊瑾玎道:"當年我常說'張幹張幹,肯幹肯幹'。他有一種湖南人特有的蠻子精神。" 

王季範接下話頭:"潤之,當年你與蕭三他們一起在君子亭起草驅張宣言,張幹怒發衝冠,我看啊,是因為你們觸犯了他的威嚴。如果說他有什麽明確的政治目的,我看倒不見得。" 

少年時,因為衝動常常片麵地評價一個人,情緒調動起來,便會不顧一切地去弄得兩敗俱傷,這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之中都會犯的錯。毛澤東帶著愧疚說:"當時規定每個學生多交十元學雜費,其實不能歸罪於他,至於讓我們多讀了半年書,這是一件好事嘛!我現在隻恨自己當年讀書少了呢!"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張幹舊居

幾位老先生見毛澤東毫不避諱當年的衝動和不妥,還煞有其事地站在張幹的角度上講道理,他們欣慰而又敬佩,都釋然地笑了起來。

一會兒,周世釗對毛澤東說:"潤之,張幹一家六口現在很困難,他現在重病在身,整日臥在床上,有時候,竟然幾天無米為炊。"

毛澤東沒想到老校長現在過得這般清苦,他站起身,責備地看著老同學:"惇元,你怎麽不早說呢?張幹這樣的老教育家,應該照顧,應該照顧啊!" 

幾天後,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就接到是了毛澤東的來信。

"張次侖(張幹別號)、羅元鯤兩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現在平均七十多歲,一生教書未做壞事。我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張為校長,羅為曆史教員。現聞兩位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極苦,擬請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至少給津貼米若幹,借資養老。" 

王首道收到信後,立刻分兩次為張幹家中送去了600公斤的米糧和舊幣50萬元。

張幹那段時間正是惆悵苦悶,見到糧食和錢,激動地雙手顫抖,淚流滿麵。

曾經有很多次,張幹提起筆,想要給毛澤東寫一封信,但始終沒有鼓起勇氣。這次,他在燈下提起筆,含淚給毛澤東寫下了一封問候信。

寫完之後,張幹默默拿出了一方手帕,將眼角的淚都擦幹。

張幹家中實在太拮據了,他寫好信,在書桌上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一張完好的信封。還好他翻出了一張舊的牛皮紙,仔仔細細做了一個方正的大信封,這才端端正正寫下地址。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張幹舊居

封好信封之後,張幹左看右看,又在信封的左上角寫了"急件"二字,還在"急件"下麵加上了兩個重點符號。

做完這些,張幹才把兒子喊過來,將信鄭重地交給兒子,讓他寄走。

毛澤東收到張幹的信,第二天就親自寫了回信,說心中一直惦念著他的生活情況。

這封信寄出之後很久才到張幹家中。張幹日夜盼望著,終於見兒子拿著印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毛緘"等字樣的來信,張幹激動地打開信,多日不展的眉頭也終於舒展開來。

張幹把全家都召集起來,把毛主席的信高聲念了一遍,隨後小心翼翼將信收好,對兒子說:"孩子,這是一字千金哪!" 

張幹從前從不和兒子說起他給毛澤東記過一次大過的事情,他埋在心裏糾結了很多年。那天,他終於可以解開心結,嘮叨起當年在一師給毛澤東記大過的事情:"隻有毛主席這樣偉大,才不記前怨啊!"

人們聽說毛澤東親自給張幹回信之後,都紛紛到張幹家中來,想要看一看。張幹不厭其煩地接待著來訪者,一遍遍說著當年他在一師做校長的時候見到的毛澤東。

原來除了"固執",毛澤東還給他留下了很多回憶。他博覽群書,學習刻苦,遇到問題能夠認真思考,每天風雨無阻地鍛煉身體。

其實在張幹心中,毛澤東一直是個好學生。隻是那時候的他也是年輕氣盛,剛剛當上校長,經驗不足,思想也轉不過彎,麵對各方勢力,他不得不做出一些犧牲學生利益的選擇,有一些委屈,也隻能咽進肚子裏。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毛澤東給張幹的信

1951年暑假,張幹收到了一張從北京寄來的請帖,邀請他前往北京小聚。

張幹剛剛到北京的時候,毛澤東正在日夜為抗美援朝的事務繁忙著,暫時不能接待他。 

9月26日中午,毛澤東在家宴請張幹、羅元鯤、李漱清等師友。

張幹乘坐著小轎車停在豐澤園前,他老遠就看到了正在門口等待著的毛澤東。在和毛澤東握手的那一瞬間,張幹還是沒有忍住淚水:"你好,潤之!" 

毛澤東看著三十多年沒有見麵的老校長,親切道:"您好啊,張校長。"

在客廳裏,毛澤東謙讓著,一定要張幹和李漱清坐在上座。 

席間,張幹主動和毛澤東說起了當年的那場學潮,對於要開除毛澤東的那個決定,他內疚了許多年,也自責了許多年,也算有機會正式和毛澤東道歉了。 

毛澤東緩緩擺擺手,真誠說道:"我後來才知道,那是軍閥湯薌銘逼迫你做的。你也是為了保護學生才沒有把內情告訴大家。我那時候年輕啊,還沒有深入了解情況,看問題也很片麵,一時衝動傷害了校長,在這裏深表歉意。" 

說完,幾乎不怎麽喝酒的毛澤東舉起了酒杯,向張幹敬了一杯酒,爽快地一口喝下。

幾人談了一會兒,毛澤東將自己的子女喊了出來,向子女們介紹張幹:"這是我的老師!是你們的太老師!"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毛澤東和他的師友在中南海留影。從右至左為:鄒普勳(塾師鄒春培之子)、李漱清、毛澤東、張幹、羅元鯤

毛澤東的子女們恭敬地朝張幹鞠躬,毛澤東和子女們開起了玩笑:"你們平時常常跟我說你們的老師怎麽好怎麽好,我的老師也很好。"

飯後,毛澤東陪著老師們一同參觀了中南海,還看了電影。

晚上,張幹回到了招待所,毛澤東派人給他們送來了禮物。張幹打開一看,都是些生活物品,包括布鞋、褥子、蓋被、毛呢服、枕巾、香皂、牙刷等等。 

送來禮物的工作人員對幾位老人解釋,這些東西都是毛澤東用自己的稿酬買的,並沒有用公家的錢。張幹看著這些實用的東西,連連點頭:"還是青年時期的那個脾氣,一絲不苟,一塵不染。" 

第二天下午,一位穿著軍裝的中年人來找張幹,原來他就是和毛澤東一同長征的傅連瞕先生,是一名醫學家。按照毛澤東的要求,他專門帶著儀器來給幾位老人仔細檢查身體。 

在毛澤東心中,老師們的生活和身子骨是他最牽掛的事情。張幹感受到了暖心的關懷,心中的感動無以言表。 

國慶節那天,張幹和其他的老先生們都收到了天安門國慶觀禮的請帖。站在天安門城樓之上,張幹看著下麵歡呼的群眾,再看向台上的揮手的毛澤東,曾經意氣風發的學生離自己很近,少年時期的理想成為了現實,中國不再水深火熱,百姓也有了安定的家,他成了老百姓們崇敬的"紅太陽"。 

張幹吃粉筆灰吃了一輩子,這一次,他無比慶幸自己是一位教師,無比慶幸自己曾經帶過毛澤東這個學生。 

張幹在北京停留了兩個月,毛澤東派專車送他們去遊覽北京和天津的名勝古跡。陪同他們參觀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和他們說,毛澤東因為太忙沒有空親自陪他們遊玩,非常抱歉。

11月8日,毛澤東再次派人將老師們請到了中南海,和他們一起合影留戀。

在拍照的時候,毛澤東還特意把張幹拉到自己身邊,照完相之後,他哈哈大笑:"這是我第一次和自己這麽多老師一起照相,值得紀念!"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1954年毛澤東寫給張幹的親筆信原稿和信封

11月12日,張幹準備回到湖南。一位工作人員又送來了毛澤東準備的禮物,這裏麵不僅有150萬元舊幣,還有一瓶鹿茸精。毛澤東讓工作人員帶話,說自己最近太忙,實在沒有時間來送各位。

張幹從口袋裏拿出一張信紙,這封信他寫好半個月了,天天放在身上,已經被揉皺了。 

工作人員接下信件,送到了毛澤東的手中:

"幹此次來京,荷蒙殷情接待,食用兼全,被褥衣裳,全部贈給。給幹以徹底自新之鼓勵。愧受之餘,感佩無極。茲幹於參觀此間辦理較優之各校後,即行南返,繼續學習,後蒙不棄,委以重任,自當盡力完成,以符厚意,決不以年老家貧有所顧忌而誤事也。"

張幹回到湖南之後,確實如信中所說,一直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熱情且認真地參議湖南大事。 

20世紀60年代初,80多歲的張幹致信給毛澤東,希望毛澤東能夠將其外孫女從陝西調回到長沙來工作,"以便侍養"。

毛澤東在他信上批示:"請中央組織部商陝西省委,酌情處理。" 

同時,毛澤東還給周世釗寫了信,多年未見老先生了,毛澤東不知張幹生活上還有什麽困難。他讓周世釗代他去看看張幹,如生活上還有困難,一定要告訴毛澤東。 

周世釗收到信之後立刻去看了張幹老先生,詢問情況之後馬上寫信給毛澤東匯報。 

幾天以後,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親自來到張幹家中,給張幹帶來2000元錢,那是毛澤東自己的稿費。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張幹晚年

張幹耳朵已經聽不清楚了,張平化貼在老人的耳邊,大聲說:"毛主席特地讓我帶點錢給您老用!"

張幹連連推辭,張平化將錢塞到他的手中,向他解釋道:"主席請您老人家一定要收下,如果您不夠用,可以再給他寫信告訴他。" 

張幹雙手微微顫抖:"我身體老朽,再也不能挺起腰杆來為人民做點工作了,這錢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1967年1月2日,張幹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他把兒子喊到身邊,用盡最後的力氣,留下了遺言:"替我給毛主席寫信,謝謝他對我的照顧,我是多麽想再見他啊……"

《恰同學少年》之中,張幹的出場,帶著一把油紙傘,拿著一隻公文包,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當他一年後離開的時候,手上依舊拿著他的油紙傘和公文包。他把辦公室又好好清理了一遍,沒有矯情的留戀,也沒有無法釋懷的怨憤。

他一直是這樣沉默的形象,固執得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一師的學生們,不想孩子們撞到湯薌銘的槍口上。他以為學生們罵完他就消氣了,可他錯了。 

當他乘著黃包車離開,少年毛澤東站在一師門口,向來自信滿滿的他,卻顯得很自責,很內疚。 

這個橋段,留在觀眾心中的印象太深刻了。 

毛澤東曾被校長張幹記大過,晚年才知他用心良苦,數次以稿酬資助

圖|青年時期的毛澤東

張幹是毛澤東的老校長,他又何嚐不是我們少年時不能理解、不能好好溝通的"老師"、"校長"呢?

當我們回憶起少年時,最深刻的除了美好的記憶,還有無法釋懷的誤會和怨恨。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站在父母或者師長的角度,站在那個社會大環境下,體會他們的心酸、不容易,諒解他們因為疏忽或不慎重而留下的錯誤和遺憾呢? 

30多年前的誤會和衝突,在毛澤東的寬廣胸襟和無私溫情之下順其自然地解開。一位是億萬人民敬仰的國家主席,一位是兢兢業業辛苦大半生的人民教師,一位站在三尺講台上奮鬥了一生,一位為打天下走過千山萬水。這一對曾經固執的師生,到了晚年卻時時牽掛著對方的生活,隔著半個中國,默默耕耘著,默默守望著。

所有跟帖: 

這個故事講得好啊。。。 -多哥- 給 多哥 發送悄悄話 多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21 postreply 00:01:25

金鼎!謝謝!-:)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21 postreply 01:11:16

感動! -華章- 給 華章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1 postreply 06:02:36

張幹看了《驅張宣言》甚為氣惱。但私下為宣言文采和思路佩服不已。 -akc- 給 ak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1 postreply 07:13:16

good story! -jiajiashui- 給 jiajiashu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21 postreply 07:55: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